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大肠杆菌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APEC)引起的一种禽类局部或全身性传染病,其广泛的耐药性和复杂的血清型,一直制约对该病的防控,并对全球的养禽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存在于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中的LuxS/AI-2型密度感应系统,可产生通用自诱导信号分子AI-2 (Autoinducer,AI-2)。AI-2可与细菌受体结合,进一步诱导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调节自身的生理特性。AI-2的产生涉及微生物甲硫氨酸代谢通路(Activated methionine cycle, AMC),细菌可采用pfs/luxS和sa hH两种AMC代谢通路,而不同的代谢通路对APEC的调控机制以及应用甲硫氨酸代谢通路防治APEC的方法仍有待研究。本研究通过在APEC中构建不同甲硫氨酸代谢通路,探讨APEC在采用不同的甲硫氨酸代谢通路下对其致病性的影响,为研究APEC的致病机理提供基础,其中阻断或者改变APEC甲硫氨酸代谢通路的方法对APEC的诊疗及防控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甲硫氨酸代谢通路中IuxS、pfs和sahH基因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