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献数据库平台
注册
登录
首页
文献档案
文献专题
关系网络
知识服务
历史人物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历史事件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民风民俗
文化生活
祭祀年节
婚丧嫁娶
衣食住行
景观建筑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系统说明
联系我们
书名
书目
摘要
正文
作者
出版社
书号
阅读全文
找到
48
个包含
甘
的结果
第
2
/
5
页
每页显示
10
|
20
|
50
|
100
个
首页
«
1
2
3
4
5
»
尾页
第211页
第二章 内一区各街市
181
宅,旁有园,俗名那家花园。再北为西堂子胡同,税务处在焉,其东刘参议世珩居之,曾建小忽雷阁于是。[二]又北为
甘
雨胡同,[三]《顺天府志》作乾鱼胡同。又北为椿树胡同。又北为灯市口,椿树胡同与灯市口之间,有南北小胡同,曰
第212页
第二章 内一区各街市
181
,复移地安门外贡使馆于宣武门内瞻云坊"。《坊巷胡同集》:"澄清坊九铺。有[成寿寺]、元极观"。①元极观今在
甘
雨胡同。
[四] 《顺天府志》:"成寿寺,明内监夏时所建也,在东安门外椿树胡同。"《[日
第228页
第二章 内一区各街市
181
,再北曰中椅子胡同,又北曰后椅子胡同,再北曰顶银胡同,再北曰总布胡同。[一]顶银胡同与总布胡同之间小胡同曰
甘
石桥,东观音寺之东与总布胡同之东,南北相连之胡同曰草厂,曰井儿胡同,曰福建司营。又东即旧贡院,民国十年建为
第244页
第三章 内二区各街市
242
,建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于宣武街西②"。《[日下]旧闻考》:"明时刑部在宣武街西,今俗呼刑部街是也。白云、
甘
露诸遗迹均无存。今刑部治事之所,榜曰白云,数典征名也。"《天咫偶闻》:"刑部地最洼下,长夏淫霖,大门以内,
第269页
第三章 内二区各街市
242
房胡同,有崇庆寺。大酱房胡同中间之南,有小胡同曰广兴里,稍东曰小酱房胡同,斜达于缸瓦市,宁公府在焉。其南为
甘
石桥。东斜街之东,
即西安门外南皇城根,亦名西皇城根,苏版尚书筑宅于是,园林甚广。
第270页
第三章 内二区各街市
242
为惇亲王府"。《顺天府志》:"恒王讳允祺,圣祖五子,諡曰温。惇王讳绵恺,仁宗三子,谥曰恪"。按:今乾石桥作
甘
石桥,梁士诒燕孙宅在焉。光绪之末,长沙张文达公百熙之旧寓,亭台花木备极幽胜,或即恒亲王府之遗
第271页
第三章 内二区各街市
242
门内大街。再北为西单牌楼,有坊曰瞻云,故亦称瞻云坊北大街。[一]近年市面日益繁盛,为城西最大之通衢。再北曰
甘
石桥,旧名乾石桥。再北曰缸瓦市。
注:
[一] 《天咫偶闻》:"旧传元巴
第272页
第三章 内二区各街市
242
入水关,南北贯阜成门大街以达于西直门大桥之横桥,今由城根至阜成门之一段,已平为马路,曰沟沿大街,其东有安立
甘
教堂。象房桥之南曰抄手胡同,曰小市,昔颇繁盛,今渐移于宣武门大街之西。又北曰头发胡同,[三]再北曰涭水河,
第284页
第三章 内二区各街市
242
榜诸君诗。李诗警句云:"诸山城上出,落日署中寒"。时人目刑部为外翰林"。明王同轨《耳谈》:"刑部福建司轩曰
甘
露。贵溪江以潮为郎时,露降于轩柏,作记刻碑"。《顺天府志》:"三法司署,国朝移建西长安门外,白云楼、
甘
露轩久废。《明一统志》谓刑部街在贯城坊,考明代坊名无贯城,疑金之讹也"。
[二] 《畏庐
第306页
第四章 内三区各街市
299
天绘阁改聚珍堂,今止此三家。三槐向多旧书,售主亦多,近则迥不如前。而宝书、聚珍二家,颇能争胜,然尔来旧书有
甘
井先竭之叹。价日增而益无觅处,内外城所通行者,新书而已"。案:《坊巷
首页
«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