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张瑞图
张瑞图(1570年-1644年),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平等居士等;汉族,明代画家,晋江二十七都下行乡(福建省晋江市青阳下行乡)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三年,因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张瑞图之草书,用笔爽利,造型别致,但不耐寻味。” 擅山水画,效法元代黄公望,苍劲有力,作品传世极希。

人名:张瑞图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其字天下奇 其人姑置之——张瑞图其人其书

<正>在书法史上,张瑞图(1570-1641)是一位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书法大家,因书魏忠贤生祠碑文,名列逆案,为人所诟病,清修《明史》将之载入"阉党传"。数百年来,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学界相关研究亦多。笔者重新检索文献,拟从前人评价及其与叶向高之交游再论其人其书,中兼论人品、书品之关联②。一"、一艺之工不以人废"—张瑞图书法之评价与"人品即书品观"再审视张瑞图,字长公,又字无画,号二水,别号 

张瑞图装疯

<正>距泉州城约20里的地方,有一乡里名叫"下邢",是明朝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张瑞图的故乡。在那里,有一片宽旷的草场,俗称狗屎埔。提起狗屎埔的得名,原是有段历史的,而这段历史讲起来也饶有趣味。这竟然和张瑞图擅长书法有关。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的势焰熏天,炙手可热。皇帝赐建生祠将至落成之际,魏忠贤要当时的名流替他写一方匾额。这个想法在他未传播之前,就被董其昌探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