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系元武宗海山次子,元明宗和世剌之弟,元朝第七位皇帝。元文宗早年丧父,在元朝皇权之争中屡历艰难,颠沛流离,曾被放逐到海南、建康等地。致和元年(1329年)燕帖木儿等人通过发动军事政变,拥戴图帖睦尔称帝,年号天历、至顺。在位期间,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分裂加剧,钦察贵族燕帖木儿把持大权,文宗转而虚崇文儒,希望通过推行“文治"来收揽人心。论文围绕文宗及其统治时期出现的各类问题展开论述,探讨文宗时期政治情况。全文除绪论、附录外,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考察元朝中期社会矛盾与文宗早期经历。元朝自成宗之后,社会矛盾加剧,统治腐败、财政拮据以及皇权之争成为较为突出的矛盾,特别是皇位之争,造成政局的持续动荡不安。在此环境之下,图帖睦尔经历曲折,虽然年幼有着皇子的光环,并且与世无争,还是被挤出都城,出居数千里之外的海南、建康等地。第二章主要论述文宗两次登基的前因后果,分析泰定帝末年的统治危机,论述两都之战和明文之争起因、经过及其影响。泰定帝末年,统治内部纷争加剧,远在南方的图贴睦尔被推上政治舞台。武宗朝旧臣燕帖木儿等人为了对抗泰定时期新贵,发动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