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
政治军事
地理位置:
发生时间:
关键字:
康熙四十七年(1708)七月初日,《平定朔漠方略》成书。该书始编于康熙三十五年七月初四日。当时,康熙帝召议政大臣、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学士等,示以北征噶尔丹机宜。诸臣敬阅毕,上奏:噶尔丹穷荒巨寇,煽惑群心。皇上为中外生民计,亲统六师,远涉绝漠,庙谟神算,百日之内,必奏凯旋。于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常书、张英奏请,将皇上征讨噶尔丹所记言行编成书,即可垂于后世,也是一朝盛事。康熙帝允准,并正式命内阁、翰林院负责编撰。十二年以后,《平定朔漠方略》编成,康熙帝亲写序文,其中说:厄鲁特蒙古噶尔丹赋性凶残,中怀狡诈,戕贼其兄弟,兼并四部,蚕食邻封,其势日张,其志益侈。积寇一日不除,则疆圉一日不靖。《平定朔漠方略》总计四十八卷,温达等奉敕编纂。记事起于康熙十六年六月,止于康熙三十七年十月,主要载述清政府与厄鲁特蒙古各部交往中康熙帝的上谕,以及有关材料,有些内容为清圣祖实录所不载,是研究清朝前期清政府与厄鲁特蒙古各部关系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