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萧道成 又称 萧绍伯、齐高帝、斗将(小字)
萧有终(947~1005年),字道成,北宋将领。宋同州郃阳(今陕西合阳)人,雷德骧之子。

人名:萧道成

别名:萧绍伯、齐高帝、斗将(小字)

字: 绍伯

号:

谥号:高皇帝

性别:男

所处时代:南北朝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427年

死亡时间:482年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291

>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东海郡分出兰陵郡。东晋初年衣冠南渡时期,淮阴令萧整,渡过长江来到晋陵郡武进县的东城里居住。当时寓居江南的北方人,都用北方本地的名字在南方设置命名,于是萧道成一族便成了南兰陵的兰陵人,因为开创南齐王朝,所以为兰陵萧氏齐梁房支南齐房始祖。

427

>
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萧道成出生。萧道成的父亲萧承之是刘宋时期著名武将。萧道成仪表英俊,风姿特异。据说其颡颈像龙,声似洪钟,遍体布满鳞纹。

440

>
元嘉十七年(440年),彭城王刘义康被废黜,镇守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萧承之领兵驻防,萧道成因而放弃学业随军南下。 

442

>
元嘉十九年(442年),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蛮人欲谋不轨,宋文帝派遣萧道成率领偏军讨伐沔北蛮部。

444

>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萧道成讨伐北魏,兵至丘槛山,大破北魏。

446

>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萧道成随同雍州刺史萧思话镇守襄阳,卫戍沔北,征讨樊、邓等地的山中蛮部,大破各蛮部。 

450

>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围困汝南(今河南省驻马店)主帅陈宪,朝廷派遣宁朔将军臧质、安蛮司马刘康祖前往援救,宋文帝让萧道成宣布圣旨,并授权节度诸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帅军攻打彭城,臧质等回军救援。大军到达盱眙,萧道成与臧质别军节制胡宗之等五军,步骑数千人作为前驱。

452

>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萧道成率领偏军征讨仇池国,攻克兰皋戍、武兴戍(今陕西省略阳县)。在离长安八十里时,梁州刺史刘秀之派遣司马马注前来协助,攻克了谈堤城。敌人救兵赶到,萧道成考虑到兵力不多又很疲惫,又听说宋文帝驾崩,便烧城撤兵到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袭封晋兴县五等男爵。

454

>
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年),萧道成被授为江夏王大司马参军,随府转任太宰,升迁为员外郎、直阁中书舍人、西阳王抚军参军、建康令。新安王刘子鸾选拔僚佐,于是任萧道成为北中郎中兵参军,后为母守丧期满后,被起用为武烈将军,复任建康令,仍旧任中兵参军。

465

>
景和元年(465年),任后军将军。同年,宋明帝刘彧即位,萧道成升为右军将军。 [18]  当时四方反叛,在二百七十四郡中拥护朝廷的只有丹杨郡,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及东部各郡都起兵造反。在危机面前,萧道成被加辅国将军,奉命东讨,至晋陵,与叛军前锋程捍、孙昙馞等交战,一日破敌十二垒,分军平定诸县的叛乱,晋陵太守袁摽弃城逃走,东境叛乱的诸城相继奔散。

467

>
泰始三年(467年),沈攸之、吴喜北上与北魏交战的军队在睢口大败。各城驻守的军队和家小都向南逃奔,北魏军队进至淮北,围困角城,主将贾法度力弱不敌魏军。诸将劝萧道成渡岸救之,萧道成不允许。萧道成派遣高道庆将数百张弩浮舰淮中,远射城外的魏军,弩一发数百箭发射,魏军见状纷纷溃散,此时萧道成命大军出击,城围即解。此战之后,萧道成因功任命为督南兖徐二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持节、假冠军,仍都督对北魏作战的兵马。

470

>
泰始六年(470年),任黄门侍郎,领越骑校尉,没有接受。复授冠军将军,留本任。 宋明帝经常忧虑萧道成相貌并非人臣之相,并且民间有流言说"萧道成当为天子",宋明帝更加疑虑。派遣冠军将军吴喜率三千人向北劳军,令吴喜留军破釜,自持银壶酒封赐萧道成。萧道成身穿战衣出门相迎,立即饮用御赐至酒。吴喜回朝之后,宋明帝非常高兴。

471

>
泰始七年(471年),萧道成被召回京师,部下劝他不要回京,萧道成说:"诸卿对于朝中之事并不清楚。当今皇帝杀掉诸弟,是因为太子年少,为今后而谋划,与他人无关。现在应当尽快出发,一旦迟疑必定为皇帝怀疑。如今皇室骨肉相害,自然不是幸事,祸难将要爆发的时候,应当和你们一起尽力。"回朝后,萧道成官拜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当时萧道成长子萧赜因功当别封赣县,萧道成见一门二封,固辞不受,皇帝下诏允许,为之加邑二百户。

472

>
泰豫元年(472年),宋明帝去世,遗诏任萧道成为右卫将军,领卫尉,加卫兵五百人。他与尚书令袁粲、护军将军褚渊、领军将军刘勔共掌机事。又别领东北选事。不久后解卫尉职,加侍中,领石头戍军事。

474

>
元徽二年(474年)五月,桂阳王刘休范反叛朝廷,萧道成带兵平叛,取得胜利,由于平叛有功,萧道成晋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禁卫军,督五州军事,形成了他独掌朝政的局面。当时,他与袁粲、褚渊、刘秉号称“四贵”。此后,刘宋皇室成员为争权自相残杀,朝廷实权渐集于萧道成。

476

>
元徽四年(476年),萧道成升任尚书左仆射(宰相)。同年七月,久蓄逆志的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自恃是宋文帝长孙,又有勤王之功,意欲夺取帝位。萧道成果断征讨,激战于京口万岁楼下,后刘景素兵败被斩。

477

>
元徽五年(477年)六月,天气炎热,萧道成在家赤膊午睡,后废帝刘昱闯了进来,用骨箭射中他的肚脐。萧道成经过这次惊吓,知道再也不能辅佐这样的昏君。他命令越骑校尉王敬则收买皇帝侍从杨玉夫、杨万年等二十五人,伺机杀死刘昱。

479

>
升明三年(479年)三月初二日,宋顺帝任命萧道成为相国,总领百官,封给他十个郡的封地,号称齐公,颁赐九锡,让他仍然担任骠骑大将军、扬州牧、南徐州刺史等职。同年四月,宋顺帝颁诏,禅位于萧道成。萧道成在建康南郊登基称帝,国号齐,是为齐高帝,改元建元,史称南齐。

482

>
建元四年(482年)二月,萧道成身患重病。  同年三月壬戌日(4月11日),萧道成在临光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在位四年。四月庚寅日(5月9日  ),公卿大臣为萧道成上谥号为高皇帝,庙号太祖。同月丙午日(5月25日 ),葬于武进县的泰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