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董文敏
董其昌,字玄宰,学者称思白先生,上海人。家中仅有机田二十亩,因不堪重役,董其昌便弃家远走他乡。 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选为吉士。为了掩盖这段历史,就把户籍改在华亭。其友礼部侍郎田一俊死于教习任上,董请假护丧,走数千里,葬之于福建大田。回京后授编修,知起居注。光宗出阁就学,充日讲官。因事启沃,光宗每目属之。后因受排挤,而出任湖广按察副使,不久就告病而归。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任湖广提学副使,因拒绝请托,导致生员闹事,遂致仕。后来虽然被先后启用为山东副使、凳莱兵备、河南参政,但都未上任。

人名:董文敏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董文敏画稿册》高士奇跋文及印鉴研究(下)

<正>四、高士奇印鉴特点及背景出处配合画稿图像及题跋文字,这本册页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即是印鉴。高士奇通常在钤盖印章时都比较谨慎克制,虽然偶尔会出现一张作品钤盖六七,乃至10方以上收藏印的情况[8],但他也往往是在另附拖尾的题跋之后,或占据画心边角处顺次钤印,并且常使用小尺幅、不影响画面整体视觉效果的印鉴。在这本册页中,他和董其昌画稿平分秋色的谋篇布局,这令他势必要考虑书、画、印在视觉上的综合协调及多样丰富。而所有印章伴随题跋分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