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方岳贡
方岳贡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以后,任户部主事,虽为小吏,但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历典仓库,督水平粮储”,在当时的农耕社会,管理着粮食储备,绝对是一个“肥差”,但他没有因为手中有权,就丢失读书人的本色,而是“以廉谨闻”。 崇祯元年(1628年),方岳贡出任松江知府。那时,滨海防御并没有引起朝廷的特别重视,滨海多盗,严重扰乱了居民的安全。官府人手有限,难以全面清剿盗贼,方岳贡采取“重拳出击”措施,“捕得辄杖杀之”。 方岳贡深得人心的举措,是修建了石塘,并以此名垂青史,让上海人民至今铭记于心。 崇祯六、七年(1633—1634年)间,松江漴阙一带阻挡海潮的土塘连溃五次,海水涌进成片的农田使之成为“斥卤”,当地居民人心惶恐。灾难发生时,方岳贡觐见朝廷刚刚回来,一下轿子,即召集当地的士绅商量对策。方岳贡认为,必须重巩堤防,但仍然筑土塘的话,则等于把大量钱财丢到海里,提出仿照盐官的办法改建石塘。但在场的士坤害怕增加经济负担,强调筑石塘有三难:一是石塘费用昂贵;二是石塘在技术上比土塘要求要高;三是“海势不可与争”,主张内徙退筑土塘。方岳贡说,内徙等于让地于海,遂力排众议,决定建造石塘。 这是上海地区也是整个江南海塘的第一座石塘,方岳贡极端重视,亲自到溃塘处环塘审视,度量地势,召集本地石工听取意见。听说有个举人吴嘉允,是成化年间帮助巡抚毕亨筑海塘的工匠吴武的后代,自幼学得真传,对海塘颇有研究,方岳贡亲自到吴嘉允的家里拜访他,并聘其为塘董,全力支持他的合理设计。这还不说,他又派人从盐官那儿请来两名有经验的石工,亲自参与估算工费。 为了筹集经费,方岳贡每天驾一叶小舟,到处劝募,并制定“富户有田百亩者,一律劝输每亩银八厘,以供筑塘之用”的政策,这种办法以后成为制度,一直延续到清初。在筑塘过程中,方岳贡革除弊端,不许衙门、公差层层克扣,并随时访问督工人员,检查发出的银两是否全部给领,使石塘工程顺利完成。 普通上海人在博客上记载,方岳贡所筑石塘为大德塘,西起杨公庙,东至奉贤区漴阙,全长4.19公里。当地老百姓为感谢方岳贡修建石塘,专门建造了“报功祠”,一直到今天,还有村民祭拜方岳贡。 工程完成以后,有人挟私嫌诬告方岳贡贪污银子三千两,使他被捕入狱,许多老百姓拥至官府为他辩冤,最后朝廷查明确无此事,又恢复官职。 入狱一事,非但没有辱没方岳贡的名节,反而提高了他的声誉,当时的给事中方士亮,向崇祯帝推荐了方岳贡以后,方随即被提拔为山东副使兼右参议,负责江南的粮食储运。他督办漕运船只,如期抵达通州,给崇祯帝留下了深刻印象。 吏部尚书郑三俊推举全国五个廉能监司,方岳贡名列其中,这又一次引起崇祯帝的重视,他召见方岳贡,问:“为政何先?”方岳贡答对如流:“欲天下治平,在择守令;察守令贤否,在监司;察监司贤否,在巡方;察巡方贤否,在总宪。总宪得人,御史安敢以身试法?”崇祯非常赞成方岳贡的看法,大喜之下,赐玉宴于方岳贡,并一直吃到日落时分。六天以后,“即超擢左副都御史”。 新任官吏必须觐见皇上,这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组织谈话,左副都御史方岳贡去见崇祯时,皇上正拿话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这人挨了皇上的训,大气不敢出,只说:“臣正纠驳。”方岳贡插言道:“何不即题参?”这话又一次迎合了崇祯,仅仅隔了一天,即“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时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一月。方岳贡开创了明代“阁臣带御史衔”的先河,由此也可以看出崇祯帝用人心切,振国家于危难的急切心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方岳贡提拔为正一品官吏,任户、兵二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漕运、屯田、练兵诸务。
阅读全文

人名:方岳贡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1644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正一品官吏,任户、兵二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漕运、屯田、练兵诸务

学位:

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