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隗
刘隗(273年~333年),字大连,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东晋大臣,司隶校尉刘讷的侄子。西晋时期,授秘书郎,拜彭城太守。永嘉之乱后,避难于江东,投靠琅琊王司马睿,历任从事中郎、丞相司直,执掌刑宪重任。以法御下,不避权贵,深得信任。东晋建立后,拜御史中丞、侍中、丹阳尹,册封都乡侯。联合尚书令刁协推行“刻碎之政”,加强巩固皇权力量,抗衡门阀士族势力。出任镇北将军、镇守淮阴,防范江州牧王敦的势力。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讨伐刘隗为名起兵叛乱,攻破都城建康。刘隗防御失败,向北投靠后赵,获封太子太傅。咸和八年(333年),随从石虎征讨石生,战死于潼关,终年六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