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沈荃 又称 充斋
沈荃(1624~1684),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九年探花,授编修,累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卒谥文恪。学行醇洁,书法尤有名。他工书法,宗法米芾、董其昌,是康熙年间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

人名:沈荃

别名:充斋

字: 贞蕤

号: 绎堂,别号充斋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1624

死亡时间:1684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

学位:

工作机构:

清张远《沈文恪公赐貂图》及沈荃事迹考略

书画是松江古代文化的精粹,也是松江古代文化享誉全国的杰出标志。历史上以书法驰名天下的松江人就不在少数,而松江区博物馆就收藏有许多松江名人的书画真迹,其中不乏明代董其昌、清代沈荃、沈宗敬,以及王鸿绪、张照等"云间书派"代表人物的作品。艺术碑廊中有堪称"第一章草"的明刻《急就章碑》,元代《赵松雪法书》,明代董其昌临怀素《自叙帖》石刻,清康熙临董书碑,清代沈荃《落纸云烟帖》石刻等,无一不是书家推崇的法书摹本。本文试以从一幅馆藏的沈荃肖像画着手,引出沈荃传授康熙帝书法,引领全国以董书为尊的风潮,传承和延续董书笔意风格的角度,阐述沈荃对于"云间书派"再次崛起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沈荃行草书风格探析清初崇董书风

沈荃是明末清初著名阁僚书家。康熙九年,沈荃受召命作各体书。之后,沈荃扮演着康熙书法老师的角色,康熙帝对沈荃书法推崇备至,认为其书法可作当朝书坛之楷模。当时,沈荃已享有书名。深受沈荃影响,康熙皇帝从取法欧颜转而开始学董,以帝王的意志推崇董其昌书风,朝野上下聚集与董其昌书风相似的书家群体。董其昌书风在清初的兴起,沈荃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居功至伟。故本文以沈荃书法艺术为切入点,探析沈荃行草书风格面貌;继而分析清初崇董书风书家群体,论及沈荃对清初崇董书风的传播发挥的重要作用。文章分三章阐述:第一章对沈荃的家世、诗文交游和书学成就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先论述沈荃书法风格形成原因,主要从时代、地域、师承三方面简要论述,再根据搜集图版资料论述沈荃早晚时期书风特征。第三章主要谈及沈荃对康熙书学的影响与以沈荃为首的“崇董”书家群体,通过沈荃与康熙皇帝的书艺交流论述沈荃对康熙书学的影响,从康熙皇帝对“董书”的推动和以沈荃为首的崇董书家等内容看清初“崇董书风”这一历史现象。正因为康熙皇帝和沈荃等人的推动,使董其昌书风在清初得到了极大传播,从而确立沈荃在清初帖学上的历史地位。

沈荃书法研究

清代的书法发展,从整体上说,大致是帖学逐渐势微,碑派迅速崛起的过程。然而在清初,帖学仍占主导地位。由于政治文化的选择、沈荃的影响以及帝王的推动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董其昌书风在清初风靡天下。作为康熙皇帝的书法教师,沈荃身份极高,书名享誉海内,因为沈荃的影响,康熙皇帝从临摹唐宋诸家转而开始学习董其昌,从而帝王的意志影响了清初书法的发展,一大批学董书家开始出现,并辉耀康熙朝。在董其昌书风的传承上,沈荃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故本文以沈荃个案研究为切入点,继而分析清初崇董书风的成因以及沈荃在这一现象中的作用。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及创新点、研究方法和意义等内容。第一章对沈荃的家世、书法成就、诗文交游等内容进行论述第二章深入研究沈荃个人的书法面貌,包括沈荃的师承、书法分期、书法风格分析等内容。第三章论述沈荃与清初崇董书风的关系,通过对沈荃与康熙皇帝的书艺交流、对南书房书家群体的引领等内容,明确沈荃在清初书坛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