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刘虞 又称 刘伯安
刘虞(?-193年),字伯安。东汉宗室大臣、政治家,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东海恭王刘彊的后裔,丹阳太守刘舒之子。刘虞举孝廉出身,曾为东海郡吏,累迁幽州刺史,政绩卓著,颇有名望,后坐事免官。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为甘陵国相、宗正等职,安抚百姓。中平五年(188年),再次出任幽州牧。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累授大司马,封襄贲侯。董卓之乱时,拒绝袁绍的拥戴。初平四年(193年),率兵攻打公孙瓒,兵败被俘,惨遭杀害。

人名:刘虞

别名:刘伯安

字: 伯安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东汉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193年

祖籍:

出生地: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太傅、幽州牧

学位:

工作机构:

184

>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黄巾军攻破冀州诸郡。此后,朝廷任命刘虞为甘陵国相,前去安抚灾荒后的百姓,以俭朴为下属榜样,不久升为宗正。

187

>
中平四年(187年),前中山国相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与乌桓大人连盟,发动叛乱,进攻到蓟下,烧毁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部队达到十余万,屯住在肥如。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传书到各州郡,说要代替汉朝。张纯又使乌桓峭王等五万人部队,进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

188

>
中平五年(188年),朝廷因为刘虞在北方的威信很高,再次任命他为幽州牧。刘虞到达蓟城,精简了部队,广泛布施恩惠,派遣使者告峭王等人朝廷将宽大处理,可以免除他们犯下的罪责,又悬赏通缉张举、张纯二人。二人逃到塞外,其余的也都投降或逃跑了。

189

>
永汉元年(189年),董卓专权,派使者授予刘虞大司马,进封襄贲侯。

190

>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拜刘虞为太傅,召他入朝任职。但因道路阻塞,任命竟不能够到达。

191

>
初平二年(191年),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以及山东诸将商议,由于皇帝年幼且被董卓控制,想立汉室宗亲的刘虞为新皇帝,刘虞坚决不肯;于是韩馥等人又请刘虞领尚书事,以便按照制度对众人封官,刘虞再次拒绝。

193

>
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并送首级到京都,半路被刘虞的故吏尾敦劫走安葬。
“国有正统”:汉末地方大族废立皇帝图谋之破产及其影响

东汉末,多次出现地方大族废立皇帝的图谋,如汉阳大族阎忠劝皇甫嵩废汉自立、冀州刺史王芬联合豪杰谋废汉灵帝和汝南袁绍谋废汉少帝等。其时废立皇帝图谋之出现,彰显了地方势力的崛起、中央威权的丧失和君臣关系的恶化,而图谋之屡屡破产,又反映出当时汉天子仍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国有正统"的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汉末地方大族废立皇帝图谋之破产,成为制约东汉帝国分裂的重要因素,并对曹操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定影响。 

汉末洛阳的政治象征意义——从蔡邕《宗庙祝嘏辞》谈起

蔡邕《宗庙祝嘏辞》重提长安作为都城的政治传统,以为董卓迁都取得文化上的正当性,但迁都仍遭到士大夫群体反对,最终以董卓强制迁都告终。迁都后,长安的朝中士大夫以还都洛阳作为短期政治目标,汉献帝与洛阳共同构成了东汉王朝的象征符号。但洛阳的残破与曹操迎奉汉献帝后的政治宣传,最终导致了洛阳在政治文化中地位的淡化,同时汉献帝成为东汉王朝延续的象征。 

除了姓刘,在血统上并无优势 宗室三州牧如何成为割据势力

<正>历史的车轮从东汉末年的乱局走向三国鼎立,虽然大一统的王朝走向了分裂,但刘姓汉朝的法统并未随着东汉的灭亡而断绝,而是在益州的蜀汉政权中延续了下来。在汉末乱世中,刘姓宗室是一股相当显著的政治势力,蜀汉的建立正是这股势力发展的结果。但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这些在汉末乱世中翻云覆雨的刘姓宗室,就会产生一些疑问。第一,东汉政治中最重要的势力是外戚、宦官和豪强,刘姓宗室在东汉一代都缺乏重大政治影响力,为何会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骤然崛起?第二, 

“历史”如何改变“历史”

西汉时期,刘贺以昌邑王的身份登上皇位,之后又迅速被权臣霍光废黜,最终以海昏侯的身份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以《汉书》为代表的典范历史中,刘贺的荒淫形象得以确立并进入士人的历史记忆。自东汉末年以来,皇权被挑战时作为历史记忆的刘贺往往会被权臣与士人唤起,而与皇权被挑战相关史事及其历史书写也多有涉及刘贺记忆之处。在刘贺记忆唤起的过程中,不同立场的历史人物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刘贺记忆进行了利用。这一过程也赋予了刘贺形象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刘贺的记忆被不同程度地扭曲,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部刘贺途释史。汉晋之际与刘贺记忆相关的政治事件为王芬谋废汉灵帝、董卓废少立献、袁绍韩馥议立刘虞为帝、曹髦的葬仪之议以及后凉宗室之争。针对政治事件,分析其历史背景、还原历史语境,并将刘贺记忆唤起后的状况与典范历史相比较,能够得出刘贺记忆被利用被扭曲被诠释的状况。汉晋之际涉及刘贺记忆的历史书写个案有东晋“枯木复生”异象的历史性类比和东晋废帝与刘贺的异同。针对历史书写,分析书写者的立场与目的,能够得出刘贺作为历史参照物的作用。总体而言,被唤起的刘贺记忆主要集中在其道德污点、废黜条件、政治环境以及葬仪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贺记忆呈... 

论田畴

田畴,三国时期幽州豪强,喜读书,善击剑,好忠义,一生颇多功绩。早年为刘虞从事,曾奉使长安,以表人臣忠节。后来入徐无山,率众保居,期间拒绝袁氏父子招命,却愿意帮助曹操,击败乌桓。在那个天下动荡,王朝更迭的时代,田畴不慕名利,更不愿做一个政治投机者,始终坚持着儒者那份高尚的气节。他身在乱世,但心里却充满着对行将就木的汉朝的深深眷恋,他不愿意支持曹操,也不能强硬反对,而是采取一种温和的方式对抗着,最终成全了他坚守的君臣之义。 

北京的长城从哪里来

<正>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工事,包括边墙、烽燧、关隘和镇堡等一系列防御体系,被称为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北京市的境内,依然矗立着早到北齐,晚至明代的长城。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称北京的地形为北京小平原,它的东、北、西三面被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所包围,这些山地又将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限隔开来,因此 

袁绍、韩馥议立刘虞为帝考论

东汉末年,山东州郡以讨伐董卓为名起兵,袁绍、韩馥等人曾策划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董卓也以加官进爵的方式拉拢刘虞。关于此事,刘虞本身并不认可,山东诸将内部亦有不同意见。刘虞最终选择了一条奉迎献帝、保境安民的政治路线,也正是因为这种政治选择,刘虞无法适应初平年间乱世的政治生态,最终被公孙瓒擒杀。将议立刘虞放在汉魏之际皇权衰微的大背景下观察,可以得出这是一次"皇权符号化"的尝试,而这种尝试也影响到了建安政治。 

幽州与东汉政治研究

秦汉时期的幽州,其民族、军事、地理等特色鲜明,尤其是作为边地,既是国家权力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边防体系的重要一环,因而本文以边地为视角研究幽州与东汉政治。全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论述幽州与东汉前期的政治,重点论述了东汉政权初创时期的幽州及对幽州地区的军功阶层研究。第二章探究了幽州与东汉中期的政治。东汉中期,幽州作为边地行政区,王朝加强了此地边防建设,并采用羁縻与以夷制夷的边疆政策。以东汉时期幽州籍的三公九卿为探讨对象,边地幽州在东汉中期的政治发展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东汉末期,政局混乱之下,以阳球、卢植、崔烈为代表的幽州籍官员活跃在东汉末年的政坛上及其后该地区逐渐分离为地方割据势力的过程及原因。结语部分指出边地幽州与东汉王朝的兴起、延续、灭亡息息相关,幽州与东汉政治之关系的演进顺应了秦汉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 

汉末三宗室

<正>汉末州郡拥兵割据,分裂局面由此形成。灵、献之世,宗社式微,汉室宗亲却不乏执掌部州之例,如《后汉书》诸传有刘虞、刘表、刘焉三者。《三国志》无刘虞传,除刘表、刘焉(子刘璋),另有刘备、刘繇(兄刘岱)亦为方镇;其余宗室人物不足为论,如刘晔、刘放,皆曹操近臣。《魏书·刘晔传》曰:"(刘)晔覩汉室渐微,已 

左耳

<正>根据饶雪漫同名小说改编[电视剧]献给我们曾经如潮水般汹涌的青春和爱情米咪郑凯黄仁德(韩)马吟吟段博文(友情出演)许龄月周游朱颜曼滋刘虞佳主演 

兰芝Beauty Road活动中国最终站(西安)圆满落幕

<正>9月25日9月27日,兰芝于西安举办"兰芝Beauty Road"活动,该活动是兰芝2015年启动的历经亚洲7座城市体验兰芝气垫BB霜的国际活动,而西安是中国第四站、亚洲第七站(终点站)。9月25日当天,活动特邀兰芝形象模特刘虞佳闪耀亮相,分享兰芝气垫BB霜与兰芝所引领的K妆潮。2015年7月中旬,在泰国拉开帷幕的"兰芝Beauty Road"已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圆满落幕。兰芝品牌中国区总经理杨俊琳表示:"兰芝Beauty Road活动中国站自上海启程,继续在成都、北京、西 

“典”的两则史料辨正

西周格伯簋铭文中记载的"典"与《后汉书·刘虞传》中记载的"典当",分别是迄今发现的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典"与"典当"用语。一些学者认为,两则文献中的"典"与"典当"分别具有典卖与典当之义,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至今尚无学者对此问题作充分的论证,所提出的观点缺乏令人信服的理据作支撑。通过考察典制的发生学意义,并结合两则文献的时代背景与其它史料作综合分析,不难看出,这两则文献记载的内容,均与典制无关,不能视为典制的早期运用。 

《三国志·武帝纪》辨误二则

1.曹操的"诸君北面,我自西向"战略是错误的。190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袁绍提出另立朝廷,即立刘虞为帝,把刘虞的各方面优势转化成胜势。这对削弱董卓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加强联军的内部团结,扭转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太祖到酸枣"条空谈对董卓实行战略包围不与之战,就是中了董卓御敌于函谷关以东的诡计,变相帮助董卓渡过政治危机,也是和曹操平定董卓之乱的思想和行动背道而驰的。因而是条值得商榷的史料。 

魏晋南北朝的名著也雷同

<正>《三国志》、《后汉书》、《续汉书》……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魏晋南北朝名著,无论人们以史学或文学的眼光去审视,都能发现其熠熠生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在阅读这些著作时,我们能够比较清晰地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时代的作品在写人记事时有较多的雷同现象,现试举几例与读者探讨。一、曹节让猪与刘虞让牛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本文中的《三国志》均指裴松之注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裴松之引用《续汉书》中的文字,用以介绍曹操的身世。其中有写:"腾父节, 

白马将军公孙瓒

<正>公孙瓒因小时受歧视,导致功成名就后仍心理偏执。惜哉!在如今的历史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骑着白马的主帅形象。如果是汉代以前的题材,这样的细节或许有些失真。汉朝有一个说法,叫做"将军不敢骑白马",这并非翻译之后的白话,而是出自汉代著作《淮南子》的原文。之所以有此规定,据说一是因为白马的颜色过于鲜明, 

东汉北京地方政治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汉书》、《后汉书》等基本史料和考古资料,从行政制度、政局演变、民族关系三个方面对东汉北京地方政治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东汉北京地区行政制度的研究,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在《后汉书·郡国志》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史料对东汉北京地区行政区划和建置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做一复原。结论是东汉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经历了从郡国并立制到郡县二级制再到州郡县三级制的变化;又此地的行政区划不仅在东汉前后有较大改变,而且较之西汉也有较大调整。第二部分主要是利用现有史料和考古资料对北京地区的官僚行政组织做一梳理,其中包括州内行政组织、郡国行政组织、县级行政组织、乡里行政组织四项。结论是东汉北京官僚行政组织在遵循一般行政组织的基础上又有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其次,对东汉北京地区政局的研究,分为东汉前期和东汉中后期两个时间段进行讨论。东汉前期随着刘秀对王郎政权、河北起义军、张丰政权、彭宠政权的逐次消灭,以及郭伋、陈?、张堪等人对北京地区的治理,从而使两汉之际北京地区的动乱局势逐渐得到稳定。但到了东汉中后期,由于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使北京地区贫富差距增大,社会矛盾趋于尖锐,最终爆发... 

田畴传

<正>原文欣赏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宗室遗老,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 

齐鲁士人与两汉政治

齐鲁地区是两汉时期官吏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齐鲁士人与两汉政治有着密切关系。大多数学者对此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大都是按照人物排列,采取分散的、孤立的个案研究方式,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从宏观上对两汉时期齐鲁士人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群体化研究,至于结合政治学原理,从治国理论高度来审视齐鲁士人与两汉政治关系,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课题研究。本文正是以两汉历史上关系国家盛衰的中央政治、地方治理两大问题为基本线索,从整体上考察两汉时期齐鲁士人在这些政治领域的实践作为,力求在两汉社会大背景下总结出他们对两汉的突出贡献及其经验教训。上篇“齐鲁士人与两汉中央政事”,这是全文的主体与铺垫,具体又分为齐鲁士人与中央决策、中央咨议、中央行政三个章节。两汉时期尤其是西汉,齐鲁士人是参与中央决策的重要人物,其中不乏布衣之士上书进言乃成大功、立大业者。他们凭借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深远的谋略,辅助统治者对两汉历史上一些错综复杂且又关系国家兴衰安危的重大问题上做出较为正确的抉择。无论以何种身份、何种方式参与决策,这些齐鲁士人都为汉帝国封建大厦上层建筑的构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保证最高决策权的正确运行,封建皇帝需要智囊集团参议朝政... 

论秦汉时期辽宁地区的民族与文化

先秦时期的辽宁地区 ,在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燕国将华夏文化直接传播到了辽宁及其以外地区。秦汉统一王朝对东北地区实行了郡县、王国、部落三种相辅相成的统治政策 ,进一步促进了辽宁等地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从《汉末英雄记》看公孙瓒

<正> 东汉末年的群雄中,公孙瓒是一个特殊人物。当时,人们赞扬过他的“文武才力”;王粲《汉末英雄记》更有不少关于他的描述,在这个“建安七子”之一的作家心目中,公孙瓒是一位英雄。他的一生,反对大姓豪族,同时也主要在他们的反对下失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人物。现以《汉末英雄记》为主加以评述,是否妥当,敬请史学界的同志们指正。 

“国有正统”:汉末地方大族废立皇帝图谋之破产及其影响

东汉末,多次出现地方大族废立皇帝的图谋,如汉阳大族阎忠劝皇甫嵩废汉自立、冀州刺史王芬联合豪杰谋废汉灵帝和汝南袁绍谋废汉少帝等。其时废立皇帝图谋之出现,彰显了地方势力的崛起、中央威权的丧失和君臣关系的恶化,而图谋之屡屡破产,又反映出当时汉天子仍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国有正统"的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汉末地方大族废立皇帝图谋之破产,成为制约东汉帝国分裂的重要因素,并对曹操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定影响。 

汉末洛阳的政治象征意义——从蔡邕《宗庙祝嘏辞》谈起

蔡邕《宗庙祝嘏辞》重提长安作为都城的政治传统,以为董卓迁都取得文化上的正当性,但迁都仍遭到士大夫群体反对,最终以董卓强制迁都告终。迁都后,长安的朝中士大夫以还都洛阳作为短期政治目标,汉献帝与洛阳共同构成了东汉王朝的象征符号。但洛阳的残破与曹操迎奉汉献帝后的政治宣传,最终导致了洛阳在政治文化中地位的淡化,同时汉献帝成为东汉王朝延续的象征。 

除了姓刘,在血统上并无优势 宗室三州牧如何成为割据势力

<正>历史的车轮从东汉末年的乱局走向三国鼎立,虽然大一统的王朝走向了分裂,但刘姓汉朝的法统并未随着东汉的灭亡而断绝,而是在益州的蜀汉政权中延续了下来。在汉末乱世中,刘姓宗室是一股相当显著的政治势力,蜀汉的建立正是这股势力发展的结果。但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这些在汉末乱世中翻云覆雨的刘姓宗室,就会产生一些疑问。第一,东汉政治中最重要的势力是外戚、宦官和豪强,刘姓宗室在东汉一代都缺乏重大政治影响力,为何会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骤然崛起?第二, 

“历史”如何改变“历史”

西汉时期,刘贺以昌邑王的身份登上皇位,之后又迅速被权臣霍光废黜,最终以海昏侯的身份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以《汉书》为代表的典范历史中,刘贺的荒淫形象得以确立并进入士人的历史记忆。自东汉末年以来,皇权被挑战时作为历史记忆的刘贺往往会被权臣与士人唤起,而与皇权被挑战相关史事及其历史书写也多有涉及刘贺记忆之处。在刘贺记忆唤起的过程中,不同立场的历史人物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刘贺记忆进行了利用。这一过程也赋予了刘贺形象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刘贺的记忆被不同程度地扭曲,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部刘贺途释史。汉晋之际与刘贺记忆相关的政治事件为王芬谋废汉灵帝、董卓废少立献、袁绍韩馥议立刘虞为帝、曹髦的葬仪之议以及后凉宗室之争。针对政治事件,分析其历史背景、还原历史语境,并将刘贺记忆唤起后的状况与典范历史相比较,能够得出刘贺记忆被利用被扭曲被诠释的状况。汉晋之际涉及刘贺记忆的历史书写个案有东晋“枯木复生”异象的历史性类比和东晋废帝与刘贺的异同。针对历史书写,分析书写者的立场与目的,能够得出刘贺作为历史参照物的作用。总体而言,被唤起的刘贺记忆主要集中在其道德污点、废黜条件、政治环境以及葬仪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贺记忆呈... 

论田畴

田畴,三国时期幽州豪强,喜读书,善击剑,好忠义,一生颇多功绩。早年为刘虞从事,曾奉使长安,以表人臣忠节。后来入徐无山,率众保居,期间拒绝袁氏父子招命,却愿意帮助曹操,击败乌桓。在那个天下动荡,王朝更迭的时代,田畴不慕名利,更不愿做一个政治投机者,始终坚持着儒者那份高尚的气节。他身在乱世,但心里却充满着对行将就木的汉朝的深深眷恋,他不愿意支持曹操,也不能强硬反对,而是采取一种温和的方式对抗着,最终成全了他坚守的君臣之义。 

北京的长城从哪里来

<正>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工事,包括边墙、烽燧、关隘和镇堡等一系列防御体系,被称为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北京市的境内,依然矗立着早到北齐,晚至明代的长城。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称北京的地形为北京小平原,它的东、北、西三面被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所包围,这些山地又将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限隔开来,因此 

袁绍、韩馥议立刘虞为帝考论

东汉末年,山东州郡以讨伐董卓为名起兵,袁绍、韩馥等人曾策划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董卓也以加官进爵的方式拉拢刘虞。关于此事,刘虞本身并不认可,山东诸将内部亦有不同意见。刘虞最终选择了一条奉迎献帝、保境安民的政治路线,也正是因为这种政治选择,刘虞无法适应初平年间乱世的政治生态,最终被公孙瓒擒杀。将议立刘虞放在汉魏之际皇权衰微的大背景下观察,可以得出这是一次"皇权符号化"的尝试,而这种尝试也影响到了建安政治。 

幽州与东汉政治研究

秦汉时期的幽州,其民族、军事、地理等特色鲜明,尤其是作为边地,既是国家权力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边防体系的重要一环,因而本文以边地为视角研究幽州与东汉政治。全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论述幽州与东汉前期的政治,重点论述了东汉政权初创时期的幽州及对幽州地区的军功阶层研究。第二章探究了幽州与东汉中期的政治。东汉中期,幽州作为边地行政区,王朝加强了此地边防建设,并采用羁縻与以夷制夷的边疆政策。以东汉时期幽州籍的三公九卿为探讨对象,边地幽州在东汉中期的政治发展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东汉末期,政局混乱之下,以阳球、卢植、崔烈为代表的幽州籍官员活跃在东汉末年的政坛上及其后该地区逐渐分离为地方割据势力的过程及原因。结语部分指出边地幽州与东汉王朝的兴起、延续、灭亡息息相关,幽州与东汉政治之关系的演进顺应了秦汉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 

汉末三宗室

<正>汉末州郡拥兵割据,分裂局面由此形成。灵、献之世,宗社式微,汉室宗亲却不乏执掌部州之例,如《后汉书》诸传有刘虞、刘表、刘焉三者。《三国志》无刘虞传,除刘表、刘焉(子刘璋),另有刘备、刘繇(兄刘岱)亦为方镇;其余宗室人物不足为论,如刘晔、刘放,皆曹操近臣。《魏书·刘晔传》曰:"(刘)晔覩汉室渐微,已 

左耳

<正>根据饶雪漫同名小说改编[电视剧]献给我们曾经如潮水般汹涌的青春和爱情米咪郑凯黄仁德(韩)马吟吟段博文(友情出演)许龄月周游朱颜曼滋刘虞佳主演 

兰芝Beauty Road活动中国最终站(西安)圆满落幕

<正>9月25日9月27日,兰芝于西安举办"兰芝Beauty Road"活动,该活动是兰芝2015年启动的历经亚洲7座城市体验兰芝气垫BB霜的国际活动,而西安是中国第四站、亚洲第七站(终点站)。9月25日当天,活动特邀兰芝形象模特刘虞佳闪耀亮相,分享兰芝气垫BB霜与兰芝所引领的K妆潮。2015年7月中旬,在泰国拉开帷幕的"兰芝Beauty Road"已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圆满落幕。兰芝品牌中国区总经理杨俊琳表示:"兰芝Beauty Road活动中国站自上海启程,继续在成都、北京、西 

“典”的两则史料辨正

西周格伯簋铭文中记载的"典"与《后汉书·刘虞传》中记载的"典当",分别是迄今发现的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典"与"典当"用语。一些学者认为,两则文献中的"典"与"典当"分别具有典卖与典当之义,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至今尚无学者对此问题作充分的论证,所提出的观点缺乏令人信服的理据作支撑。通过考察典制的发生学意义,并结合两则文献的时代背景与其它史料作综合分析,不难看出,这两则文献记载的内容,均与典制无关,不能视为典制的早期运用。 

《三国志·武帝纪》辨误二则

1.曹操的"诸君北面,我自西向"战略是错误的。190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袁绍提出另立朝廷,即立刘虞为帝,把刘虞的各方面优势转化成胜势。这对削弱董卓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加强联军的内部团结,扭转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太祖到酸枣"条空谈对董卓实行战略包围不与之战,就是中了董卓御敌于函谷关以东的诡计,变相帮助董卓渡过政治危机,也是和曹操平定董卓之乱的思想和行动背道而驰的。因而是条值得商榷的史料。 

魏晋南北朝的名著也雷同

<正>《三国志》、《后汉书》、《续汉书》……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魏晋南北朝名著,无论人们以史学或文学的眼光去审视,都能发现其熠熠生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在阅读这些著作时,我们能够比较清晰地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时代的作品在写人记事时有较多的雷同现象,现试举几例与读者探讨。一、曹节让猪与刘虞让牛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本文中的《三国志》均指裴松之注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裴松之引用《续汉书》中的文字,用以介绍曹操的身世。其中有写:"腾父节, 

白马将军公孙瓒

<正>公孙瓒因小时受歧视,导致功成名就后仍心理偏执。惜哉!在如今的历史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骑着白马的主帅形象。如果是汉代以前的题材,这样的细节或许有些失真。汉朝有一个说法,叫做"将军不敢骑白马",这并非翻译之后的白话,而是出自汉代著作《淮南子》的原文。之所以有此规定,据说一是因为白马的颜色过于鲜明, 

东汉北京地方政治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汉书》、《后汉书》等基本史料和考古资料,从行政制度、政局演变、民族关系三个方面对东汉北京地方政治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东汉北京地区行政制度的研究,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在《后汉书·郡国志》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史料对东汉北京地区行政区划和建置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做一复原。结论是东汉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经历了从郡国并立制到郡县二级制再到州郡县三级制的变化;又此地的行政区划不仅在东汉前后有较大改变,而且较之西汉也有较大调整。第二部分主要是利用现有史料和考古资料对北京地区的官僚行政组织做一梳理,其中包括州内行政组织、郡国行政组织、县级行政组织、乡里行政组织四项。结论是东汉北京官僚行政组织在遵循一般行政组织的基础上又有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其次,对东汉北京地区政局的研究,分为东汉前期和东汉中后期两个时间段进行讨论。东汉前期随着刘秀对王郎政权、河北起义军、张丰政权、彭宠政权的逐次消灭,以及郭伋、陈?、张堪等人对北京地区的治理,从而使两汉之际北京地区的动乱局势逐渐得到稳定。但到了东汉中后期,由于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使北京地区贫富差距增大,社会矛盾趋于尖锐,最终爆发... 

田畴传

<正>原文欣赏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宗室遗老,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 

齐鲁士人与两汉政治

齐鲁地区是两汉时期官吏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齐鲁士人与两汉政治有着密切关系。大多数学者对此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大都是按照人物排列,采取分散的、孤立的个案研究方式,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从宏观上对两汉时期齐鲁士人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群体化研究,至于结合政治学原理,从治国理论高度来审视齐鲁士人与两汉政治关系,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课题研究。本文正是以两汉历史上关系国家盛衰的中央政治、地方治理两大问题为基本线索,从整体上考察两汉时期齐鲁士人在这些政治领域的实践作为,力求在两汉社会大背景下总结出他们对两汉的突出贡献及其经验教训。上篇“齐鲁士人与两汉中央政事”,这是全文的主体与铺垫,具体又分为齐鲁士人与中央决策、中央咨议、中央行政三个章节。两汉时期尤其是西汉,齐鲁士人是参与中央决策的重要人物,其中不乏布衣之士上书进言乃成大功、立大业者。他们凭借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深远的谋略,辅助统治者对两汉历史上一些错综复杂且又关系国家兴衰安危的重大问题上做出较为正确的抉择。无论以何种身份、何种方式参与决策,这些齐鲁士人都为汉帝国封建大厦上层建筑的构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保证最高决策权的正确运行,封建皇帝需要智囊集团参议朝政... 

论秦汉时期辽宁地区的民族与文化

先秦时期的辽宁地区 ,在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燕国将华夏文化直接传播到了辽宁及其以外地区。秦汉统一王朝对东北地区实行了郡县、王国、部落三种相辅相成的统治政策 ,进一步促进了辽宁等地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从《汉末英雄记》看公孙瓒

<正> 东汉末年的群雄中,公孙瓒是一个特殊人物。当时,人们赞扬过他的“文武才力”;王粲《汉末英雄记》更有不少关于他的描述,在这个“建安七子”之一的作家心目中,公孙瓒是一位英雄。他的一生,反对大姓豪族,同时也主要在他们的反对下失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人物。现以《汉末英雄记》为主加以评述,是否妥当,敬请史学界的同志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