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又称 元惠宗、元顺帝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明宗暴死,元文宗继位,将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与广西静江(今桂林)。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懽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八日即位于上都。至元六年(1340年),妥懽帖睦尔扳倒权臣伯颜而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妥懽帖睦尔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庙号惠宗 ,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明朝为其上尊号为“顺帝”,民间又称其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阅读全文

人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别名:元惠宗、元顺帝

字:

号:

谥号:顺皇帝(明太祖谥)

性别:男

所处时代:元朝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1320

死亡时间:1370

祖籍:

出生地:金山(今阿尔泰山)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1320

>
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妥懽帖睦尔出生于西北察合台汗国所属的金山(阿尔泰山)一带。 [2] 他是元朝周王和世㻋(后来的元明宗)的长子,元世祖忽必烈的六世孙,其世系依次是真金(元裕宗)、答剌麻八剌(元顺宗)、海山(元武宗)、和世㻋(元明宗)。
至天历元年(1328年),元朝皇位更迭频繁、内乱不断,先后经历了元英宗、泰定帝、天顺帝三位皇帝,皇位又落入了武宗一系的手里,这就是在两都之战中取胜的和世㻋之弟图帖睦尔(元文宗,即妥懽帖睦尔的叔叔)。
天历二年(1329年)即位于漠北,是为元明宗,没来得及去大都便被图帖睦尔一伙毒死于王忽察都。图帖睦尔再次登基,是为元文宗,元明宗留下的孤儿寡母的地位岌岌可危。

1311

>
至大四年(1311年),元武宗海山(妥懽帖睦尔的祖父)驾崩,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以皇太子身份继位,是为元仁宗。按元武宗与元仁宗的约定,继承仁宗皇位的是武宗长子和世㻋,但仁宗即位后却反悔了,试图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后来的元英宗)为皇太子,而把和世㻋封为周王,命其出镇云南。
延祐三年(1316年)十一月,和世㻋行至延安时,与武宗旧臣图谋恢复皇储地位,结果招来仁宗的追杀,和世㻋被迫奔往西北的金山(阿尔泰山),得到察合台汗国的庇护。

1330

>
至顺元年(1330年)十二月立自己的儿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可是一个月后太子就死了。这对信仰藏传佛教、相信因果报应的的元文宗夫妇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顺二年(1331年)十二月派遣枢密院使尹受困、中丞厥干等从高丽接回了妥懽帖睦尔,转而流放他到广西静江(今桂林)。
顺三年(1332年)八月驾崩时遗言:“昔者晃忽叉(即王忽察都,“乃明宗皇帝从北方来饮毒而崩之地”)之事,为朕平生大错,朕尝中夜思之,悔之无及。燕帖古思虽为朕子,朕固爱之,然今大位,乃明宗之大位也。
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日,妥懽帖睦尔即位于上都,是为元惠宗。元惠宗即位后改年号为“元统”,并封燕帖木儿之女伯牙吾氏(答纳失里)为皇后、卜答失里为太皇太后、燕帖古思为皇太子。
元年(1335年)十一月,伯颜取消了科举考试,也是一大倒退。在面临汉人反抗时,伯颜甚至提出了杀绝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主张,所幸元惠宗没有听从。
元五年(1339年)在河南更发生一起“假传圣旨”的闹剧,河南吏员范孟自称有圣旨,杀了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月鲁帖木儿以下一干官僚,不久后范孟被杀。

1340

>
元六年(1340年)二月,惠宗与脱脱利用伯颜出猎之机,发动政变,罢黜伯颜,先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再流放南恩州阳春县(今属广东),至此伯颜时代落下帷幕,顺帝得以亲政。
对元惠宗打击最大的要数当时罕见的天灾。自至正四年(1344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灾害多发期,尤以腹里和河南行省最为严重。那时候,黄河决口、饥荒频仍、瘟疫爆发,人民流离失所,大量死亡,就连大都也受到影响,当时客居大都的高丽人李谷写道:“饥民云集京师,都城内外,呼号丐乞,僵仆不起者相枕藉”。
正五年(1345年)十月遣官奉使宣抚时,又命其“布朕德意,询民疾苦,疏涤冤滞,蠲除烦苛。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申请,五品以下就便处决。民间一切兴利除害之事,悉听举行。”
元惠宗命官府加以赈济,并颁诏罪己,至正九年(1349年)又重新起用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希冀挽回元朝的颓势。
正八年(1348年)方国珍兄弟啸聚海上,对元廷赖以生存的海道漕运构成威胁,元廷无法镇压,只得加以招抚;同时,吏治不仅没有根本性的扭转,反而在灾荒时期变本加厉,史载“及元之将乱,上下诸司,其滥愈甚”。

1351

>
正十一年(1351年),由刘福通等红巾军引爆元末农民起义,顺帝派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率六千蒙古精锐阿速军及各路汉军前往镇压,但对阵时见红巾军声势浩大,急呼“阿卜!阿卜!”(跑),根本无力镇压。
正十二年(1352年)八月亲自南下督师,镇压徐州的芝麻李红巾军,九月破徐州,屠其城。
十三年(1353年)底,红巾军一度转入低潮。以顺帝为首的元朝统治者忘乎所以,为脱脱建生祠于徐州(当时已改名武定州),立平寇碑,又封赏各有功将领。此时元廷开始商议立高丽贡女奇皇后所生的爱猷识理达腊为皇太子,脱脱对此有微词,哈麻趁机挑拨离间,为元宫廷的内乱埋下伏笔。
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张士诚崛起,在高邮建立大周政权,同年九月,元惠宗再命脱脱出师,不仅包括蒙古、汉军,还囊括了西域、吐蕃、高丽等地的军队,号称百万之众。
至正十五年(1355年)十二月在流放云南的途中被哈麻矫旨杀害。
至正十六年(1356年),哈麻企图让顺帝禅让于皇太子,被其妹夫秃鲁帖木儿捅给顺帝,元惠宗大怒,说:“朕头未白,齿未落,遽谓我为老耶?”遂贬斥哈麻。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元朝陪都上都被破头潘、关先生所率的红巾军攻破,宫阙被焚,此后元惠宗停止了每年到上都避暑的传统。

1360

>
至正二十年(1360年)十二月,漠北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起兵作乱,直逼上都,并遣使告诉顺帝:“祖宗以天下付汝,汝何故失其太半?盍以国玺授我,我当自为之!”次年被镇压。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受皇太子一党陷害的顺帝母舅老的沙出奔大同的孛罗帖木儿大营,皇太子一党追索不成,要求顺帝讨伐孛罗帖木儿,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四月和七月,孛罗帖木儿两度进攻大都,先迫使顺帝交出朴不花与搠思监,将其杀死,后又使顺帝拜他为右丞相,并赶走了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皇太子逃到太原的扩廓帖木儿大营中,元朝一度呈现两个朝廷的局面。孛罗帖木儿当政之初,杀掉了秃鲁帖木儿等教顺帝淫乐的奸臣,赶走宫中的西番僧侣,裁汰宦官,减省钱粮,一度颇有作为,但后来秽乱后宫,酗酒杀人,而且在皇太子一方来攻时,吃了几个败仗,元惠宗也对孛罗帖木儿极其不满,命威顺王子和尚伺机暗杀孛罗帖木儿。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九月,扩廓帖木儿护送皇太子还京,顺帝任命老臣伯撒里为右丞相,扩廓帖木儿为左丞相,宫廷内斗告一段落。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发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北伐战争。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十月初,在韩店与明军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元旦朝贺时,他就托病不出,此后经常因病缀朝。当时元军连战连败,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六月十三日,顺帝又弃上都奔应昌,其间许多大臣进谏速奔和林,但由于阿鲁辉帖木儿事件的阴影,顺帝都没采纳。

1370

>
至正三十年(1370年),顺帝病重,由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军国诸事。同年四月二十八日,顺帝因痢疾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奉梓宫北葬。死后庙号惠宗 ,明太祖朱元璋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给予了“顺帝”的尊号。 蒙古汗号“乌哈笃汗”(Uqahatu,一作乌哈噶图汗,意为明智的)。
明成祖生母问题在明末至清前期蒙汉文史籍中的形成与演变

明成祖朱棣是明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有关于其生母问题也是自明中叶以后学者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明朝后期至清朝时期,有关朱棣生母的传说逐渐在流传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原地区和蒙古地区越来越多史家的关注,同时不断被修史者记载于著作中并加以考证,可见该传说的产生和流传并非偶然。明清两朝有关于明成祖生母的记载中,汉文史籍主要包括孝慈高皇后马氏即马皇后说和身份不明的碽妃说。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考证,我们可以发现因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又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在中原地区明成祖生母问题仍是一个悬案。而在明清蒙古地区史籍中则记载着明成祖朱棣是元顺帝皇后弘吉剌氏之子的弘吉剌氏说,虽然该说法早已被后世专家学者们认为仅是一个虚构的传说,但是该传说在当时能够被记载于明清时期一些重要的蒙古编年体史书中,可见弘吉剌氏说在该时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流传。有关明成祖生母问题不同观点的产生以及各种观点之所以能够在各自系统内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演变,究其原因,与这些观点各自产生和发展所处的具体时代政治背景和群体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原地区,马皇后说与碽妃说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受到了明初“靖难之役”和明代宗法制的影响,也与明朝后期... 

元丽宴飨中的政治映像

透视元朝皇帝及高丽国王即位之宴飨、元朝皇太子受封册之宴飨进行专题研究,透过对宴会相关程序、诏书、心态等,发现其所反映的政治映像包括:不可过高估计元朝公主对高丽国王地位之影响;忠肃王在元英宗、元顺帝即位庆宴上之不同心态,体现了忠宣王、忠肃王父子对元武宗(及元仁宗)-元明宗-元顺帝一支帝系之政治依附的心态;皇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受册立后,元廷赐高丽之"孛儿扎宴"或成为其后恭愍王打击奇皇后家族以进行反元政治活动的经济以及个人动因。 

元顺帝北逃之地理与政略——以刘佶《北巡私记》为中心

刘佶《北巡私记》记载了元顺帝北逃的过程,以及该过程中北元中枢政权政略的大要。依托该书记载,元顺帝北逃有三个地理节点:京畿、上都、应昌,随着重要地理节点的失去,元顺帝的复国梦想也随之破灭。元顺帝北逃时期的政略具有应激性与消极性的特点,且将领中失败情绪蔓延。与明朝北伐的战略战术及高级将领的主观能动性相比,元顺帝北逃后处在政略与军略的双重弱势中,这在客观上为明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元顺帝至正三年前《宋史》纂修考略

《宋史》纂修及其评价是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课题,但学界往往只注重元顺帝至正三年至五年这一时期的《宋史》编修,而对至正三年前的《宋史》纂修情况鲜有涉及。事实上,至正三年前《宋史》纂修只有部分成稿,而非学者一般所认为的早在至正五年《宋史》定稿前,相关内容已基本完成,且已流传民间,所谓脱脱等修《宋史》即在此基础上编排成书的看法缺乏有力论据。 

元顺帝至正十四年会试赋题考辨——兼论进士徐恢的登第时间

元代科考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乡、会试第二场有古赋一项,是汉人、南人的考试科目。仁宗延祐二年到顺帝至正十一年各科的会试赋题皆已确定,至正十四年会试赋题目前普遍认为是《铜柱赋》,而《铜柱赋》实乃至正十年湖广乡试赋题,《九章赋》才是至正十四年会试赋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考证《九章赋》的作者徐恢是至正十四年进士,而非泰定元年进士。 

从顾瑛及其玉山雅集看元顺帝时期士风的转变

伴随着红巾军起义的时代巨变,元顺帝时期的士风经历了一个从复雅到变雅的转变历程。东南文士领袖顾瑛所主持的玉山雅集,在此过程中引领潮流,持续了28年,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名士,以其高雅的品质和清雅的格调而著称于世于史,形成了元后期至元末文士普遍崇尚风雅的文学文化现象,并为明清文人钦慕和效仿。以顾瑛及其玉山雅集为标本,可以深刻地洞察到元顺帝时期士风从复雅到变雅的转变历程,并能清晰地观照到中国的雅文化在历史特定阶段的发展形态。 

论元顺帝朝时运与文运的关系

元顺帝朝的时运曾被当时文士赞为"千载一时",其文运,则达到了明初人所赞誉的"元末文人最盛"的局面。时人大量文章的相关记述,验证了这一史实,也表明了顺帝确是一位勤政爱民、拥儒重学的贤君。其后,红巾军起义,直接导致了顺帝朝的时运由盛转衰,并成为其前后期的分界线。实际上,整体官僚机构的贪污腐化,才是顺帝朝气运终结的根本原因。但顺帝朝的文运并未随时运衰落,反而继续响应着"盛世"写盛世之文的长久号召,循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在乱世中继续攀升。论析元顺帝朝时运与文运的关系,对于重新认识和客观评价元后期至元末文学有重要的价值。 

元顺帝宣文阁改址及其学术价值

奎章阁、宣文阁及端本堂分别为元文宗、顺帝及其太子专属文化机构,在元代文化史上曾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学界对二阁沿革及宣文阁与端本堂的关系定位上存在一定失实。通过考辨正史、诗文集等史料,可证实宣文阁在奎章阁旧宫仅暂设一年便迁址大内,并于至正九年在奎章阁、宣文阁旧址设立端本堂,执掌太子教育。宣文阁改址表明其与端本堂并非设在同一宫阙,因此二者并非从属关系。 

元顺帝召请觉囊巴上师朵波巴入朝叙事考述

文章依据朵波巴的相关传记,对元顺帝妥懽帖睦尔邀请觉囊派上师朵波巴入京一事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指出朵波巴于1344年接到邀请,但最终并未成行。同时就有关文本的叙述模式展开分析,找出了其所利用的故事原型,并就曲扎白所著传记中记载的朵波巴应使者之请所讲教法之内容作简要论述。 

揭秘贾鲁治河背后的故事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同样,要治理好今天的黄河,也需要了解和总结我国古代的治河经验和智慧。贾鲁是我国治河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治河思想和实践为明清时期的治河事业奠定了基础。——题记 

词学领域的新开拓:评《元顺帝词坛编年与考论》

《元顺帝词坛编年与考论》生动地还原了元顺帝词坛的整体面貌和历史细节。"编年"条理清晰,考辨精细;"考论"个案生动,阐发深微;所附各种统计表格,有力地增强了行文的说服力。该著有几大创新,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如对元代情词的研究,对女真族词人兀颜思忠的研究等内容;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如编年将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个体与群体、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方法;三是研究观点的创新,如张翥对姜夔的承继,词坛崇雅与脱脱崇儒有很大的关系,等等。 

元顺帝奎章阁改宣文阁考辨

<正>奎章阁、宣文阁和端本堂是元中后期文宗、顺帝鉴藏书画、图书宝玩的殿阁,先后有虞集、柯九思、康里子山、揭傒斯、欧阳玄、周伯琦和危素等近百位善书儒士入侍燕闲,执掌经筵和品鉴书画,对元代后期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不同知识背景学者对元史研究的深入,"两阁一堂"逐渐引起历史、文学和艺术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新进展,但对其沿革及彼此关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台湾艺术史学者姜一涵《元代奎章阁及奎章人物》[1]一书堪称巨著,但忽视 

天马西来:拉丁基督教徒与蒙元王廷

<正>一三四二年八月十九日,一份呈送给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公元一三三二一三六八年在位)的外交礼物,激起了朝野的震动和喜悦。这是教皇本笃十二世(Benedict Ⅻ,公元一三三四一三四二年掌教)赠予的一匹雄壮战马,意在重振自一三二八年传教士约翰·孟德高维诺(Giovanni da Montecorvino,公元一二四七一三二八年)逝 

评《元顺帝词坛编年与考论》

<正>彭曙蓉博士的专著《元顺帝词坛编年与考论》入选朱迪光教授主编的"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丛书",并于2016年9月在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来自彭博士六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元顺帝词坛词风的建构与嬗变》中的附录部分以及博士毕业前后发表的相关考论文章;主要以编年考证与词人考论的形式,较为细致地呈现了元顺帝时期词坛词人活动史和创作史的面貌,内容涉及众多 

贾鲁——白茅堵口挽河流

<正>贾鲁(1297-1353年),字友恒,元代河东高平县(今山西省高平)人,多次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其中,他主持的"白茅堵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黄河堵口活动。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黄河在山东白茅堤决口,水灾遍及豫东、鲁西南、冀南等地,洪水泛滥长达七年之久。不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而且冲毁了会通河,切断了南粮北运的运河航道。在这种情况下,元顺帝特令工部尚书贾鲁任水监,沿黄河巡视水情,考察地理形势。 

贡师泰年谱

贡师泰(1298-1362),字泰甫,宁国之宣城人。生于世代为学、书楹四壁的南湖贡氏家族。祖士濬,博学高德。父奎,以文学名家。师泰早肄业国子学,为诸生。泰定四年,释褐出身,除泰和州判官。大臣有以其名闻者,擢应奉翰林文字。除绍兴府推官,治行为诸郡第一。复入翰林为应奉,预修《后妃》、《功臣》、《列传》,迁宣文阁授经郎兼经筵译文官,国子司业。至正十二年,南士复得居省台,自师泰始,迁吏部侍郎。后一年,调兵部侍郎。十四年八月,改都水庸田使。十五年,升福建肃政亷访使,擢礼部尚书,后改除平江路总管。十七年,除两浙转运使。后一年,升江浙行省参政。十九年,朝廷除户部尚书,二十年初抵闽。二十年九月,任秘书卿,道阻不通,二十二年应诏北还,行至海宁,卒。著有《诗经补注》、《玩斋集》、《东轩集》等,今有《玩斋集》传世。贡师泰为元代中后期的汉族重臣,著名的诗文家,于仕宦、文学皆有杰出成就,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学亦有重要的影响。然历来学者于元代文学,多重视元曲戏剧家,于诗文家方面研究甚为薄弱,而于贡师泰又多只关注其诗歌,对其它方面涉及较少。故而,整理这一儒者的年谱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其崇高人格、非凡气质... 

“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是哪位皇帝

<正>"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元朝统一中国后,将其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并规定这四等人在做官、科举、打官司等诸多方面享受不同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子”传说的故事原型

<正>《通鉴博论》是一部明初官修史书,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王朱权奉敕所撰。朱元璋敕撰此书的目的在于垂鉴子孙,因而它只是一部通俗性的历史读本,并无太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它评价甚低,学界也很少关注。但是,《通鉴博论》一书所反映的天道报施历史观是继"德运说"之后又一重要的历史理论,富于特色,值得重视。一朱权与《通鉴博论》的纂修朱权,号臞仙,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受封宁王,逾二年就藩大宁。靖难兵起,燕王朱棣挟之同行,为己草檄,且与之约"事成中分天下"。永乐元年,朱棣称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子”传说的故事原型

<正>《通鉴博论》是一部明初官修史书,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王朱权奉敕所撰。朱元璋敕撰此书的目的在于垂鉴子孙,因而它只是一部通俗性的历史读本,并无太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它评价甚低,学界也很少关注。但是,《通鉴博论》一书所反映的天道报施历史观是继"德运说"之后又一重要的历史理论,富于特色,值得重视。 

大义灭亲

<正>1333年6月,元顺帝继承皇位。但这时的元顺帝年纪不大,朝中的大权都由伯颜和燕铁木儿两大家族把持。元顺帝不喜欢燕铁木儿家族,他表面上尊重他们,但暗中逐渐扶植伯颜的势力与之抗衡。元顺帝任命伯颜为太师、中书右丞相、上柱国、监修国史,兼任奎(kuí)章阁大学士、领学士院、太史院、四回、汉人司天监事。这样一来,燕铁木儿家族的官位就在伯颜之下。元顺帝还让伯颜统领彰德威武卫,掌握了部分兵权。燕铁木儿的儿子唐其势对此很不满,他几次想刺杀伯颜,但都没有成功。伯颜也在暗中观察,准备找机会除掉这个死对头。 

蒙汉文文献所载的元顺帝研究——以《庚申外史》等汉文私人著述和蒙古编年史为主

有关元顺帝的相关记载,汉文文献除了正史《元史》以外,还有很多私人著述的杂史和笔记小说中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其中以权衡所著杂史《庚申外史》最为详细,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将顺帝在位36年的重大事迹进行较为详细的记载。除《庚申外史》外,其他笔记小说,如《山居新话》、《南村辍耕录》、《草木子》等私人笔记小说中亦有相关零星的记载。蒙文文献主要以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中开始出现有关顺帝的记载。本文主要对上述汉文私人著述杂史笔记中的有关顺帝的记载和17世纪及以后的蒙古编年史中的相关记载进行比较,找出蒙汉两种文献记载的异同之处,从而进一步探讨蒙汉两种文献作者对顺帝所持的不同的看法及态度,并对两种文献记载异同的原因进行浅析。 

元末“至正更化”探究

元顺帝妥懽贴睦儿在位三十六年,几乎占元朝统治时间的三分之一,从后至元末到至正初的十余年间,其重用丞相脱脱,推行新政,对元代中期以来的弊政进行了一系列较为彻底的改革,使社会政治风气为之一新,是其执政生涯中最有作为的时期。 蒙古统治者自进入中原后,从草原游牧经济转变为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经济基础的这一变化,迫使蒙古贵族不得不调整统治方式。采用“汉法”对于蒙古贵族能否在中原站稳脚跟,元朝统治能否长治久安,并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元顺帝在位初期,正是元朝统治面临风雨飘摇的困境时期,在丞相脱脱的主持下实行的“至正更化”,成为元代有史以来的一次重大变革。脱脱更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儒术治天下,在改革初期,元朝出现了一些“中兴”的气象,但由于蒙古贵族内部激烈的矛盾斗争,“至正更化”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其中的原因复杂而耐人寻味,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探求元代兴衰更替的历史进程,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元末至正更化的历史背景概述;分别对元朝中后期以来的弊政及弊政带来的社会危害作出阐述。第二部分着力探讨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元末严重的河患与灾... 

畏兀儿人世杰班仕元遗事

本文依据《山居新语》及相关文献的记载,就沙剌班、世杰班父子在举荐帖木达世为中书右丞等重大政治活动中的态度和影响进行了的探析。 

元顺帝企图避乱济州岛发微

元朝统治末年,国势日危,内有帝后之争,外有反元起义和军阀混战,元顺帝心力交瘁,于是在至正二十五、六年间做出避乱的决定。济州岛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主权背景成为顺帝首选的避乱之地,但因时局突变,未能成行,最后仓皇北逃至上都、应昌。 

元顺帝时期的防灾救灾研究

元顺帝统治时期,元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它的黄昏阶段: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起义不断。面对这样的局面,元顺帝还是实施了一些比较有效的防灾救灾措施来保障人民的生活,主要表现在灾荒救济、医疗救助、徭役减轻、慈善收养制度等方面。但由于政府腐败导致防灾救灾措施实施不力,反而激发了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速了元朝的覆灭。同时这些防灾救灾的措施对明初相关政策的出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高皇帝远”说的是哪个皇帝?

<正>"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说的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元顺帝时期士人政策述论

元顺帝时期,在推行汉法、大兴文治的过程中,重视对士人政策的革新与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恢复科举,持续不辍;兴举学校,造育人才;选拔贤才,崇儒优士。这些政策显著提升了士人、尤其是汉族士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对于促进蒙元的汉化进程和维系元末政权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族群等级观念、政治格局诸因素的影响,其间又存在民族歧视、重吏轻儒、科举不公等不足。 

“天高皇帝远”说的是哪个皇帝

<正>"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在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 

高丽太监断送大元江山

<正>朴不花,高丽人,又名王不花,元顺帝最为宠幸的一名太监,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外籍太监。与元顺帝的皇后奇洛尔,是"青梅竹马"。朴不花入宫后,权倾一时,祸乱朝纲,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一个中国幅员最为辽阔的封建王朝的崩解。 

忽必烈与元顺帝并非一人

<正>《光明日报》2007年10月6日第4版所刊《探访马可·波罗出生地》一文中说:"(马可·波罗等)于1275年夏抵达元行宫上都,见到了元顺帝忽必烈。" 

脱脱之贬及其亡滇考

脱脱蔑儿吉台氏是元末少有的宰相、政治家、忠君之臣。他曾为元朝建立过汗马之功,却落得被贬、遇害的下场。关于脱脱之流亡处,史料记载不同:有脱脱亡滇说、中途被害说、亡于淮安说。笔者利用正史、地方志、私人著述等史料考证脱脱最终流亡地,指出后两种说法之谬。据有关线索初步认同脱脱亡滇说。 

试论明初和平统一东北之战略

明初和平统一东北之战略是明太祖为集中力量消灭元顺帝及扩阔帖木儿集团、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军事之需要,其策略是在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威慑纳哈出部及东北其它元军。其目标则是通过政治、军事手段相结合而实现和平统一。明初和平统一东北的过程,大致经历了政治诱降阶段、军事威慑阶段、军事打击阶段及政治招谕阶段。 

元顺帝、明成祖身世之谜

人都有打探并传播他人隐私的癖好,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对此津津乐道。高墙深宫内的宫闱私事自然比任何其他秘闻更能激起此辈的兴致,连许多术业精深的大家也未能脱其窠臼,这也是宫闱秘史在野史里一枝独秀,至今在荧屏上屡见不鲜的原因。元明更替之际,宫闱秘闻因蒙古族入主中原当了元朝皇帝,更多了一重扑朔迷离。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围绕着元顺帝与明成祖两位皇帝的身世,产生了一些离奇的说法,一时间吵得沸沸扬扬,好事者纷纷加入进来,于是就有了不少稗官野史,小说家言。尘埃落定后的今天,只有平心静气地慢慢掀开蒙在其上的神秘面纱,才能逐渐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的文化素养及其心态研究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年幼时曾被贬居桂林,得以较多地接受汉文化的教育和南方人文环境的影响,为他后来在书画、文学、工艺等方面取得较高的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养成了他较好的文化心态。但是,作为元朝的最高统治者,妥欢贴睦尔并未因此而改变其剥削阶级的本性,他在执政后期,“怠于政事,荒于游宴”,致使全国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加剧,曾经盛极一时的元帝国终于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烈火中覆灭,而他本人也成了元朝的末代皇帝 

介绍一枚背铸“十”字的至元通宝——兼论元顺帝的币制改革

<正> 1995年,乌盟钱币学会赴兴和县搞钱币普查时,在钱币爱好者董茂处发现一枚背铸"十"字、星、月的至元通宝。笔者拓片.又到出土地详细调查后,觉得此钱是一枚出谱钱,值得介绍给众方家译释,利于共同探讨元末顺帝(惠宗)的币制改革。 

介绍一枚背铸“十”字的至元通宝——兼论元顺帝的币制改革

<正>1995年,乌盟钱币学会赴兴和县搞钱币普查时,在钱币爱好者董茂处发现一枚背铸"十"字、星、月的至元通宝。笔者拓片,又到出土地详细调查后,觉得此钱是一枚出谱钱,值得介绍给众方家译释,利于共同探讨元末顺帝(惠宗)的币制改革。 

元顺帝八思巴文至元通宝

<正> 公元1206年,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为元世祖。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建都大都(北京)。1368年即元顺帝(惠宗)二十八年,顺帝被逐出大都,败走应昌路(今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二年后死于应昌路,元朝灭亡。共经历十帝九十八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1280年)六月废宋铜钱,实行钞制,元代通货以钞为主,断续 

元顺帝八思巴文至元通宝

<正>公元1206年,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为元世祖。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建都大都(北京)。1368年即元顺帝(惠宗)二 

元顺帝新论

元顺帝作为一代亡国之君,常被认为是昏庸不堪的帝王,予以全面否定。其实不然,他在统治前期,为挽救元朝统治危机的局面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社会整顿和改革,应该说他是具有改革精神的“好皇帝”。只是在改革失败之后,失去了治理社会的信心,急剧地腐化堕落,最终成为历史上最昏庸腐朽的帝王。对于其变化过程,有否定亦应有肯定,不能以偏概全。 

殿试

<正> 殿试也称廷试,是当朝皇帝对会试取录的贡士在殿上亲发策问的考试。自元顺帝时起,殿试分为三甲,每甲只限三名。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 

略论元顺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特点

元顺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连绵不断,就是在国家即将灭亡之际也不停息,其激烈程度,史之罕见。这些斗争绝大多数为争权夺势的斗争,没有任何进步意义,它严重地涣散了军心、民心和国心,极大地削弱了统治阶级的力量,直接导致了元朝末年的政治混乱,史治废驰和官僚机构的解体。 

元顺帝简论

<正>元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仅有88年的历史,但元朝末帝顺帝妥懽贴睦尔却统治长达36年之久(1333—1368年),占去元朝历史的一少半.因此,对于元顺帝的评价是元史研究与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评价封建帝王有其客观标准,即看这个帝王在统治时期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大众的生活起了何种作用.结合顺帝在位36年的历史.以上述标准来评价,我们认为他是一个应基本否定的历史人物.一、昏聩无能,朝令夕改人的天赋有高下,能力有大小,性格各异,学养不同,这是正常的.但在封建社会权力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下,做为皇帝,他的天赋、能力、性格、学养则对全国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古代帝王特别重视“为君之道”. 

政无道“惹红巾万千”——元顺帝妥欢帖睦尔

<正>明洪武二年(1370年)四月,元朝末代皇帝渥温妥欢帖睦尔因痢疾死于应昌(今内蒙达来诺尔西南),年51岁。消息传到南京,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号为“顺帝”。妥欢帖睦尔虽入“知天命”之年,但他是“知顺天命”,还是逆“天”行事?纵观他的一生,自能得出结论。 

镇平县王氏蒙古族始祖问题辨析

镇平县王氏蒙古族始祖问题辨析嘎尔迪,王兆良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今河南省镇平县居住的蒙古族人口有21819人。这些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镇平县的晁被乡、贾家乡、老庄乡、王岗乡、石佛寺乡、马庄乡、杨营乡等地。该地蒙古人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镇平晁... 

元顺帝时期的党争及其危害

元顺帝时期党争连绵不断,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了元朝末年的政治混乱、吏治废弛、经济萎缩和军事解体,严重地削弱了元朝统治,终于使元朝不足百年而亡。元顺帝时期党争激烈的主要原因,是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在这些人的头脑中作怪,也是元代中期党争的继续.党争是剥削阶级官僚政治的痼疾。 

耻辱柱上的昏君元顺帝

<正> 他是元朝第一位皇帝忽必烈的五世孙,元朝第九位皇帝明宗的儿子,生于1320年4月。传说他不是明宗的亲生儿女,虽然这一传说难辨真假,但它却给这个男孩的童年蒙上了一层阴影。童年时代,他几经劫难,倍受冷遇。9岁那年,叔父将他父亲明宗毒死,篡夺了皇位,以他不是明宗的亲生儿子为借口,将他放逐到高丽的一个海岛上,在那里过了17个月与世隔 

元顺帝与宋恭帝关系考辨

<正>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是元朝末代皇帝,宋恭帝赵显是南宋亡国之君,二人既不同族,又不同朝,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从元末以来,不少学者钩沉发微,得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元顺帝原来是宋恭帝的儿子!如果这只是骚人墨客的游戏文字,自可置之不论,令人惊讶的是,一向以治学谨严著称的清代史学家万斯同、赵翼、近人王国维等人,竟也推波助澜,极力证明此说不诬。建国以来,只有中央民族学院的王尧教授发表过《南宋少帝赵显遗事考辨》一文,指出此说荒诞不经。王文虽然搜罗宏富,但其结论仍有可商兑之处。 

评元顺帝至正初年的奉使宣抚

<正> 元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顺帝妥欢贴睦尔诏命24名政府官员分赴两浙江东、江西福建、江南湖广、河南江北、燕南山东、河东陕西、山北辽东、甘肃永昌、海北海南广东与京畿等十道,及云南、四川两行省、宣抚民众,史称奉使宣抚。这是元顺帝在位期间为挽救统治危机所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措施。奉使大臣如此之多,宣抚地区如此之广,这在元朝历史上是仅见的。与以往的检括户籍或经理田粮不同,这是一次全面的综合性的社会治理。元顺帝在诏书中明确宣布了这次奉使宣抚的任务:“布朕德意,询民疾苦,疏涤冤滞,蠲除烦苛。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默陟,……民间一切兴利除害之事,悉听举行。”百姓们对奉使大臣的到来寄予很大希望。“传闻奉使之来,皆若大旱之望云霓,赤子之仰慈母”。“輶轩未出国门,而四方万里至于海隅,苍生寒饥滯 

元顺帝非宋恭帝之子考辨

<正> 宋恭帝(也称祐帝、少帝、幼帝)赵显是南宋亡国之君,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是元朝末代皇帝,两人既不同朝,又不同族,本来毫不相干,但是自明代以降,经过骚人墨客的渲染傅会,元顺帝竟成了宋恭帝之子。如果单是文学家率尔操觚,耸人听闻,此事本不难澄清,出人意外的是,一向以治学谨严著称的清代史学家万斯同、赵翼,近人王国维等人竟也推波助澜,极力证明此说不诬,于是,元顺帝究竟是不是恭帝之子,遂成了一桩聚讼不决的历史公案。 

明成祖生母弘吉刺氏说所反映的天命观

<正> 元、明两代,曾流传两个关于皇帝出身的神奇传说,其一说元顺帝是宋末帝赵显之子,其二说明成祖乃元顺帝之子。这两说见之于很多野史、笔记,也见之于文人墨客的诗咏,自清以后,许多杰出的史学家还卷入了史实真伪的考据和争论。现在看来,这显然都是无稽之谈,但这种传说的产生却有其时代的思想背景。本文拟分别介绍这两说的由来,并从思想史的角度作出自己的解释。 

什么是古地理书上的“七海”

<正> 据欧洲历史记载,我国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元顺帝在致罗马教皇书中曾称欧洲为“七海之外”。在中世纪阿拉伯的地理记载中也称自今地中海至中国海之间有“七海”。如阿拉伯地理学家和科学家爱德利奚的著作中就曾说到“七海”。那么,什么是“七海”呢?按爱德利奚的说法,“七海”即中国海、红海、绿海、大马士革海、威尼斯 

关于一三六八年后蒙古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正> 关于一三六八年以后蒙古史的研究,似乎已经形成一种“体系”,即用“明代的蒙古”来套这一时期的蒙古历史。这就导致中国史进入明代,蒙古也必须同时进入明代;明朝被满族贵族灭亡进入清朝时期,蒙古也必须进入清朝。这样势必抹煞蒙古历史发展的本身规律,违背历史唯物主义。本文仅就所谓“明代蒙古”的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发表几点意见。一、关于一三六八年后的蒙古政权问题 

西藏档案馆所藏《八思巴字龙年圣旨》颁发年代考释

八思巴字是元帝师在藏文基础上创制的一种古文字,在元世祖诏书中称之为“译写一切文字”的蒙古新字。1995年,《西藏历史档案荟萃》中公布了7份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其中包括一道称之为《也孙铁木儿皇帝颁给斡节儿坚赞的圣旨》,也称《八思巴字龙年圣旨》。之后,在国内外学者汇编出版的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中均沿用了上述名称,并注明颁发时间为1328年。文章通过对八思巴字蒙古语圣旨纪年情况的研究,认为该圣旨不属于以传统历法和年号相结合纪年类的元代后期圣旨,而属于元前期采用的单一传统历法纪年的圣旨。结合延祐三年礼部所造“亦思麻儿甘军民万户府印”,认为该龙年圣旨系元仁宗于1316年颁发的圣旨。 

元代宫廷时傩“取缔说”考辨

有学者据吴莱《时傩》诗句“岁阳欲改律”“惜哉六典废,述此时傩章”分析认为,元代取缔了有着千年传统的古傩仪即宫廷大傩。这一结论其实是对吴莱诗歌的误解所致。文献分析表明,有元一代,宫傩并未被废除,从忽必烈到元顺帝这段历史时期内,一直都在按时举行。它由汉代宫傩延续而来,属于季冬大傩的范畴。 

庆阳之战——明军北伐的最苦攻坚

<正>1368年(明洪武元年)8月,明朝征虏大将军徐达率领25万北伐大军,攻陷元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上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一不过,就像明末清初著名历史学家谷应泰所评论的那样,“元亡而实未亡”,因为元顺帝至少名义上还控制着东北、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和云南等地区,能够对明朝北伐军构成直接威胁的元军武装力量分散布置于从辽东到甘肃的几千里战线上,史书称其“引弓之士”还有百万之众,盘踞着广阔的地盘,拥有大量军械物资与驼、马、牛、羊等畜力,从表面上看,似乎具备将战争进行下去的能力。1369年(明洪武二年)2月,也速奉元顺帝之命以精骑4万入塞反攻北平的门户通州, 

元末河南范孟杀省臣案探微

元末河南掾史范孟杀省臣案,发生在元顺帝后至元五年(1339)冬至日,被杀的官员有河南行省平章月鲁帖木儿等人。《庚申外史》记载的诸细节如黄蜡丸、劫铺马等,并非传奇演义。范孟案发生后暂未泄密,但开封城内早有官吏识破其骗局。元廷对该案的处理,最初有扩大化倾向,随着伯颜倒台和脱脱秉政,不久以元顺帝赦免诖误而结案。但在案发五年后,中书宰臣提出重审旧案,或许另有别儿怯不花与脱脱、哈麻朝堂政争的背景。 

威慑力满满的元朝

<正>各位朋友好,鼎鼎我又来和大家讲自己见过的那些事儿了。今天我要和你们说的是元朝,一个战斗力超强、威慑(shè)力满满的朝代。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和元朝首先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位英雄,他就是铁木真。没听说过?那"成吉思汗"你们总知道吧?铁木真靠着坚定的意志和雄才大略统一了蒙古草原的各个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国,并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元代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佥事吕蒙甫事略

元代山西人吕蒙甫曾经在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长期任职,可是清代桂林地方志对其记载很少,而且将其姓名误记为吕流。今据元代文学家虞集所写《吕公神道碑》,介绍吕蒙甫在广西桂林及广西南部的感人事迹,为地方志提供新资料。元顺帝在广西时还曾手书"恒斋"两字赐予吕蒙甫之父。 

洪武初年明军两逐顺帝之战史地考证

洪武二年、三年,明军两次征讨上都一带的元顺帝及其随属。目前对这两次战役的进程和相关地点的讨论,学界因对锦川、大兴州、红罗山等关键地点的认知差异,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文章系统梳理了这两次战役的进程,并对一些关键地点做了新的考析。 

统编版“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课教学设计

<正>教学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从此可见,学习历史,不仅仅要了解史实,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历史事件,领悟其中的潜在智慧,端正三观,从而服务社会。从这个角 

元末张士诚所铸的天佑通宝

<正>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出身盐贩的苏北泰州人张士诚,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等聚集盐丁,起兵反元,占领泰州、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由于高邮扼守南北大运河冲要,元朝右丞相脱脱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张士诚,眼看破城在即,元顺帝却听信谗言,下诏削去脱脱的兵权,元营军心大乱。张士诚乘机出兵反击, 

元代的几种祥瑞图及其政治修辞

宣扬祥瑞之应以作为国祚兴盛、天下太平之征兆,藉此用来为政权服务,是历代王朝惯用的一种政治修辞手法。图绘祥瑞可以更为直观地展现天命有归的盛世吉兆,让一贯信奉"眼见为实"的民众似乎更加能够相信祥瑞所预示的盛世光景。在元代艺术史上,就有多件关于祥瑞之应的书画作品,其中如嘉禾图、瑞鹤图、天马图等,便是在当时皇权意识的影响下,由朝中君臣相互配合应运而成的。无论是描绘《嘉禾图》《瑞鹤图》,抑或是诏画《御马五云骥图》或《拂郎国献马图》,元代统治者通过绘制祥瑞图像在朝廷的君臣面前反复再现,同时配合着赞文颂诗等进行进一步地渔释和强化,从而使得画中祥瑞象征的天命成为朝廷上下的普遍认知,进而使得其中的政治修辞意涵有了流传更广并且更为明确之可能。 

元明鼎革之际蒙古人的去向

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覆亡,元顺帝逃往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再逃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随着蒙古势力的衰落,分布大漠东西的蒙古人分为鞑靼、瓦刺、兀良哈三卫。其余的蒙古人有被迁往内地者,有融入东乡、保安族者,有迁入云南、河南、陕西、山东、甘肃、湖北等地者,可以说是全国范围内的大移民活动。 

至正通宝背蒙文折十大钱

<正>近获一枚至正通宝折十大钱,甚是喜欢,欣赏之余也对它的历史背景产生了兴趣。至正通宝为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始铸,正面钱文楷书对读,端庄秀丽;背穿上则以蒙文纪年或记数,分别铸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字样。是品至正通宝折十大钱(见图),直径45毫米,厚3豪米;背穿上以蒙文纪值。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重视农业生产,使得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逐渐代替了畜牧生产。由于元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 

黄溍学术编年

黄溍是元代著名的儒学名臣和文学家,婺州义乌人(今属浙江金华地区浦江县)。在此主要以黄溍的存世著作、学术活动为中心,同时采撷各类史书,以及地方志文献,并以年月先后为线索,全面地梳理黄溍一生的诗文撰著、师友交游、仕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学术思想和人格精神。 

《金鬘(Altan Erike)》诸问题研究

《金鬘》是一部叙述蒙古诸汗世系和藏传佛教格鲁派上层喇嘛与蒙古诸汗和清朝诸帝之间的关系往来的政教史。作者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五代札萨克固山贝子衮布旺扎勒。成书于1817年。该书对于研究蒙古佛教史、蒙藏关系史、清朝与西藏格鲁派关系和清朝的对蒙古的政策等问题的不可多得的史料。本论文,首先探讨了《金鬘》的成书背景和作者的史学观点。其次,与其他蒙文文献,如《黄史》、《蒙古源流》、《黄金史》、《水晶鉴》,相互比较,剖析该书的特点。最后,探研《金鬘》的史料价值。主要分析其记载的藏传佛教格鲁派上层喇嘛与蒙古诸汗、清朝诸帝之间的关系往来的内容,评价该书独特的史料价值。 

《金鬘(Altan Erike)》诸问题研究

《金鬘》是一部叙述蒙古诸汗世系和藏传佛教格鲁派上层喇嘛与蒙古诸汗和清朝诸帝之间的关系往来的政教史。作者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五代札萨克固山贝子衮布旺扎勒。成书于1817年。该书对于研究蒙古佛教史、蒙藏关系史、清朝与西藏格鲁派关系和清朝的对蒙古的政策等问题的不可多得的史料。本论文,首先探讨了《金鬓》的成书背景和作者的史学观点。其次,与其他蒙文文献,如《黄史》、《蒙古源流》、《黄金史》、《水晶鉴》,相互比较,剖析该书的特点。最后,探研《金鬘》的史料价值。主要分析其记载的藏传佛教格鲁派上层喇嘛与蒙古诸汗、清朝诸帝之间的关系往来的内容,评价该书独特的史料价值。 

论顺帝词坛科举词的产生

恢复科举是脱脱更化的首要举措,对于振奋士气和笼络人心有重要作用,也对元顺帝词坛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为科举词中登科者效忠元廷的心态与落第者坚守科考改变命运的理想。元顺帝时期科举词的产生,还体现了一种国家意志,即统治者希望通过科举激励忠义,加强士人忠君爱国的思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挽救国家衰颓的命运。 

元代词人张翥咏物词研究

咏物词作为中国词史上一种重要的题材,自宋以来在词人手中得到充分发挥。元代词人张翥(1287—1368)133首词中以咏物为多,此类词作也最能体现其词的风格特色与艺术成就。本文从张翥词作和相关文献与研究材料入手,结合已有的年谱并联系张翥一生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对张翥及其咏物创作展开详细的论述,以了解他高蹈、超然的文人心态。 论文在绪言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背景与研究价值,包括对张翥的社会角色进行定位,并论述有关此题的研究,概述了张翥的生平与创作。从张翥创作所涉的文体上看,他诗、词、文作品都有,尤其是有词而无曲创作,说明他的文体观并非词曲统一的“乐府”观,而是将词与曲严格区分的,他追求的是传统诗词雅文学的创作。 论文第一章,梳理了咏物词在宋、金、元的发展脉络。先简要说明咏物及咏物词的渊源,再分别将北宋、南宋与金、元代的咏物在题材、格式、语言和代表词人与贡献等多方面的发展演变与轨迹作了统一梳理,为下一步探讨张翥咏物词作好足够的背景铺垫。 第二章,主要探讨张翥咏物词的基本定位。在对所有张翥词进行题材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他的咏物词,并确定咏物与题画词的关系,认为题画词属于广义... 

琴书在正史艺文志中的发展——以《汉书·艺文志》为中心

<正>一序言中国的目录学是一门极为成熟的学科。自先秦孔子删定《诗》、《书》并作序始〔1〕,目录在中国的学术功能,就已不仅仅是为了"驭繁为简",或"编列序次"、"以博人览"的文献整理工作〔2〕,也非仅"仰屋著书,按目分类"〔3〕的单一目的而已。不论其著作的体例是部类之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或为有小序而无解题;或为小序解题俱无,但都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作为终极的目的〔4〕。因此,目录成为"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5〕。由于目录学者常以解题、分类、部次条别的方式,完成对学术 

南阳蒙古族历史与现状研究

南阳是河南省蒙古族的集中聚居地,依据传说及史料考证,南阳王姓蒙古族可能是元朝宗室诸王之后裔,南阳李姓蒙古族可能是元朝部将木华黎之后裔。南阳蒙古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生产、消费、礼仪、节日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已与汉族基本一样。 

元代中国与欧洲友好往来的一段佳话——周朗《天马图》小考

藏于内府的元朝画家周朗所绘制的《天马图》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至正二年(1342),拂朗国使节携骏马历经四年,抵达上都,进献元帝。元顺帝大喜,遂命周朗绘制《天马图》,令揭傒斯作《天马赞》,朝廷文臣多应制写诗作序。这幅画与后至元二年(1336)元朝和罗马教廷的一次重要交往有密切关系。 

元代纳粟补官制度的形成、特点与崩溃

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在坚持本民族固有制度的同时,对中原制度也进行了继承,纳粟补官即是其中之一。因元代的纳粟补官制度形成的土壤具有时代的特点,造成该制度与宋代相比亦有所不同,充满了时代的烙印。 

高丽忠穆王代整治都监改革与元廷关系

在元朝时期,中国与高丽的关系,不是停留在传统的册封朝贡关系,而是直接的控制和干涉关系。在丽元百年特殊关系中,忠穆王代处于中期。中期丽元关系的特征,在政治上表现为王位更替频繁,国内政局不稳。学界对初期丽元关系的研究相对多些,而对中期,特别是忠穆王代研究很少,有研究的必要。忠穆王在民生困顿、国用匮乏之时即位,高丽国内需要整治。高丽整治活动受到元顺帝的积极支持,但因整治对象是亲元势力,主要是元奇皇后在高丽势力,导致整治草草收场。虽然整治失败了,但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参与整治的下级官吏,成为恭愍王代反元改革政治极为重要的人才基础。 

中国历史上首名外国太监

<正>在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群。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位高权重的太监,像赵高、李辅国、魏忠贤、李莲英等人,都受到了皇上的宠爱而权贵无比,但是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 

元巡检司、巡海官舸与御用船

<正>巡检司为中国宋元明清时期在县级衙门设立的基层查勘单位,各地巡检司查验关津要道的船只船况;元朝黄任绍兴路长官期间,解决了"巡海官舸,例以三载一新"的摊派贪污问题;元末皇帝除在后宫自行设计龙舟外,还纵容皇后组织两支船队赴海外贸易,以补贴后宫开销。 

绯闻“救”国之传说

<正>相传宋恭帝赵显死后许多年,某一天,明成祖朱棣在宫中观赏历代帝王画像,他的眼睛像一台锐利的DNA检测仪,一眼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当时他忍不住自言自语道:"为何顺帝不从元列帝之貌,而合宋列帝之相!"他看出了元顺帝长得不像他的爸爸或者爸爸的爸爸,反而和宋朝赵皇帝家外貌体征相似。朱棣的这句自言自语,或许被埋伏在宫里的秘密狗仔队听到了,很快流传于世,成了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公元1276年1月18日,从日子上看很吉利,适合结婚办喜事以及商铺开张。然而对于南宋,这一天却是国耻日。伯颜率元军兵临京城临安,南宋试着求和,如此情形下元军就是傻子也不肯放弃举手可得的胜利,于是南宋只好 

高丽忠穆王代整治都监改革与元廷关系

在元朝时期,中国与高丽的关系,不是停留在传统的册封朝贡关系,而是直接的控制和干涉关系。在丽元百年特殊关系中,忠穆王代处于中期。中期丽元关系的特征,在政治上表现为王位更替频繁,国内政局不稳。学界对初期丽元关系的研究相对多些,而对中期,特别是忠穆王代研究很少,有研究的必要。忠穆王在民生困顿、国用匮乏之时即位,高丽国内需要整治。高丽整治活动受到元顺帝的积极支持,但因整治对象是亲元势力,主要是元奇皇后在高丽势力,导致整治草草收场。虽然整治失败了,但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参与整治的下级官吏,成为恭愍王代反元改革政治极为重要的人才基础。 

元大都的凯旋门——美国纳尔逊·阿金斯艺术博物馆藏元人《宦迹图》读画札记

<正>2010年9月-2011年1月,"忽必烈的时代——中国元代艺术展"在美国纽约开展。这个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作为承办方之一,组织了内地13 

至正通宝折十大钱

<正>笔者藏有一枚至正通宝折十大钱,欣赏之余也对它的历史背景产生了兴趣。至正通宝铸行于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年),正面钱文为端庄秀丽的汉字楷书,背穿上则以蒙文记年或记数。分别铸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是品至正通宝折十直径45毫米,厚3毫米,背穿上以蒙文记值(见图)。元朝的农业生产有了极大的发展,其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加上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 

元代供养钱之我见

<正>我的外祖曾在清代多次出任奉天等地知府,遗留下一些钱币,其中以辽、金及元钱为多。这些铜钱多出自北方地区。本文根据手头钱币实物,对元代供养钱谈点管见。"供养钱"一词并非元代专有,唯元代为多。笔者拥有元供养钱50多枚,20多个品种,钱形大小不一,而铸造相当规整,铜 

元代诗词大家张翥生平考证

张翥为元末诗词大家,一生历元朝之始终,实为元代后期历史的见证人。本文通过检阅大量史料和文学作品,勾勒了张翥的生平仕历、交游酬唱、思想性格、爱好特长和著述。 

登长城咬“云台历史”

<正> “不到长城非好汉”,前段时间我去北京,终于登上了“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做“好汉”的感觉不言自明。 在元代,居庸关关城内,曾有三座喇嘛塔,当时称作“过街塔”。明代时,此塔毁于兵火,只留下塔 

元朝的皇帝

<正> 1206年,蒙古贵族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元朝是以蒙古贵旅为主体的各族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从铁木真到元顺帝,传15帝,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到元亡,历11帝,97年。 

入元高丽僧人考略

本文考证元朝时期来华高丽僧人的有关情况,以揭示元朝与高丽文化交流的一个方面。 

北元与高丽的外交:1368年~1369年

1368年,元廷退出大都以后,元顺帝幻想得到高丽的援兵以恢复元朝的统治。反元亲明的恭愍王高丽并未发兵扶助北元,但是为“击东宁府”,高丽与北元保持了近一年的表面友好的外交以探察其形势。 

小疵不应小看

<正> 《沈周年谱》(以下简称《年谱》)是一本引证广博、考订精详的好书,读后获益匪浅,但也发现了几处小疵,反映出作者某些知识的欠缺。正因为此,所以我认为虽是小疵,但也不应小看。兹摘举并分析如下: 

论元代的太子参政问题

<正> 太子参政是元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古代,皇太子参政颇犯忌讳,颇有“逼宫”、“篡位”之嫌,因而历来都被视作非分之举,并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虽然在中原各王朝,太子参政也可谓不乏其例,但在那种组织严密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环境中,皇太子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处于上升时期的各王朝,情况更是如此.元代则不然,无论是在勃兴之际,还是在王朝末期,实际上每个皇太子都有影响或左右政局的现实的或潜在的可能.他们所受的限制,既非来自某种现实的制度,亦非源于历史的传统或惯例,而是更多地来源于某些人格方面的因素.这种政治制度的缺陷,为皇太子的参政提供了合乎法理的依据.在有元一朝先后册立的九个皇太子中,因年少、夭亡及在位短暂等自身的原因,尽管只有真金、仁宗及爱猷识理达腊三人以皇太子身份参与了元代的 

华侨传说与史料考证——明初与南海诸国关系史杂议之二

<正> 一些东南亚学者撰著的、涉及该地侨史的书籍,往往采用华侨传说为论据。此类书籍有的已有译本行销国内,有的曾为国内报刊文章转引。它们所传播的华侨传说,对国内读者不无影响。 传说当然也可以作为史料。中国在发明文字之前的历史,主要便是依靠先民口头传说流传下来的;发明文字之后的经典,诸如一向被人视为信史的《书经》、《诗经》、《春秋三传》,其内容也有不少传说。见之古籍的史前传说,有的与历史发展规律若合符节,可见不是无中生有:有的传说还得到出土石器、陶器证实。事实況明,有的传说确实是具 

中国古代山崩地裂陷灾害年表

<正>1350年元顺帝至正十年五月甲子,龙兴宁州大雨,山崩数十处,丙寅,瑞州上高县蒙山崩;十月乙酉,泉州安溪县侯山鸣。 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夏,龙兴南昌、新建二县大水,安庆桐城县雨水泛涨,花崖、龙源二山崩,冲决县东大河,漂民居四百余家。 

中国古代山崩地裂陷灾害年表

按本文作者在大量查阅史书和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辑录汇考了中国古代自公元前2598年至本世纪1910年共4500多年间,在中国大陆上发生的660次大型山崩地裂陷灾害,其中山崩灾害494次,地裂陷灾害166次。本年表的建立,对于主要灾害史料的研究与汇编,对于探讨地球表层系统中特大地质灾害的周期性以及天象、地表、气象之间的灾异群发期,具有参考价值。本刊在国际减灾十年的第一年,将此文分期刊出,以供读者参考。 

古代朝鲜和越南的科举制

<正> 据史书及一些史料笔记载:朝鲜、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城(又名占婆,今越南中南部)曾在本国实行过开科取士的选官制度。 吴晗编录《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以下简称《李朝实录》)前编卷上(第17页):高丽恭愍王庚戌十九年(明太祖洪武三年即1370年)“六月……辛巳,帝(明太祖)封诸子……又遣侍仪舍人卜谦来颁科举程式。诏曰:‘……汉唐及宋,科举取士,各有定制。……今朕统一中国,外 

《元史》修纂中的几个问题

<正>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这一年农历闰七月末,元顺帝北遁,八月克大都,冬天即诏修《元史》。 洪武元年十二月朱元璋诏谕开修,进行筹备,中间因元顺帝一朝史料散落无考派人采访而停顿半年,经两次修纂,终于“合成前后二书”,复厘分而附丽之,共成二百一十卷”的《元史》。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试析朱元璋与北元势力军事斗争的意义

<正> 368年,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被推翻。但蒙古贵族的势力并未随之消亡。明朝与蒙古的关系仍然是当时政治生活中的一桩大事。对元顺帝撤出大都后明蒙关系的评价,即明与北元的关系问题,至今尚未有一致意见。从国内外许多世界通史、国别史以及其它专史、论文所持观点看,可以分为三类:一、北元是独立于当时中国以外的一个国家。二、否认北元政权的存在,强调蒙古贵族与明朝保持着某种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是明的 

萨都剌年谱(续)

<正> 本年八月,萨都剌北上赴京,由南行台掾史,调任燕南照磨。萨都刺《溪行中秋玩月》序云:“御史台奏为燕南架阁官”,萨都刺又有《余新除燕南照磨蒙大名文济王赐采段二端赋诗以谢》,或云架阁官,乃因照磨兼架阁库官。《元史,百官志》:肃政廉访司照磨兼管勾一员,正九品,管勾即架阁库官。萨都刺北上赴任已在八月,故《送观志能分得君字韵志能与余同榜又同南台从事考满北归》一诗有“八月中秋别,三年此日分”之句;其《同御史王伯循时除广东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