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马致远逝世
所属分类: 文化艺术
地理位置:
发生时间: 泰定元年(1324年)
关键字: 马致远
皇庆二年(1313年),元仁宗恢复科举。马致远在至治元年(1321年)左右创作了套曲《粉蝶儿·至治华夷》来表示对元仁宗的好感。大约在这一套曲完成不久后,马致远便逝世了,时间在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前。
下一页
上一页
《天净沙·秋思》中的“反套路”艺术

元代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近代大儒王国维先生评价其为元人小令的“最佳者”,在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具有超然的地位。在众多秋思诗词中,该小令之所以能脱颖而出,独占鳌头,除了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营造以外,与该小令一反传统古诗词咏秋的套路有莫大的关系。马致远利用“反套路”艺术赋予了该小令独特的文学品格和美学价值,成为古诗词艺术中描写秋天的典范,获得各个时代读者的喜爱和传颂。 

元代隐居乐道剧中的身国共治——以马致远《西华山陈抟高卧》为考察对象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抟返回西华山隐居修道。隐居乐道剧《西华山陈抟高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陈抟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理想化政治的追求:对明君贤臣的渴求、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向往,这也是儒家身国共治理念深刻的艺术化展现。 

马致远《黄粱梦》的浪漫主义和主体意识

《黄粱梦》是马致远的神道剧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浪漫主义是《黄粱梦》的重要特色,它以巧妙的构思、恢弘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吸引着广大观众和读者,至今长盛不衰。它的浪漫主义羽翼下隐藏着马致远浓郁的的主体意识,包括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知识分子出路的思考,同时也暗含着作者的厌世思想和避祸的意识,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究作品的创作缘由和主旨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古代鞋履趣谈之——从鞋履品味元代文人的生死观

<正>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中国古代文人一直在利用文字回答生与死的恒久命题。在元代,文人地位低下,窘迫的现实和生死无常的无力感,常常让文人心中抑郁。马致远作为元曲大家,更是将这种的情怀表达到了极致,一句“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别”,诠释了在日常穿鞋和脱鞋间的生命无常。 

五莲山下送光明

<正>国网山东电力五莲县供电公司营业二班主要负责五莲县高压新装、增容用电、居配工程用电、高压供用电合同管理等工作。4月23日早班会结束,员工握拳加油鼓劲后(图1),便开始了今天的工作。两名女职工留岗接待客户,其他人员分两组奔赴工作现场。张洋、张先诚和马致远一组,他们今天要对明珠小区新申请业扩项目进行线路勘查。9时20分许,他们到达地点,按照现场勘察要求一项项核实、记录(图2)。勘察中,马致远接到县政府紧急抢修电话,又赶去另一作业现场。“我们班一年四季都在五莲山下14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穿行,虽然很辛苦,但是想着能为44万多名客户输送光明,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张先诚微笑着说。 

《汉宫秋》的戏曲情境研究

《汉宫秋》是元代剧作家马致远最著名的存世之作,作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它以彼时耳熟能详的昭君出塞故事为剧本原型,以其独特的布景抒情和描人写物方式,渲染、建构了一种浓郁不可说的悲苦情境,在中国古典悲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论文以戏剧理论中的“情境”概念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论,明确《汉宫秋》在元曲发展与昭君故事演变史上的突出地位与其戏曲情境密切相关。绪论部分梳理了戏剧情境论的理论沿革,并进一步阐释了《汉宫秋》戏曲情境的三重诠释,认为历史情境、文本情境与接受情境交相互映,共同构成了《汉宫秋》的整体戏曲情境。正文首先立足《汉宫秋》原型故事的文学发展,从时空书写、人物设置、冲突成因的角度阐明了《汉宫秋》的创造性改编实则是对历史情境的解构叙事,最终使剧本在稚拙的情节之外建构了境生象外、情从境转的审美视域。其次,立足意象主题史研究与元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从物象选取、文采品性、悲剧意识三个维度探究《汉宫秋》在消解历史情境后形成的文本情境,《汉宫秋》选取具有象征意义的虚幻梦境与孤雁物象,借助兼顾案头与场上的戏曲语言,以全新的昭君故事文本隐喻了处于弱势地位的汉族遗民的普遍心理及底层文人群... 

元代神仙道化剧价值新探——以《邯郸道省悟黄粱梦》为例

元代神仙道化剧的兴盛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剧作家通过创作神仙道化剧寄哀愁叹蹉跎,马致远与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作完成的《邯郸道省悟黄梁梦》既有当时神仙道化剧创作的共性,又有其独特之处。文章从创作主体、宗教思想、戏剧语言等方面探析《邯郸道省悟黄梁梦》创作的时代背景、书会对创作的影响、作者入仕与出世的两难困惑,认为从创作主体来看,书会组织的出现促成文人艺人合作写剧新局面;从创作内容上看,对全真教的吸收既是剧作家寻求心灵寄托的自觉选择,也是当时戏曲创作的灵感之源;从作品的可接受性看,商业化格局下剧本更加通俗化与舞台化,娱乐性和观赏性增强,这使元杂剧向大众性和可搬演性迈进了一步。 

试论经学对朱有燉创作的影响——《青衫泪》与《香囊怨》对比研究

明代的经学主要以理学的状态存在,这时期的戏曲创作与理学背景密切相关,藩王朱有燉首次将理学的内容融入戏曲创作实践中,《香囊怨》是其代表作之一。元马致远的《青衫泪》与朱有燉《香囊怨》题材相似,但思想内核不同,通过二者的对比可发现,前者的创作以“情”为主,后者则以“理”为主。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致远文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河北省东光县致远小学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校本课程,进行了致远文化课程的开发。同时,进行课程教学模式转型的实践探索,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扎实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怀——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说开去

从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楚辞·九辩》开始,悲秋的主题便奠定了,其流传时间久远,遍及地区广大,形成了"悲秋"文化,也逐步形成了中国诗人善于借用表达主题的途径,秋思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出我国文人对于生命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识及价值观。本文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说起,对我国古代文人特殊的悲秋情怀做出一定的论述,以求得对悲秋写作主题的初步理解和掌握。 

中小学语文教材存疑知识的选录与注释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在学术界存在争议、未有定论的知识内容却被当做定论而编录在课本之中,这不仅导致中小学生可能接受错误的知识讯息,而且会影响他们独立判断与思考能力的培养。这种存疑的知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常见,有的作品在作者归属、词句文意等方面存在疑问。对于此类有争议的知识内容,教材不应只取其中一种观点,而是应该对其争议点进行全面的注释说明,这才是科学以及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马致远《汉宫秋》看元代早期的文人心态

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少数民族入关统治,使文人阶层的生活产生了巨变,本文以元代剧作家马致远的作品《汉宫秋》为例,结合元代时代背景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元代初期文人心态主要有五个方面:入世之心受挫的消极,对故国的怀念与反思,对异族统治的反抗,对文人身份的坚持以及认清现实后的自愈。 

马致远《汉宫秋》的情感教育价值

马致远《汉宫秋》有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涵,主要包括:舍己为国的家国情怀,弃恶扬善的是非观念,女性的独立意识和抗争精神。 

比较分析马致远杂剧作品的虚实之美——以《汉宫秋》《青衫泪》为例

被冠以"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在元代杂剧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致远的杂剧作品在前期和后期有较为明显的转变。前期的《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与《江州司马青衫泪》都属于具有其独特时代烙印的作品,虽是前人已有的文本素材,马致远却可以将其与现实需要相结合,加入一定虚幻色彩,来抒发背后最贴合自我的时代慨叹。无论是文本的艺术手法,还是人物的鲜活形象,都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达到了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符号学视角看杜贝莱和马致远的情感认同

法国人文主义诗人杜贝莱的代表作《如尤利西斯那般幸福》和中国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然创作年代、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却都涉及"失意"这个重大的主题,两首诗对于形象和隐喻的配置离不开对"失意"主题的探讨。此外,尽管主题类似,然而在情感演绎的过程中,两首诗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本结构特征。同样的主题表现为不同的文本结构,这种情形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什么样的原理可以对其采取行之有效的阐释?巴黎符号学学派代表人物格雷马斯的叙述符号学理论便是一个崭新而富有价值的方法,符号学研究的是意义赖以产生的符号间性。以符号学这门元语言为工具,对法汉两个诗歌文本进行"平行研究",一方面,从形象编码和叙述策略角度来证明二者主题的类同;另一方面,从文本结构方面来指明二者的差异,即前者体现出鲜明的音乐特征,后者则显示出绘画的特性。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中的道家思想

马致远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以一己之体察写万千之世态。道家思想为元代文人提供了精神避难所,从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可以看出道家思想与文人交汇后产生的影响。 

一曲精神挣扎的秋歌——《汉宫秋》对困境的揭示与出路的寻找

马致远的《汉宫秋》从创作到现在一直备受关注,不同时代的读者有不同的阐释,本文主要从《汉宫秋》对困境的揭示与出路的寻找阐发这一曲精神挣扎的秋歌对21世纪人们精神世界建构的呼应。 

渔村风光

<正>元曲作家马致远有八首《寿阳曲》(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或"落梅引")小令,它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湖南洞庭湖一带的旖旎风光,如八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这次我们选的《远浦归帆》《渔村夕照》表现的都是渔村风光,前者写渔夫打鱼归来,后者写渔夫归来晒网,表现了渔村生活的休闲和静谧。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意象抒情秘妙再探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在意象抒情鼎足对、密集并置、情景交融等特点之后,其实还深藏着许多秘妙。尤其是色调冷暖交错中折射出的徘徊于进退之间的灵魂挣扎,灵魂意象统摄中所蕴含的日夕当归文化传统以及诗人不绝如缕的羁旅之愁,物理空间所体现的对峙、辽远、萧瑟与诗人人生抱负被命运抛掷的孤独、凄冷之情同构等特点。这些精致而天籁般的抒情艺术,使得内在之情与外在之象,还有萧瑟之境实现了完美相乘,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极其辽阔的审美空间。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意象析论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的悲秋名作。而关于这支散曲的意象选择、意象排列、意象内涵却一直缺乏深入有力的分析。本文通过细读曲词,发现马致远在每句的意象选择上,往往保持感情基调的一致性;而在句与句之间又形成一种"哀—乐—哀"的情感循环,从而把曲词的情感最终指向了哀,而这种哀的情感又和马致远的生平相结合,散发出元代文人阶层浓重的失意情调。 

《天净沙·秋思》的再解读

<正>从先秦一直到现在,出现了很多"秋思"的诗词曲,但最能引起人们感情共鸣或者说最能打动人的,当属元朝马致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了。短短28个字,前三句九种景物连缀在一起,组成一幅凝练的水墨画,不加雕饰、自然天成,后一句直抒胸臆,余韵无穷,由此该曲被世人誉为秋思之祖。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这样评价《天净沙秋思》:"此元人马东篱《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昔人论诗,有情语、景语之别,殊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于是乎《天净沙·秋思》引起文人雅士的热 

初探《鸳鸯梦》与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不同

晚明吴江叶小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戏剧家。她创作的《鸳鸯梦》继承了元代神仙道化剧的创作模式,同时又有新的突破。本文主要以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与《鸳鸯梦》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以期更深入探析《鸳鸯梦》。 

谈谈鉴赏散曲的几个方法——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正>散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被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而成的合乐歌词,是当时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不少同学在鉴赏散曲时不注意仔细体会,没有掌握相关的鉴赏技巧。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鉴赏散曲的几个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抓意象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的审美探析

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文辞隽美,情景并茂,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大背景,反映出元代文人特殊的心态,其中所蕴含的音律美、意境美与生命美,促使元曲艺术创作达到高峰。 

从词汇的文化色彩看“西风”在东西方语境下的意象差异——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雪莱的《西风颂》为例

意象词汇"西风"由于东西方文化语境的巨大差异而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内涵。东方语境下,"西风"意象多指伤感、哀愁;西方语境下,则多指生命、活力。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中国元代著名散曲《天净沙·秋思》和英国浪漫主义后期佳作《西风颂》为范本,旨在比较东西方语境之下的"西风"意象,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了解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 

马致远作品看元代大都文人的隐逸文化

为了研究马致远的隐逸思想,针对其杂剧散曲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中表现出的隐逸思想,探讨马致远隐逸思想形成的原因,分析这种思想对元代大都文人群体的影响。在研究马致远作品的基础上,提出其隐逸思想的矛盾性和大都文人群体中普遍存在此种矛盾的观点。 

重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正>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在第一单元的"古代诗歌四首"中,选入了脍炙人口的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关于这首小令的意象组合脉络和情景关系,许多名家有过不少讨论:古典文学名家如吴小如、霍松林、陈伯海、方智范等,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有孙绍振、王富仁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切入的解读,丰富了阐释的含义空间,都能给人或多或少的启发。当然,《教师教学用书》结合学生的学情,也提供了相应的分析。这里,笔者在《教师教学用书》分析的基础上,斟酌其他学者的意见,进而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希望通过持续的思考所得,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羁旅之思与漂泊之苦——试析《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中的乡愁表达

<正>汉民族最早的文学表现形式是诗、乐、舞一体的,诗歌既是一种文学作品,又是可以吟唱的音乐作品,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和元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两首流传甚 

天涯路远,一人一马作归途

<正>马致远元代著名编剧身世不详,履贯不详,生平不详的三无人士一直想凭借做官青史留名,曾认为杂剧不过末流小技,然而没什么官绩传世,反凭借梨园为人所知爱劝人脱离红尘,自言荣辱都参破,被称为马神仙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天的白云总是那样淡,道边老树上,枯黄的藤蔓挂在枯裂的枝桠间,寂寂丝绦低垂。村边小桥已很久未有人经过,只有流水掩过水边人家低矮的门,西风苍烈,乱鸦隔着酒旗盘桓,惊扰了酒肆间垂眼看书卷的书生。书生抬手,赶走了盘旋的乌鸦。 

马致远散曲的用典类型、特征与意义探析

马致远是元代创作最丰的散曲作家之一,有"曲状元"之称。今存小令115首、套数22篇,总计一百三十多首。通观马致远的散曲作品,可以发现用典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马致远散曲的用典类型按内容分为"稽古""引经",按形式分为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化用;用典特征主要是言简意深,词华典赡和耐人寻味三种;用典意义一是解构信息,剖析情感,即解构典故的过程,就是一个挖掘隐含信息、探索主体情感的过程;二是适度用典,精准传情,即适度用典会增加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趣味性,超出这个度,则会适得其反。 

马致远《汉宫秋》及其散曲在俄罗斯的翻译和研究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曲作家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在俄罗斯汉学界广受关注,谢列布里亚科夫不但翻译了全本《汉宫秋》,而且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索罗金撰写的研究元代杂剧的专著和系列文章中也论及马致远的《汉宫秋》及其他杂剧作品。马致远的散曲在俄罗斯出版的各种中国古代诗歌选本中也多有翻译和收录。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解读别议

一般认为,《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是一个结构单元,因而小令自然分为前三后二两个层次。又,末句"断肠人在天涯"在"人"字后逗,读为"断肠人、在天涯"。但上述观点都有一定问题。深入解读可以发现,小令主题"秋思"随视角的变化而显,同时结合格律分析,层次之分应是前二后三;小令末句按节奏应在"肠"字后逗,读为"断肠、人在天涯",其中"人"是诗人自指,"人在天涯"是一件事,"断肠"就是"伤心",其所以"伤心",是由于"人在天涯"。 

情景一体 别具一格——马致远《“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赏析

<正>"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马致远孤舟渔灯五暗更,家客万梦里回,,是一离声人声几滴行人情心泪碎。。潇湘指湘水与潇水在湖南零陵汇合的地方,后来用来代指湖南。这首小令抒写了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曲子的前三句紧扣曲题,写潇湘夜雨及作者触景生情。"渔灯暗,客梦回"描写作者在水上过夜的情景。潇湘自古为鱼米之乡,"渔灯"抓住了"潇湘夜"的特点,"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伤的感情基调。"客梦回"的"客"系作者自指,表 

心牵于世内,独身于世外——浅谈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中道家思想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中有许多道家思想体现。首先,从避世思想来看,马致远是否定世俗功名利禄并追求和憧憬出世的;其次,从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角度中,可见马致远是仍对入世怀有牵挂倾向的;另外,马致远在贵己为我思想的影响下,表现出了强烈个人意识的理想追求;最后,就尚圆思想来说,马致远在神仙道化剧作品中所表露出的出世观和入世观,是能够相互转化的,他的出世是披着理想仙化外衣的对世内生活的愤恨抒发,而他的入世也是为了审视自我俗欲从而传达对理想世外的追求。 

元杂剧中八仙戏的空间叙事及其文化意蕴——以马致远《黄粱梦》为例

元代神仙道化剧中含有大量的八仙戏,体现出文人和百姓对以八仙为题材的杂剧的喜爱之深。《邯郸道省悟黄粱梦》(以下简称《黄梁梦》)是马致远等人合创的元杂剧,讲述钟离权度化吕洞宾得道成仙的故事,其中涉及到无限的地理空间和想象空间。以《黄粱梦》为主从八仙度人所涉及到的空间叙事理论来进行研究,从而窥探出以《黄粱梦》为主的的元代八仙戏剧在空间建构下的八仙故事及其文化意蕴。 

吹啊吹啊,我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评析

<正>中国古代文人最喜欢,也最常做的事情莫过于"思乡"了,为此留下的佳作数不胜数,早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有诗仙李白的《静夜思》成为人人传唱的佳作;贺知章也有诗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 

散曲中的元代文人心态窥探——以马致远散曲为中心

关于马致远与元代文人心态的研究,现有研究多结合其杂剧进行探析,鲜少涉及其散曲来分析元文人心态。本文尝试以马致远散曲为例,从他的散曲内容、艺术风格来探讨其作为散曲专家所代表的元代文人心态,同时把他的散曲与元代其他散曲作对比,从而指出其散曲中所表现出元文人心态的典型性:即元代文人被政治边缘化的普遍情况下,不问是非、闲居傲世、寻找灵魂寄托与归宿的心态。 

语文教学应深挖作品的多层意蕴——以《天净沙·秋思》为例

《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正是由于这首曲所散发出的浓郁的思乡情绪。但是这首影响深远的散曲,其思想内涵除了大家熟知的思乡这个层面外,还包含了主人公在辛苦疲倦之后那种依然继续奋斗的雄心。以秋色衰景反衬,更加表明了人物奋斗之艰难。这才是马致远营造如此冷落苍凉意境的真实原因。 

元散曲中两汉三国人物形象探析

元朝以蒙古族入主中原,征服欧亚,建立起前所未有的世界大帝国。由于书生文人地位低下,元朝散曲作者对楚汉相争时期的历史格外钟情,他们企慕半隐半俗的生活,向往一种身在尘世而精神超脱的境界,因而"尚隐"成为普遍的文化气质。然而残酷的现实,让他们在兼济与独善之间受着煎熬。 

王昭君故事的传承与流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和亲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和亲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维护民族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千百年来,和亲政策在中国相沿不断,和亲公主更为世人称颂,其中,尤以昭君和亲最为著名。昭君出塞发生于西汉元帝时,班固在《汉书》中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简略的记载。此后,经过后世文人的再创作,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学内涵,昭君和亲的故事频繁地出现在小说、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昭君形象从史书中汉宫掖庭的一个平凡宫人,经过文人和民间艺人不断地加工和创作最终得以丰富和发展,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中国古代和亲史上功不可没的民族英雄。正是源于创作者对于昭君故事题材源源不断的热情,昭君故事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不断地更新、演化,始终保持着鲜活文学艺术价值和生命力,使得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创作链条。昭君故事是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不同的文人所创作出的昭君文学作品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学意蕴,折射出纷繁多样的时代文化风貌。和亲背景下的昭君出塞经历了从史实走向文学、从史书走向舞台、从文人墨客走向民间大众的演变,无疑是向世人展示昭君... 

认知诗学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分析诗歌意象是理解诗歌的一个窗口。本文通过认知诗学的视角,从名词化结构和意象图式两个方面对《天净沙·秋思》这首诗的意象进行分析,从认知的层面分析读者如何解读诗歌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欣赏诗歌表现出的美,以期为人们欣赏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天净沙·秋思》作者及曲词渊源再商榷

<正>《读书》二○一九年第二期刊载了林梅村的《瘦马非马——山西元代壁画墓出土散曲〈西江月〉名实辨》,读后令人一新耳目,但有个别的说法过于大胆,还需进一步考证。但它带出一个学术界尚有争议的问题,即著名的"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的作者及曲词的渊源流变。在主流的文学史和文学接受、传播层面,《秋思》一曲属于马致远无疑, 

《汉宫秋》与《梧桐雨》“华夷观”特点及成因探析

"华夷观"在不同民族冲突或者融合中产生,蒙元时代激烈的"夷夏之辨"不可避免地反映到相关历史杂剧创作中。《汉宫秋》《梧桐雨》二剧的"华夷观"呈现出基本尊重历史事实、双重性、玩世超然以及蕴含深沉悲剧情感四个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在于作者自身因素、作者特定生活环境的限制以及观众多样性对作者的反向作用。 

浅析马致远的理想人格

<正>让我们走进马致远的是他的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但真正能窥测其心志的却是他的杂剧。马致远为元杂剧四大家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在马致远的众多杂剧中,《泰华山陈抟高卧》(简称《陈抟高卧》)是比较特别的一部。《陈抟高卧》主要内容写的是五代末年的隐士陈抟隐居在泰华山,预知有真命天子出世。于是下山寻访,遇到赵匡胤与其义弟郑恩,陈抟指明赵匡胤就是真命天子,并辅佐赵匡胤扫清天下,建立大宋,定都汴京,之后又归隐泰华山。赵匡胤为报答陈抟的辅佐之功,请他出山为官,享受荣华富贵。陈抟随使者入朝,向赵匡胤表明自己的心志,不为 

马致远散曲的绘画性

关于马致远散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综观近年来对其散曲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语言"、"修辞"、"诗情"、"画意"、"意境"等艺术特征的分析。而本文主要从构图、色调、意境,尤其是读者神思四个角度切入,来探讨马致远散曲绘画性的生成及产生的审美效果。 

青冢为谁留——从《汉宫秋》看王昭君命运的悲歌

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其极强的悲剧性名垂青史,这部戏中既包含了马致远本人的情感投射,也蕴含着汉代、元代乃至于整个古代的女性悲剧历史。通过悲剧因素的复杂性、悲剧产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以及悲剧的意蕴三方面来探讨,可以了解古代女性悲剧命运。 

马致远

<正>马致远(约1250年-约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附近)人。元代著名戏曲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创作杂剧16种,现存7种。代表作《汉宫秋》是其借相关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改造成的宫廷爱情悲剧。《荐福碑》一剧多处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元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 

汉诗歌英译中的意象再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英译本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极具审美价值,其中意象组合的独特方式赋予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美学特征。而意象又分为广义意象和狭义意象。广义意象指的是整首诗歌烘托出来的总意境,狭义意象指的是诗中个别词语的意境,而这些个别语词意象多.是为总意象服务的。译者对于这两种意象的处理,.直接l影响到译作对原诗感情和效果的传达。本文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对象,分别对翁显良,许渊冲以及Wayne中的意象再现情况。 

“美在关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解读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之一,其中涵盖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三部分。要培育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自身必须有相应的美学素养,并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践行。"美在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思维模式,虽侧重于艺术研究,但对语文教师研读文本、设计具有审美特质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也很有帮助。 

意象有机组合的奥秘——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新解

《天净沙·秋思》成为艺术经典的关键在于其结构,主要表现为意象的有机组合。情语"断肠"收摄全篇意象、画面与情感,强化了诗篇的横向内聚力,意象结构呼应情感意脉,彰显了诗篇的纵向连贯力。诗中各要素互相呼应、交融与对照,充分显示了《天净沙·秋思》结构的有机统一性。 

何处为家 肠断天涯——我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正>南方的秋,只是个月份数字的变化,没有丝毫季节的显现,天空依然蓝,树叶依然绿,气温依然高。这样的季节里重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想寻找一种该有的季节感,让思绪跟着他的文字飘,去看一副秋天的巨画,去追一个远在天涯的人,或者去听一曲无尽的悲歌。 

云深不知处 寻访《天净沙》——元曲大家马致远故居记事

<正>在北京居住了几十年,久闻远郊有两位名人的故居,一是清代的曹雪芹在西山黄叶村有一处故居,曾去谒赏过;而另一是元代的马致远故居,只知在距离市区很远的京西古道上,云深不知处,所以久久不能前去寻访。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享年74岁,原籍北京,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文人学者,历来被称为元曲大家,在元代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元曲《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代表作"枯藤老树昏鸦, 

青衫泪映时代潮——试比较马致远与蒋士铨的琵琶行戏

从文学史可知,中唐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及其被贬期间创作的名作《琵琶行》经常是后世文人借以发挥感慨自己身世的平台。元明清以来的戏曲创作者经常发挥其舞台和戏曲优势,联成情节,加以虚构而搭建冲突框架,更绘声绘色地传达了自己。马致远的《青衫泪》和蒋士铨的《四弦秋》是这方面各有特色的成功之作,比较起来也非常有意味。 

元代文人创作心态——以马致远《汉宫秋》为例

元代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统治者对于汉族文化基本上是持有抵触打压的态度。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文人的生存就变得异常的艰难。在这个时期,文人创作多以散曲为主,而其中也寄托了文人深刻的思想感情。元代文人的创作心态既对于社会有一定程度的讽刺与批判,又因为郁郁不得志而放浪形骸。此文以马致远《汉宫秋》为例,来简要剖析元代文人的创作心态。 

论《汉宫秋》的艺术新质

马致远的《汉宫秋》不拘史实,通过对历史事实进行艺术加工,对"昭君和番"母题的再思考,提炼出了新的思想观念,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创造了新的意象和浓郁的悲剧氛围,从而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方法三方面,分析《汉宫秋》的艺术新质及其意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不同英译本的比较分析

<正>《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本文将从文化层面、选词方面对《天净沙·秋思》三种不同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1作品简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简单凝练,但画面感很强。作者精心选取了一些能代表凄凉意境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等构成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图。 

“辣根书记”的元曲情结

<正>在东光县龙王里乡小侯村提起张春荣,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带领大家建立农业合作社,种植辣根,实现了村里几代人脱贫致富的美好夙愿。他热爱文化,专心搜集整理马致远元曲几百首,编纂成册。近日,沧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命名张春荣为马致远元曲编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说起自己的求学经历,53岁的张春荣眼神里流露出遗憾、无奈,更有一种渴望。读初中时便辍学在家帮助父亲忙于生计,一路走过 

试论《汉宫秋》中王昭君三种角色的转换

王昭君是《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中塑造的典型女性形象。在这部一本四折的末本戏中,冷宫怨娥、元帝宠妃及和亲美人三种角色贯穿着昭君的一生。冷宫怨娥阶段的昭君形象,折射出封建社会宫廷的黑暗,突显出昭君的美丽耿直、渴望君恩;作为元帝宠妃的昭君,昭示了古代社会女子命运多舛和帝妃爱情的无奈;和亲美人身份的昭君,是封建社会政治力量角逐的牺牲品,体现了女性难以自主的命运,描绘出昭君忠君爱国的烈女形象。这一悲剧形象的塑造透视出马致远在其创作时代特征下的士人心态、命运之思和悲剧情怀。 

全真道与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情节建构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与全真道渊源颇深,其情节建构基于全真道的思想主张,其中的精妙之处尚未被真正认识。这些剧作的结构、线索、矛盾设计分别来源于全真道宣扬的"真行""断酒色财气""妻儿冤亲"思想。在此基础上,马致远根据杂剧剧情发展和作家主体抒情的需要,对这些道教修仙理论作了很多艺术化的处理,创造出了一种适合神仙道化题材的杂剧创作模式,并能于窠臼中出变化,赋予剧作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揭示这些剧作在情节建构方面的特点,是认识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关键所在,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而充分理解马致远的艺术成就。 

《汉宫秋》昭君艺术形象的士人本质——兼论王国维的悲剧品评观

《汉宫秋》所刻画的昭君艺术形象,突破了此前以"哀怨"为核心的主题表现。通过儒家君子、士人精神的注入,马致远笔下的王昭君其实就是其自身思想的投射。正是基于士人化的昭君形象,《汉宫秋》才如王国维所说,展现出了一股"雄劲"之力。然而,由于其自身以及时代的原因,王国维虽然感知到了这股儒家精神,却在悲剧品评中抛弃了文化根基。 

古道·西风·瘦马——浅析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元代马致远希望获得公正待遇或是实现理想抱负的愿望几乎成为了泡影。于是,他便在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保护之下,隐居山林,寻仙问道,以此扼制心中的压抑与不满。与此同时,与这种思想模式相适应的一种杂剧题材——"神仙道化剧"便在以马致远为首的剧作者笔下应运而生,而这样的杂剧题材在马致远的杂剧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马致远及其神仙道化剧创作

元杂剧与道教之间有着极深的渊源,作为元杂剧重要组成部分的神仙道化剧弥漫着浓郁的道教意蕴。马致远被视为元代神仙道化剧开山之祖,故而其神仙道化剧具有很深的全真教思想烙印。 

英语世界的元散曲作家作品研究

英语世界的元散曲作家作品研究以贯云石和张养浩为中心,旁及张可久、马致远、冯子振诸人,既有鸿篇巨论,亦有精悍短文。林理彰致力于对贯云石生平史料及其创作历程的详尽钩沉考证,并从"引典、意象、象征、措辞、表达"等五方面对贯云石的散曲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语言分析;柯润璞则通过对史料的重新梳理与考证,解构了郑骞的"张养浩崇高论";另有吴黄舒琛的张可久专论,王琳达的马致远散曲主题的归结,以及刘君若对马致远小令中之对偶结构的研析等。与我国国内学界相比,英语世界的元散曲作家作品研究视域新异,不乏真知灼见,而且研究的同时更注重对作品的译介,因而极具借鉴意义与价值,但其研究对象范围较窄,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不够,进一步拓展元散曲研究的疆域、加大研究的力度仍是今后英语世界学者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神仙题材与元杂剧创作——以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为例

我国古代剧作家很早就将神仙题材纳入了戏曲创作。其中,马致远对神仙题材的处理颇有高明之处。他在处理神仙题材时往往杂取多个故事合成一个,形成了固定的结构模式,并且善于挖掘神仙的独特内涵,将全真道思想、神仙语言和法术巧妙地融入剧中,于窠臼中出变化,在杂剧的矛盾设置和舞台表演上翻新出奇,从而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创作的角度审视马致远处理神仙题材的方式,不仅为深入理解马致远神仙道化剧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对认识我国古典戏曲在成熟阶段对神仙题材的吸收和表现亦颇有帮助。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浓郁的全真教烙印

马致远在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素材选取上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深,且在某些特定方面展示出元代道教全真教思想独特的一面。作为元代神仙道化剧的代表性人物,马致远在其作品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全真教思想的烙印。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的同和异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都是元朝著名的散曲小令,千百年来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两首散曲小令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也有许多相异之处,具有可比性。本文选择了这两首不同的散曲家写成的相同标题的散曲小令,用"比较诗学"的方法,通过比较它们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来探讨一些文学创作上的理论问题。 

循京西古道 去一趟元朝 倘时空穿越 颠倒衣裳 你能分辨出古今?——北京门头沟马致远故居随想

<正>池柳繁花、人文荟萃的北京城,美景佳境可谓俯仰皆是,尤其这里是元明清三代故都,前朝古建街市随处可见。但即便如此,人们也会造出来许多真假莫辨的古董来。这不,前些年,在北京西郊王平镇的一个小村,有一处破败的院落被当地人指认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故居。本来一个寂静的小山村却楞被整成了一个景点,几间危房被煞有介事地修葺整饬了一番,居然还出了名:那城里呆腻了的小资新贵闻风而动,春秋天或节假日驾上车,循着京西古道,沿永定河一路西行,在路标指引下,迤逦而来, 

名词意象叠加的艺术效果——解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正>《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但尤为突出的是句法的别致。词人用"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断肠人、天涯"12个纯 

经典的误读:《天净沙·秋思》考论——兼论文本流传过程中动态发展的特殊文学史现象

学界一般认为《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的经典,也是马致远的代表作。然考其源流,此首小令始见于宋末元初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所载北方沙漠词三首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始以[越调]《天净沙·秋思》的散曲形式呈现于文学史中,然而朱彝尊又以沙漠词的形式收录于《词综》。这首小令作者失考,但绝非马致远所作,至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始托名于马致远,一直贻误至今。《天净沙》所涉及的版本异文,并非传颂、抄录、翻刻之误,而是文人有意识的再度创作。沙漠词是原创;秋思曲是二度创作;《词综》既力图恢复沙漠词的原貌,又汲取秋思曲的艺术之长,是三度创作。这种特殊的文学史现象,尤为值得注意。这几个方面实际上都是文学史上隐蔽的悬案。 

入世与出离:双重困境中的无奈抉择——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主题重议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主题的讨论可以从神仙和被度者两个角度进行观照。从神仙的道化活动来看,剧中通过对世俗困境的表现来彻底否定世俗生活,同时对神仙生活大加赞美,以此来肯定修道的价值。从被度者的角度来看,被度者无一不是受迫于神仙制造的生死困境而选择出家修道。神仙和被度者分别象征着马致远对超脱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不舍,体现了作家在"入世"与"出离"双重困境中无奈的人生抉择。 

一个昭君,两种命运——以马致远《汉宫秋》、曹禺《王昭君》为例

昭君出塞是历史剧的传统题材,王昭君的命运一再被剧作家改写。本文从《汉宫秋》与《王昭君》两部剧的情节、王昭君悲剧命运的原因以及意义深入挖掘其命运内涵。 

马致远《汉宫秋》中王昭君的爱情与婚姻

马致远的《汉宫秋》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以历史上昭君出塞为题材,描写了汉元帝与王昭君如泣如诉的爱情悲剧。王昭君拥有不俗的气质、不凡的个性,在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大义凌然地牺牲小我,同时,勇敢地捍卫着自己的人格,不屈地与命运做抗争。在王昭君身上闪烁着女性独立意志的光芒,是女性追求人格的典范。 

“伊尹扶汤”与“武王伐纣”——马致远《汉宫秋》中君臣文化研究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忽必烈未即帝位之前,就宣扬"三纲五常"。《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马致远前期创作的著名历史悲剧。《汉宫秋》在思想表达上,不仅展现了明妃出塞给以元帝为首的整个王朝所带来的无奈与悲哀,在情节的步步展开中更感受到了剧作中元帝与匈奴、元帝与毛延寿、元帝与以尚书为代表的辅佐贤臣之间的似是而非的君臣文化,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兴亡之时帝王所发出的历史悲鸣。 

由《陈抟高卧》臆测马致远隐逸思想的一些悬疑

马致远青年时代驰骋官场二十年,因风月场上的失脚及其它各种因素,被迫离开官场,从此便萌生了退隐山林的念头。作为一个苦闷而清高的知识分子,马致远的情感形态是单向的,他无法适应于更高的社会政治原则,他的思想情感深深地沉潜在失落的形态中。他自恃才高,而又怀才不遇,索性隐遁旷野,寻找一种空阔、飘然、淡薄的精神世界。正是怀着这种错愕与怅惋的心情,马致远用一双醉眼在《陈抟高卧》中记录了他心理历程的变化。陈抟的隐逸之路不光是现实世界中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也是马致远精神世界中追随向往的真实写照。马致远通过陈抟这个形象的刻画,倾泄了他脱离尘世的深永心机。 

浅谈马致远散曲的悲剧情怀

马致远在元代散曲创作上卓有成就,其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作品中渗透着浓郁的悲情意识,这主要表现在羁旅、闺怨、叹世等题材上。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受前代文学审美风格传统的影响;二是独特的生命体验造成了作者特定的心境。 

痛斥奸佞之可恶悲叹忠贤之不幸——《汉宫秋》主题新论

学界有关马致远杂剧《汉宫秋》主题的六种说法存在明显的不当之处。《汉宫秋》主题应为"痛斥奸佞之可恶,悲叹忠贤之不幸"。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马致远在文学创作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巧妙借鉴、改造与利用,鲜明地体现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也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西落坡:小桥流水人家

<正>早年在读元代的散曲名家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一直就以为他这里描绘的一定是江南水乡,是乌镇或者是周庄……反正应该肯定是与我身处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北方没什么关系的。然而,去年偶然看到的一本杂志,却是彻底颠覆了我十几年的观念——"小桥流水人家",竟然就是在北京西部门头沟的"京西古道"上。我印象中的京西古道应该是北京通往内蒙古方向的,当年被金兵押解着的徽 

浅析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意蕴

<正>马致远的《汉宫秋》,集中了历代史书记载、笔记小说、文人诗篇的成果,又做了新的发展。从中我们是不难看出马致远的创作意图,即从"历史"中寻找镶嵌自己情感、意念的框架,致力于寻找沟通自己情感与"史实"之间的连接点,从而对"史实"进行了大胆的选择和改造,以"借古喻今",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一、家国衰败的痛楚《汉宫秋》创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8年),当时的中原各族人民,不仅目睹了蒙古铁骑南下的这场 

纪念馆空间人文景观创新设计研究——以马致远纪念馆人文景观设计为例

<正>纪念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馆的成功建设可以彰显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探索纪念馆空间人文环境设计的新理念,运用创新的手法指导纪念馆景观设计,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故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的方法论述了纪念馆人文景观的创新设计理念。论文首先对纪念馆基本概念进行论述,其次是对纪念馆人文景观创新设计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是创新设计研究分析在马致远纪念馆景观设计实际案例中的运用。 

马致远故居

<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在飞机上看航空杂志,看到一篇马致远故居的文章,原来就在北京京西古道。小时候读过天净沙—秋思这一经典古词,对马致远甚是崇拜,于是,今年元旦小长假期间,通过手机导航,慕名造访。从北京城出发沿阜成路一路向西,沿京西古道,翻过牛角岭城关,顺路下到一座村子,便到了王平镇韭园村马致远故居。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的对比研究

马致远和白朴都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们在散曲上的成就颇高,但各有风格,从《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两首小令中可见一斑。同是写秋思,但由于作者人生处境、写作环境以及心境的差异,使得两首小令风格迥异。《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当之无愧。但从不同的审美角度看,白朴写的秋景也很出色。马致远和白朴的时代相距不远,同以"秋"为主题,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形成不同的写作特色,为后人留下这两首广为人知的散曲,对元以后文人创作关于"秋"主题的文章有深远的影响。 

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国家之秋——马致远悲秋作品赏析

元曲家马致远有三部著名的悲秋作品:《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夜行船·秋思》和《汉宫秋》。作者围绕悲秋主题,分别从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国家之秋展现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既反映了他在不同时代的人生追求和情志,也反映了秋天意境在文人心中所体现的不同情感。 

让诗意拨动心弦——《<天净沙>二首》教学实录及评析

<正>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聊一个小小的话题。你觉得上语文课该干些什么?生:动脑思考。师:动脑思考,每堂课不管是什么课都要动脑思考。生:要好好读书。师:要好好读书,语文课就应该书声琅琅。还有吗?生:进入意境。师:进入意境,什么叫意境?(全体学生发笑) 

把语文磨成生命的图腾——《<天净沙>二首》磨课手记

<正>《〈天净沙〉二首》在教材体系里不属于同一学段,更非同一组教材。但拿起六年级教材里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脑子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马致远的那首堪称千古绝唱的《天净沙·秋思》。尽管这首《天净沙·秋思》被编在七年级,但是一样的风景,有不一样的情绪,一样的格律,有不一样的曲调,一样的境界,有不一样的境 

传统价值观的批判否定中建构的美——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元代之中,元曲和戏曲逐渐的为社会各个阶层所喜爱。其中马致远就是元曲和戏曲的著名作家,对着这两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与天赋。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是元曲的奠基人。马致远的一生创造出许多的知名作品。例如他所创作的《天净沙·秋思》已经被选入我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当中,足可以看出其诗中的艺术欣赏价值。并且这首诗也使他获得了"秋思之祖"的美誉。他所写作的《东篱乐府》曾被贾仲明称赞道:"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马致远不仅在元曲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他对散曲的创作也十分之多。例如,《江天暮雪》、《潇湘夜雨》、《烟寺晚钟》、,《寿阳曲》这些著名为世人所不断流传的散曲佳作也都是其所创造出来的。因此,被人称作"曲状元"。王世贞在《曲藻》中对马致远所创造出的诗词《双调.夜行船.秋思》给予了很高程度的评价:"是单句中佳作,只此数条,他传奇不能及"元代著名文学家周敦颐的后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也称赞过其"万中无一",可见马致远在当时元曲创作中所占有的极高的地位名誉和艺术贡献。 

马致远杂剧创作对全真教的接受——以《任风子》的创作为例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其创作以神仙道化剧著称,代表作品《任风子》从人物角色名称的选择、故事情节的安排、语言的使用等都体现了马致远对全真教教义的接受,同时可见全真教在元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以及宗教对文学创造产生的重大影响。 

[越调]天净沙 秋思

<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为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据《录鬼簿》记载,他早年曾"厮泥"于"凤阁龙楼"的大都,可并不得志。晚年隐居田园,过着闲散生活。他著有杂剧十三种,还有散曲集《东篱乐府》。多写怀才不遇的感慨或对隐逸生活的歌颂,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过程的认知分析——以英译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是认知活动,是原语与译语两个独立的概念与语言空间的整合过程,操两种不同语言民族共同生存的世界和相同的认知能力保证所选择的信息顺利映射到融合空间。因此翻译就是原语意象图式的解构与译语意象图式的重构的认知活动,而不是两种语言的形式或结构的转换。本文基于认知翻译学对严复的"信达雅"进行重新解读,体验《天净沙·秋思》重译中的认知活动。 

元曲作家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理解和接受——从马致远《汉宫秋》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的比较谈起

"昭君出塞",原只是汉元帝为笼络内附的南匈奴,将宫女嫁给单于为阏氏,在史书中的记载简洁,却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出现了很多以之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和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是典型代表。比较两者,可以看出马致远对杜甫有吸收借鉴,更有消解。进而引申出元曲作家对杜甫的理解接受情况:引用杜诗,重杜诗艺术,有意消解重塑杜甫形象。这与元代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明代前期对“元曲四大家”的评选——曲论的形成及特点

"元曲四大家"作为元曲最高成就的典范与标志,它的建构与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客观还原"元曲四大家"在明初的渊源流变,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其发展过程。通过回归历史,考察、辨析不同评论者的曲学观念,可以看出此期的曲学思潮走向与"诗词"理论分离的趋势,并逐步向"戏曲"理论靠拢。以此为突破口,可以重新定位戏曲理论的萌芽期为明初,而非元代。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中的庄子思想

马致远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深受庄子思想影响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厌弃争名逐利,逃避人间是非纷扰,慨叹功名虚幻、人生短暂的庄子思想,同时也反映出他致力于寻找精神归宿,赞颂道家生活的情操。 

馬致遠的套數<詠莊宗行樂>小考

<正>1.馬致遠散曲的特徵馬致遠(1264以前-1324以前)1)是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王實甫齊名的元曲代表作家之一,2)且歷來被稱爲‘元人曲中巨擘3)’的雜劇大家、散曲名家。現存的散曲共有:小令115首、套數22套、殘套元4套4),在元代散曲作家當中算是現存作品數量比較多的一位。其中他的小令[越調·天淨沙]<秋思>嘗被推崇爲"秋思之祖"(周德淸 

同而不同的心灵指归——马致远、贯云石散曲精神比较

散曲是中国文学的一支重要支流,它的出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维度。马致远可以说是写作散曲的典型作家,他的一生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基本命运。但是少数民族作家贯云石却是散曲创作的一个特例,他与马致远有相同而又不尽相同的心灵归宿。文章在研读马致远与贯云石散曲的基础上,从散曲精神方面比较二人的同而有异的心灵指归,从而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内心之苦。 

自残——得“道”——元曲杂剧作品散说之一

元曲杂剧的"神仙道化"剧既不演因果,又不宣教义,更不戒恶劝善,处处可见的却是杀人,马丹阳、吕洞宾这些神仙们简直可以说以"嗜杀为‘道’"——求"道"者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妻子、儿女、家人以求"道",其实质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修"道"者必须弃绝个人的一切,无妻、无子、无家,"自残"方可得"道"。以"自残"而求"道",不仅表现在"神仙道化"剧,而且贯穿、渗透于"隐居乐道""孝义廉节"其他诸"科"之中。陈抟的自废绝世,赵礼的请烹受死,同样是一种"自残"。把世上一切是非看成无是非,从而消极绝世,摒弃、远离世间一切"人我是非",但求"道德自我完成",这种道德观在元代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情绪。 

百年道教戏剧研究述评

重点述评百年道教戏剧三个阶段的研究历程,即:民国时期的道教戏剧研究,1950—1980年间的道教戏剧的研究,1981至今的元代"神仙道化剧"研究以及道教戏剧其他专题研究。指出探讨道教及其他民间信仰与关系,梳理其宗教性和世俗性的相互消长是未来道教戏剧研究方向之一。 

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本文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推陈出新,探讨了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提出了在诗词教学中,学生应该"学而时习之",领略诗词精华,陶冶自身情操。 

马致远戏曲创作中的语言抒情化研究

一方面,马致远在我国戏剧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与戏曲创作的风格一直是后世学者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经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笔者将从诗经的诗言志传统,分析马致远戏曲创作中的语言抒情化。 

文化虚根时代的焦虑镜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另解

<正>文化价值虚根即指"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如生活方式、宇宙模式、价值体系、伦理范式、心理结构、审美表现等所体现的普遍性失落、失范、虚无或空虚状况"。在入主中原前,元蒙的铁骑已经横扫欧亚大陆,他所吸收的"文化因子乃是中国、印度、大食及欧洲的杂糅",定鼎中原之后,由于对汉民族文化、政治体制的排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