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
政治军事
地理位置:
发生时间:
关键字:
顺治十三年(1656),毛晋校刻的《十七史》成书。毛晋,字子晋,号潜在,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入清以后,毛晋汲古阁藏书达八万四千册,雄踞江南。他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力量刻印《十七史》。汲古阁楼下两廊前后住满了刻印工匠,规模在海内刻书作坊中首屈一指。印书所用的纸,毛晋特地派人到江西定造,厚的称作“毛边”,薄的称作“毛太”(这些纸名以后仍被沿用而不废)。他在清兵南下,乡里遭劫及动荡不安的形势下,不改初衷,拖着有病之躯,率领子孙、工匠不问寒暑,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顺治十三年,《十七史》终于校刻完成。后人评论说,该书之刻“功于史学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