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刘曜
刘曜(?~329年),字永明,新兴郡(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匈奴族。汉赵末代皇帝,汉光文帝刘渊从子。 刘曜善于属文,工草书隶。自幼聪慧,气度非凡。汉赵建国开始,即为之征战,参与永嘉之乱,覆灭西晋王朝。此后,领兵镇守长安,拜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平定外戚靳准叛乱后,登上帝位,迁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光初二年,改国号为赵,供奉冒顿单于。同年,大将军石勒自立,刘曜的前赵与石勒的后赵战火不息。在位期间,向西攻打仇池和凉州,向东抵御后赵,对内提倡汉学,设立学校,发展文教事业。 光初十二年(329年),为石勒所俘,被杀身亡。

人名:刘曜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834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释汉赵刘曜光初四年玉石谶——兼论刘、石之争

汉赵刘曜光初四年在终南山崩处发现一块刻有谶言的白玉,中书监刘均对玉石谶所作的灾异型解读客观上成为此后刘曜、石勒二赵间交争的重要引线。同时,通过稽考刘均解谶的知识基础以还原出当时主流的祥瑞型解读,可以从中揭示汉赵政权在立国前史、符命继承、国号变更及战略方向上的自我申说及其理论建构的实态。光初四年玉石谶事件的出现与后续的历史发展脉络典型地反映了谶纬因素对于早期中古社会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