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刘秉忠 又称 刘侃、子聪、聪书记、刘文正、刘文贞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元初诗文家。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初名刘侃,出家为僧时法名子聪。祖籍瑞州(辽宁秦皇岛东),后迁居邢州(河北邢台)。刘秉忠8岁入学,13岁在帅府作质子,17岁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后出家为僧。元世祖忽必烈在潜邸,他因海云禅师被召入见,成为忽必烈的主要谋士,被称之为“聪书记”。忽必烈继位,至元元年(1264)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至元八年,他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议蒙古建国号为大元,并以中都为大都(北京)。至元十一年秋八月,无疾端坐,卒于上都。刘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死后还葬于大都,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刘秉忠无子,过继其弟之子为后。弟刘秉恕,字长卿,同仕于世祖朝。刘秉忠有《藏春集》6卷、《刘文贞公全集》32卷,今均存。《元诗选》初集据《藏春集》选入刘秉忠诗56首。刘秉忠是元初曲家,《录鬼簿》列其名于“前辈名公”节。散曲作品今存小令12首。其[南吕·干荷叶]是代表作,如“干荷叶,色苍苍,老柄摇风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与其诗风格相类。清人辑有刘秉忠词集《藏春乐府》。(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1991-10)

人名:刘秉忠

别名:刘侃、子聪、聪书记、刘文正、刘文贞

字: 仲晦

号: 藏春散人

谥号:文贞→文正

性别:男

所处时代:大蒙古国→元朝

国(旗)籍:

出生时间:1216

死亡时间:1274

祖籍:

出生地:邢州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

学位:

工作机构:

1242

>
乃马真后元年(1242年),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奉蒙古宗王忽必烈之诏前往和林。路过云中时,海云听闻刘秉忠博学多才,遂邀他同行。刘秉忠拜见忽必烈后,讲述佛法大意,忽必烈甚为称赞,多次垂询。刘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其深入研究《易经》及宋邵雍《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天下事了如指掌。忽必烈对刘秉忠甚是宠爱,海云返回南方后,刘秉忠就留在忽必烈的府邸供职。
贵由汗元年(1249年),刘秉忠因父亲去世奔丧回家,忽必烈赐金百两为治葬之用,且遣使送至邢州。服丧期满,便召还至和林。

1250

>
(1250年),刘秉忠至和林后,上书多达数十万字。可大致分为十四条

-6

>
元宪宗三年(1253年)、元宪宗四年(1254年)和元宪宗九年(1259年),刘秉忠随忽必烈两次征伐大理国和伐南宋。忽必烈采纳了刘秉忠的“赞(辅)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之言,命大将裂帛为旗,在旗帜上写“止杀”二字,分头号令各军在攻入大理城后,不得妄杀。所以在此役中,蒙古军每克一城,都没有妄戮一人。征南宋时,所到之处,人民全活者不可胜计。

1260

>
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称帝,即元世祖。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下诏建元纪年,设立中书省和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隐士都被录用。 [8]  刘秉忠虽居于忽必烈左右,但仍着旧服,当时人称他为“聪书记”。
至元元年(1264年),翰林学士承旨王鹗奏言:“刘秉忠早在陛下即位前,就参与军国大事,有劳有功。今陛下即位,万象更新,而刘秉忠仍着旧装,我等于心不安。应正其衣冠,给以厚爵。

1274

>
至元十一年(1274年),刘秉忠扈从忽必烈至上都,在南屏山的精舍清修。八月,刘秉忠忽然无病端坐而逝,享年五十九岁。忽必烈闻讯大为震惊,对群臣说:“秉忠为朕尽忠三十余年,小心谨慎,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学问之深,惟朕知之。”下令出内府钱助丧,派礼部侍郎赵秉温护送灵柩,葬于大都,后移葬到刘秉忠的故乡。
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 ,忽必烈追赠刘秉忠为太傅、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加赠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改谥“文正”。元仁宗时,又进封爵位为常山王。有元一代,汉人位封三公的,仅有刘秉忠一人而已。
元初功臣僧子聪——刘秉忠

本文是对元代开国元勋、高僧刘秉忠(子聪)的事迹梳理。宋、金末年社会连年动乱之际,在蒙古族南北征战夺取全国政权过程中实施民族压迫、歧视和杀戮政策的情况下,刘秉忠有机会以僧人身份长期参与元世祖即位前后的军政机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儒家的"仁义"、佛教的"慈悲济世"谏劝蒙古族最高统治者减缓暴政,保护民众,并且辅佐元朝廷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参与制定元朝政制和典章,举荐贤才,发展文教事业,致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应当给予崇高的评价。 

刘秉忠对郭守敬的影响探析

郭守敬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天文、水利、数学、仪器仪表制造、测绘、建筑等诸多方面成绩卓著,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郭守敬之所以能够成就如此辉煌的科技伟业,与他的恩师刘秉忠,这位大元帝国设计者,元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元代重臣刘秉忠事迹考释两则

元初重臣刘秉忠祖籍为瑞州。元代两个同名行政建制和江西地方志的错误引入造成刘秉忠祖籍江西的错误认识。刘秉恕墓志对这一问题作了彻底的解释。以刘秉忠为首"紫金山五杰"的学习时间一直缺乏信服的考证,刘秉忠《庚戌再还邢台》一诗为进一步认识这一问题提供契机。这一时期,张文谦、张易、王恂、郭守敬等一起从学于刘秉忠。 

元初北方诗人的塞外景物民俗诗——以刘秉忠、郝经、王恽为例

刘秉忠、郝经、王恽是元好问之后元初北方代表性诗人,有关于塞外景物、民俗的诗作。他们将塞外自然风光写入诗中,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开拓了诗歌的境界。在描写塞外民俗的作品中,他们着重突出了北方少数民族勇猛、彪悍的民族性格,展示出与中原民族迥然有别的民风民俗。这些内容在元代之前少有涉及,而刘秉忠等人的创作,引领时代风气之先,为元代塞外题材诗歌的兴盛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