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5年)丕扬诏拜吏部尚书。史评“挺劲不挠,百僚无以敢私干者”。为杜绝在“大计外吏”或是选拔官吏中的“中贵请谒”,而改革铨政,创“掣签法”,遇“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
明万历二十三四年(公元1596年)皇帝多晏居深宫,于朝臣壅隔,一派怠惰疲惫的迟暮景象。尤甚者则不视朝,不御讲筵,不亲郊庙,不批章疏,甚至不补中外缺官。吏部尚书孙丕扬上疏说:“数月以来,廷推搁矣,行取停矣,年倒废矣。诸臣中或以功高优叙,或以资深量迁,或服阕而除补,或覆题而注授,其生平素履原不在摈弃之列,乞体因政设官之意念国步多事之时,将近日推补官员章疏简发,间有助拟未当,亦乞明示别推酌补。”其词气近乎哀求,委婉劝谏,然而结果是“疏入不报”,没有激起一点反响,君权懒倦的迟暮气象依旧,给以后的阉党弄权埋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