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王恽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元代文学家。字仲谋,号秋涧。 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祖上仕于金。王恽好学善属文,早年受知于元好问,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史天泽将兵攻宋,一见即待以宾礼。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左丞姚枢辟为详议官。王恽上书论时政,擢为中书省详定官。中统二年春,转翰林修撰,不久又兼任中书省左右司都事。至元五年(1268)首拜监察御史,知无不言,不避权贵。至元十四年任翰林待制。至元十八年拜行台治书侍御史,未赴职。次年春,改山东诸道提刑按察副使,在任1年,以病还乡。至元二十六年授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有治绩。至元二十八年召至京师,次年春,见元世祖于柳林行宫,上万言书议时政,授翰林学士,元贞元年(1295),奉旨修世祖实录,集《圣训》6卷。 大德六年(1302)致仕,大德八年六月卒。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王恽入仕以才干见称。尤好著述。有《秋涧集》100卷,包括《中堂事纪》、《乌台笔补》等及诗文、今存。《元诗选》初集选入王恽诗200余首。王恽是元初诗文大家,文章受到元好问影响,作诗笔力雄浑。顾嗣立说:“秋涧诗才气横溢,欲驰骋唐宋大家间。然所存过多,颇少持择,必痛加芟削,则精彩愈见。”(《元诗选》王恽小传)这是比较妥当的看法。《秋涧集》中的《承华事略》2卷、《玉堂嘉话》8卷,均有单行本。其词清人朱祖谋编入《彊村丛书》,题为《秋涧乐府》4卷。王恽还著有《相鉴》50卷,《汲郡志》15卷,今均不传。(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 1991-10)
阅读全文

人名:王恽

别名:

字: 仲谋

号: 秋涧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元朝

国(旗)籍:

出生时间:1227

死亡时间:1304

祖籍:

出生地:卫州汲县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1260

>
中统元年(1260年),王恽得到姚枢的推荐,被擢升为中书省详定官。
中统二年(1262年),被授予中书省左司都事。七月进入翰林院任事。不久受李璮、王文统案牵连而革职。
至元五年(1268年),被起用为御史台首位监察御史。之后历官承直郎平阳路总管府判官、翰林待制、朝列大夫、河南河北道按察使、燕南河北道副使、中议大夫,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副使。

1284

>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拒绝卢世荣的征召,以疾回归乡里,授课编书。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受董文用举荐,出任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次年便请归

1292

>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又以老臣的身份受征召进京。随后被授予翰林学士嘉议大夫、通议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中奉大夫。

1301

>
大德五年(1301年),致仕归家。大德八年(1304年),病薨于汲县,终年七十八岁,谥文定。
王恽秋涧词研究

王恽(1227—1304),河南汲县人。字仲谋,号秋涧。《元史》有传。王恽论词深受儒家诗教的影响,词学渊源上则继承苏轼、辛弃疾、元好问等人,为北宗词持续繁荣阶段的重要词人。秋涧词题材广泛,表现了王恽忠君爱国的志向、建功立业的雄心、出处进退的矛盾以及崇尚清雅的情怀,展现了元朝前期大一统局面下的文人士大夫的生态和心态;风格上以豪放疏快和清浑超逸为主,主体个性突出,深受北方文化的影响。 本文附录包括“秋涧词编年校注”和“王恽年谱简编”两部分,是为前面正文所作的基础的文献梳理工作。 

《唱论》作者燕南芝庵行实新考

《唱论》概成书于元至元十七年到二十五年(1280—1288)之间,作者燕南芝庵生于晚金、卒于元泰定元年(1324)以前,身兼唱家、僧人、塾师或幕宾三重身份,长期在席于王博文府,与王恽、史杠等有所交游,且很可能与胡祗遹相识,其人并非元初名臣燕公楠。 

元代河南诗人研究

根据《全元诗》对河南籍诗人数量进行统计,元代出生地为河南省的诗人共141名,在元代各省诗人的统计中排名中游。其中,开封诗人最多,为47名,诗人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洛阳、安阳、南阳、濮阳、许昌、郑州、新乡、焦作、商丘、周口、信阳、三门峡、平顶山、鹤壁、漯河、驻马店、济源。开封诗人数量远大于其他地区,体现了河南诗人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从诗人的身份上来看,包括佛道、少数民族、女性诗人。元代河南省进士共66名,5名以上的有开封、安阳、南阳,与诗人地理分布情况大体一致,诗人分布数量背后所体现的是河南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元代河南诗人地理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在于地理、经济、教育、文化传统、战争等因素。从地理因素看,交通便利的地方诗人数量会更多。从经济因素看,各地的人口数目、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情况与诗人数量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从教育因素看,家庭教育对诗人数量的多寡也有一定影响。从文化传统因素看,开封、洛阳等文化传统深厚的地区相对来说诗人数量更多。从战争因素来看,战乱对黄河沿线地区的破坏更大,因此,黄河沿线地区的诗人数量较少。元代河南诗人参与的文学活动主要分为省内和外地两类。省内的文学活动主要是本地诗人和外地... 

“元气”论与金元之际的文学传统建构

金元之际,战争的破坏和文脉断裂的严重危机,促使一批士人自觉担负起了传承中原文脉、重建文化秩序的历史使命。元好问首先提出了"元气"命题,包涵着他对于天地山川元气、文学艺术元气、人才元气、国家元气的系统思考。此后郝经、王恽等人继续发挥,并在其中融入了新的元素,更加突出"元气"对于中原学术和文学传统传承重构的重要性。元朝统一后,南北文士又自觉将"中州元气"上升为"国家元气",为元代始终以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学传统为主导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元代王恽书画品题和文集序跋

王恽散文中书画品题和文集序跋共近220篇,既展现了其书画鉴赏造诣,又间接记录保存了蒙元书画艺术品方面的信息。王恽书画类品题体现了元人的书画雅趣:一是提出"书与画同一关纽"的书法绘画法则,倡导自得之法;二是倡导道德为先的书法评价标准;三是书画鉴赏功力较深,很多品评极具见解。王恽的文集序跋简短精粹,点评精到,语言典雅,医药文集类序跋则体现了其重视医学和元人重实用的价值观念。 

元人王恽散文文体观平议

王恽散文中的文体论较为丰富。首先,其以经、史为正体,以杂文等为小道。其次,王恽辨析了各种文体特征,提出不同的创作要求。此外,王恽还记录了王磐、李德之等人对不同文体相互影响的讨论,客观上保存了元人对文体的认识。王恽的文体辨析为元明的文章辨体思潮勃兴奠定了基础。 

元人王恽劝农诗文通论

王恽的劝农诗文与元代初期劝农制度和劝农官衔的设立有着密切的联系。元代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增加赋税收入,加强对农业的管理与重视,这是王恽劝农诗文产生的历史背景。王恽深受正统儒学与金源文士的影响,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王恽劝农诗文的思想内容主要是劝课农桑和宣明教化,反映了传统儒家学说的治国理念。对于元中后期劝农官吏在劝农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王恽也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从《乌台笔补》探究元朝监察御史职能

监察制度发展到元朝已日渐成熟,为了确保监察职权的运行,元统治者在吸收前代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设立宪台格例》这一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全面的中央监察法规,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地方监察机构的具体职能制定了针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的监察法规。《宪台通纪》的前三部分就是由官修政书组成,书中的监察法规将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事项都囊括其中,涉及范围不可谓不广。《乌台笔补》作为私人著作,是由监察御史王恽在任职期间所著的事状组成,在这些事状中可以一窥监察御史的职能,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元朝监察法规在实践中的运用。第一部分对《宪台通纪》做背景介绍,本书包括四部分,前三部分是官修政书,包括《宪台通纪》、《宪台通纪续集》、《南台备要》。在这些官修政书中除了规定元朝监察制度的条例还涉及到元朝的文化、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第四部分是由担任监察御史的王恽所著,属于私人文献,事状可反应出元初风宪官的监察职能。第二部分对《乌台笔补》中的“保”、“举”、“荐”类事状进行归纳分析,王恽身为监察御史,需肩负起条例赋予他选举官员的重任,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儒吏入仕,因科举在元初并未盛行,儒生由吏入仕便慢慢发展为一种入仕途径;保举... 

宗唐溯晋

有元一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期。元代以“宗唐溯晋”为旨归的复古运动,使得元代法书鉴藏活动更加彰显出其时代属性与特点。因此,无论是从书法史亦或鉴藏史的角度,元代士人法书鉴藏都是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于元代书法复古的史学视角,以元代士人阶层为考察对象,借助元代正史、别史、元人诗文集、文人笔记,以及明、清书画著录文献、历代刻帖等,重点论述该群体法书鉴藏活动的特点以及与元代书法复古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对以杭州、大都为中心的鉴藏圈鉴藏风气及相关鉴藏人物的考察,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晋唐法帖在元代引起的鉴藏热潮,元人晋唐法书题跋中所反映出的复古观念及其演进特点等。宋末元初的杭州是当时江南乃至全国的法书鉴藏重镇,大批喜好鉴藏的南北方官吏和宋金遗民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赵孟頫、鲜于枢为核心的庞大鉴藏群体。他们通过雅集、互访、交游、买卖等活动方式,促进了晋唐法书的流通与鉴藏风气的兴起,开启了宗唐溯晋复古思潮的先声。元代中后期,北方大都法书鉴藏中心的地位愈发凸显。精书擅鉴的馆阁文人成为大都鉴藏圈的主体,法书鉴藏成为君臣之间、不同民族、阶层的文士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媒介。崇慕晋唐的鉴藏风气体现... 

王恽与元初平阳路经济文化重建

王恽于元朝至元九年(1272)至十三年任平阳路总管府判官,主要致力于农业的恢复和庙学祠寺等文化场所的营建,平绛州冤狱,劝农化俗,主持开通姑射山步道,使平阳路农业产量和人口都得到有效增长。他还写作了大量的劝农诗文和营建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王恽为政勤勉,五年内遍历今山西南部州县,对于经过金末战乱后山西南部的民生恢复和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金元鉴藏风气转移中的东平士人

金元之际,东平士人作为北方的政坛中坚和文化精英,在书画鉴藏风气的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亡之时,元好问、商挺诸公将金人鉴藏风尚带入东平,影响了一代士子。继元好问、商挺之后,包括王恽、徐琰、马绍、申屠致远、乔篑成、焦敏中在内的年轻一代东平士人,上承金人鉴藏之学,在宋亡后又得以接触南宋藏品。他们的视野打破了南北局限,率先体现出囊括南北的书画鉴藏倾向。随后,这些东平士人又先后赴杭任职,将金代及元初北方书画鉴藏风气及相关文献传播到杭州鉴藏圈,促进了元初书画鉴藏的南北交流。 

《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编纂考略

《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是一部关于皇子教育的皇家御用教材。自民国以来,被认为是内府或武英殿刻本。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考证,该书是由光绪皇帝钦定,徐郙等人负责绘图,张之洞奉御旨在金陵书局等地刊刻,是一部带有宫廷色彩的官书局刻本。随着晚清政局的演进和传统雕版印刷术的衰落,此书也成为清代宫廷最后一部木刻版画图书。 

王恽记体散文研究

王恽是元代初期北方文人群体中十分重要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饱读诗书,勤奋好学,曾师从金源大儒元好问、王磐等人,创作颇丰,文辞出众,有《秋涧集》传世。本文旨在对王恽著作中的记体散文做专门探究,重点探讨其亭台堂阁记、游记、学记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及其审美特色和文章成就。首先,王恽提倡自得尚用的创作理念和温醇雅正的审美倾向,他长于记事,善于用描景的游记文排解不遇之苦、用世之志。他秉笔直录,在亭台堂阁记的议论中抒发民本思想和教化之思。他追溯古今,在劝讽来者的学记文中表达勤学之勉,强调重视庠序礼教。本文从王恽的家世背景及仕途经历、师承渊源,追溯其散文思想、面貌的形成原因。王恽曾问学于元好问、王磐、刘祁等人,受师辈影响,秉持自得有用的散文创作思想与中和温醇的审美理念,并在写作中切实践行。其亭台堂阁记糅合了记事与议论,不仅体现出王恽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与有用利民的政治理念,还反映了其强调地方府治、重视教化的思想。王恽的多篇学记,均体现了其尊崇儒家学说、宣扬孔孟之道的思想根基,与其鼓励兴学、重视师教的思想;游记则反映了王恽在进取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复杂心态。其次,王恽记体散文不仅数量繁多,且内容丰富,... 

王恽散文研究

王恽是元初北方颇具代表性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处于金元易代的特殊历史背景下,面临着朝政更迭、道德重塑、文化碰撞、学术转型等诸多现实问题。王恽的散文不仅是他个人仕宦经历的书写,亦承载着他对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构想与规划,传递着他对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和看法。本文以王恽的散文为研究对象,分为四个章节,从成长背景、经世思想、散文理论、艺术特色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考察王恽成长的文化背景与学源师承关系。首先,王恽生活的汲县有着明秀的山水、厚重的风俗文化积淀,不仅养成了他热爱自然与嗜古的天性、对忠义节行的向往,还化育出平和畅达的人生观。其次,王恽父祖虽出身田垄或掾吏,但都不安于现状,嗜书好学,形成重读书、重儒术的家族文化,为王恽博览经史、积累学识提供了良好条件。最后,王恽早年求学苏门,开始接受理学,从而改变了他的学术轨迹;他亲承王磐、姚枢、元好问等名儒指教,于诗文、书法、经世之学皆有涉猎,逐步培养了文学与理学兼具的素养,对他文学观念的形成及诗文写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意在探讨王恽散文中的用世思想。王恽作为颇有才干的政治家,积极参与朝政建设,他对元初立法、用士、选官、道德教化以及宗教发展都有诸多自己... 

元人王恽对欧阳修在记体散文上的接受

元初著名文士王恽在散文方面与宋欧阳修有着很深的联系,他与欧阳修经历和身份相似,且二人都精通诗词文赋。王恽《秋涧集》中记体散文很大程度上受到欧阳修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风平易自然;重视文法技巧,尤其注重对虚实结合的巧妙应用;语言模式骈散结合。 

论诗学意境的“相反相成”——从王恽《点绛唇》看意境的辩证法

诗学意境的特征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然而"交融"与"相生"乃至"无穷"呈现的是情感和认知的单向性。诗学意境的妙处更在于"相反相成"。它主要呈现为情景意境的"不妨做次伪君子"的情趣、虚实意境的"难表其情"的辗转,还有韵味意境的"心香一瓣与君取"的悠长。它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意境的生动性,为意境心理的纵深挖掘提供了文本与理论基础。 

元曲家撖彦举生平考述

由金入元的撖彦举才名显著,诗曲并佳,但生平事迹却不甚明了,学界关注亦少,故该文以文献考证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该文认为他姓撖,名举,字彦举,号函谷道人,陕州灵宝县人,当出生于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至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之间,而至迟卒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他少时在陕州灵宝县为农夫,后由农夫转变成了诗人。元宪宗七年(1257)九月四日前的某年秋天,元好问曾作诗为其醵金。中统元年(1260)四月之前,他还与郝经多有交游,曾讨论诗书。中统元年(1260)冬,他与王恽在燕市共饮,并以诗赠之。此外,他还曾漫游过陕州、蒲州、沙井、居庸关等地。其曾有诗集《函谷道人集》三卷刊行于世,但散佚已久,仅有五诗和少量残句流传至今。 

陈祜和他所面临的元初时代变革

忽必烈用人不拘一格,宁晋人陈祜就是其中的典型。中统建元,陈祜从忽必烈同父庶弟穆哥大王的家臣一跃成为朝廷命官。陈祜见证并参与了元初激烈的政治斗争,他是王文统事件中王恽的重要帮助者,也是公然质疑权臣阿合马政见的后继者,更是在汉地、江南历经政治、文化隔膜150余年后忽必烈统一中国的背景下,首批下江南、践行忽必烈治国理念的北人官吏之一。陈祜调试了忽必烈治国理念与江南社会现实的落差,也推动了汉人、南人文化心理界限消失的历史发展进程。 

危机即转机:金蒙之际华北新家族史的建构

本文以入元后因重建家族史而产生的碑、铭、状、记资料为本,以三个家族(豪侠、商贾、小吏)为例,呈现从贞祐南迁到壬辰北渡这近廿年,动荡于河东、河南、河北地区,处于核心政治、文化菁英圈外围的家族,如何应对改朝换代之际的政治信息、家庭生命财产的威胁以及新时代的挑战。首先,无论家族背景为何,都以祖、父、己身构成线状描述核心,对于追溯宋以前的先祖或地望兴趣不大。再者,强调自己现今的成就与祖、父在金蒙之际的应对之道有紧密关系,更彰显父、祖在当时的危机中采取的策略,成为家族的转机。最后,朝代更迭的家国悲怆与对前朝的忠诚问题,淡薄到难以察觉,与透过中州士人之眼所看到的金蒙之际,俨然是另外一种认识,不仅是乱中求存的面貌,更是机会的到来与边缘家族向核心流动的过程。 

题画诗中的陶渊明形象研究

陶渊明作为创作的题材渗透到各个领域。绘画领域对陶渊明的关注由来已久,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取材于他本人的肖像、诗文和传说故事。随着陶渊明题材绘画作品的产生,画家和诗人又在画作上题咏诗歌,形成了题咏陶渊明的题画诗。本文从题画诗着手,研究题画诗中的陶渊明形象。题画诗依画而生,研究题画诗中的陶渊明形象,必须事先研究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从而过渡到题画诗的研究。因此,本文写作思路如下:首先,概述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研究。其绘画创作经历了滥觞期,勃兴期,定型期,多元期和集大成期,每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次,概述关于陶渊明形象的题画诗创作。根据《历代题画诗》中载录的130首题咏陶渊明的题画诗,我们可将题咏陶渊明的题画诗大体分为题咏桃花源题材,题咏归去来题材,题咏肖像题材,题咏故事传说题材的题画诗。再次,结合具体题画诗分析题画诗中的陶渊明形象。题画诗中的陶渊明呈现出典型化、符号化的形象特征。这些典型特征和符号化特征形成之后,成为人们辨别陶渊明身份的重要标识。题画诗中的陶渊明形象同时也是文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诗人在题咏陶渊明时,极力回避真实的陶渊明,将陶渊明塑造为理想的、充满自我认同感的儒雅... 

《中堂事记》人物疏证

元代王恽的《中堂事记》一书,详细记叙了元世祖中统初年(1260—1261)的政事、制度和人物,对于元代政治史、制度史和文学史的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前代学者多就其中“地名”“钞法”进行考疏,而对其中“人物”则鲜见关注,多不加考辨直接引用,使这部分文献价值常杂糅于政治制度研究中,不为人重视,从而不能明确《中堂事记》在人物研究上的价值。同时其中所载人物事迹,现在仍有较多不明确的地方。故本文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堂事记》中相关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一一考疏,以求能进一步系统梳理其价值,以便后来之人更好地认识《中堂事记》。全文对《中堂事记》所载人物进行一一考疏,共考疏二百二十六人。其中“无考”人数达至七十五,即仅见于《中堂事记》,可见其独特的文献价值。而通过比对时人文集所载政事史料及正史,可知《中堂事记》所载基本与史实相符,可信度较高,且《中堂事记》所载内容有很多可补《元史》所缺,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所以,确实可以引用《中堂事记》所载进行相关研究。全文通过人物疏证可知,第一,其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物已先后有不同研究成果,它们注意到《中堂事记》所载价值,主要集中于中统初年重要官员,例如王文统、... 

元初北方诗人的南方景物民俗诗研究

元初南北统一前后,以刘秉忠、郝经、王恽等为代表的北方文人因随军、仕宦等因素南下,创作了许多描写南方自然景物与民风民俗的诗作。他们用北人笔法描写南方山水风俗,使诗歌在内容、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以北宗为主南北兼容的特色。 

元代馆阁文人群体与书法复古思潮研究

元代馆阁文人群体是指供职于翰林国史院、集贤院、秘书监、国子监以及奎章阁、宣文阁等文化机构中的文人群体。在少数民族统治的特殊政治环境下,元代馆阁机构中聚集了一大批各民族文人菁英,他们凭借超凡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逐渐发展成为元代文化艺术的主导者,是元代书法复古思潮的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更是元代书法发展的主力军。本文以元代馆阁文人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各个时期馆阁文人群体在元代书法复古思潮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揭示出元代书法发展的真实面貌。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于元代以前的馆阁文人群体在书法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追本溯源,指出历代馆阁文人均以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和卓越的书法成就,代表着官方的书法审美倾向,也引领着书法时代风尚,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章分析了元代馆阁机构的设置、职能以及馆阁文人群体的构成。元代馆阁文人群体是多民族、多文化形态的混融,不仅在缓和民族矛盾、调和社会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各族文人的精神领袖,是元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风向标。第三章通过考察元初北方馆阁文人群体的书法艺术成就和书学思想,认为元初北方馆阁文人群体的书法创作及理念... 

王恽与元好问等人的师承关系

王恽是13世纪后期活动于北方地区、推动了当地文学发展的人物。文章对他的三位老师进行考察,并梳理金元文学之间的继承和影响关系。姚枢成为王恽仕宦的契机,但是他们之间的师承关系极为淡薄。王盘是对他影响最大而且关系最深的老师,但王恽对其理学成就却兴趣较少。元好问只见过他一次,但王恽受其言传身教,对元氏十分崇拜。王恽对元好问终身铭记,并努力学习其诗文,但他对元氏文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不太关注。 

王恽传记研究

本文立足王恽传记作品,围绕易代之际北方汉地在蒙元掌控下战乱频仍、文化衰落,汉人冲破夷夏观念纷纷仕元这一特殊时代语境,着眼于王恽为易代之时受多元文化碰撞交融培育出来的馆阁文人身份,对王恽传记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抓住王恽传记中具有典型性的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详论:首先,王恽的传记作品显示出浓厚的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其作品中具体表现为:深入社会历史的各个层面,呈现以蒙元战争攻伐、宗教力量演变、汉地文士活动详情与地方民生民情为核心的易代宏大历史内容。易代历史的呈现与王恽生金仕蒙的生平仕迹、寻金源遗老的“存史”倾向以及身居馆阁多次治史的经历密切相关,因此王恽在对易代之历史风貌有着充分的体认之上,借助其史学才略在传记中再现易代宏大历史。其次,王恽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带有深刻的易代烙印而极富时代生命力,蒙元肇建过程中的武将文臣是蒙元上层政治的构建者,蒙元之际的吏员是蒙元下层政治的稳固者,而豪右大家则是整个蒙元社会的深层感知者。王恽在传中通过演述人物生平塑造了易代之际的典型人物群像。最后王恽传记作为记事传人的文学载体,通过其平实的史事叙述风格和朴雅的文章表达风格呈现出“存史”功能与“存世”价值。在史... 

深厚醇雅与平静含蓄:论王恽题画诗的风格及其典型性

王恽的题画诗创作可被视为元代题画诗的代表。其题画诗保存完好,数量众多,风格醇雅浑厚,善于将历史与画面描写结合,营造丰富的创作意涵。王恽题画诗主要是以观察者的视角对画作展开描写与想象,情感相对平静,与其仕途、生活较为平顺的特点相一致。对比元好问和赵孟頫的题画诗创作,这一特点则更为鲜明。事实上,王恽的题画诗创作模式与风格,更能反映元代题画活动的普遍特征。 

金末元初学术转向背景下王恽的“有用”与“有为”之学

王恽"有用"与"有为"之学是在金末元初北方学术风气转变背景下形成的。金末元初,受到科举束缚的北方学术开始关注现实问题。"有用"与"有为"正是元初北方文士对新学风的总结:"有为之学"主要侧重于所学之内容当有利于元代汉法的实行;"有用之学"以儒家经典为根底,从中寻找修身治国的方法,并以此为准则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处事。王恽正是北方新学术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我书写、认同及反思:论王恽至元后期居卫的著述及诗文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到至元二十六年间,王恽隐处于家乡卫州,他在这段时间,乃至前后数年间的著述和诗文创作,都显示出与以往不同的内涵。《玉堂嘉话》《中堂事记》和一些回忆性的文字,以及一系列对梦境的记录与解释、对自我的反思和认同都集中出现在这一段时间里。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态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实际上是由境遇、年龄、期待等多元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通过对王恽这一时期著述和诗文的分析,探讨王恽步入天命之年后心境的变化。 

王恽《玉堂嘉话》与元代文人生活形态考

王恽《玉堂嘉话》是元代诸多笔记中极具研究价值的笔记之一。从纵向易代之变来看,该书记录了王恽亲历金末元初的政治风云;从横向时代风貌来看,它又是王恽供职翰林交往的私人记录,可补正史的诸多细节之阙。因此,通过文献考证、文本解读和后世流衍三个层面对《玉堂嘉话》进行初步研究,具体来说是对其创作概述考证、生活形态分析和流衍举例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由对《玉堂嘉话》的考论推至其他笔记史料的研究,进而在对笔记史料去伪存真加以运用的基础上,为扩大史源、互证史实、还原细节、重塑观点提供又一研究路径。 

王恽著述、诗文创作及学术成就价值重估

王恽作为元初北方文学史、学术史上的重要文士之一,其著述及诗文、学术成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王恽著述宏富,现存《秋涧集》在元、明、清三代均有刊行,其中以元刊本与明刊本最有价值。其诗文创作强调以"有用"为本,为文朴实刚健、中和沉稳,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其诗则温醇典雅,格局较为开朗,是元初文士的代表之一。总体而言,王恽在诗文创作,学术旨趣及文化交往层面均是元初历史语境中的重要代表,对于元代北方学术、诗文创作整体面貌的还原与重新发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王鹗修金史及其《金史稿》探赜

蒙元时期纂修金史,虽成书于元末,却实有赖于元初王鹗的修史成果。关于王鹗之金史修纂,前人研究较为薄弱,仍有若干问题有待解索。本文围绕王鹗修史之经过,再论元翰林国史院的始置年代,总结王鹗之于金史编修的主要贡献,并寻找其所遗留《金史稿》的踪迹,从而为今本《金史》史源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元初北方诗人的塞外景物民俗诗——以刘秉忠、郝经、王恽为例

刘秉忠、郝经、王恽是元好问之后元初北方代表性诗人,有关于塞外景物、民俗的诗作。他们将塞外自然风光写入诗中,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开拓了诗歌的境界。在描写塞外民俗的作品中,他们着重突出了北方少数民族勇猛、彪悍的民族性格,展示出与中原民族迥然有别的民风民俗。这些内容在元代之前少有涉及,而刘秉忠等人的创作,引领时代风气之先,为元代塞外题材诗歌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王恽交遊詩評注

元代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王惲就是元代初期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文学家。王惲為官四十餘載,政治貢獻頗豐,他在詩文方面的造詣也是元代文人中的佼佼者。王惲一生著述豐碩,其子王公孺搜集其作品,編為《秋澗集》,流傳於世,現存叢書本有《四庫全書》本、《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元人文集珍本叢刊》本、《四部叢刊》本,一百卷;《中州名賢文表內集》本,六卷。王惲是元代文人中存詩最多的一位,現存詩歌3126首,詩歌堅渾有力。自改革開放以來,學界對王惲的生平與詞曲研究頗具規模,對其詩歌內容與藝術特色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創新之處在於,通過對王惲交遊詩的考證、整理及注釋,探索其交遊詩的文學特色。本文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從文學與文獻學相結合的角度出發,對其交遊人物及交遊詩歌進行研究,通過人物與作品的關係來研究在交遊中個人或群體對王惲詩歌創作的影響,通過對王惲自身經歷與交遊對象的考證,對他的交遊詩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從宏觀的角度去審視王惲交遊詩創作的軌跡。下編是對王惲交遊詩歌的注釋,本注釋以《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中的《秋澗集》為底本。本文系通過上、下兩部分的論述與注釋,力求讓大家對王惲的交遊詩有更深一層的瞭... 

胡祗遹研究

本文对元初名臣胡祗遹展开专题研究。胡祗遹作为元世祖忽必烈启用的青年文士,起诸生,进擢馆阁,扬历省台,官至三品。面对金元易代,士风大沮的局面,潜心伊洛之学,成为元初理学家。而且文学创作丰富,其诗、文、词等作品皆见于现存《紫山大全集》二十六卷,可以全面解析胡祗遹思想、交游及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绪论:综合分析、述评胡祗遹研究现状。本章旨在整合有关胡祗遹研究的相关文献,从胡祗遹生平、思想、文学创作等方面梳理胡祗遹研究状况,分析胡祗遹研究的焦点与薄弱之处,以此为据,展开胡祗遹专题研究。第一章:胡祗遹生平与思想。本章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考证胡祗遹生平、家世,解析其家学渊源及家风影响;了解其少年从学经历,一生仕履行迹;解读其思想。因文献记载和流传中的讹误,胡祗遹生平、家世皆存在争议问题。其早年潜心“伊洛之学”,晚年筑“读易堂”以居,理学和易学思想对胡祗遹一生之为人、为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明晰这些问题是胡祗遹研究的基础。第二章:胡祗遹的交游及其士人心态。元初名臣胡祗遹,政绩多为人称道,存世作品《紫山大全集》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也受到学界重视,但是关于他的交游问题却鲜有论及。本章选取三个角度:胡祗... 

昔里钤部及沙陀后裔的神话:宗谱的忧虑与元代家族史

13世纪末至14世纪有一些关于西夏将领昔里钤部及其后裔的基础史料。仔细考察包括新出家族碑铭在内的这些史料,表明其很可能是昔里钤部之孙教化虚构了本家族的沙陀血统,同时还试图以"昔里"攀附唐朝皇家的"李"姓。但是,两方面的尝试都没能使昔里钤部免于1308年的罢黜及随后在元代史料中的销声匿迹,可见在元代想要维持地位实属不易。 

河北汉人世侯与元初文学

河北地区的汉人世侯藁城董氏、真定史氏与顺天张氏,在元初保护并征辟了大量金源文士,并与这些文士进行诗歌赠答活动,他们自身也创作有诗词与元曲。作为文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河北汉人世侯延续了金元文学的传承发展,为元初文学作出重要贡献。不同于以往的文人集团,汉人世侯文人群体的作为反映了金元易代这一特殊时期文人的内心世界。 

平阳好处是汾西——王恽咏平阳散曲赏析

元代文学家王恽官居平阳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散曲。这些作品,歌咏了平阳一带的秀美风光,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描摹古代平阳的山水画卷。作品语言本色,浑然天成,在艺术手法上,体现了"乐而不淫、衷而不伤"的诗学传统。 

王恽散文审美理论的评议

金元交替之际,元人王恽通过元好问接续了唐宋古文传统,糅合了理学理论,形成自己的散文审美理论:以"中和"为审美内核,以"温醇典雅"为审美风貌,以"自得"为审美升华。王恽的散文审美理论是对宋代散文传统的自觉选择,丰富了元代相对贫弱的散文理论。 

元代王恽文学功用论平议

王恽的文学功用观是内涵丰富的、多层次的。首先表现在他继承元好问思想肯定了文学独立之价值;其次,他的文学实用主义兼及了理学家对要求文学修养情操和政治家要求文学服务政治两方面;再次,他肯定了文学的审美娱情功能。 

元代王恽散文创作论研究

金元鼎革之际,元人王恽通过传承与实践,形成了丰富的散文创作理论。他认为,文章之道,首先要本诸经史;其次注重学习与创新,贵乎自得;写作时要熔裁结构,起首响亮,结尾警辟;在具体创作中要意先辞后,以意为主,为情造文,方能理顺辞足。王恽的散文创作论在蒙元时期,既具有时代文学代表性,也具有文学传承、文化传递的特殊意义。 

王恽寿词的思想意识与文化意蕴

王恽为元代创作寿词最多者,其寿词集中体现了元初仕元文人的思想意识,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在祝寿词中,王恽表达了"六合一家,海内有归"的大一统正统思想;"调和鼎鼐,拯物济世"的政治理想,以道自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刚断冰清,恭宽忠孝"的理想人格追求。 

王恽咏史怀古诗研究

王恽不仅是元代前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在整个元代文学的发展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和作用。然而,从整体上看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迄今对王恽的研究仍显得比较薄弱,存在着重文献资料的整理考订而轻创作主旨及艺术研究的现象,故有可以继续拓展的空间。尤其是王恽创作的咏史怀古诗,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他的人生观、历史观、忠孝观以及忧患意识,却很少受到关注和研究。故本文以王恽的咏史怀古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专题性探讨。第一章绪论,首先对咏史怀古诗进行界定,并对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行简要回顾。其次,对王恽的生平及著述加以简介。最后介绍王恽诗歌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是将王恽咏史怀古诗以题材内容的不同分为五类,即点评王侯将相,探究兴衰之理;悲吟古人际遇,反思为政得失;讴歌贤臣义士,倡导忠义精神;描写烈女孝子,宣扬封建道德;刻画隐逸士子,表现仕隐抉择。通过文本解析,以揭示其中种种思想内容。第三章以咏史怀古诗为基本材料,并结合其他类型的作品,探寻王恽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透视作品中的忧患意识、道德观、妇女观及忠孝观。第四章从对比手法、精于议论、诗... 

元代诗序研究

本文是对蒙元时期(1206-1368)约一个半世纪的诗序的整理与研究。简言之,“诗序”是指依附于或关联着诗歌的序文。它是以《毛诗序》为源头,逐渐与诗歌创作活动结合(关联)在一起的一种散文形式。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处于诗题与诗歌正文之间的诗前序为主,兼顾处于卷首(尾)的诗集(稿)序以及少量的诗文合集序、诗词合集序。“绪论”先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作了交待,然后对诗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的诗序研究状况:《毛诗序》的研究仍是热点,《毛诗序》之外的断代诗序研究方面,唐代诗序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宋代诗序研究有少量成果,蒙元诗序研究相当薄弱。第一章是对诗序及元前诗序的概括性研究。首先深入探讨诗序渊源,从文字学意义上考察,“序”字本义为“东西墙”,又假借为“叙”或“绪”,因而具有“次弟”、“次序”、“开端”、“端绪”等引申义;其次考察了“序”的文体内涵及起源、诗序的别名、诗序与诗题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综合诸说,采用明代吴讷等人的“序起《诗》大序”之说,本文认为《诗》序是目前可见的最早的诗序。元前诗序的大体情况是:两汉魏晋南北朝现有诗序数量共144篇,诗序的主题是“赠答”、“宴游”。... 

金元文人与河北太一教的文化互动

元文人与河北太一教文化的互动,一是主动或受请为太一教树碑立传,与历代掌教交游、诗酒;二是对太一教之教义、宗旨及终极关怀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与阐释。前种互动丰富了其诗文风格的文学内涵,后种互动丰富了金元思想文化的宝库,使儒道思想文化渐趋融合。两种互动共同推动了太一教的发展。 

胡祗遹文学研究

胡祗通是活动于元初中统、至元时期的能臣、文章家、诗人,曲家。既以干才著称,又是当时著名的文士。其诗文和散曲创作及文艺思想在当时都有着较大影响。笔者在前辈及同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观照,并着重在中统、至元时期文化及社会重建背景下,对其学术、文论和文学创作进行全面考察,并力求通过这一个案研究,来揭示那一特殊时期的文坛状况,让人们了解那个时代社会和文人生活及思想的实际,纠正人们对相关问题的一些误解。本论文有绪论和正文五章。绪论首先指出了胡祗通作为元初北方文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部分,从文献整理、散曲和诗歌研究、文学批评、学术思想、生平家世等方面,来概述胡祗通研究的情况,指出以往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最后部分提出本文研究设想。第一章,胡祗通的家世、行迹与作为,共分四节,分别对胡祗通仕宦之前、任职京师、仕宦地方、退居彰德四个时期的行迹与作为情况略作考察。其中也涉及到对其家世和交游的考察。第二章,论学与论艺,共分五节。第一节着重论述胡祗通的学术,内容涉及胡祗通对一些理学核心概念的阐发、修身与用世方面的主张以及其崇实尚用的学术旨趣。第二节重点讨论其诗论和文论。第三节侧重于戏曲理论。最后两... 

王恽著述研究

王恽是元代前期文学家、政治家,也是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在其四十余年仕宦生涯中,王恽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五任台宪,三入翰林,留下大量诗文以及反映元前期社会面貌的记录。这些著述后来被其子王公孺编入《秋涧先生大全文集》中。《秋涧先生大全文集》,简称《秋涧集》,一百卷。前七十七卷为诗文,包括诗词歌赋、疏议、碑铭、墓志、杂著、记序、行状、辨说、祭文等文体,多记金末元初事;后二十三卷为王恽之专著,包括《承华事略》、《元贞守成事鉴》、《中堂事记》、《乌台笔补》、《玉堂嘉话》等五部作品。《承华事略》,二卷,引述较多前人之语和文化典故,结合历朝历代太子故事说明为政之道,并据此提出个人的政治思想和用人观点;《中堂事记》,三卷,以日志形式记录历史事件,翔实可信,详细记录了元初燕京行中书省的建构情况,多为它史所不载,可补史阙,对研究元代典章制度、尤其对研究元初行中书省官制的源流沿革有着非同寻常的史料价值。不少内容提及王恽本人与当时名族贵卿的交往情况,涉及元代社会不同身份与阶层的人物,便于考见元初人物的活动情况,其中更蕴含了王恽关于治世修身的观念和看法,对研究元代典制、人物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乌台笔补》,七卷,... 

《补辽金元艺文志》、《补三史艺文志》著录小说集解

本文以倪灿撰、卢文弨《补辽金元艺文志》和金门诏《补三史艺文志》(简称二《补志》)著录的小说为依据(和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重复的除外),包括王庭筠《丛语》、王恽《玉堂嘉话》、周密《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癸辛新识》、《癸辛后识》、《癸辛续识》、《澄怀录》、《续澄怀录》、《浩然斋视听钞》、《浩然斋意钞》、《浩然斋雅谈》、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陆友仁《研北杂志》、吾衍《研北杂志》、《山中新话》、苏天爵《春风亭笔记》、何中《搘颐录》、唐元《见闻录》、张雯《继潜录》郭宵凤《江湖纪闻》、周达观《诚斋杂记》、李有《古杭杂记》、夏颐《东园友闻》、郑元祐《遂昌少人杂录》、姚桐寿《乐郊私语》、佚名《广客谈》、李冶《泛说》、张枢《林下窃议》和俞琰《席上腐谈》,共计30部小说,按二《补志》著录的顺序,以作品为单位,对作家生平事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著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评论等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务求完整、准确、恰当,为读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同时,以按语的形式对作家生平、作品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历代流传、现存版本、以及研究现状等作概要性的综合评述,以表达整理者... 

王恽与太一教——兼论太一教之兴衰

王恽是元初著名文士,其《秋涧先生大全文集》中保存了太一教大量的珍贵资料。太一教是金、元时期北方的重要道教支派,曾受到金、元两朝的支持,在两朝都有过较辉煌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太一教在金、元的发展过程分析,揭示了北方民众的生存需要和金、元统治者的道教政策对太一教兴衰的影响。 

王恽研究述评

对元初著名诗文家、散曲家、笔记小说家王恽的研究,元明清三代研究多是总论性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研究深度广度上都有很大进展。90年代以后,文学史对王恽的评价虽然存在争议,但基本上给了王恽一个客观的文学史定位;单篇论文研究视角渐趋多元化,对其生平、作品、科学贡献等都有涉及。王恽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对其诗歌、散文、笔记研究较少;王恽创作与元初文化背景的关系尚需深入开掘;对王恽创作在整个元代文坛的地位及影响研究尚未深入;在其文风研究方面,除主体中和特色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尚待挖掘。 

王恽法律思想研究

元朝是由蒙古贵族建立的历史上疆域空前广阔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在元初的经济恢复和生产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为国献计献策、并颇有建树的儒臣,王恽,即为其中之一。研究王恽的法律思想,对于研究元代法律思想史大有裨益,对研究元初政治法律的具体施行状况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秋涧集》一百卷为基础,从诸多史料中认真寻绎有关王恽的法律思想。首先从元初的历史时局着眼,以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和思想理论基础为出发点,论述王恽生活的历史时代以及追溯其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接着从王恽本人的职守、思想的变化以及先祖、老师这些重要人物对他的影响来探讨王恽法律思想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其次从立法、经济法、司法监察三个方面揭示王恽法律思想的具体内容。其中,立法方面,王恽主张“立法定制为论治之始”,进而阐述其以“设科举以收人才”和“议保举以核名实”为代表的行政立法思想;经济法方面,文中以钞法和盐法为研究对象——王恽深入分析当时钞法之弊,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盐法上则论述了其“以商贾为利、置局发卖”的基本盐法思想。行政监察方面,王恽提出了“纪纲振厉、则朝廷肃清”的监察思想,文章从重“台谏”、“法宜稍重、公行大道”和“整顿... 

元人王恽对白居易的接受

"文章盖代名"的王恽乃白居易的异代知音,他与白居易身份相同,经历相似,思想相近。二人都是诗词文赋全面手。文学主张上,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比并而论:(1)重视文(立言)的作用,(2)进而有明确的诗文传世的意识,(3)辩证处理有为与自适的关系。在文学渊源上,王与白乐天之间有一座桥梁,就是元好问。 

《全金元词·王恽词》校补

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全金元词.王恽词》的校勘成果,但仍有舛误未被指出,故有细加复校之必要。此外,词人小传、已有研究成果所存在的问题亦有待辨析。 

试论王恽散曲

王恽是元曲初具波澜时期的一位散曲作家,今《全元曲》录存其小令四十一首。在元曲俗化潮流中,王恽的散曲保持着诗词雅化的倾向,使其四十一首小令也颇具特色,虽然其所持元曲观念遭遇后来者微词诟病,但体现了元曲在当时当发展的另一个审美倾向,这对准确认识把握当时散曲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误收王恽文考辨

<正>元人胡衹通所撰《紫山大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九有《平阳府临汾县新廨记》一文,而元人王恽所撰《秋涧先生大全集》(以下简称《秋涧集》)(《四部丛刊》本)卷三十七亦有《平阳府临汾县新廨记》。两文除个别地方用字不一,或偶有脱文处外,几乎完全一致。 

王恽中统初年的身份问题

<正>王恽中统初年的身份问题,《元史·王恽传》与《王恽神道碑》所载均不甚详确。《元史·王恽传》载:"中统元年,左丞姚枢宣抚东平,辟为详议官。 

《元史·王恽传》勘误

《元史·王恽传》记载王恽生平行迹颇多舛误。借助《元史》其它记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及时人文集中的相关材料,这些舛误可得以勘正。 

忧“贱生于无用”而呼唤“有用之文”——元代初期文学功用观的时代特征之一

元代初期,儒学陷入了重重困境。一些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儒士,为使士人群体摆脱"无用"恶名,而力倡"有用之学"。在文学功用观上,则表现为对于"有用之文"的呼唤。 

王恽的词学观念与词学渊源

王恽作为元代前期的重要词人,词学观念较为丰富。王恽作词重视情致,这首先指合乎温柔敦厚之诗教精神的雅正之情,体现为强烈的淑世精神,还指符合士大夫审美理想的闲情雅意。在作词法度上,王恽小令或慢词能守前人矩矱,又引入白居易诗论,要求词以美刺,用于表达政治性诉求。词风上,既推崇豪放疏快,又不废雅化之"清"。这些观念于前人尤其苏轼、辛弃疾、元好问三者多有所取,渊源脉络十分清晰。 

王恽秋涧词的风格艺术

王恽秋涧词具有多样化的风格。其中,豪放疏快与清浑超逸占主导地位。前者追求雄放阔大的题材内容,长于议论和用典;后者则具有言浅事明、语淡情深的特点。 

元人王恽生卒年考——兼与韦家骅先生商榷

关于元初著名文士王恽的生年,学界历来说法有三:1226年、1227年和1228年,韦家骅考证其生年为1226年,此说一出,几成定论。本文认为韦说计年方法有误,王恽的生年应当为1227年。 

元曲家石君宝籍贯考论

关于元曲家石君宝的籍贯,历来有平阳人和盖州女真人二说。孙楷第所提供的文献资料透露出以下线索:石君宝好友之子王恽,与石君宝之婿姜彧,不仅曾为御史台同僚执友,而且又同时任官平阳τ胪蹉ⅰ⒔獜?同在平阳,王恽墓志铭所记石君宝为盖州女真人不会有误。由此可知,石君宝本辽东盖州女真人,后居山西平阳,致力于杂剧事业,成为元杂剧重要作家。而石君宝杂剧中表现出的较多女真民族社会生活习俗及草原文化道德观念,进一步说明了石君宝确实是一位从盖州进入中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而被汉化的女真民族元曲家。 

李璮、王文统事件前后的王恽

中统三年震动朝野的李、王文统事件是元初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受此事件牵连的不只刘秉忠、张易、廉希宪、商挺、赵良弼等一批高官,一些小掾属也受到了牵连,王恽即是其中之一。本文以王恽在中统、至元初年的活动为线索,探讨元初的政治形势及王文统在元初政治上的重大作用。 

雨露同春,问甚江南江北——王恽《夺锦标》(六郡雄藩)赏析

有人讲:宋之后无词。事实并非如此,就宋后的元词而言,虽无宋词那样辉煌炫目,但其创作成就也颇为可观,有着不同于宋词的独特风貌,一些名作置于宋人中也并不逊色。元词是宋、金词学传统在大一统的特定时代环境中的延续和再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人心灵写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南北文化的分流与汇聚,可以看到词人们心境的和怡与波澜,也可领略到曲子词艺术在元代的特有风采。下面一组精选的元词可让我们窥其一斑。 

王恽家世背景及学术渊源考察

王恽为元初著名文士,其特殊的家世背景使其颇具吏才,而与金末元好问、刘祁、王磐的过从问学,为其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基础。他的经历是金末元初的特殊社会背景造成的。研究其人对考察元初社会思想实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王恽秋涧词研究

王恽(1227—1304),河南汲县人。字仲谋,号秋涧。《元史》有传。王恽论词深受儒家诗教的影响,词学渊源上则继承苏轼、辛弃疾、元好问等人,为北宗词持续繁荣阶段的重要词人。秋涧词题材广泛,表现了王恽忠君爱国的志向、建功立业的雄心、出处进退的矛盾以及崇尚清雅的情怀,展现了元朝前期大一统局面下的文人士大夫的生态和心态;风格上以豪放疏快和清浑超逸为主,主体个性突出,深受北方文化的影响。 本文附录包括“秋涧词编年校注”和“王恽年谱简编”两部分,是为前面正文所作的基础的文献梳理工作。 

元朝统治下的山西地区

山西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之东,中原大地以北之区,古称河东,又曰山右。它东以太行山作为屏障与河北相隔;西凭黄河作为襟带与陕西为堑;南依黄河与王屋、太行等诸山之险作为河南门户;北有勾注雁门和阴山山脉作为外蔽与内蒙古临界。前人历来将其称为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表里河山,形胜之区”,又称“河东者九州之冠”,“中原之有河东,如人之有肩背”,甚至有“不得河东不雄”之语。从1211 年以后的二十年间,在蒙古军不断南下攻金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中都燕京失守以后,山西地区成为金朝屏蔽中原、保卫汴京的重要门户。在征服与占领山西地区之后,蒙古军不断南下,分兵向西、向南渡过黄河,实行南北夹击,消灭金军主力,彻底灭亡金朝。随之,蒙古汗廷在河东山西建立起多重军事、政治势力相结合的统治格局,不断加强对山西地区的经营治理,促使河东山西成为蒙古统治者征服右翼方向上的战略跳板与重要基地,有力地强化与确立了蒙古统治者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在忽必烈定都燕京,君临天下以后,河东山西的战略地位逐步提高,成为元朝赖以藩辅统治核心的腹里重地。不仅如此,河东山西的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文化教育较为进步,以特有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对有元一代的军事、政... 

王恽《平湖乐》

原文: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关,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王恽散曲系年小考

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为依据,对照王恽生平经历,结合作品的背景,考订《大全集》中散曲的写作年月。 

燕南芝庵和他的《唱论》

燕南芝庵的《唱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声乐著作,论述了金元时代的戏曲声乐,曾得到元明两代戏曲理论家的重视,为许多评论家所称引。本文探讨了燕南芝庵的生平事迹以及《唱论》的影响,以期对古代戏曲声乐理论及元曲研究有所裨益。 

论元代王恽的科学活动

文中从四个方面讨论了王恽的科学活动:(1)王恽的科技工作与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认识;(2)与李冶的关系;(3)与郭守敬的关系;(4)对农业的倡导与反对庸医 

王恽诗词用韵研究

王恽诗词用韵研究刘青松一、引言王恽,字仲谋,号秋涧。生于金正大四年(1227年),卒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谥文定,卫州汲县人,是元代诗人,词人,一生有诗词三千余首,亦作有少量曲赋。本文将从音韵学角度对其诗词的用韵进行考察。我们研究王恽的诗词用韵... 

王恽诗词用韵个别现象浅析

<正>拙作《王恽诗词的韵系》(载《怀化师专学报》九○年第五期)一文通过对王恽诗词用韵的系统考察,发现王氏用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语音实际。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笔者将再对其中某些特殊现象作浅显的分析。 1、王恽词里,东钟部与庚青部混押一次:《水龙吟·春风赵国台荒》七十四·718叶“梦拥垄詠种风用动”,此词押东钟部上去声韵,而杂有一庚青部去声映韵之“詠”字。“詠”字在《中原音韵》中既收入庚青部又收入东钟部,据《正语作词起例》:“诸方语病”栏“真文与庚 

王恽诗词的韵系

<正> 王恽(公元1227~1304年),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人,是元代诗人、词人,一生有诗词三千余首,亦作少量曲、赋。在文学史上,在虽然未能象唐代“李杜”和宋代“苏辛”那样享有盛名,但也非一般文人所能比拟.史称“恽有材干;操覆端方,好学,善属文,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斯人也,岂徒为一乡一邑之模范而已邪.”这里我们从音韵学的角度对其诗词的韵系进行归纳和分析,并适当地与当时的《古今韵 

王恽不是曲论家

<正> 《文学遗产》1989年第1期所载《元人戏曲功能论初探》一文中,谈到元代曲论家胡祗遹、王恽、杨维桢、夏伯和对于戏曲功能方面的理论建树。此文的第一部分谈到王恽,径称其为"元代前期戏曲评论家",并说"王恽对戏曲演员曹锦秀‘探穷所载记传诗咏,掇端倪,曲尽意趣’以‘陈述古今兴亡’也曾给予嘉许。"更在第四部分结论说"自元代王恽的‘劝戒’说和杨维桢的‘劝惩’说首次提出后,后世响应者代不乏人……",等等。王恽《秋涧集》中收有《乐籍曹氏诗引》一文,是王恽应请为乐伎曹锦秀的诗作所写的短序,序的开首引用曹氏的话,曰;"妾虽不慧,颇解之无猥,以薄技陈述古今兴亡,闺门劝戒,必探穷所载记传诗咏,掇采端倪,曲尽意趣,久之颇有感悟,……欲为效颦,愿乞一言为发越,俾妾姓名得见于当代名公才士题品之末,……先生宁无意平?"王恽因而说:"予少有志于时,中年多故,每感事兴怀,登高作赋,以摅其底蕴,由是 

徒单公履至元八年任翰林侍讲及欲行贡举问题

<正>徒单公履(?—1289),字云甫,号颙轩,女真族,辽海人,金末经义进士,"学问该贯,善持论,世以通儒归之,性纯孝,官至侍讲学士"。(1)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多,金亡后大概流寓河北一带,史天泽的部下王昌龄担任卫州主事(1251)时,徒单公履前去投靠。(2)他与王磐同在卫州任教,王博文、王恽、雷膺、王复等名士均是府学学生,"一时秀造, 

金朝进士群体研究

金朝士人通过词赋、经义、策论最高级别考试或特恩赐第获得进士身份,形成进士群体,参与国家政治运作,对金朝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金朝民族融合背景下,辩正和完善进士相关信息,进一步探讨进士群体在金朝政治、教育、社会中的具体作用,对全方位、多层次了解金朝社会全貌有重要意义。论文由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对本文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进行概述,界定本文研究对象为正式参加科举考试的经义、词赋、策试三科进士和特赐进士,诸科及第、经童、武举不在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章,讨论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首先,从社会学群体概念入手,阐述金朝进士群体的构成要素,包括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一致的身份特征与认同感、共同利益和价值伦理取向。其次,考查金朝进士诸科相关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与科考内容,理解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第二章,对金朝进士取士科次、人数、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考释。在前贤研究基础上,从金朝进士内涵出发,对各类进士称谓进行辨析,厘清各种“进士”称谓,着重探讨各种不同进士代表的特定身份。厘清辞科进士、前进士、里人进士、乡进士等称谓内涵,对辨析金朝史料中进士身份有所助益。金朝共开科37... 

赵孟■与元代南北文风的融会

赵孟■北上大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南北文坛的正式接触与初步碰撞,"诗歌宗唐而文不变宋"大致是赵孟■与北方文坛的契合点。然而,这种接触与碰撞尚未深入,赵孟■就被迫离开了大都。待到他再次立足于大都时,北方文化格局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赵孟■求"古"意识所生发出的"雅正"风格顺应了时代。在"延祐儒治"的语境中,赵孟■融会"理"的"雅正"风格得到了南北文坛的普遍认可,尤其在南方还放大了理学"流而为文"的效应。赵孟■去世后,"雅正"风格被其后继者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奎章阁文人群体那里,赵孟■更是被尊为圭臬,得到南北文人的共同推崇,从而在南北文风融会的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初北方书法研究

作为元代书法史的开创时期,以汉人为主的元初北方书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书法观念有了新的改变,逐渐脱去北人多有的“毡裘之气”,以维护汉文化正统地位为己任,崇尚古意与雅正,从实践到理论,吹响了元代书法复古主义运动的进军号。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全面梳理了金末元初北方书法发展的社会文化发展背景,从金元之际受蒙金战争影响汉文化衰落到元初的逐渐复兴,为元初北方书法提供了发展改良契机,在金世书风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书法风貌。·第二,理学北传对于元初书法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赵复、姚枢、许衡等人努力下,朱子理学开始在北方得以广泛传播,对于元代的文艺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影响着元代书法的发展。一方面,理学对于小学的重视,使得颜体楷书成为元初国子监的书法教学规定范本;另一方面,理学思想也促进了篆隶古体的复兴。第三,元初北方书法实践的复古倾向。元初北方书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金代书风的影响,但己经突破金世书风的樊篱,并开始师法汉晋唐,有了复古倾向,如楷书以颜真卿书风为尚,并己脱去北方“毡裘之气”而转向雅正之气;善草书者虽少,却直追唐人,别具一格;篆隶则师法唐人,又上... 

杜仁杰诗文研究

杜仁杰,金元之际重要文人,以散曲《庄家不识勾栏》闻名于世,其诗文词曲亦俱佳,然目前学术界对于杜仁杰诗文研究仍显薄弱。本文将弥补这一不足,聚焦现存杜仁杰诗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多重维度的研究,旨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杜仁杰诗文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杜仁杰的生平交游情况,力求更客观地再现杜仁杰作品的创作背景。杜仁杰的思想可以分为儒家思想、佛老思想和玩世思想三大类。第二章论述杜仁杰的诗歌创作。本章第一节将诗歌按题材内容分为应酬赠答类、羁旅纪行类、感时抒怀类和其它题材,详细分析它们的主旨和意蕴。第二节论述诗歌的特点。杜仁杰的诗歌特色可以总结为:蕴藉雅正的风格、沉郁凄凉的意境和丰富奇特的想象。第三章是对杜仁杰之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人物传记和纪事述德类,余下的文章归为其它题材。本章第二节主要通过文本细读,从思想内容、行文结构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概述其散文的艺术特色特色。第四章论述杜仁杰创作的价值和影响,并将重点放在诗文方面。本章分析了他的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强调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史学价值。同时,其人其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也很大。简而言之,通过对... 

论元代的金诗批评

元人所作的金诗批评主要集中在元代初期,又多结合诗人评价,以诗文集序跋、墓志碑文、师友回忆、诗人传记、读后感等形式展开。这一时期的金诗批评重辞藻、技巧、风格等评价,体现了元人诗歌批评的特色。特别是郝经、王恽等人的金诗批评定位比较准确,为后人正确评价金代诗歌定下了基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翰林国史院文人群体与元初文坛

元初翰林国史院文人交游唱和,形成为一个形式松散但联系紧密的文人群体,元好问系这一群体的精神领袖,其"文统"意识与"唐宋文派"观念备受推崇。翰林国史院文人群体中虽乏见文学大家,但他们对元初文坛却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首先,他们倡导的"文以载道"的文章观,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文学的独立性;其次,他们在实践上促进了元代宗宋和宗唐范式的形成;再次,他们"中和典雅"的文风不仅一改金末壮迈粗砺之风格,而且在金末文坛"风雅"向元代中期文坛"雅正"审美品格的转变中也起到了一定的过渡作用。 

元初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北方儒学群体的整合

元初的北方儒学以金源儒学群体与正统儒学群体最具影响。金源儒学群体崇尚治道文辞,其文化理念由金源文化派生而出;正统儒学群体用力于性命道德之旨,其本质系南方传来的朱子学正脉。最初这两个儒学群体存在明显的隔膜与矛盾,这种隔膜与矛盾在关涉王文统理财问题时尚有一定表现。在与阿合马理财集团二十余年的斗争中,两个儒学群体则经历了一个涵化的过程。尔后,和礼霍孙主持的儒治实践,也为两个儒学群体所共同促成。总之,元初政治格局的演变,使北方儒学发生了明显的整合,两个儒学群体间的隔膜与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缓解的态势。 

元代颜真卿书风研究

颜真卿的出现改变了书法史上自唐太宗以来“二王”一统天下的局面,此后历代书家在面对传统时,开始展现出两种不同选择。颜真卿书风的流行肇始于北宋,并对之后书法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元代书论和题跋、教育制度以及鉴藏等方面的研究,进而还原颜真卿书风在元代的真实面貌。第一,元初书坛承接金末遗风,因而元代初期北方书坛的“尚颜”之风是对金代中后期颜真卿传统的延续。第二,理学在元代良好发展并逐步上升为“官学”,这是颜真卿书法在元代顺利推行的重要前提。其中以郝经、王恽、郑杓为代表的元代书法理论家,分别在元代前、中、后期为颜真卿书风的流行完成合理的理论构建。第三,探究元代儒学教育与颜真卿书风传播的关系。元代前期儒学发展呈现地域性差异,从而导致颜真卿书风在此刻的发展出现“北强南弱”的现象;元代中期小学教育制度的确立与实施,使得颜真卿书风在全国大力推行,二者呈现出和谐发展的局面;元代后期由于赵孟頫“复古”思潮愈盛,颜真卿书风逐渐走向低迷。第四,通过对元代官方鉴藏和民间鉴藏中有关颜真卿书迹的考察,亦可得知元代的鉴藏活动对于颜真卿书风的普及具有积极作用。 

元曲十九家行状考辨

考证是文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孔子即已讲“无征不信”,清代乾嘉学派运用它取得了空前的学术成就。但古人是将其运用于经史研究,以这一方法运用于戏曲者,始自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出,使向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真正跻身于现代学术大厦之中。王氏在全面梳理古剧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元杂剧的方方面面,或受材料与精力所限,在论述元杂剧家生平事迹时,依据的主要材料仅钟嗣成《录鬼簿》。真正以元曲家生平作为研究对象,全力搜索文献资料、考证其行迹的,是孙楷第先生。他的这项工作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1981年修订版《元曲家考略》问世,共考证作家八十五位,成为元曲家生平研究的第一功臣。同时及后来学者,也都不同程度的补充推进了孙先生的这项学术研究。元人文献浩繁,孙先生以一己之力,在没有现代数据检索的情况下,能搜索到如此多的材料、考证如此多的曲家事迹,实令人敬佩。但还有不少文献未被查索使用,自然也是在意料之中的。近来的研究者,或限于自己的研究课题,或担心徒劳无功,很少有以“元曲家新考”为研究题目。只是就自己现有的研究对象、阅读范围,就偶尔发现的新材料、新证据撰而为文,虽对个别作家的事迹的了解认识有帮助,但对元曲家整体研... 

卫辉地区元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研究

卫辉地区风景秀丽,是早期中原园林的发源地之一。作为豫北地区一个重要的运河码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随着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才辈出。笔者经过前期对于卫辉地区园林调查发现,卫辉地区曾经拥有过一段比较辉煌的园林时期,但是由于连年的征战其园林原貌已经遭到破坏。尤其是卫辉地区的私家园林,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卫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遗留下来的园林其景观环境也与文献记载有所出入,研究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卫辉地区方志等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从自然人文角度为出发点,对卫辉地区的私家园林发展史进行梳理,以元明清时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私家园林的选址、造园要素以及园主身份经历进行研究,以期得到卫辉地区私家园林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卫辉地区气候环境及元明清以前的私家园林发展形成进行论述。2.对有代表性的园林从园主经历、园林建造时间及规模变迁进行考证。探讨私家园林其风格形成于园主的内在联系。3.以卫辉地区元明清时期典型园林为例,研究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园林特点。4.对卫辉地区私家园林的造园要素、园林意境特点进行分析。 

元朝艺术题跋研究

北宋欧阳修和南宋吕祖谦将“题跋”单独编入文集,此后“题跋”作为一种文体被后人沿用。作为一种文体,艺术题跋以艺术品为载体,以散文、韵文的形式进行创作,用以鉴赏、咏赞、书事、论评和考据。本文选择元朝艺术题跋为对象,立足于元朝的诗文、史著等基础文献,比对艺术品所载的题跋,以唐宋以来题跋的流变、元朝的社会文化环境为背景,研究元朝艺术题跋的重要作家与作品、文体风格、审美观念和文体特性。从题材与特点、称谓与语言、文体风格与文体特性三个方面挖掘对唐宋传统的继承与突破,丰富了艺术题跋的文体研究。元朝艺术题跋,作为文人交游唱和、托物言志的一种方式,是元人有意识的审美选择。目前学界,尚未对元朝的艺术题跋进行较为整体的研究,本文不仅填补了这个方向的空缺,还进一步丰富了题跋文学的研究。 

元上都文学活动研究

元代实行两都制,有上都和大都。上都,又称上京、滦京,是元朝的夏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大都则是冬都,在今北京。每年三四月至八九月,皇帝巡幸上都,大批大臣扈从,公务之余,他们在上都进行各种文学活动。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上都成为元代的文化和文学中心。这个文学中心出现在草原,打破了传统文学以中原、江南儒家文化圈为中心的地域格局,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上都与大都一样,影响并引领着全国的文学风气,使得上都文学活动,成为元代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上都文学活动形成的历史背景条件、发展历程、文人群构成、文学活动形式、文学活动成果的留存考察,以及上都文学创作等几个维度进行论述,共七章。上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元廷的各种文化举措、文人游历之风的盛行等是上都文学活动的历史背景条件。大体而言,上都的文学活动始于世祖中统四年(1263)开平升为上都,终于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灭亡,历时105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1263到1276年,为元代的北方统一时期,由于元廷初建,政务繁忙,文学活动较少,为上都文学活动的兴起期,共13年;1276到1321年,随着南宋的灭... 

金元之际北方地区政治秩序重建与汉人军功家族研究

元人陈基认为:元朝蒙古“马上得天下……以诗书基治道”。1在这个过程中,汉人军功家族既是元朝马上得天下的重要依靠,也是元朝以诗书治天下的重要帮手。汉人军功家族是蒙古征服的产物。金元之际,随着蒙古的入侵和战争范围的扩大,中国北方社会出现了高度军事化,大量军事家族在保家自卫的旗号下形成和壮大,随着蒙古势力对于金朝和南宋压倒性优势的出现,这些军事家族大量投降蒙古,帮助蒙古东征西讨,成为这一时期影响巨大的政治势力。金元之际军功家族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成吉思汗的两次伐金时期;二是木华黎及其后裔在汉地经营时期;三是元太宗至元宪宗北方地区统治建立时期。作为蒙古经营汉地的主要力量,汉人军功家族的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随蒙古军四处征讨,攻城拔寨;二是以“代理人”形式在蒙古划定势力范围内对地方进行直接统治。就其来源而言,汉军将领的来源主要包括三类:金朝正规军、各地兴起的义兵、蒙古在汉地签发的新军。蒙古在对北方地区征伐的同时,亦以汉人军功家族为基础对该地区政治秩序进行重建。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汉军进行整编,任命军官管理军队;二是建立以军功家族为主的地方统辖体系。金朝灭亡前,蒙古在汉... 

石刻文献与元代河北地区研究

河北地区位于腹里地区中部,是元代统治中心的重心。前贤对河北地区研究成果很多,史料缺乏成为制约元代河北地区继续深入研究的瓶颈。利用石刻文献,特别是新发现碑刻墓志无疑有利于推动元代河北地区研究。蒙古南下,贞祐南迁,河北失驭,地方豪杰纷纷聚族自保,形成一股新兴势力。他们后来纷纷投降蒙古,成为一个军功受益阶层。如行唐邸氏家族,金元之际的张子良、刘深等都属此类。蒙古统治者重视根脚,这些军功阶层被视作有根脚者,他们世袭官职,在元朝军事、政治中发挥重要影响。蒙古入主中原,许多北方、西域的少数民族也随之进入中原。如元代真定路有多个畏兀儿人家族,大名路有唐兀昔李氏、唐兀杨氏等多个西夏遗民家族,广平路有蒙古人诺怀家族。他们定居河北,在竭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逐渐汉化,唐兀昔李氏家族丧葬用朱熹家礼,诺怀工于书法。元代河北地区民族迁入与融合的广度与深度都超过前代。蒙元时期采取宗教自由的政策,各种宗教积极向统治者靠拢以求发展。元代佛道之争的核心区域在河北北部的燕云一线,河北中南部地区佛道争夺较少,体现出汉人世侯在稳定社会秩序中重要作用。元代北方临济宗不只海云一脉,雪堂普仁也是著名临济宗僧人。海云一脉被立为... 

元代燕赵怀古诗研究

燕赵地区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古往今来不少诗人留下吟咏燕赵历史遗迹的怀古诗篇。元代的建立结束了燕赵地区的分裂,提升了燕赵地区的政治地位,也促进了燕赵怀古诗的书写。受一代之文学观念的影响,学界关于元代燕赵文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杂剧和散曲上,较少涉及诗歌。近年来,元诗的研究渐趋热闹,相关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使学界对元诗的成就有了新的看法。由于元诗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多从元诗的风格、诗人群体等大处入手,较少从地域文学的视角出发,对怀古题材的研究更是寥寥。本文研究元代燕赵怀古诗,将地域文学和怀古诗的研究结合,系统探讨元代燕赵怀古诗的创作情况、思想内涵、文学特点等,旨在窥探元诗的特点和风格,进一步了解元代社会文化和文人的思想情感,并希望对燕赵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释燕赵地区的历史资源和当前学界对燕赵文学的研究现状,界定“元代”“燕赵” “怀古诗”的范围;第一章论述怀古诗的内容,从“帝王功过与兴亡之叹”“忠贞义士与祸国奸邪”“君臣际合与怀才不遇” “干戈迭起与家国安宁”“人生如梦与天地永恒”等五个方面论述;第二章结合元代社会的时代特点和南北诗人的不同心境,探析燕赵怀古诗... 

乐府体咏史组诗源流考

古代诗家在梳理乐府体咏史组诗的发展轨迹时,或追溯至元人杨维桢的《铁崖咏史乐府》,或以为李东阳的《拟古乐府》为首创,或以尤侗《拟明史乐府》为首倡,均不符合乐府体咏史组诗的发展实情。现存最早以乐府命题的咏史组诗是元人王恽的《读〈五代史记〉作古乐府五首》,首创之功,不容忽视。 

《玉堂嘉话》学术价值刍议

元代刊刻传世的《玉堂嘉话》不仅收录了数十篇宋元朝廷文书,也保存了多部具有历史价值的宋元著述,是宋元史研究的重要史料。该书还大量记述了宋元书画、碑帖作品以及社会民俗,在古代书画、民俗研究领域无疑具有较高研究价值。虽然也有诸多局限,仍不失为一部记述精核而足资考证的元人笔记。 

元初北方实学思想对文学思想的渗透与主导

<正>实学思想的兴起与蒙元初期姚枢、许衡等人传播程朱理学有着密切的关联。他们的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旧金士人的辞胜之习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朝廷内部也因此产生了主张义理与重视辞章的两个群体。日本学者安部健夫将其划分为文章派的华士与德行派的正士,他指出,文章派的特征是重浮华与喜宴游,他们是华美杂剧的爱好者;德行派以许衡为代表,其特征是具有渊博的学识,致力于人格的陶冶。1实际上,德行派更为突出的特点在于经世 

《元朝名臣事略》史源探讨

《元朝名臣事略》是元末苏天爵私修的本朝名臣传记,传文辑录自行状、家传、碑文、墓志及时人文集等第一手资料,部分已佚篇章仅存于此书。由于苏天爵对辑文作者皆讳本名,而以字号、里贯、官称、谥号代替,为此本文逐一考订引文的作者是谁、在当时文坛的地位、有何著作、与传主的关系等,并追溯引文的存佚情况,存者现存何书、何地(石刻、方志),原文篇名及与《事略》引文的异同等,有助于研究者充分认识本书的史料价值,以便于参考和利用。 

赵友钦小孔成像研究来源初考

对于元朝道人赵友钦所著《革象新书》中的"小罅光景"篇,前人已做了大量讨论。然而,之前的学者未能注意到,赵氏的小孔成像研究以解释日食观测中的特殊现象为目的,类似的研究在元朝之前的中国古代光学中没有先例,却是古希腊以降西方光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文章列举了有关文献,说明赵友钦的问题和方法,和13世纪之后的西欧学者一样,受到了阿拉伯光学的影响。进一步的考证表明,郭守敬并不是赵友钦和伊斯兰科学之间的中介,赵友钦所研究的小孔成像难题最有可能由邱处机从西域带回。 

元代文人胡祗遹散曲论

<正>胡祗遹(1227—1295),字绍闻,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主要活动于元初中统、至元时期(1260—1294),即从忽必烈即位的中统元年到去世时的至元三十一年(1294),这是元代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胡祗遹作为当时著名的能臣、文章家、诗人、曲家,其诗文和散曲创作及文艺思想在当时都有着较大影响。其散曲作品虽然留存很少,但这不多的作品,却使他在元代散曲史上 

《元史·世祖本纪》献疑一则

<正>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记载至元十三年,忽必烈差官考试汉地儒户,最终确定免差的儒籍数额:"(至元十三年)三月戊寅,敕诸路儒户通文学者三千八百九十,并免其徭役;其富实以儒户避役者为民;贫乏者五百户,隶太常寺。"(第180181页)至元十三年三月戊寅,即至元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此次汉地试儒,其中主试河南的是王恽与陈祐。《元史·王恽传》记载:"(至元)十三年,奉命试儒人于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