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础性史书,科举历史是其书写的重要内容之一。实录文本中的科举史料约计3900余条,保守估计其总字数超过35万。实录科举史料具有文献价值、史学史层面的价值。探讨《明实录》对科举历史的书写,即是凭借科举史料在史学史层面的价值而作出的相关研究。实录科举历史的书写,不仅受制于客观历史事实,还受到皇权的干涉和史权利益诉求的影响。皇权与史权介入科举历史书写,形成皇权话语和史权话语。在这种格局中,实录科举历史书写形成了特定的史法:塑造皇帝科举运行的主角形象、宣扬皇帝文治伟绩和泽被天下士子的恩典,重视高级科举事件的书写,将科举作为历史人物书写的重要素材、宣扬科举的荣耀和入仕“正途”的地位。为了实现前述撰述意图,实录史官们在兼顾客观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在相关历史的书写之中运用了直书、隐没、歪曲、甚至制造“历史”等方式。皇权与史权在科举历史书写中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相同,皇权注重帝系变更情景下的科举书写,史权注重与史官自身利益相关的科举书写。帝系变更情景下的科举书写,因其夹杂着皇权的合法性问题,故而成为皇权关注的重点之一。皇权积极介入建文朝、景泰朝、正德朝、崇祯朝科举历史的书写,史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