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郭子仪
唐朝著名将领。华州郑县 (今陕西华县)人。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累迁至兵部尚书,太尉兼中书令、天下兵马副元帅,封汾阳郡王。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叛唐,子仪以朔方节度使出兵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击败安禄山部将高秀岩部,进围云中(今山西大同),收复常山(今河北正定)。次年,与李光弼一起,多次击败史思明部,收复河北十余郡。正欲攻取叛军老巢范阳(今北京),闻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守、即率军还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至德二年(757年)攻占河东,收复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洛阳及河西、河东、河南诸州县。乾元元年(758年),克卫州(今河南卫辉),与八节度使围邺城(今河南安阳)失败,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内扰,以20万人攻唐,唐代宗出逃长安,子仪又被起用,为关内副元帅。他收集散兵游勇,力战退吐蕃。永泰元年(765年),吐蕃、回纥合众数十万攻至关中。他带数骑入回纥营,力劝回纥倒戈,与唐军联合大败吐蕃。子仪精于谋略,善于用兵,在唐军中德高望重,他历唐4朝,为唐朝统治立有不世之功,德宗李适尊其为“尚父”。建中二年 (781年)卒。(来源: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2000-02)

人名:郭子仪

别名:

字: 子仪

号:

谥号:忠武

性别:男

所处时代:唐朝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697

死亡时间:781

祖籍: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

出生地: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太尉兼中书令

学位:

工作机构:

749

>
天宝八载(749年)三月,郭子仪升任左武卫大将军(正三品, 此据《郭公庙碑铭》碑阴, 正史列传则作“左卫大将军”)、横塞军使、安北副都护,又改横塞军使为天德军使。

754

>
天宝十三载(754年)春,郭子仪兼任九原郡(丰州)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 不久,郭子仪的母亲、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他去职返家守孝。

755

>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756

>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八月,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节度使。唐肃宗检阅大军,发兵南征,到了彭原。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唐肃宗只能倚靠朔方军为根基。敌将阿史那从礼又率同罗、仆骨五千骑兵,引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等数万兵力逼近行在。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斩获数万,牛羊不可胜数,终于平定河曲。

757

>
至德二载(757)十二月,河东、河西、河南的失地大部分均已收复,郭子仪因功加封司徒、代国公,余官如故,加食邑一千户。

758

>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八月,郭子仪因在黄河边击败叛军,擒获叛将安守忠,献俘至京师,肃宗命百官到长乐驿迎接,并亲自在望春楼等待,进封其为中书令。

759

>
乾元二年(759年),郭子仪的兵权虽被剥夺,但仍以大局为重,忠心于朝廷。

762

>
宝应元年(762年 ),起用郭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兵马副元帅,进封汾阳郡王,驻守绛州。

763

>
广德元年(763年)冬天,郭子仪派兵将宗室诸王护送到唐代宗那里。

764

>
广德二年(764年)正月,仆固怀恩反叛,放纵士兵劫掠并、汾属县,唐代宗任命郭子仪充任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大使。

765

>
永泰元年(765),郭子仪统率河南道节度行营,再次出镇河中府。

766

>
大历元年(766年)十二月,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反叛,代宗命郭子仪率军讨伐。同州、华州将领闻听郭子仪出兵,于是杀死周智光,将其首级送往朝廷。

767

>
大历二年(767年)九月,吐蕃入侵泾州,朝廷诏令郭子仪率三万步骑移驻泾阳。十月,郭子仪在灵州截击吐蕃,斩首两万。

768

>
大历三年(768年)三月,郭子仪返回河中。八月,吐蕃寇灵武。九月,朝廷诏令郭子仪率军五万自河中移镇奉天。当月,白元光大破吐蕃于灵武。十月,郭子仪入朝,还镇河中。 

773

>
大历八年(773)十月,郭子仪指挥朔方军在灵州大败吐蕃军,俘斩数万,向朝廷奏捷。 

774

>
大历九年(774年)二月,郭子仪入朝,在延英殿朝见皇帝。君臣对奏慷慨甚欢,但在谈到吐蕃强大时,郭子仪流涕不止,又上表“乞骸骨”(退休),未得到代宗允许。 

779

>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驾崩,德宗继位。郭子仪被德宗调回朝廷,进位太尉,仍兼中书令,充任皇陵使,赐号“尚父”,并加食邑至两千户,所领其他使职、副元帅等职务都被罢免。 

781

>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夏,郭子仪病重。唐德宗命舒王李谊前往探病,郭子仪不能行叩拜礼,只能作揖礼。六月辛丑日(7月9日 ),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专门超越礼制,下诏将他的坟墓增高一丈。
浅析洪昇《长生殿》对郭子仪的历史描绘

三易稿而始成的《长生殿》,作为广为流传的传奇剧本,书写了一段帝妃之恋,亦描绘了安史之乱的社会背景,在艺术上获得了相当的成就。洪昇在创作中"若一涉秽迹,恐妨风教,绝不阑入,览者有以知余之志也"。然而,洪昇所做的改编,并不如其所说仅限于删去杨贵妃所谓的"秽事",还包括了配角郭子仪部分史实的改动。其原因包含着洪昇个人的价值取向、对史实的见解,既是出于服务情节的目的,也是脚色制对叙事结构及人物形象要求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