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刘侗
字同人,号格庵,明湖北麻城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外放南直隶(今江浙一带)吴县(苏州)知县,到任途中路过扬州,死于船上。年仅四十四岁。与于奕正合作写了《帝京景物略》,自述此书“今帝京名篇,而所记山水、园林、宇也。若指画经济,娓娓不休……首善书院之讲学,三忠祠之运漕,卢沟桥之河道,稽山馆之沿习,偶谭及之,用志欣慨”。还著有《尤井崖诗》、《雉草》、《韬光三十二义》等。来源于《中国方志大辞典》

人名:刘侗

别名:

字: 同人

号: 格庵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清朝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1593年

死亡时间:1636年

祖籍:麻城县(今湖北麻城市)

出生地:麻城县(今湖北麻城市)

人物标签:散文家

求学院校:

官职:吴县知县

学位:进士

工作机构:

1593

>
明代散文家,湖广省麻城县(今属湖北麻城)人。

1634

>
崇祯七年(1634)进士。
刘侗和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于收集材料,他撰写文字。他们还曾合撰《南京景物略》,书未完成,残稿今亦不传。《帝京景物略》主要记述北京地区的山川园林、庵庙寺观、桥台泉潭、岁时风俗。写作态度认真,“景一未详,裹粮宿舂;事一未详,发箧细括”,故记述的北京风物有较高的资料价值。此书在艺术上也有特色。《帝京景物略》为了使表现对象具有鲜明性和准确性,在描写的次序、详略、位置上颇费斟酌,可见出作者惨淡经营的独到匠心。如《三圣庵》先渲染三圣庵的环境,次述庵的本身,最后以庵内观稻台可饱览畦陇、林木、梵宇、雉喋作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书在语言上体现了竟陵派散文的特点,遣词造句,往往打破常观,改变通常句式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水尽头》等篇,生动形象,给人一种质实的立体感。但论者有认为刘侗散文因用字造句奇特怪僻而带来艰涩之病。
后选任吴县知县,赴任途中逝于扬州。
明代麻城刘氏家族研究——以家谱为中心

明代湖北麻城刘氏家族为典型的科举家族兼锦衣卫家族,同时也是明代麻城地区最具盛名的望族之一,其发迹至式微的过程都与明王朝的时代脉络息息相关。刘氏家族顺应“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潮流,自江西弋阳迁至湖北麻城,并至迟在元末时已成为麻城当地较有影响力的家族。元明易代之际,族人刘梦因功获赏官职,标志着刘氏家族仕宦之路的开端。刘从政以科举入仕,使刘氏家族正式跻身士绅阶层。刘训等人对耕读文化的认可与践行,为刘氏家族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明中期刘氏家族全面崛起,刘天和的成功代表了刘氏家族最高的政治成就,而同时期族人刘淑相在仕途的坎坷,则体现了麻城刘氏家族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明中后期,刘守有以恩荫为契机,开拓新的晋升渠道,正式完成了刘氏家族从科举家族到锦衣卫家族的转变。这种荫袭而来的权力来自于朝廷的恩例,这也就使得家族命运对明朝廷的依赖性更强,因而在明朝廷大厦将倾之际,麻城刘氏逐渐走向衰落。在地方权势的建构过程中,麻城刘氏通过婚姻圈整合地方资源,通过交友圈不断扩大关系网,为家族的兴盛与发展积淀更多的丰富人脉资源。此外,刘氏还通过修撰家谱、践行家族文化等内容规范族人行为;通过掌握地方信仰解释权,使自身家族的... 

明代麻城刘氏家族研究

明代麻城刘氏家族甲科蝉联,人才渊薮,是明代麻城地区的重要家族代表之一。在明代,该家族共有十代人,其中文武进士共计十四人,是名副其实的进士家族。而明代麻城锁口河刘氏家族支系发展失衡,进士人数、时间分布不均,中式者大致集中于明代中后期,并于崇祯年间进士人数达到顶峰。进士成员的成就高低直接影响了明代麻城刘氏家族的地位与名望。经研究发现,麻城锁口河刘氏家族在明代大致呈现出起家发展、顶峰至渐缓发展的家族发展规律。明代麻城锁口河刘氏家族中的进士成员,仅举要者言之,如名臣庄襄刘天和,在政治、军事、治水、医药等方面颇有成就,被载入《明史》。如锦衣卫重臣刘守有,三朝辅臣,深受帝宠,将其人脉拓展至明代政坛最中心。如麻城王谢刘承禧,其收藏的《金瓶梅》仍为当今学界研究探讨的热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上印有刘承禧的题跋;臧懋循的《元曲选》诸多篇目取自刘承禧的藏品。如竟陵派文奇刘侗,是竟陵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所著《帝京景物略》一书具有历史、文学和艺术多重价值。明代麻城锁口河刘氏家族巩固和发展家族势力的方式,无外乎结交权贵与联姻。麻城刘氏子孙结交了诸多权臣名流,如王世贞、张居正、汤显祖、胡缵... 

“家园—他乡”之间:明清士人西山诗文的心灵空间

在"家园—他乡"的两极空间二元结构中,常存在中性地带。当家园失落了以后,人们会寻找一个"替代空间",来满足自我的"恋地情结"。西山对于明清京师士人来说就是一种具有地方感的"替代空间"。由于临近京师又有南方山水的灵秀,西山虽不是家园但具备慰藉心灵的功能。京师士人在朝市与山林之间,始终涌动着痛苦与逃离、追寻与屈服的矛盾与挣扎,难以找到出处之间的统一。虽然身处帝乡,西山诗文却体现出了与皇权文化不一样的想象空间,其中饱含着士人的家国情怀。 

明代北京西郊佛寺园林景观与游赏活动考略

北京西郊地区既有起伏的山林,又有平坦的田野,水泉丰沛,自然条件优越,明代在此修造了大量的佛寺,大多具有园林属性,呈现出丰富的景观面貌。本文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对明代北京西郊佛寺园林的分布以及经典实例的景观构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其造园理景手法与游赏活动作进一步的探析。 

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

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著。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 

明代北京西郊佛寺园林景观与游赏活动考略

北京西郊地区既有起伏的山林,又有平坦的田野,水泉丰沛,自然条件优越,明代在此修造了大量的佛寺,大多具有园林属性,呈现出丰富的景观面貌。本文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对明代北京西郊佛寺园林的分布以及经典实例的景观构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其造园理景手法与游赏活动作进一步的探析。 

北京京剧院:守住根和魂,更要与时俱进

<正>论及我国舞台艺术,国粹京剧源远流长。这项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且经久不衰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需要下,努力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求新求变求发展。正如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所说的那样,时代是一面镜子,在文艺作品中有所投射,也影响着京剧艺术舞台内容及形式的迭代与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京剧艺术在不悖本体的原则下,以现代观众的审美需要与京剧的本质特征为发展基础,把握时代脉搏,置身历史的大潮中,找到了自身更为坚实的立足点。在实践中探索,在继承中出新。 

竟陵派小品文研究

崛起于明代晚期的竟陵派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风格和文艺批评观而名噪一时,对明末清初的文坛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竟陵派的小品文创作是晚明小品文创作以及中国古代小品文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思想、作品题材以及审美追求等方面,竟陵派的小品文创作均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小品文创作实践中,竟陵派在继承古人创作精神的同时积极探索文学作品对于创作主体真性情的表达,在拟古与求变中走出一条独抒性灵的回归文学创作本真的道路。就作品题材而言,竟陵派小品文的创作题材既是对晚明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与描摹,更是作者个性化的体味与思考。这种独特的感悟蕴含了自己的“真情”,达成了“灵”与“厚”的共鸣,也是晚明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悄然发生变化的一种表征。竟陵派以自身独特的“幽深孤峭”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审美范式,并且将之贯彻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这种推崇个性的解放和性灵的抒发,重视个体生命的真实体验和感性的审美倾向的创作实践,无疑极大地拓宽了竟陵派小品文的写作空间。在文学创作观念以及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方面,竟陵派小品文均体现出难得的创新意识。这与晚明特殊的政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思潮以及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均... 

北戏有戏

<正>"戏剧绝对不能离开舞台,只有在舞台上它才具有生命,才能和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在院长刘侗的带领下,北戏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排练教室里,京剧专业的学生们一板一眼地排演着《霸王别姬》,指导老师时而从旁指点。 

公安竟陵诸家与园林艺术

晚明文人酷好山水与园林,蔚为风气,荆楚名士,公安、竟陵代表作家也不例外。公安三袁、竟陵钟谭及麻城刘侗等荆楚名士,深受晚明士林风气影响,鼓之扬之,曾游览诸多名园,三袁还有构园实践经验。其园林观注重因借、逼肖自然界真山水,崇尚天成、天工而忌雕饰太重,要求匠心独运而能妙合物理天趣,是其美学思想组成一部分,与其文学观相通。其时园林艺术高度繁荣,吴地则冠绝天下,研究成果最丰;荆楚也有长足发展,唯研究不够。本文重在论述袁宏道、袁中道、钟惺、刘侗四位山水园林癖好、游园造园活动、园林美学思想。 

《帝京景物略》小品文研究

明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发生巨变,个性解放思潮兴起。同时,这一时期亦是政局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黑暗的时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小品文勃然兴起,出现众多名家,如公安派三袁、竟陵派钟惺和谭元春等,他们风格迥异,在晚明文坛具有重要影响。《帝京景物略》便是竟陵派后期小品文的殿军之作。作者刘侗在行文过程中,采用独特新颖的语言描摹景物,生动形象,细腻深刻,体现了竟陵派幽深孤峭的文学风格。本文即以《帝京景物略》中的小品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引言部分主要对《帝京景物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简要介绍该论文的选题原因。此部分的重点是论述当代学者对该书的研究现状,并细述本文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价值。第一章论述《帝京景物略》小品文产生的历史背景。本章主要从晚明时代的政治现实、经济环境、文化氛围三方面着手,论述晚明复杂的社会境况对该书的写作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介绍《帝京景物略》的作者与成书。首先谈及作者问题,该小品文集是由三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协力合作完成的。在成书过程中,于奕正搜集资料,周损删选诗歌,刘侗铺排辞藻。其次详述该书客观严谨的写作态度以及版本的流传问题,并主要介绍纪昀与蒲松龄两位大家... 

试论刘侗《帝京景物略》的写景视角

刘侗的《帝京景物略》充分奠定了他在晚明小品散文领域的地位。但学界对刘侗及其《帝京景物略》文学成就的研究还相当有限。然而,《帝京景物略》在写景方面成就突出,山川水景、园林风光和社会民俗,是《帝京景物略》风物描写的主要内容;移步换景、远近落离和时空穿插,是《帝京景物略》写景的主要手法,它们共同构成刘侗《帝京景物略》的写景视角。 

竟陵派山水游记研究

晚明文坛,竟陵派异军突起,他们在继承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基础上,为了矫正前后七子复古拟古和公安派俚俗轻率的弊端,开辟出了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实现了山水游记文学风格的新风尚和新路径,引领了一股晚明小品文的新潮流。他们将空旷孤迥的意境作为为文的上乘境界,主张在读书的基础上,追求文章的思想厚度,在精神上达到古人的境界。竟陵派确实矫正了公安派的直率、俚俗,但是其幽静、孤怀的审美方式却也造成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情绪,使得其文走向了晦涩、孤僻之路。本文拟从竟陵派的山水游记作品出发,对竟陵派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学观念、山水游记作品的审美格调以及内部成员的精神特质进行分析,阐释竟陵派山水游记在晚明小品文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帝京景物略》的园林研究

《帝京景物略》是一部记述明代北京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和民情风俗等内容的中国小品文名著,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由明代刘侗、于奕正、周损三人合作而成。作者以城北内外、城东内外、城南内外、西城内外、西山上下、畿辅各地为先后顺序,采用客观描述的写作笔法,将明代北京以及周边各州、县的重要名胜古迹和富有情趣的风俗民情,尽数作了介绍,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言简意赅,成书有据,为后世研究明代北京的社会、文化、景致等各方面情况留下了大量珍贵、详实的文字记录。 本文从园林研究的角度,对《帝京景物略》全文进行剖析解读,归纳总结书中主要的园林内容,尤其对书中记述的三种主要的园林类型——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山川名胜园林内容进行分类,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详细分析,以此解读明代北京的园林类型、发展及特点。通过研究本书,以古鉴今,为当代园林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 

《帝京景物略》中的岁时民俗记述研究——兼及对当代民俗志书写的一点思考

《帝京景物略》是一个北京人和两个旅居北京多年的他乡人在北京著作的有关北京的一本书,作者在卷二"春场"部分按照时序专门对当时的节日文化和节日生活进行了系统书写,另在一些景观描写中也记述了于兹发生的岁时节日活动。这些记述以较强的可信性、时空结合性、可读性使《帝京景物略》中的岁时民俗记述成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民俗志。当前,如何书写怎样的民俗志成为当代职业民俗学者普遍关心的话题,有必要适当加强一下对传统民俗志的研究,从而将传统民俗志对当代民俗志书写的可能贡献落到实处。 

论公安竟陵六家游记

<正>明代后期,游风盛炽,文人莫不好游,乃至不恋家,不怕死,以性灵游,以躯命游。又其时藉山川笔墨扬名传世,文章与山川并垂不朽的文学价值观非常流行。因此游记创作达于鼎盛。崇祯间刊行的历代游记选本《名山胜概记》收入晚明作家约计六十人,许多名家如徐霞客、刘侗、张岱等尚不在其内。明中后期文人好名,好编刻文集行世, 

《帝京景物略》及其作者考

《帝京景物略》是记述明代北京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和民情风俗等方面的一部巨著。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言简意赅,成书有据,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作者为刘侗、于奕正和周损三人。 

刘侗生平创作考补

依据地方史志资料,对刘侗的生平创作作了简明的系统化工作.于中对一般文学史介绍或前人记载中不够明确的地方,作了相关的考订。 

《帝京景物略》与竟陵文风

<正>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是晚明时代与公安派同领风骚的文学流派,但人们对竟陵派的认识大多只是在其诗歌方面,其实,其散文也有相当鲜明的艺术特色。竟陵派散文在晚明文坛曾经影响甚大,海内“靡然从之”,晚明著名作家如王思任、祁彪佳、张岱等都受到竟陵派的影响,而刘侗与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则可说是得到竟陵派的“真传”,是竟陵派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刘侗字同人,号格庵,湖广麻城人。他曾因“文奇”而被礼部奏参,崇祯七年进士,曾选任吴县知县,赴任时逝于扬州。刘侗与谭元春有同乡之谊,关系密切。谭元春既是前辈,又是竟陵派首领,刘侗与之趣味相契,声气相通,便自然成为竟陵派中人了。于奕正虽非竟陵人,但与楚谭元春、刘侗同人友善,性喜山水,“每于霜清木老时,骑驴而往,穷岩绝岫,数百里间,无不周览。遇断碑,必披荆剔藓以识之。或攀枯萝,蹑危石,逾其绝顶,慨然赋诗,有超世之概。”于奕正长于京师,对帝京名胜和风土人情了解尤深。刘侗和于奕正原来计划撰写《南京景物略》作为《帝京景物略》的姐妹篇,可惜还没有完成,两人便先后辞世了。(参见周亮工《书影》第五卷) 

作为岁时佳作的《帝京景物略》——以北京“燕九节”为例

<正>中国是一个岁时节俗极其丰富的国家,岁时节俗文献,是研究我国岁时节庆与城市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作为元明清的帝都,是我国封建后期最重要的城市。作为"首善之区"与"五方杂处"之地,北京的岁时节日民俗极其丰富,相关著述也颇多。元代熊梦祥的《析津志》,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沈榜的《宛署杂记》、刘侗和于奕正的《帝 

“奇书”《帝京景物略》

<正>喜欢读古代小品的不读《陶庵梦忆》是个遗憾,不读《帝京景物略》同样也是个遗憾。张岱(字宗子)的《陶庵梦忆》是晚明小品的一株奇葩,但却不是孤芳寂寥,为大家熟知的王思任、倪元璐、徐霞客以及享名于通俗文学界的冯梦龙、金圣叹等,在小品创作上都是各呈异彩,作为专书行世的,则刘同人、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卓然秀出,完全可以和《梦忆》并蒂争艳,而陶庵的另一种《西湖梦寻》则不与焉。 

《帝京景物略》作者补考

众所周知,《帝京景物略》的编撰者为明末之刘侗、于奕正,但是翻检清康熙、乾隆、光绪和民国四朝《麻城县志》以及《蕲黄四十八砦纪事》等,发现参与此书编撰的还有周损和曹胤昌二人,但他们竟湮没无闻,不为世人所知。周、曹二人文名不传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诗风、文风不合时宜,政治立场和反清复明的斗争经历为清朝统治者所忌讳。 

唐宋春季岁时节日民俗词语研究

中国很早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由于汉代农业较之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农业较大程度上依赖天时,所以人们更加注意观察四时的变化,《淮南子·天文训》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详细记载,但是二十四节气在《逸周书·时训解》中就早有记录,只是雨水和惊蛰的次序是颠倒的。《中华大典·民俗典·风俗民俗典》将春部分为孟春、仲春、季春三个大部,其中按照岁时民俗又分为:孟春部:元旦、人日、立春、上元、晦日、填仓、燕九,仲春部:中和、二月二、惊蛰、花朝、观音会、春社,季春部:上巳、清明、寒食,共16类。记载这些岁时事项的资料,基本上可以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清代,基于语料的丰富性,一方面可以横向的对于的民俗词语进行研究,对于每个时段的民俗词语进行内部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纵向的对于民俗词语从古至今的演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涉及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对于汉语史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民俗词语的研究现状尚不乐观,这方面的文章为数尚少,曲彦斌在其《民俗语言学新论》中说,民俗语言学直接脱胎于民俗学与语言学的有机结合,但在人文学科领域所触及的却不仅仅限于这两个学科。而且... 

明代园林研究

明初至中叶的近二百年中,由于政策高度专制,加之八股取士将文人引入歧途,造成明初整个思想界的僵化。随着张居正改革,促进了工商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促成了科学、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处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科技成果相继出现,在形成了明末科技领域群星璀璨的局面。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表现出世俗文化发展,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增加,造园活动也随之兴盛。 明代的文学、绘画等领域表现出复古倾向,而园林对宋、元的园林在布局、风格上也有很大程度的继承。但是这也不是单纯的“泥古”,绘画领域对于隐逸题材的热衷就是明代的特点之一,而园林日趋小型化,完成由“壶中天地”向“芥子须弥”的过渡。同时,明代由于私家造园活动的繁荣,造园业出现了专业匠师,产生了许多造园专门论述,其中《园冶》就是最著名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造园学专著。 而明代,几乎所有的学术成果都出现在明末,这一现象不能不发人深省。 

李崇善、薛亚萍收徒王若丁、丁一鸣

<正>2020年12月9日上午,由北京市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主办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崇善收徒王若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薛亚萍收徒丁一鸣仪式在长安大戏院二楼举行。北京市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北京长安大戏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莹、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及京剧名家张慧芳、叶金援、张四全、周铁林、张学治、刘耀春、何威、裘新等各界人士共同见证。 

消寒图

<正>冬至就要到了,往昔文人们会从这一天开始做一件需要进行九九八十一天的事情—画消寒图。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画完一枝九朵九瓣梅花,就到了春天,寒冷就过去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画一幅消寒图,等待春天的到来。 

北京京剧院走进冬奥组委

<正>2019年7月13日,由北京京剧院当红名家和优秀青年演员、主创人员组成的演出交流采风团队,在院长刘侗的率领下,来到石景山首钢园区,慰问奋战在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一线的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国粹艺术传承社"携手,共同打造了一场名家荟萃、热情洋溢的"国粹交流盛宴"。 

京剧《哑女告状》“北戏”上演

<正>2019年1月12、13日,根据同名淮剧移植改编的京剧《哑女告状》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上演。该剧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加工提高项目,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担任艺术总监和总导演,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担任剧本改编,由许翠、刘耀春担任导演,主演为许翠、曾宝玉、高彤、岳芃辉、张大环、秦伟。《哑女告状》的情节引人入胜,同时又弘扬了正确的价值观,受到戏迷观众的喜爱,淮 

“扬京剧之帆 行德育之舟”京剧进校园活动成功举办

<正>2018年11月1日,由中国京剧杂志社、重庆市忠县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扬京剧之帆行德育之舟"京剧进校园活动在重庆市忠县拉开帷幕。中国京剧杂志社社长李立中,国家京剧院院长宋晨,重庆市京剧团团长张军强,昆曲表演艺术家、浙江音乐学院教授林为林,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蔡英莲,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国家京剧院著名裘派花脸艺术家魏积军,中 

张建国收徒王文端

<正>2017年10月28日,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收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王文端为徒仪式在京举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特发来祝贺视频。张建国是著名奚派老生,为国家一级演员,是当今首屈一指的奚派传人,多年来他在舞台上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舞台形象,艺术造诣颇深,深受观众喜爱。王文端自小就崭露出京剧天赋,2013年大学毕业后,她成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并继续在中国戏曲学院深造硕士 

以画探园—基于明代园林题材绘画的园林复原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明代园林题材绘画及明代园林,文章从历史分期和园图可信度、史料详实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园林的可复原性,而后根据结果,基于吴彬的《勺园祓禊图》及相关史料,对北京勺园进行了园林复原工作。本文首先讨论了已有的绘画史分期和园林史分期,综合二者,确认了重点研究时段。而后根据现有的园林题材绘画与园林复原工作的相关性、重要程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其发生机制对绘画资料的可信度进行了辨析,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园林的可复原性。在此之后,文章对园林题材绘画与园林的关系进行总结与阐述。重点讲述了"以画复原",即园林复原工作的原理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上述理论,选择深具代表性、园图可信且完整、文献也较为齐全的米氏勺园,进行了数字复原工作。本文主要依据贾珺学者早年绘制的平面复原图,通过大量的古籍、古画等史料的查证分析,进行了平面图细节部分的修正与完善,并进一步绘制了鸟瞰图、景观分析图等,重构了勺园的三维模型,进而再现了这座经典园林。 

抽陀螺

<正>抽陀螺是我国古代儿童非常喜欢玩的游戏之一。"陀螺"这个词最早记载在明朝刘侗和于奕正撰的《帝京景物略》中:"杨柳儿活,抽陀螺。"说明在古代,抽陀螺是流行于春天的一项游戏。抽陀螺的玩法很简单。将陀螺用绳子绕好,一抛一抽,它便在地上旋转。当它缓慢下来时,再用 

竟陵派散文美学研究

竟陵派以其“幽深孤峭”的风格,在明末清初文坛产生过相当持久而深入的影响。晚明的文坛上流派辈出,竟陵派出现后,一方面力排前后七子蹈袭复古之风,另一方面又力矫公安末流空疏俚俗之流弊,在力倡“独抒性灵”的大旗下,开创了一种幽深孤峭的新风格和新路径,意在实现诗文的新变。一时间,世之诗风文风为之一变,钟、谭二人名满天下。 本论文拟从钟、谭二人和刘侗等竟陵文人的散文作品入手,通过对竟陵派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对其文学观点的形成、发展及产生的影响进行考察,归纳其散文中的美学特征,并对他们的文学观念,创作实践等方面做整体性的研究。通过对公安派与竟陵派散文特点的比较,阐释晚明文学进程中的一对内在矛盾——情感与性灵,进而梳理该流派在晚明文化思潮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其文学主张对当下文学创作的现时指导意义。 

明清北京高梁桥文化研究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镇勃兴,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兴盛,致使城市之内或市郊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文化意涵的文化标志。诸如苏州城外之虎丘,杭州之西湖,南京之雨花台,而高梁桥则为北京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本文着力探讨高梁桥文化的构成及其功能,并进一步探寻高梁桥文化的成因及其发展困境,以求明晰高梁桥文化盛衰的发展轨迹。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绪论中,阐述了论文的缘起,研究状况和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区域的界定。 第二部分,在考述高梁河源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宋辽高梁河之战的战场。 第三部分,探析高梁桥文化的构成,细化为高梁桥文化的客体,诸如文化的生态、寺院文化、园林文化;高梁桥文化的主体,诸如市井士女、缙绅士大夫等等;高梁桥文化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如清明士女踏青、四月八日庙游、游贵戚花场、重午士女熙游、泛舟高梁河、高梁桥晓望。 第四部分,从节日旅游和日常旅游两个方面分析高梁桥文化的功能,其中节日旅游又细化为岁时节日旅游和宗教节日旅游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而把高梁桥文化界定为一... 

晚明地理小品初探——以《蜀中名胜记》、《徐霞客游记》、《帝京景物略》为例

曹学俭《蜀中名胜记》、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和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不仅是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地理文献,而且还是极具代表性的晚明地理小品。这三部著作都体现了晚明小品文求"真"、求"趣"的艺术倾向,文辞隽洁,形象生动,无论所描绘的自然意境,还是作者独特个性的率性表达,都具有浓厚的晚明小品气息。具体而言,这三部地理小品又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帝京景物略》是竞陵派代表性小品,文风幽深孤峭;《徐霞客游记》是纪实性游记,讲求真实;《蜀中名胜记》平易顺畅,博采众长,体现了曹能始学人的自家本色。 

谭元春年谱

谭元春(1586-1673),与钟惺(1574-1625)并为竟陵派代表作家。早年与钟惺共同编纂《诗归》,在确立并传播竟陵一派主张与风格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天启、崇祯间,以其湖海声气日广,独立领导该派后期的发展,并进一步拓展其影响,一时以物宗推之。然而,明末清初以来,随着对竟陵诗风的批判成为批评界的主流,对于钟、谭的关注逐渐趋于沉寂,迄今为止,尚无谭元春年谱一类的著述行世。本谱从搜辑、排比谭氏存世的诗文作品及各类文献中有关材料入手,力求廓清谭元春的行年事迹,文学活动及交游尤详,并藉以清理其文学思想与创作的发展脉络。 

晚明诗歌研究

由万历至崇祯末的晚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思潮剧烈动荡时期。当是时,自 由与禁蔽、凋败与繁荣、新生与破灭种种情势共生相克,于黑暗迷乱中也蕴育着蜕变 衍化之契机。此种态势波及诗坛,则造就了诗人们“用世”与“解脱”两大主旋律, 其神智澄澈与道德困惑、狂健进取与放纵沉沦、精神内守与戾气外放等尖锐冲突因素 又共同谱写出晚明诗歌多元灿烂、于中国古典诗歌史程上极为独特的一部乐章。 晚明诗歌,历经新生和破灭、争鸣和繁荣,诗人迭现,诗论横出,流派、群体竞 流。晚明诗歌在创新与自立中,大致走过了一个独抒性灵、张扬个性——独拔隐秀、 涤空孤诣——世运、性情、学问合一的主流变程。公安派标示独抒性灵之诗,在文学 界推毂时代新思潮;竟陵派感于幽愤,以凄霖苦雨之声传递士人的现实幻灭之感和对 “澄明”世界的追求;晋安诗派熔铸文学妙悟、性情,倡导革新;吴、越山人摒弃科 举,以诗歌标示出个体存在;山左诗人在“闳音鸣... 

松花湖畔的较量——女演员薛白饰演赵卫红

<正> 六月的松花湖,碧波荡漾、白帆点点,有谁想到就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区附近,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6.22”特大雇佣杀人抢劫案。发生在松花湖畔的特大杀人案件的主犯,竟然是一个才毕业四年的女大学生,跨出校门的主犯赵卫红居然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现代大学生到黑社会成员,直到雇佣杀人犯的蜕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和警觉。 

“土于盆而养之”的又一旁证

<正> 《聊斋志异·促织》文中,有"上于盆而养之"一句,其中"上"字颇难解释。我们曾根据刘侗等著之《帝京景物略》中之《胡家村》和东北图书馆影印之《聊斋志异》蒲氏手稿本等,提出了"上于盆"的"上"字乃是 

赵葆秀、叶金援再收新徒

<正>2017年8月12日,京剧名家赵葆秀、叶金援在京举行了隆重的收徒仪式。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刘胜利,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老院长、京剧名家孙毓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老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吴江,中国戏曲学院老院长赵景勃,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等90多人见证了这一仪式。五位新弟子所在单位的领导国家京剧院三团书记徐畅、威海市京剧团团长曹理、青岛市京剧院院长张克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参加收徒仪式并先后致辞。赵葆秀共收下四位弟子,分别是威海市京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周美娟,青岛市京剧院优秀 

明末北京米氏三园考述

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经不断深化,发展为一种文化观念。于此观念指导下,乃逐渐派生出中国古典文人园林。文人园林自其产生,直至明清,一脉相承,积累了一整套的造园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山水园林体系,于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并对东亚、东南亚诸国乃至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朝末期是文人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传统士人阶层亲自参与园林设计,不仅出现了大量富有诗情画意的文人园林,而且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士人园艺家。这些士人园艺家及他们的作品,极大丰富和推进了古代文人园艺的发展,米万钟及其米氏三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米万钟在明末书法、绘画及藏石等方面俱有高深造诣,由他构造的湛园、勺园与漫园均为当时京师名园,影响广泛。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米氏三园,开北方文人园林风气之先,成为明末北方私家园林的优秀作品。三园各具特色,前后相继,在明末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米氏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尊享盛誉,它既含有传统文人园林基本特点,亦深受时代影响,更是米万钟以其高超的艺术修养,对传统文人园林之追求做出的精彩诠释。 

宣德朝官造漆器研究

有关宣德朝官造漆器,从文献到实物历来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现象,使得宣德漆器显得尤为复杂和难解,在漆器研究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争议。笔者依托故宫丰富的藏品,借助国内外博物馆的出版物和社会上流传的实物,对宣德漆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最后经过排比鉴别,在剔出各种伪款伪器之后,确认出真款真器。并通过对文献及实物的分析,得出宣德朝漆器制造,不仅有着早与晚的分期,而且还是明代宫廷漆器制造的转折期。这一转折既有艺术风格上的变化,也有由盛至衰的变化,这应该就是宣德朝官造漆器的真貌。 

“比笼”该怎样解

<正> 《促织》里有句"因出己虫,纳比笼中"。课文把"比笼"注释为:并放着的笼子。我认为该注释欠妥当,比较确切的应该是:比试蟋蟀的笼子。首先从"比笼"的用途看。《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七五引明代刘侗《促织志》:"初斗虫,主者各内章乎比笼,身等、色等,合而内乎斗盆。"显而易见,"比笼"是用来比较蟋蟀身材大小、体格优劣和颜色美 

明代北京朝天宫规制探讨

朝天宫曾经雄峙在北京阜成门内,是明代京师宫观之首。整组建筑建成于1433年,在天启年间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文献中描述它的笔墨极少。然而朝天宫毁后,其基址尺度却长久地留在了西城街巷中。根据碑文记载,这座皇家道场模仿了南京朝天宫的规制。依靠至今尚存的南京朝天宫及其文献记载,再参考北京金元时期的皇家道场天长观(长春宫),我们得以在朝天宫遗留下的基址上描绘它曾经的规制,并一窥皇家敕建宫观规制传承中的逻辑。 

北京金章宗雀儿庵调查记

京西潭柘寺旁有雀儿庵,在地方志中只有简略记载,而其具体位置不详。雀儿庵是金章宗明昌年间弹雀的地方,建有茅草行幄,早毁。明代有行僧在其旧地建寺庙一座,兴盛一时。明末清初雀儿庵废弃,后人遂不知其所在。本文记述了寻找雀儿庵的经过、雀儿庵的故迹和雀儿庵兴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