原杨村驿在县南五十里。建文三年,平安败燕兵于杨村,进攻通州不克。宣德初,驾征高煦,驻于杨村,即此。旧有巡司,今设管河通判驻焉。(方舆纪要)
原至
原至正九年四月,立镇抚司于直沽海津镇。十一年六月,发军一千,从直沽至通州疏浚河道。(元史顺帝纪)
原至正十七年,毛贵率贼众由河间趋直沽,遂犯漷州。(元史列传)
原宝坻县在州城东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统志)
〔臣等谨按〕宝坻县明隶通州,故云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本朝以县隶顺天府,在府东稍南一百八十里。
原县东西距九十里,
原尼古勒领军六百人迎敌通州,会丞相雅克特穆尔至檀子山,与图们岱尔战,败之。(同上 按:尼古勒,蒙古语罪孽也,旧作捏古剌。今译改。)
原盘山异迹,有除夜佛灯。灯出通州孤山塔上,分为数千百,远绕盘山诸寺,至定光佛塔而止。或曰塔中舍利光也。(燕山纪游)
(
原沽河在城南,一名西潞水,一名东潞水。或曰在通州东者曰西潞水,在蓟州南者曰东潞水,下流皆合于宝坻县,兼有鲍邱水之名。建永济桥于其上,故又名永济河。(蓟州旧
(原明李贤新开运河记 大河诸卫,岁运三百六十余艘,直抵蓟州,为仓而
增县东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五十五里。东至宝坻县界三十里,西至通州界十五里,南至武清县界二十五里,北至三河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武清县雀黄口营七十里,西南至武清县治六十里,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