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始建于隋、有吏、祠、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部。唐代改祠部为礼部,度支为户部,左户为工部,都官为刑部,五兵为兵部,统归尚书省管辖。宋代沿唐制。元代统归中书省。明代废中书省,各部独立。清沿明制,直到清末。
六部各设尚书二人或三人,满汉各有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下设堂主事、司务、郎中等官职。户部是朝廷掌管户口、财赋的官署。清代因之,到光绪末,改为度支部,主管田赋、关税、厘金、公债、货币及银行等事。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购买建筑工具和各项材料,凡坛庙、宫府、城郭、仓库、廨宇、营房建筑均归工部主管。刑部,主管法律刑罚的政令。清代因沿不变。到了清末才改为法部。
清代刑部所属十七司,各掌其分省所属刑名。直隶司掌八旗游牧,奉天司管黑龙江、吉林一带,江苏司,除管江苏刑罚外,还兼管各省减免的案子,安徽司兼理镶红旗,江西司兼理正黄旗,浙江司兼理都察院刑科,福建司兼理都察院户科、镶蓝旗,湖广司管湖南、湖北一带,河南司兼理礼部、都察院礼科、正红旗,山东司兼理兵都、都察院兵科,山西司,兼理察哈尔右翼、绥远城将军、镶白旗,陕西司,兼管甘肃、伊犁、乌鲁木齐等西北一带,四川司兼理工部、都察院工科、正白旗,广西司,兼理通政司,云南司兼理镶黄旗,贵州司兼理吏部、都察院吏科、正蓝旗。吏部,主管官吏的选任铨叙阶等事,吏部为六部之首:清初的吏部以贝勒一人主管。顺治八年以亲王、郡王兼任。礼部,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清代因袭旧制,清末改为典礼院。另外还汇集日蚀、月蚀,各地灾异事项,及时上奏,还管理各地医巫,僧道,颁发禁令,有妖妄者罪无赦。各级官员的印信标准,都由礼部规范铸造。兵部,掌中外武职,铨选军事官员,以及有关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还管武官的封赠、袭廕,对官兵的甄别等。(来源:二十六史精要辞典·下, 19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