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谢良佐
谢良佐(1050年—1103年),字显道,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北宋学者。 谢良佐于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拜程颐为师。 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谢良佐进士及第,中进士后,曾任河南渑池、湖北应城知县。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谢良佐被人推荐,受到宋徽宗的召见,被派往书局任职,后又斥为管库,监管京西竹场。他认为宋徽宗的年号“建中”与唐德宗的年号相同,很是“不佳”,还说皇帝“不免播迁”,因此得罪了徽宗皇帝,被关进监狱,废为平民。谢良佐晚年信佛,尝言:“吾常习忘以养生”。 [3] 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谢良佐逝世,谥号“文肃”,清时从祀孔庙。著有《论语说》。 [3] 师从程颢、程颐,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 [2] 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 [3] 。 谢良佐的学说以仁、天理为主体,讲究修身养性,且掺杂禅学思想。“其论仁以‘觉’,以‘生意’,论诚以‘实理’,论敬以‘常惺惺’,论穷理以求是,皆其所独得以发明师说者也”(《宋元学案·上蔡学案》)。以“生意”解释仁,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人身体麻痹不知痛谓不仁,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称仁。仁体现万物的生意。“格物穷理”,必须从认识“天理”才能获得。所谓“天理”,是“自然底道理”,无丝毫杜撰。谢良佐的“格物穷理”论,上承二程思想,下启朱熹“穷理”学说,又开陆九渊“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的先河。 [4] 著有《论语说》,其核心思想被门人曾恬、胡安国所录《上蔡先生语录》,经朱熹编辑为三卷(《上蔡语录》)。
阅读全文

人名:谢良佐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0

死亡时间:1102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