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高崇文 又称 高威武
高崇文(746年-809年11月6日 ),字崇文,幽州(今北京一带)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唐朝名将。高崇文出身渤海高氏,早年曾在平卢军从军。唐德宗时,随韩全义镇守长武城,累官金吾将军。贞元五年(789年),于佛堂原大破进犯的吐蕃,封渤海郡王。贞元十四年(798年),平定军士哗变,获授长武城都知兵马使,后更代掌夏、绥、银、宥四州行营节度留务。元和元年(806年),经宰相杜黄裳举荐,高崇文奉命入蜀,讨伐叛乱的西川节度副使刘辟。经数月激战,于同年八月收复成都,擒获刘辟。他入成都后,秋毫无犯,市肆不惊,军府事务一遵韦皋时旧例。以功拜检校司空、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改封南平郡王。高崇文不通文书,又厌烦蜀中的政务繁忙,屡求效力边塞,遂于元和二年(807年)以使相职出镇邠州。他在邠州三年,广修战备。元和四年(809年),高崇文去世,年六十四。追赠司徒,谥号“威武”。会昌六年(846年),配享宪宗庭庙。有《雪席口占》一诗传世 。

人名:高崇文

别名:高威武

字: 崇文

号:

谥号:威武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743

死亡时间:1818

祖籍:

出生地:幽州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邠宁节度使、同平章事等

学位:

工作机构:

763

>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占领奉天(今陕西乾县),兵临长安城下,唐代宗李豫逃至陕州避难,高崇文前往行在(陕州),后随代宗还京,期间立下功勋。 [7]  高崇文其后还参与讨伐同华节度使周智光、汴宋留后李灵曜、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叛乱藩镇的战争,常率偏师为前锋,功冠诸军。 [8] 

785

>
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年间,高崇文随长武城使、神策行营节度使韩全义镇守长武城(今陕西长武)。他治军有声名,累官至金吾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

798

>
贞元十四年(798年)闰五月十一日,韩全义升任夏、绥、银、宥四州节度使,德宗命他率长武城部众前往就任。因夏州是沙碛盐卤之地,又时值盛夏,士兵们不愿意迁徙到西北艰苦之地。同月十二日,士兵发生哗变,杀死大将王栖岩,韩全义翻越城墙逃走。时任都虞候的高崇文诛杀了带头哗变的人,此后士兵才安定下来。同月二十七日,德宗任命高崇文为长武城都知兵马使,不颁发敕书,而是让中使口头宣授。

805

>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唐宪宗李纯即位,韩全义入朝,高崇文代掌行营节度留务,并兼任御史中丞。

806

>
元和元年(806年),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割据西蜀,发兵围攻东川节度使李康。宰相杜黄裳力主讨刘辟,推荐时为神策军将领的高崇文为帅。同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宪宗拜高崇文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任左神策行营节度使,率左右神策、麟游、奉天各地的屯兵进军;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及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亦共同参战。

807

>
元和二年(807年),高崇文在蜀中任职已满一年。他不通文书,又厌烦蜀中的政务繁忙,在一天对监军说:“我不过是河朔地区的一名小卒,幸而立下战功,才达到现在这个职位。西川是宰相盘旋飞翔的地方,我含愧居于此地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怎敢心安理得地呆下去呢!”他屡次上表声称:“蜀中安适闲逸,没有臣施展自己能力的地方,希望让臣前往边疆,尽死效力。”

809

>
元和四年(809年)九月二十五日(11月6日   ),高崇文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宪宗为其辍朝三日,追赠司徒,赐谥号“威武”。

810

>
元和五年(810年)正月二十日,高崇文下葬于万年县,宪宗在长安为其设奠,百官都前往吊哭。后加赠太师。

846

>
会昌六年(846年)十月,高崇文与裴度、杜黄裳、李愬同配享宪宗庭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