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于实
于实(?~581年),本姓万忸于氏,字宾实,河南洛阳人。西魏北周时期大臣,太师燕国公于谨之子。早年进入宇文泰幕府,屡建功勋。西魏时期,累迁散骑常侍、开府仪同三司、渭州刺史,平定羌族叛乱。北周建立后,授民部中大夫、延寿郡公,迁柱国大将军、勋延二州刺史、燕国公,迁凉州总管。大象二年,拜上柱国、大左辅。隋文帝开皇元年,去世,获赠司空,谥号为安。

人名:于实

别名:

字: 宾实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北魏-隋朝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581年

祖籍:

出生地:河南洛阳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铎尔孟所购“墓地”与手绘图中的“公墓”——基于实地考察的分析报告

电视片《一个法国人的红楼梦》介绍说,法译本《红楼梦》校译者铎尔孟曾在北京西山为自己购买了"墓地",同时还提供了一张有"公墓"等标识的据说出自铎尔孟之手的示意图。本文对铎尔孟所购"墓地"与手绘图中的"公墓"所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 

“本之于天”与“主于实用”:论薛凤祚的思想转向及其价值

今人视为科学家的薛凤祚之所以离开孙奇逢而别求其他老师,原因不在于"王学空疏"而引起的思想离异,而在于孙奇逢当时所教的众多弟子之间"相隔太远"而引起的不便和孙奇逢所面临的家事及挚友鹿善继丧母而大病、丁忧还乡由此导致其不得不离开京师回老家。正是由于鹿善继、孙奇逢的首先引导,使得薛凤祚在晚明皇权主义颓废所导致的知识空间无限发展可能的环境中,以孙奇逢重构天人关系及"主于实用"思想为指导,在"本之于天"与"主于实用"之间兼采中西知识资源,以《易》为蓝本,以传统的"天"意识为依托,以实用为归宿,以平分中西基础上会通为手段,思想逐次展开。正是这种会通模式的一致性,把孙奇逢兼容并包的思路推向一个新境界,使得薛凤祚的思想与夏峰北学其他同仁一样显得与众不同。但由于清初皇权主义重建及其意识形态调控导致的知识空间的大幅萎缩,明清之际理学变革最终以官方主导的意识形态化的朱子学回归收场,正是在此情况下对夏峰北学学者思想的不断解构与重构导致会通必要性的消失,使得包括薛凤祚在内的夏峰北学都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