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江春
江春(一七二〇——一七八九)字颖长,号鹤亭,又号广达(行盐的旗号为“广达”),安徽省徽州府歙县江村外村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八月诰授江春为光禄大夫,正一品,并赏戴孔雀翎,时谓江春“以布衣上交天子”,“同业中无不以为至荣焉”。清代著名的客居江苏扬州的徽商巨富,为清乾隆时期“扬州八大商”之首。因其“一夜堆盐造白塔,徽菜接驾乾隆帝”的奇迹,而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的徽商”。江春一生经营商业,任总商达52年之久。乾隆皇帝在两淮盐运使离京拜见时说“江广达人老成,可与咨商”。能得到皇上的如此评价,可见当时江春的地位之高。据《扬州画舫录》所记,江春任总商四十年,先后蒙乾隆赏赐“内务府奉宸苑卿布政使”,正一品“光禄大夫”等衔。 1789年,江春在贫困潦倒中黯然辞世,江春晚年家业衰败,关键原因是长年接待皇帝下江南的铺张靡费和无穷无尽的报效捐输。

人名:江春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721

死亡时间:1789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试论宣统二年江春霖参劾奕劻案

本文试就宣统二年御史江春霖参劾庆亲王奕这一晚清大案展开述论 ,重点论及江春霖弹劾奕主要出于忠君爱国的思想 ,而摄政王载沣则受局势及人事等多方面的掣肘而拒谏 ,以及台谏几乎全台联名上奏挽留江春霖背后所反映的都察院存废的危机 ,从而揭示清朝走向覆灭的某种必然性。

“铁面御史”江春霖新评——《江春霖集》读后

历来对江春霖的评价均留下一个封建传统的包公式的“铁面御史”形象。本文通过考查江春霖在新政、立宪改革中的一些言行、立场观点 ,体现他开明的政治观念 ,一定的资本主义倾向。给予新的评价 :认为他还应是一位近代史上封建官僚中体制革新的改革派。他反对皇族集权 ,语侵朝廷获罪 ,不只是因为得罪权贵。本文也试图通过江春霖对监察御史职责执着的追求 ,以及遭朝廷放逐后社会各界对他的声援支持 ,展示一代名御史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和近代言官的地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