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衍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是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相传墓地在今章丘相公庄镇郝庄。主要学说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
据《汉书·艺文志》,邹衍著了《邹子》49篇和《邹子终始》56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则说他著作“《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还有一本《主运》。
司马迁《史记》中列他为稷下诸子之首,说“驺衍之术,迂大而宏辨”。
他把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五行说应用到历史观点上,提出“五德始终”的历史观,即整个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事物发展变化是通过五行相克相生来实现的;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客观必然,像自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