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郭造卿
郭造卿(一五三二-一五九三),字建初,号玉融山人、海岳先生,福建福清人。其父郭万程,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进士。(来源:郭造卿与《燕史》 北京师范大学 邱居里)

人名:郭造卿

别名:

字: 建初

号: 海岳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明朝

国(旗)籍:

出生时间:1532

死亡时间:1593

祖籍:福建福清县化南里

出生地:福建福清县化南里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作家,诗人

学位:

工作机构:

1558

>
嘉靖三十七年,倭寇侵扰福建,郭造卿以避难游于吴越间,先后客于浙直福建总督胡宗宪和南京兵部左侍郎李遂门下,于座间抵掌谈天下事。

1564

>
嘉靖四十三年,戚继光以平寇功任都督同知福建总兵官。由于两任福建巡抚的推重,以及其兄郭遇卿参与平定倭寇的战事,所以戚继光不恃身份,礼贤下士,首先登门造访郭氏兄弟。此时,二人虽未正式入幕戚将军府,但已为之平倭守闽出谋画策。
隆庆元年(1567年),北边频受蒙古侵扰。戚继光北调蓟镇任总兵官,镇守蓟镇、永平、山海关等地。戚继光苦于蓟镇一带尚无像样的志书作为军事参考,多次邀请郭造卿为其编纂一本历史和军事的地方志。

1572

>
隆庆六年(1572年),郭造卿北上,先入国子监为太学生,深受国子监祭酒王锡爵的赏识。然而,他虽有声名,却两次在秋闱中落榜。不惑之年的郭造卿对仕途失去信心,不得不另谋出路。
万历五年(1577年),戚继光再次邀请郭造卿北上,郭造卿未能成行。此时,郭造卿应江西右布政使徐中行之邀,编纂《临汀府志》,随后又为福建上杭编纂《上杭县志》。其时,兄长郭遇卿已入戚继光幕府。

1580

>
万历八年(1580年),郭造卿终于北上蓟镇。戚继光十分高兴,特地建造了莲心馆,让其安心著书立说。郭造卿决定先纂《燕史》再作《蓟略》。他“在戚大将军幕府,网罗天下书志略备,又身自行历蓟北诸边营垒。又遣卒至塞外,穷濡源,视旧大宁遗址”,再根据当地风土人情,开始编纂《燕史》。
首辅张居正去世。戚继光受到排挤,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调往广东。即便如此,戚继光仍希望郭造卿留下续史。郭造卿不负所望,在缺衣少食的艰难情况下,孤居蓟镇,终于完成了《燕史》《蓟略》初稿。

1590

>
万历十八年(1590年),郭造卿完成《永平志》。
万历十九年(1591年),郭造卿携带《燕史》《蓟略》书稿,离开了生活十多年的蓟镇,回到福清老家,优游于麟(灵)岩山、石竹山、灵源山之间,并构楼瑞岩山,以诗酒相伴。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郭造卿在戚继光曾经的抗倭处瑞岩山去世。叶向高撰写了墓志铭,对其一生予以高度评价。
戚继光《香山纪寿》石刻研究

秦皇岛市抚宁区《香山纪寿》石刻是当今保存相对完好的明代蓟镇记事石刻之一。记录了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的部分史实,对弥补《明史》不足,考证戚继光生辰、蓟镇相关将领生平有重要意义。 

“庚戌之变”后蓟镇守备举隅——以明后期北边防御思想变迁为线索

明自永乐之后,对外战略上逐步由攻易守,于北疆初置"九边"。"土木之变"后,原有的积极防御策略再度发生转变。此后,蒙人驻牧于河套、燕北一线,与明形成南北对峙。至于嘉靖庚戌,俺答兵薄帝京,朝野震动,原有的守御策略再度动摇。"隆庆议和"后,双边弥兵互市,缔造了"双赢"局面。蓟镇一边,草创于明初,连并东西大边,南扼京畿门户,北御兀良哈于外。嘉靖庚戌,俺答自此直抵京师,遂以蓟州为镇,"九边"终成。明代蓟镇守备变化频繁,"庚戌之变"之后尤甚。明之北边守御之策,最终在"九边"诸镇得以反映,蓟镇作为其中一点,其守备之变化则恰恰说明这一问题。 

略论《卢龙塞略》的体例和史料价值

本文主要对《卢龙塞略》撰写体例和史料价值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该书不仅继承了古代方志的体例,还具有自已的鲜明特点。其内容广泛而翔实可靠,有些内容是其独有,其中译语和有关蒙古方面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郭造卿及其《卢龙塞略》

本文试图通过对郭造卿生平的研究及《卢龙塞略》的分析,以填补长期以来对这一领域研究的一些空白。 《卢龙塞略》一书对于后世研究者的价值在于详细地记载了有明一代蓟镇边外(即今北京东北部地区及河北省北部地区)朵颜卫驻牧地的地理位置、名称以及朵颜卫的世系,这些记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朵颜三卫于有明一代的驻牧和迁徙情形。同时本文也对《卢龙塞略》和《皇明九边考》以及《明史》中相关的记载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也证明了《卢龙塞略》在这方面的独特价值。此外,该书也记载了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通用于明朝边外的蒙古人的一些蒙古语言词汇,研究这些记载对于理清朵颜卫的流变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鉴与此,本文将对《卢龙塞略》一书的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整理,同时也对郭造卿的生平展开有意的研究,希望通过这样的思路来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 

《燕史》的卷数、传本与辑佚

郭造卿《燕史》是一部著名的北京地方志。这部书从编纂起,其价值就受到当时及后世的瞩目, 顾炎武、朱彝尊都以未睹其书为憾。由于《燕史》未能刊刻,后世逐渐湮没无闻,以致于对它的卷数和流传情况都语焉不详。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今存《燕史》只有抄本十记三十四卷,①巳非完帙。笔者从郭造卿诗文集《海岳山房存稿》中辑佚出《燕史》的全部篇序和部分议论,有利于了解该书的体裁结构和编纂宗旨, 进而了解恢复它的原貌。 

郭造卿与《燕史》修撰

<正>《燕史》是明太学生郭造卿为蓟镇总兵官戚继光修撰的一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地方通史。从这部书编撰起,就受到当时及后世的瞩目,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朱彝尊都以未睹其书为憾。关于《燕史》及其作者郭造卿,学术界尚未有专文研究,可谓明代史学史研究的缺略。一郭造卿(1532—1593),字建初,号玉融山人、海岳先生,福建福清人。其父郭万程,嘉靖十四年进士,官刑部河南司主事。造卿七岁而孤,与母卢氏、兄遇卿从北京间关万里扶 

戚继光《香山纪寿》刻石跋

<正>《香山纪寿》刻石,发现在河北省抚宁县梁家湾峪门口,地处界岭口东。刻石在东峪口门外到梁家湾之间的溪水旁。文字刻在约房屋大小的巨石东侧面,楷书,每字直径为40公分,竖行,自右而左,共十三行、七十四字。其中数字漫漶不清。文为: 

北京地方历史文献述略

<正> 首都北京是一座驰名中外的文明古都,从公元前1057年周武王封召公于燕,至今已有三千零三十八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历代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广大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北京地方历史文献就是其中一种极为珍贵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