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石敬瑭
石敬瑭(892—942)五代后晋皇帝。936—942年在位。一说其先本西域石国胡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唐元和中,其四世祖石璟随沙陀军都督朱耶(朱邪)氏自甘州至灵州归唐,故又称沙陀人或云出于西夷。唐洺州刺史※臬捩鸡(石绍雍)次子,生于太原。少寡言笑,喜读兵法,为代州刺史李嗣源(后唐明宗)赏识,妻以爱女永宁公主。领亲骑,号三讨军(或作左射军),随岳父征战,积军功屡任大镇节帅。后唐同光四年(926),魏州兵变,力劝岳父回兵入汴,转攻洛阳。天成初,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充陕州保义军节度使。天成二年(927),任宣武军节度使,进封开国公,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邺都留守,天雄、河阳节度使等,加驸马都尉、检校太尉。后任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改赐“竭忠匡运宁国功臣”,镇守太原。闵帝应顺元年(934),移镇常山。末帝清泰(934—936)初,复授河东节度使。三年(936)五月,因位高权重,为末帝李从珂所忌,改授郓州节度使,封赵国公,改赐“扶天启运中正功臣”。不从,与末帝矛盾加剧,遂据晋阳(治今山西太原西南营西古城)起兵反后唐。九月,与南下之契丹王耶律德光相约,以割地输款为代价,借兵反后唐。十一月,受契丹封为大晋皇帝(一说先封晋王),于晋阳即位,改元天福,史称后晋。闰十一月,入洛阳,灭后唐。天福二年(937),定都大梁(汴京,今开封)。在位7年,割幽蓟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于契丹,年献帛30万疋,并称年龄比己小之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对内则严刑峻法,苛剥百姓。后因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接受吐谷浑之降附,屡遭契丹责问,忧愤而卒。谥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阅读全文

人名:石敬瑭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892年3月30日

死亡时间:942年7月28日

祖籍:

出生地:太原汾阳里(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892

>
景福元年(892年),石敬瑭生于太原汾阳里,家里排行老二,从小就沉默寡言,喜欢读兵法书。

916

>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在和后梁大将刘鄩对阵交战时,刘鄩袭击还没有列好阵势的李存勖,军情危急,石敬瑭立即率领十几名亲军驰入敌阵,东挡西杀,左冲右突,遏止住了敌人的攻势,掩护李存勖后撤。事后李存勖称赞他勇猛威武,抚摩着他的背脊说:“大将门下出强将,这话不错啊”,并颁赐给他财物,又亲自送给他酥食。石敬瑭由此而名声远扬。

917

>
后梁贞明三年(917年)李存勖、李嗣源与刘鄩战于莘城,李嗣源与石敬瑭陷于阵中,石敬瑭挺身挥剑,来回辗转苦斗,奔跑数十里,大败刘鄩。

918

>
后梁贞明四年(918年)晋军和后梁大将贺瑰激烈争夺黄河沿岸时,晋军先攻下了杨柳镇(今山东东阿东北),李嗣源却中了刘鄩的埋伏,危急时刻又是他这个爱婿率军殿后,拼死掩护他撤退,才得以领兵突出重围。不久后,梁晋又大战于胡柳陂,由于李存勖的冒险出战,使大将周德威不幸战死,石敬瑭又率领他的左射军和李嗣源一起重整军队,将后梁军队杀得损失殆尽。

921

>
后梁龙德元年(921年),石敬瑭跟随李嗣源在德胜渡击败后梁大将戴思远,斩首两万多人。

922

>
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在胡卢套作战,后唐军队逐渐败退,石敬瑭迎着敌军精锐,拔出长剑,杀开血道,用身体保护李嗣源撤退,敌人干望着他,无人敢上前阻击。

923

>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观察梁军阵地杨村寨,部下都没有披甲,突然敌军出其不意,用武器掩袭李嗣源,兵刃将要刺到李嗣源背部,石敬瑭手持战戟冲上前,用力一击,几个凶悍的敌人从马上滚落下来,李嗣源才免于一死。

927

>
天成二年(927年)二月,石敬瑭加封检校太傅兼六军诸卫副使,进爵位封为开国伯。十月,任御营使,快速地平定汴州节度使朱守殷的叛乱。因功擢升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总指挥使兼六军诸卫副使,加封爵位为开国公,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名号。

928

>
天成三年(928年),加封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又加封驸马都尉。

930

>
长兴元年(930年),加封检校太尉。九月,东川节度使董璋叛乱,石敬瑭任东川行营都招讨使,兼理东川行府事务。次年,因蜀道险要艰难,粮食运输不能供上,明宗下令班师回朝。四月,又兼任六军诸卫副使。六月,改任河阳节度使,仍兼握兵权。

933

>
长兴四年(933年),秦王李从荣上奏北方契丹、吐浑、突厥犯边,需要一名大将统帅边军,众臣认为只有石敬瑭和康义诚能够担当。石敬瑭本来就不愿做禁军副帅,自愿北上。十一月四日,石敬瑭加封兼任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另兼职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地军队蕃汉马步军总管,改赐“竭忠匡运宁国功臣”名号,掌握了河东这块后唐起源地区的军政大权。

934

>
应顺元年(934年),李从厚继位,是为后唐闵帝。石敬瑭被加授中书令,调任镇州(今河北正定)成德军节度使,让在陕西的李从珂任河东节度使。

936

>
后晋天福元年十一月己亥日(936年11月30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于柳林(今山西太原市东南)。石敬瑭则将幽云十六州,即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契丹。

937

>
天福二年(937年),天雄节度使范廷光反于魏州,石敬瑭令东都巡检张从宾讨伐,但张从宾与之同反。继而渭州也发生兵变。是年,契丹改国号“大辽”。侍卫将军杨光远自恃重兵,干预朝政,屡有抗奏。石敬瑭常屈意服从之。

940

>
天福四年(940年),杨光远擅杀范廷光,石敬瑭因畏惧杨光远,以致不敢法问。

942

>
天福七年(942年),契丹遣使来问吐谷浑之鼎,石敬瑭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刘知远,更不敢得罪“父皇帝”,由此,忧郁成疾,于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时年51岁,谥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显陵(河南宜阳县西北)。
五代后期的政权嬗代:从“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谈起

<正>王朝建国史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就五代而言,短短五十三年(907—960)间,历五朝八姓十四君,立国时间最长的后梁不过十七年,最短的后汉只有四年,"短命"可以说是五代王朝的共同特点,但不同王朝的建国道路并不相同。其中后梁以宣武军建国,后唐以河东军建国,二朝均由唐末强藩发展而来,它们的建国道路可称之为"方镇为国"[1]。后晋以降诸朝则不 

“儿皇帝”石敬瑭历史形象的再认识

人们通常认为,石敬瑭为了当皇帝主动认契丹皇帝为父、割让幽云十六州,因此他是一个奴颜婢膝、割地求荣、毫无自尊心的人。但石敬瑭的这种历史形象与史实不符:一方面,石敬瑭一直想使后晋摆脱作为契丹国的藩属国的地位;另一方面,契丹对石敬瑭有恩,石敬瑭称子、献地是为了报恩。契丹不仅出兵从后唐的围困中救了石敬瑭,而且立其为后晋皇帝,故而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不是割让领土,只是将契丹国交给石敬瑭管理的土地归还给契丹国而已。 

利益权衡下的政治取舍:从燕云诸州的实际控制权看石晋割地的政治考量

割地父事契丹,置十六州土地百姓于化外之地而不顾,成为历来评价石敬瑭无法脱离的历史事实,以往研究也多将燕云十六州笼统地划分为赵德钧所控制的幽州诸地与石敬瑭所辖河东诸州两部分,然通过对五代尤其是后唐政区地理沿革的史料爬梳与分析,燕云诸州按照其实际控制权可划分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所领幽、涿、蓟、檀、顺、瀛、莫七州,新州威塞军节度使所领新、妫、儒、武四州以及雁门关以北的云、应、朔、寰、蔚五州三大部分。在中原内部诸方势力争斗日趋激烈的历史前提下,困守太原、形势蹙危的石敬瑭在多方考量之下,选择出让赵德钧的全部利益、后唐李从珂的部分权益以及自己的少许利益即蔚州一地作为坚定契丹盟约的交换条件。石敬瑭割地事辽之举并非草然决定,而是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下作出的政治取舍,既是中原内部权力角逐下排除异己敌对势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在生死存亡之际全力确保契丹南下援助的决定性筹码。 

后晋名将安重荣及其德政碑研究

安重荣是五代时期后晋名将,公元前941年起兵反后晋,于宗城之战败绩,被杜重威擒斩。公元2000年于河北正定县出土的安重荣德政碑,经考证确定立碑之时安并无僭伪称帝之意。对安重荣及其德政碑进行介绍,能够给予安重荣一些比较正面的评价。 

以谁为父:后晋与契丹关系新解

后唐末年,石敬瑭为应对唐末帝的重重追逼,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契丹援军,推翻末帝,建立了后晋。他与辽太宗缔结父子关系,除为获得武力支持外,还有争取后唐继承权的目的。这种对正统地位的争夺,一直延续到石晋建国之后,并体现在制度建设上。石敬瑭在即位大赦文中,宣告遵从唐明宗制度,不得改易。这有利于国初的政治稳定,但也禁限了后晋法制的发展。对契丹而言,辽太宗也因借助石敬瑭称臣献土一事在政治上树立了威望,促成再生、柴册大典的举行;同时将大量的汉家制度吸纳到行政体系之中,从而完成了部落国家到王朝帝国的跨越。 

多角度接收与选择性释放——对明成化民间说唱词话《石郎驸马传》的文化解读

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是一个英雄与反英雄共轭的人物,《石郎驸马传》就是以石敬瑭改朝换代的故事为中心的民间说唱词话话本。然而,这本词话却将历史上石敬瑭借助契丹力量推翻后唐建立后晋的政治大事件,附着于公主与皇后的姑嫂矛盾这种宫闱斗争故事模式中得以表达,体现了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对传统题材的多角度接收和选择性释放的文化态势。进而言之,这正是民族文化传统在俗文学创作中的惯常表现。 

人格的裂变

<正>提起隋炀帝和石敬瑭,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两个寡廉鲜耻的人物:前者是著名的暴君,以其荒淫与残暴把隋朝的江山摧毁了;后者是契丹的"儿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不惜认贼作父,出卖民族利益,为后人所不齿。很少有人注意到,隋炀帝在登上皇位之前,其实也是隋朝的"杰出青年";石敬瑭在建立后晋之前,曾为后唐德高望重的忠臣。人性的复杂,在这两个历史人物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隋炀帝杨广,从小才华出众,诗文俱佳,而且仁孝并举,堪称"道德标兵"。杨广还是隋朝统一战争的前线"总指挥", 

人格的突变

<正>提起隋炀帝和石敬瑭,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两个寡廉鲜耻的人物:前者是有名的暴君,以其荒淫与残暴把隋朝的江山摧毁了;后者是契丹的"儿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不惜认贼作父,出卖民族利益,为后人所不齿。很少有人注意到,隋炀帝在登上皇位之前,其实也是隋朝的"杰出青年";石敬瑭在建立后晋之前,曾为后唐德高望重的忠臣。人性的复杂,在这两个历史 

辽太宗与石氏父子:辽晋关系新说

传统看法以为,辽太宗援立石敬塘及南下灭晋,都是被动作出的反应,第一次源于石敬瑭求援,第二次则是石重贵挑衅。本文指出,入主中原一直都是太宗的目标。后唐君臣内讧,意外地解决了一直困扰太宗的如何突破后唐防线的难题。援立石晋只是权宜之计,早在石重贵继位前,辽太宗就已经在策划再度南下。晋出帝的鲁莽只是提前引爆了潜在的辽晋冲突,太宗的真正意图是据有中原,而非惩戒石重贵。 

论《通鉴纪事本末·契丹灭晋》中后晋灭亡原因

后晋是石敬瑭依靠契丹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但是后晋却在历史洪流中迅速灭亡。在《通鉴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二《契丹灭晋》部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契丹进攻固然是其灭亡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从中更能看出,后晋灭亡是众多因素促成的,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为"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代十国:被害妄想症的夜宴(3)

<正>这个太宗没爷爷唐明宗晚节不保,虽然没被篡位,但也被逆子气死,宋王李从厚继位,即为唐愍帝。唐明宗在镇压李从荣政变时曾向潞王李从珂之子李重吉许下承诺,但最终李从珂并未继位。其实李从珂未必有什么非分之想,但问题在于别人有。唐愍帝为了削弱各镇节度使的威胁,准备互相调动,让他们离开 

儒学对唐末五代北方民族将帅的影响

唐末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的战乱、动荡,打破了以前鲜明的民族畛域,汉人大量北逃,北方民族则乘乱内侵。这使汉文化如潮水一般涌入北方民族社会。其中,汉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对北方民族成员尤其是将帅、君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儒学理念尤其是伦理观逐渐由浅入深地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打下了烙印,使他们逐渐摆脱了愚昧及原始性,而接受了儒学倡导的孝、忠、礼、信等伦理、政治观念,逐渐汉化。这对于民族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无疑意义重大。 

现代秘书的三大禁忌

<正>在当今社会,秘书在本质上是领导人工作的助手。在辅佐领导科学决策、帮助领导处理内外事务的过程中,秘书既不能缺位无所作为,也不能越权胡作非为。秘书应以文辅政、以笔树形,跟随领导,鞍前马后。那么,当好现代秘书有哪些禁忌呢?勿学冯涓"嘴不严"唐朝大中十年,同榜录取的进士中,数冯涓的文章声誉最高。就在他考取进士的那一年,新罗国新建大楼,给唐朝送来了许多金银绸缎,冯 

后晋“岁输”浅议

<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晋高祖)以称臣称子、割让幽云诸州,取得契丹援助,进而建国称帝。后晋建国后,又向契丹"岁输帛三十万匹"。割让幽云诸州,导致中原门户洞开,北方游牧骑兵可以直入中原腹地。当时人就已看到,"赵、魏之北,燕蓟之南,千里之间,地平如砥,步骑之便,较然可知"(《旧五代史. 

石敬瑭刍议

石敬瑭为帝颇有善政,以相当数县租赋做岁币取代武力抵御契丹侵扰,利于人民休养生息,在位期间"天下粗安"、国力增强,在五代十国诸帝中,应是较为有作为皇帝,视之为"罪最大恶已极的可耻人物"似不公允。 

桑维翰与后晋的兴亡

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即北边的游牧民族已强大到能够影响甚至左右中原王朝。桑维翰帮助石敬瑭制定了援引契丹以改朝换代的政策,但他们此举也使后晋政权丧失了道德和伦理基础。而到后晋出帝时期,桑维翰逐渐被王朝政治的惯性推挤出中枢,其所制定的示好契丹和徐图自强政策也化为泡影,后晋随之灭亡。 

石敬瑭为称帝不惜戴“绿帽子”

<正>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发动宫廷政变,成为后唐末帝。李从珂当上皇帝后,深怕拥兵自重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窃取神器"(篡夺皇位),便将其召回京师洛阳,予以软禁。李从珂还在石 

简述《汾河湾》与《武家坡》两部爱情戏剧的历史背景与主旋律——兼论“薛平贵”之名的由来

描写薛仁贵与柳迎春爱情的《汾河湾》及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武家坡》,故事情节虽十分相似,但其时代背景、婚姻爱情观、褒贬的主题思想迥然。二者分别产生在唐初自由婚第二次高潮兴起与唐亡后自由婚衰落的两个时期。柳氏坚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王氏则是抵制门阀等级婚的嫌贫爱富。前者褒扬忠君爱国,后者谴责卖国求荣。薛仁贵是东征西讨的名将,薛平贵则是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甘当儿皇帝的后唐叛将石敬瑭的化身。石敬瑭的侄儿石重贵继帝位后,欲借薛仁贵之光环,要与辽帝国平等"平贵",只当孙而不称臣,这就是"薛平贵"之名的由来。 

河北正定巨碑考证

<正>2000年6月22日,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正定旧真定府衙南百米处路西一建筑工地,一尊重约107吨的巨型青石赑屃碑座并18块大小不均的巨碑残块重见天日。有关巨碑名称、碑之主人、刻碑年代、碑文内容、毁埋原因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 

不可学的三类秘书

<正>秘书人员要接触各个阶层的人,联系十分广泛,一些外界掌握不到的情况,秘书都有可能掌握,本单位的机密大事或不宜公开的事项,秘书也都可能了解,因此秘书人员一定要守口如瓶、谨言慎行,最忌讳疏忽大意、嘴巴不严。 

正定巨碑出土十年考(下)

<正>(接上期)5.在安重荣与李宝臣的"这两通巨碑之间",不"应该就是唐代到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的藩帅府第"。正定古城自东晋永和八年(352)四月燕慕容恪取常山筑安乐垒于此,后398年正月,北魏道武帝移常山郡治于安乐垒,历隋入唐并在盛唐时期稳定了真定城郡、府治所的政治地位。又自"安史之乱"至天福年间安重荣立碑,不论为郡、为府、为军,其地方最高政权的官署衙门在真定城内均应占据为 

正定巨碑出土十年考(上)

<正>巨碑身世的研究对正定巨碑的考证最具权威的研究成果,是石家庄市第八届社会科学评奖优秀成果选中《正定巨碑主人及被毁原因初探》(以下简称《初探》)。整篇 

耶律德光与母后斗智进占燕云十六州

公元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故去,耶律德光继承皇位,但是辽国军政大权却仍然由思想保守、性情残忍的萧平太后操持,耶律德光便在与母后斗智中,统兵入关攻伐中原区的后唐李氏政权。同时,在支援后唐叛将石敬瑭的战争得胜后,拥立石敬瑭为后晋皇帝,获得农耕业发达的燕云十六州领地,又在新领地上创行了南面官制,耶律德光终于奠定了契丹王朝的盛世基业,从此一跃而为统治北中国雄强的大辽帝国。 

正定巨碑出土八年后的考证

出土于2000年的正定巨碑,经考证为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德政碑。本文在此基础上,引述史籍中的有关资料,对该碑的名称、立碑时间、历史背景及残碑文字等再作探讨,并就碑文中所反映的五代时期真定的政治、军事、历史情况及成德军与后唐、后晋、契丹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幽云地区何时最后归属中央政权

<正>幽云地区指今北京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五代后唐时,节度使石敬瑭为称帝,以割地称臣为条件,乞求契丹出兵相助。契丹军队灭了后唐,立石敬瑭为皇帝。石敬瑭得到帝位后,把幽云地区割给契丹,并称比自己小十多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从此中央失去了对幽云地区的控制。 

后晋重臣桑维翰论析

桑维翰是石敬瑭卖国篡位“异谋”的大力支持者和鼎力执行者 ,其“推心屈节”事契丹的基本态度 ,成了石敬瑭开国及治国对契丹政策总的倾向 ,影响重大而深远 ;他虽极力维护对契丹的屈从和亲政策 ,但从长远着眼 ,他还是谋求改变后晋的这种屈辱现状 ;他力主削藩 ,运用预防、阻遏和打击相结合的手段 ,削弱和铲除不法藩镇武吏势力 ;他深切关注国家安危存亡 ,关心国计民生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 ,革除民弊 ,打击豪强 ;他治国有术 ,才能卓越 ,注意健全机构 ,选贤任能 ,除官公正 ,不愧为后晋创业功臣和社稷之臣。竭诚尽忠效国的信仰和爱憎分明的个性铸成了他的悲壮人生 

五代时期后唐军征晋阳之战地名纠误

五代时期,契丹与石敬瑭联兵同后唐军在晋阳地区展开了一场大战,但胡注《资治通鉴》所载有关战争经历的一些重要地名不准确,本文提出质疑,并论证之 

石敬瑭:人物评价问题的再思考

<正>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制于史学研究的整体观念和思维结构。本文试图通过对石敬瑭其人的微观分析,说明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如何地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一系列既定的观念;动摇这些观念的框架,正是历史人物研究有所突破的希望所在,也是整个史学变革的起点。 

关于石敬瑭问题的两封信(摘要)

<正> 《社会科学》编辑部: 现对转来为石敬瑭翻案一文的作者郑同志的信,简复如下: 郑同志说,他是以毛主席“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这一论断为指导提出他的看法的,我则认为他是曲解了毛主席 

关于石敬瑭评价的几个问题

<正> 石敬瑭这个人物,历来被谴责,几乎没有什么分歧。对他的评价,关键集中在自称儿皇帝和割弃燕云十六州两个问题上,前者被斥为“屈辱无耻”、卑鄙;后者被认为“出卖”了燕云十六州的人民土地,使“北方广大地区长期沦为外族统治”,“以后又成为宋辽冲突的根源,加剧了民族矛盾。”石敬瑭当然是罪大恶极,助成此事者桑维翰也是“万世之罪人”。我阅读了有关石敬瑭的基本资料后,认为这两个似乎没有疑义的问题,其实值得讨论一番,因为这涉及一些基本理论的 

石敬瑭

<正> 一谈到石敬瑭,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五代时期有名的儿皇帝。此人善于耍两面派手法,长于搞阴谋诡计,他原是后唐的一名节度使(注),后来卖国投敌,在契丹奴隶主贵族的扶持下,当上了儿皇帝,干尽了坏事,罪恶累累,遗臭万年。今天,把他拿出来示众,对我们进一步认识野心家、阴谋家、叛徒、卖国贼林彪一伙的反革命实质,深入批林批孔,搞好反修、防修,都是有益的。 

五代时期沙陀三王朝国号问题研究

国号作为古代国家的重要象征,其制定过程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而对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由沙陀贵族建立的王朝而言,制定国号时既要考虑如何承接前朝,以构建政权的合法性,又要顾及现实的政治博弈,需要以国号来加强集团内部的凝聚力。而在"胡汉语境消解"的背景下,攀附汉氏高门,成为了制定国号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又促进了以沙陀为首的各民族与汉人相融合。就此层面而言,国号背后所代表的正统性,不仅为各帝王本身解决了政治合法性的问题,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辽宁朝阳县发现辽代后晋李太后、安太妃墓志

<正>2011年5月,在辽宁省朝阳县乌兰河硕蒙古族乡黄道营子村出土辽代后晋李太后、安太妃墓志,后被村民藏匿于家中,2012年被朝阳县公安局收缴并于10月移交朝阳县博物馆收藏。这一重要考古发现,再次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对石氏北迁问题的思考。现以李太后、安太妃墓志发现为线索,结合文献,在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石氏北迁问题再做一点补充,不足之处,恳请学术界同仁指正。1.李太后、安太妃墓志及志文李太后墓志一合,青砂岩质,志盖方形,盝顶式,边长66厘米,厚20厘米,素 

中国千年外交史上的特殊国家关系现象

<正>特殊国家关系现象在中国千年外交史上多次出现,什么是特殊国家关系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它对当代中国外交有哪些重要的启示?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总结中国千年外交的经验教训,做好新形势下的当代中国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博物馆藏《石重贵墓志铭》考释

五代石晋出帝石重贵(914-974),对契丹称孙不称臣,遭辽国不满而起征伐,最终导致灭国,北迁到辽境内,辗转于辽阳、霸州、建州等地。墓志铭文记载了石氏的族系、建国直到亡国,及北迁的大致情况,可与史书相印证。石重贵于辽保宁六年(974)病逝于辽国。 

十世纪契丹王朝构建进程的中原因素——以辽初统治者进取幽州为中心

唐末五代之际,以阿保机为首的契丹民族崛起于北方,其后契丹统治者乘中原内乱之际,屡次南侵河朔,经过与幽州刘仁恭集团、后唐李氏集团数次大规模战争,于公元936年,借后唐内部分裂的良机,最终夺取幽云十六州。这一事件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金、元、清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河。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时期,契丹和中原地区政权更迭的历史背景,以及双方以幽州为中心展开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 

拯救传国玉玺

<正>杀呀!公元937年1月11日,洛阳城周围火光冲天,石敬瑭和契丹的联军已经攻上了后唐都城洛阳的西门,正与城楼上的后唐守军激烈地战斗着。洛阳城中那金碧辉煌的皇宫里则乱成了一团,大臣、宦官和宫女争相逃命,后唐末帝李从珂躲在后宫里瑟瑟发抖,抱着老婆孩子哭成一团。李从珂原本想解除实力雄厚的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的兵权,不料弄巧成拙,石敬瑭反而勾结契丹军队一起造反,不但打败了李从珂派去讨伐的政府军,还挥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地打到了洛阳城下。 

五代变局与契丹肇兴——以辽初统治者进取幽州为中心

唐末五代之际,以阿保机为首的契丹民族崛起于北方,其后契丹统治者乘中原内乱之际,屡次南侵河朔,经过与幽州刘仁恭集团、后唐李氏集团数次大规模战争,于936年,借后唐内部分裂的良机,最终夺取幽云十六州。这一事件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金、元、清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河。 

细论五代武力集团义亲关系

为政治利益而结成义亲关系是五代武力集团的普遍现象。根据双方主体在结成义亲之前的关系状况,可分为多种类型。在动荡的政局中,义亲关系也发生不同的变化。义亲关系的泛滥反映了武力集团内部关系的复杂多变性,表明儒家伦理秩序观念在迷信武力的时代中无法得到正常维持。 

“乱世不倒翁”冯道的为官秘诀

<正>有道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台”,但有一个人物却任世间王朝更替,江山代谢,始终稳坐钓鱼船,仕途永远得意。这个人就是被称为“乱世不倒翁”的处于唐末五代的冯道。 

论五代时期对契丹的民族政策

五代时期 ,中原封建王朝因分裂、内战而趋于式微 ;北方的契丹族则因统一而走向强大 ,先后征服了其周边众多的民族和部落 ,并频繁出兵南下攻掠。面对契丹的扩张和掳掠 ,中原五代政权分别采取过笼络、防御、反击、“和亲”、挑战以及主动出击等政策 

论后晋、南唐对后唐政治遗产的继承

后晋与南唐在后唐政权消亡后相继建立,二者都在一定范围与程度上继承了后唐政权的衣钵。文章就两个新生政权在疆域人才、律法仪轨与名分统绪三个方面对后唐的继承与拓展来展开,梳理五代中叶一系列纷繁的政治现象,并着重阐述这一时期两政权各自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应对策略。 

五代都城設置與府縣等級升降考

<正>不計十國,僅就五代而言,新設的都城地點就有三個,即汴州、魏州、鎮州。關於五代都城的變遷,中日學者多有討論,①但重點聚焦於開封。伴隨着權力更迭,新設都城與原有都城的稱謂變動頻繁,與之相應的府縣等級亦隨之浮動升降,特别是府縣等級變化,撲朔迷離。最近新出的《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對此内容着墨不多,筆者在撰寫其他論文時曾注意到這一問題,但也没有深入展開。 

“大节有亏”的冯道缘何成为五代“政坛常青树”

<正>冯道(882—954),自号长乐老,五代时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沧县西)人,先后辅佐了后唐、后晋、大辽、后汉、后周的12位皇帝。他身处乱世,却官运亨通,从政35年,做了近30年宰辅,可谓是中国官场上的奇迹,被称为"政坛常青树"。当然,他也备受争议。一方面,欧阳修骂他"可谓无廉耻者矣"(《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司马光骂他"乃奸臣之尤"(《资治通鉴》卷二九一),王夫之说他"道之恶浮于纣,祸烈于跖"(《读通鉴论》卷二十九)。 

明代说唱词话《石郎驸马传》赏析

《石郎驸马传》是以后唐末石敬瑭改朝换代的历史题材为依据所改编的民间说唱词话,说唱词话是明代很流行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石郎驸马传》作为明代说唱词话之一,既具有说唱词话整体的艺术特点,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是当时社会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并且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辽代《石延煦墓志铭》考释

辽代石延煦墓志,在朝阳县乌兰河硕蒙古族乡黄道营子村附近出土,时间不详,1998年由朝阳市博物馆征集入藏。墓志对后晋高祖石敬瑭之孙石延煦生平事略,妻室子女以及石氏北迁的最后定居地安晋城等事宜,均有详细记载,并可补史之缺。 

五代武人的精神追求与文士的处世权谋

五代武人在大一统政治格局瓦解的形势下,个人权力欲极度膨胀,忠君道德观普遍淡薄,其利益权衡,更多以现实权力格局和利害关系为基准。但仍然有部分武人追求以忠君为核心的传统道德精神。而后唐君臣对唐室正统地位的继承与维护是这一追求的体现。五代文士在武人强势的政治局面下,普遍明哲保身,鲜有忠贞耿介之士,政治道德水准较前代下滑。但仍有部分文士敢于进谏,影响统治者沿儒家化政治方向施政。后唐文士对唐朝政治制度的追求,以及后晋文士关于契丹事务的议论,都为五代政治留下深刻的时代印记。 

浅析燕云十六州的战略价值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儿皇帝"石敬瑭"履约"向契丹割献燕云十六州。从此,中原王朝丧失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北方门户大开。宋代,燕云地区的争夺几乎贯穿了十至十二世纪北宋与辽金战争的整个过程。事实上,后人所指的"燕云十六州"与石敬瑭割辽的十六州在名称、时间和地域上有很大的差别;燕云地区内的险峻的山脉、横贯的河流与长城、五关一起构成了其巨大的军事价值;富庶的经济,众多的人口又构成了该地区巨大的经济价值;从历史上看,燕云十六州的归属于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双方而言,战略意义重大。 

官场“不倒翁”的为官之“道”

<正>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纷繁芜杂的时期之一。那时,战事不断,内乱不停,政权交替频繁,皇帝、大臣如走马灯似的更换。可是,官场上却出现了一个"不倒翁"。他先后担任后唐,后晋的宰相,契丹的太傅,后汉的太师,后周的太师兼中书令,共经历了五朝、八姓、十一帝。这人就是瀛洲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冯道(公元 

乱世的两难选择

<正> 小时候看过一种通俗的中国历史,将冯道称之为无耻之徒,大意是说他一生经历四个朝代,曾向契丹称臣,居然当了六个皇帝的宰相,一直保持着荣华富贵,还恬不知耻地自称为“长乐老”。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一直认为冯道不是好东西。文革后见有人俨然如不倒翁,就称之为长乐老,意其与冯道颇多类似。一次偶与季龙(谭其骧)先师议及冯道,先师说:“欧阳修对冯道的评价是不公允的,还是《旧五 

一个不敢有敌人的王朝

敢有敌人,不是为了主动拥有敌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竞争的存在,优胜劣汰是亘古不变的定律。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有敌情意识,并且不断培育善于战斗的勇气和禀性,否则经济与文化无以附丽。 

松亭关定位新考

<正>松亭关,一座在中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关隘,它的坐落居然成为一个悬案。百余年来,许多学者在寻找、在探讨。2010年明代蓟镇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陈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多年来,国内松亭关研究中涉及到的定位选址共有6处,其中有 

论契丹辽朝统治前期的中原政策

南下中原是契丹辽朝统治前期的根本国策之一。辽太祖灵活机动地推行远交近攻策略,辽太宗尝试了混一天下的理想,辽世宗则试图继续前辈的一贯政策,这是长期以来草原地带向农耕地带作向心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反映;辽穆宗根据形势的变化,将南下中原调整为草原本位政策。在中原政策问题上,契丹统治阶层存在分歧。 

后晋安重荣之乱研究

后晋天福六年(941),安重荣以反对后晋高祖石敬瑭称臣契丹为旗号举兵叛乱,最终兵败身亡。传统观点认为,后晋国内“耻臣契丹”的舆论削弱了石敬瑭统治的合法性,因此政权根基不稳,安重荣之乱即在此情景下爆发。然而,石敬瑭以“华夏”事“夷狄”的行为虽遭到非议,但后晋并未丧失对藩镇的控制,且大多数朝臣或节度使在确保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对屈节奉事契丹不以为耻,故称臣契丹对后晋政局影响有限。石敬瑭在位期间,通过整顿禁军、挫抑藩镇,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遏制了藩镇势力,安重荣在积蓄力量的过程中深受朝廷压制;且成德地近契丹,直接面临来自契丹的地缘威胁,安重荣与契丹的矛盾日益加深,对石敬瑭称臣契丹的政策尤为不满。安重荣为减少起兵的阻碍,试图破坏后晋与契丹的联盟,便以反契丹为名起兵反叛,但响应者廖廖,叛乱被迅速扑灭。安重荣之乱后,后晋加大了削藩力度,但河东镇却再度崛起,后晋南北边疆局势更趋紧张,为此后晋大臣拥立“长君”石重贵,对契丹的外交政策也有所转向。 

辽太宗时期民族关系探析

辽太宗耶律德光虽然在位二十余年,然而凭借着他骁勇善战、励精图治,继承并发展了辽太祖的事业,实现其父“广土众民之志”,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辽太宗为巩固统治、扩大势力,实行对外扩张政策,与周边政权保持着复杂关系。根据中原局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外交和军事政策,既与后唐、后晋政权保持着密切的朝贡关系,又能利用后唐、后晋国内矛盾主动出击,不仅将幽云十六州纳入版图,更一步打通了南下中原的道路,为后来辽朝与中原王朝在长期的南北对峙中占据优势地位奠定基础。本文在系统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辽太宗时期民族关系进行研究,探究辽太宗在进入中原过程中的得失,总结一些历史经验和教训。全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辽太宗时期民族关系的研究现状、论文的创新之处,在充分吸收学界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应有之意。正文共分为三章,就辽太宗即位前的民族发展概况、辽太宗时期契丹与后唐、后晋的交往与战争等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总结了其意义和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的多元博弈——以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接大王”申遗为例

“接大王”又称接太王、接王,接大王活动,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河北岸的太子镇、大王镇、韦源口、富水等地流传的、由该地区群众自发组织并参与的一项祭祀地方自然神的民俗活动。本文以这一民俗现象为例,从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阻的现象出发,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的内容和受阻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试图运用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和认定过程及其中的权力运作,着重探讨了在申报和认定的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各自诉求,意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体系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和建议。 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即为导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由此现象入手提出的问题,然后介绍了研究现状,进而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主要描述了“接大王”活动的流程及其传说的研究。本章对“接大王”民俗活动的流程和内容做了详细描述,接着对“接大王”活动中流行的几种传说进行了陈列和辨析,最后确认了“太王”的身份并阐述了其身份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工作中的多元主体。本章首先将这些多元主体进行分类,接着从这些多元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各自诉求。 ... 

后晋与契丹战和关系的转变及原因

后唐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契丹的扶持下,灭掉了后唐,然后建立后晋。后晋是在契丹扶持下建立的,石敬瑭采取了与契丹和平处之的政策,但是后来由于契丹的嚣张态度、石重贵挑衅契丹的行为、后晋野心家的挑拨等原因导致双方关系恶化,战争爆发。 

五代时期北方民族关系略论

五代时期,中原及南方地区处于分裂、割据、混战状态。连绵战争加剧了汉族的内部矛盾,严重削弱了汉族封建王朝的国力。北方强盛的契丹族乘虚而入,造成了严重的边患,民族矛盾尖锐;西北党项等族也倔强一隅,阻挠中西交通。中原五代统治者采取了加强边防、设法削弱契丹力量、构建睦邻关系、遣使沟通化解矛盾、军事征服与政治招抚相结合等策略,安边靖边取得良效。 

姓的尴尬

<正>你姓什么?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吗?你的姓有没有特别之处,甚至是尴尬的地方?来酷咖网(kuka.hnjy.com.cn)"吐吐槽"。五代十国时期,后晋一"敬"姓大臣因避皇帝石敬瑭的名讳,被迫将姓去"攵"改为"苟"。一千多年后,某地几百名"苟"姓后人不堪祖宗改姓所累,改回"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