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戚继光 又称 戚元敬、戚南塘、戚孟诸、戚少保、戚武毅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明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嘉靖二十三年(1544)嗣世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被荐升署都指挥佥事。三十四年调任浙江都司佥事,赴浙御倭寇,充参将,守宁波、绍兴、台州,后改守台州,金华、严州。召募金华、义乌农民、矿工,严加训练,建“戚家军”。四十年破倭于台州。次年援闽,连破横屿、兴化诸倭。四十二年再度入闽,获平海卫大捷,歼倭寇两千余人。因功进都督同知、福建总兵官。后赴粤,助俞大猷抗倭。隆庆元年(1567)被张居正调往北方,镇守蓟州,因设防严密,蒙古诸部不敢进犯,进左都督。万历十年(1582)居正死,受排挤,旋调广东。十三年请病归。后卒于贫病之中。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人名:戚继光

别名:戚元敬、戚南塘、戚孟诸、戚少保、戚武毅

字: 元敬

号: 南塘、孟诸

谥号:武毅

性别:男

所处时代:明朝

国(旗)籍:

出生时间:1528

死亡时间:1587

祖籍:定远

出生地:山东济宁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登州卫指挥佥事、蓟州总兵

学位:

工作机构:

1528

>
1528年11月12日,生于山东济宁。

1544

>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

1553

>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戚继光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1561

>
嘉靖四十年(1561年),破倭于台州。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援闽,连破横屿、兴化诸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再度入闽,获平海卫大捷,歼倭寇两千余人。因功进都督同知、福建总兵官。后赴粤,助俞大猷抗倭。
隆庆元年(1567年),被张居正调往北方,镇守蓟州,因设防严密,蒙古诸部不敢进犯,进左都督。
隆庆二年(1568年),明穆宗让戚继光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戚继光因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

1582

>
万历十年(1582年),朝廷里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给事中张鼎思趁机上言戚继光不应该放在北方,于是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广东。
万历十三年(1585年),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因此遭到罢免,回乡后病死。
戚继光在蓟镇

<正>《明史·戚继光传》说:"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①这是对戚继光在蓟镇的比较公允的评价。那么戚继光在蓟镇具体做了哪些事,本文就此谈一点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一蓟镇的基本情况蓟镇是明代为防御蒙古部族进犯,保卫京师,在北方近边设立的 

戚继光在蓟镇

<正>蓟镇,蓟州镇简称。明王朝为预防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部族的入侵,沿长城一线设立了9个军事重镇,俗称九边,蓟镇为九边重镇之一。治所初在桃林口,后移狮子域,再迁三屯营。防区最早东起山海关,西达居庸关南的镇边城。包括永平府及京师所在地顺天府北部地区,绵延2017里。嘉靖三十一年(1551),蓟镇一分为二,西面设立了昌平镇。蓟镇所辖为:"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塘镇蓟镇亓连口(北京怀柔慕田峪东十里),共一千七百六十五里。"①区内河流甚多,关隘密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加之三面拱卫京师,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戚继光一生与蓟镇结下了不解之缘,前后两次戍卫蓟镇,计 

戚继光与蓟镇防务再探

嘉靖年间,蓟州战事不断,常常震动京师。隆庆元年,戚继光应诏北上,次年戍守蓟镇。到万历十一年他被南调广州,戚继光在蓟镇驻守的时间长达16年之久。戚继光来到蓟镇后,建立车步骑营、练兵选将、修建边墙敌台、改善武器装备,为提高蓟镇的军事防御能力,尽心竭力,与中央以及地方官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互动。在中央是戚继光与张居正的互动。可以说没有张居正这位贤相,就不会有戚继光在蓟镇期间的作为。戚继光初到蓟镇,困难重重。为了可以让戚继光尽快的开展工作,张居正为戚继光确定了官职,争取了最大的权力。其次是消弭重义,调遣南兵,修筑空心敌台。戚继光与地方官员的互动也较多,尤其是与谭纶的互动。主要是二人在蓟镇的形势分析以及应对政策方面有不同的认识。经过一系列的讨论终于达成了共识,为蓟镇防务的展开制定了正确的方向。戚继光与刘应节以及汪道昆的互动也值得讨论。他与二人的互动是围绕蓟镇虚伍事件始末来进行的。蓟镇虚伍问题在朝中被提出,朝廷派汪道昆来蓟镇检阅军事演习,兼有核兵食的任务。后来经过汪道昆的仔细核算,蓟镇虚伍问题得到妥善的处理,戚继光并没有因此受到连累。经过戚继光与其他官员的积极互动,蓟镇的防御实力逐年提高,军容为九... 

曾任戚继光上司的潍坊人 文武兼济刘应节

<正>在潍坊市城区西南三十里的浮烟山下,有一个叫刘家庄子的村落。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子,明朝中期曾经出了一个声名煊赫的人物,他外官至督抚,内官至刑部尚书,与人们熟知的张居正、戚继光同朝为官,晚年更以回乡创办麓台书院而名闻遐迩,是明 

略论戚继光在蓟镇初期的人事关系

<正>蓟镇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担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而在蓟镇的戍守中,从隆庆二年(1568)至万历十一年(1583)间,戚继光在镇十六年,功勋卓著。但是,戚继光在镇守蓟镇初期的人事关系较为复杂。本文试以戚继光与谭纶、张居正等官员的通信或奏议,分析戚继光在蓟镇初期的人事关系。①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北京情结

<正>谈起明朝的著名将领戚继光,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他抗倭的英雄业绩。然而,戚继光事业的开端和辉煌时期其实是在北京,他和北京有着深厚的情结。 

戚继光在蓟镇

<正>蓟镇,蓟州镇简称。明王朝为预防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部族的入侵,沿长城一线设立了9个军事重镇,俗称九边,蓟镇为九边重镇之一。治所初在桃林口,后移狮子域,再迁三屯营。防区最早东起山海关,西达居庸关南的镇边城。包括永平府及京师所在地顺天府北部地区,绵延2017里。嘉靖三十一年(1551),蓟镇一分为二,西面设立了昌平镇。蓟镇所辖为:"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塘镇蓟镇亓连口(北京怀柔慕田峪东十里),共一千七百六十五里。"①区内河流甚多,关隘密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加之三面拱卫京师,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戚继光一生与蓟镇结下了不解之缘,前后两次戍卫蓟镇,计 

戚继光与蓟镇防务再探

嘉靖年间,蓟州战事不断,常常震动京师。隆庆元年,戚继光应诏北上,次年戍守蓟镇。到万历十一年他被南调广州,戚继光在蓟镇驻守的时间长达16年之久。戚继光来到蓟镇后,建立车步骑营、练兵选将、修建边墙敌台、改善武器装备,为提高蓟镇的军事防御能力,尽心竭力,与中央以及地方官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互动。在中央是戚继光与张居正的互动。可以说没有张居正这位贤相,就不会有戚继光在蓟镇期间的作为。戚继光初到蓟镇,困难重重。为了可以让戚继光尽快的开展工作,张居正为戚继光确定了官职,争取了最大的权力。其次是消弭重义,调遣南兵,修筑空心敌台。戚继光与地方官员的互动也较多,尤其是与谭纶的互动。主要是二人在蓟镇的形势分析以及应对政策方面有不同的认识。经过一系列的讨论终于达成了共识,为蓟镇防务的展开制定了正确的方向。戚继光与刘应节以及汪道昆的互动也值得讨论。他与二人的互动是围绕蓟镇虚伍事件始末来进行的。蓟镇虚伍问题在朝中被提出,朝廷派汪道昆来蓟镇检阅军事演习,兼有核兵食的任务。后来经过汪道昆的仔细核算,蓟镇虚伍问题得到妥善的处理,戚继光并没有因此受到连累。经过戚继光与其他官员的积极互动,蓟镇的防御实力逐年提高,军容为九... 

曾任戚继光上司的潍坊人 文武兼济刘应节

<正>在潍坊市城区西南三十里的浮烟山下,有一个叫刘家庄子的村落。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子,明朝中期曾经出了一个声名煊赫的人物,他外官至督抚,内官至刑部尚书,与人们熟知的张居正、戚继光同朝为官,晚年更以回乡创办麓台书院而名闻遐迩,是明 

略论戚继光在蓟镇初期的人事关系

<正>蓟镇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担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而在蓟镇的戍守中,从隆庆二年(1568)至万历十一年(1583)间,戚继光在镇十六年,功勋卓著。但是,戚继光在镇守蓟镇初期的人事关系较为复杂。本文试以戚继光与谭纶、张居正等官员的通信或奏议,分析戚继光在蓟镇初期的人事关系。①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北京情结

<正>谈起明朝的著名将领戚继光,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他抗倭的英雄业绩。然而,戚继光事业的开端和辉煌时期其实是在北京,他和北京有着深厚的情结。 

好鞋子才要剪破

<正>戚继光出身于将门之家。他的父亲戚景通不仅治军严明,而且教子严格。戚继光从小就知道一个人如果贪慕虚荣,就离毁身败家不远了。在戚继光13岁生日的时候,他的外祖母用江南的蚕丝做了一双新鞋送给戚继光戚继光拿着这双蚕丝鞋翻来覆去地看了好一阵子后,问外祖母说:"这是送给我的鞋子,我随便怎样处置都可以吗?"外祖母哈哈地笑着说:"当然,你喜欢的话现在就穿上也可以!" 

戚继光如何进行传统武术的实战训练

<正>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曾任参将、都指挥使、副总兵、总兵、太子太保、左都督、少保等职。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拳经三十二式》等著作。按照戚继光的说法,拳术对于战争不能起到直接的作用,可是戚继光为什么又从武术中吸取精华创作出《拳经三十二式》? 

戚继光巧树军威

<正>明隆庆二年,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继光被调往蓟州担任总兵,负责守卫大明的边境。被委以重任的戚继光怀着兴奋又喜悦的心情到蓟州走马上任。可是,到了蓟州,戚继光就傻了眼,朝廷派他来这里带兵,可是这里的兵哪是兵呀,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但不会拉弓射箭,骑马格斗,就连简单的操练,也提不起一点儿精神来。把这样的兵拉到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对敌作战,那还不等着吃败仗吗? 

戚继光:淳美家风成就一代名将

<正>【人生的高起点】戚继光是明朝著名军事家、卓越的抗倭将领,是中华历史上备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不仅武功高强,而且精通兵法,不仅擅长打仗,而且通晓诗词。他在练兵和指挥作战之余,还撰写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实战经验小册子——现代学者只要想把明朝军事研究透彻,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戚继光留给我们的这两部著作。明朝中叶,名将辈出,可是论带兵之严整,论练兵之实效,论冲锋之勇猛,论守御之坚固,论军威之雄壮,论声名之响亮,唯有戚继光一人而已。 

长城为何这样长

<正>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步兵远远不敌机动性强的北方游牧骑兵,于是各国纷纷修建高大的城墙,用来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下令连接和修缮了原来各国的长城,从那时开始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呼,并且在那之后的每个朝代都会对长城加以修筑、完善。明代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代修筑的。首都北京周边的长城,如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等,也多为明长城。 

英雄形象的当代舞蹈化展现——以作品《戚继光》的舞蹈创作为例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舞蹈创作的呈现方式也逐渐丰富多彩,新时期对英雄人物的艺术化塑造具备多样性特点。若要舞蹈化展现红色历史英雄人物,只有符合时代审美与精神追求,才能在历史前行中保持特有的生命力。文章以舞蹈作品《戚继光》的创编为例,从戚继光形象的当代价值、英雄形象的舞蹈化呈现以及红色记忆与新时期的再碰撞三个方面出发,试图对典型英雄形象的舞蹈化展现进行新探索,并重新思考作品的后续影响与效益,以舞蹈形式彰显红色英雄的时代风貌与文化内涵。 

张居正用人的思想原则和艺术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之一,其用人思想以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为价值导向,以各尽其能、人尽其才为基本原则,以惩前毖后、革旧立新为基本目标,基本实现了用人的忠诚、精准、科学到位的完美统一。张居正的用人观既为其改革治政奠定了基础,又塑造了其敢于担当、忠诚待国的政治家形象。张居正的选才用人思想既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又对后世影响深远。 

张居正的用人观

<正>作为明朝有作为的政治家,张居正的用人思想难能可贵。其用人之准确且能将所用之人的才华发挥到极致,助其改革一臂之力。张居正不是完人,但是他竭尽全力地去改革,去治理朝政,给人留下了敢于担当、忠诚待国的印象。正如他所说:"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他为国选才用人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抗倭名将戚继光读书思想探析

戚继光身为抗倭名将,家喻户晓。抗倭功绩彪炳千秋,所著兵书流传百世。本文尝试从读书的角度,探讨家庭熏陶、读书选择及读书思想等对于成就戚继光辉煌人生的影响。戚继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求实创新的读书理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也有可资借鉴之处。 

杀只鸡而已,把剑收起来

<正>戚继光惧内是出了名的,其妻王氏是将门虎女,"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有一次,戚继光架不住部下的怂恿,冲入家里想用利剑吓唬一下妻子,以振夫纲。当时戚夫人午睡刚醒,立马怒吼:"你拿着宝剑想干什么?"戚继光吓得浑身哆嗦,匆忙应答:"我想给夫人杀只鸡吃。"戚夫人见状说:"杀鸡就杀鸡,不要搞这么大阵势!" 

我与戚家拳结缘

<正>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在中华武术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创编的"戚家拳",是明代当时流传的多家著名拳法集大成者,作为戚继光故土的蓬莱人,传承和习练戚家拳有着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我自幼酷爱武术,上小学时就是学校小武术队队员,一直到考上蓬莱师范学校,练武从未间断过。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易三实验小学担任数学教师,虽然工作比较忙,但练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最拿手的是太极拳、太极剑, 

不选上策

<正>中国古代历史上,每逢遇到关键大事时,当局者也就常面临一个重大抉择:如何选择"上中下三策"?尤其是叫多少读史者唏嘘的是,每每此时,那些满腹经纶的谋士们,就会脑洞大开,送上思维缜密的"上中下谋略",其中的"上策",更往往直叫人拍案叫绝,看上去无比完美的方案,足以让吃瓜群众们生出各种美好畅想。但也往往就在此时,面对"上中下抉择"的当局者——那些"主公""君王"们,往往大手一挥:不选。 

名帅雄关——近年来天津学界戚继光与黄崖关长城研究综述

戚继光与天津特别是与黄崖关长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有不少载入史册的军事活动,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兵学及文学著述。近年来,天津学界对戚继光与黄崖关长城的研究不断走向全面和深入,相关研究既有对戚继光的整体把握,也有对黄崖关长城具体的个案探讨。研究者在对戚继光的军事思想、兵学著述、练兵业绩、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探析的过程中,也探讨了与戚继光有关的史料、戚家军的相关人物,考察了戚继光对黄崖关长城的重要影响。 

戚继光精神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传承

戚继光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精神典范之一,是强化民族自信心的精神符号和文化资产。探讨戚继光精神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是准确理解戚继光精神的理论前提,戚继光精神的思想内涵及特色体现在矢志报国、保境安民、务实创新和清廉自律等方面。新时代背景下,大力传承戚继光精神应讲好戚继光故事,在强化文化认同、创建特色品牌、丰富传承方式和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方志书写与史实重建——戚继光平定龙头寨事迹遭旧志阙载、改写原因考析

戚继光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谋划、指挥平定福建漳州府龙岩县龙头寨曾东田、马湘源、许成川等,并析置宁洋县,部将王如龙立下首功。但是,万历元年《漳州府志》竟无戚继光此一事功,仅载王如龙事迹。究其原因,与戚继光、王如龙当时遭到弹劾有关。此事,主修罗青霄首先发难,而此前通倭事发的侯熙因参与修志亦当难辞其责。康熙元年《宁洋县志》出于重塑地方形象的需要,改写龙头寨为杀狐岭,但仍无载戚继光事功。 

朝鲜王朝后期水军中的“戚法”运用情况

在万历朝鲜战争中,以"戚家军"为骨干的明军浙兵的作战表现给朝鲜王朝君臣留下了深刻印象。以《纪效新书》为代表的戚继光兵法也被朝鲜学习吸收。朝鲜积极引进刊行并推广《纪效新书》,同时以此为基础编纂了自己的兵书,并将其广泛运用到本国水陆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训练中。其中在水军方面,朝鲜王朝吸收了"戚法"中关于军事训练方面的原则内容,但同时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在军队编成和武器装备技战术方面也保持了自身的军事特点。 

初中历史课堂如何开展活动教学

<正>历史作为一门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实现"中国梦"的接班人有重要意义。因此,初中历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学科方法"。历史课堂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通过历史课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表达、感知、认识历史的能力, 

戚继光文创产品开发及推广设计研究

戚继光是明朝抗击倭寇的名将,也是我国名留青史的民族英雄。以戚继光文化为源,进行戚继光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对传承保家卫国的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戚继光与文创产品为出发点,对现有的戚继光文创产品进行市场调研,从实际案例中分析了现今戚继光文创产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可以学习的优点,并整理归纳了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其次根据调研结果对戚继光文创产品进行设计探索,归纳出三种设计方法,分别是设计元素提炼法、情景联想描绘法、寓意性表达法,总结出四种设计原则,分别是军事文化趣味性原则、市场需求原则、形式美感原则、“敬畏之心”原则,确定了此次戚继光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思路,即从物质和非物质层面的戚继光文化资源中提取设计元素,针对“80后”、“90~00后”两大目标人群的需求,进行国潮系列与卡通系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最后根据市场营销学理论对戚继光文创产品提出线上、线下两种推广策略。戚继光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要深度挖掘戚继光这一历史名人的文化内涵,将其精神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可以提高戚继光历史名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为今后研究戚继光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明代海疆治理与危机应对——以两部《闽海纪事》为线索

关于海疆治理的研究,现有的视角,一是以军事史为主,集中在军将活动;二是从海防角度,关注国家政策与制度层面的沿海军事和行政机构设置及其海防实践;三是从社会史出发,聚焦沿海或岛屿地方士绅与普通居民生活环境。明朝海疆治理与危机应对中的地方官角色及其作用,长期以来成为一个缺失的视角。实际上,无论军将还是地方官,均守土有责,二者在战时的互动关系与作用,体现了明代海疆治理的整体特征。鉴于此,本文从两部《闽海纪事》入手,发掘利用新资料,考察嘉靖末年福建海疆治理与危机应对中的文武协同,彰显地方官的作用,以期有裨于推进明代海疆治理的基础性研究。 

密码专家戚继光

<正>戚继光是我国明代著名将领,他南征倭寇,北御蒙古,屡建奇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密码专家。《孙子兵法》开篇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事关国家的安危,情报事关战争的胜败,戚继光也深有感触。作为抗倭的重要将领,有一次,他掌握了一股倭寇的动向,当时他自己兵力不足,于是,打算和俞大猷合力剿灭敌人。戚继光派人给俞大猷送信,详细叙述了自己的行动计划。不曾想,书信被倭寇截获,敌人知己知彼,结果明军惨败。痛定思痛,战后,戚继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密的重要性。 

“兵技巧”与两汉时期的军事体育

综合运用文献、文物双重互证法等考察两汉时期军队的体能、技能训练体系。从《汉书·艺文志》所载"兵技巧"类书目入手,探讨两汉时期军事体育与战争形态、武器装备及军队训练的关系,其中"兵技巧"主要包含"习手足——军队的体能训练""便器械——使用兵器的技能训练""积机关——军事工程学领域的方法"三方面内容。两汉时期的"兵技巧"在军队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方面的特点和价值体现为:(1)引入手搏、剑道、蹴鞠等一系列身体活动作为"习手足"的训练手段与方法;(2)形成从民间到军队以弓射、骑射、弩射以及刀、剑、戟、矛为核心的"便器械"技能训练体系。两汉是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训练的重大变革时期,以车战和步战为主的中原军队必须面对北方游牧民族以骑射为主的新型战争,其军事体育和军事训练体系为在汉匈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试论戚继光作战思想

戚继光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作战思想与方法。在作战指导上,强调知彼知己,打"算定战";主张灵活主动,"因敌转化";主张立足于守,攻守结合;注重"大创尽歼,杜其再至";主张集中兵力,"以众击寡"。在战法上,强调各种武器长短相卫、攻守兼备,创立了"鸳鸯阵";提出了以使用火器为中心,车步骑多兵种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新型战术。戚继光的作战思想,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路径研究——以戚继光形象传播为例

新媒体环境下要塑造好戚继光形象,获得高效的传播,需要凝练"核心形象",守正"传播理念";关注"传播对象",构建以"人"为核心、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传播机制;开拓"传播渠道",发挥矩阵内外联动的全媒体传播形式;策划"传播内容",聚焦"个性文化"的内容传播策略。 

浅析原创大型情景清唱剧《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艺术特色

由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为主体原创的大型情景清唱剧《抗倭英雄戚继光》,诞生于2015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河南理工大学联合河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创作了此剧。本文通过对原创大型情景清唱剧《抗倭英雄戚继光》介绍,着重塑造了戚继光与戚家军的艺术形象。从《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历史背景、情节安排、音乐特色、人物形象、音乐形象等多个层面,探讨戚继光音乐形象的塑造与呈现。 

戚继光在浙江所赋诗

<正>戚继光的诗流传下来的有二百五十首,大部分收录在他自编的《止止堂集》卷上,小部分收录在他儿子戚祚国等编撰的《戚少保年谱耆编》中,也有零星散落在他战斗过的地方。之所以许多人不知道他写的诗,是因为他的诗名被他自己所建立的赫赫战功所掩盖。 

稍息其实是“哨起”

<正>如今,人们在集合队伍时,都用"稍息""立正"的口令。据说,这口令还是戚继光发明的。当年在南方抗倭时,为了保持警觉,夜间也派出士兵沿海警戒,若发现敌情,及时报警。但夜间敌我分辨不清,怎么办呢?戚继光规定了口令。警戒的士兵都带着竹哨,如果发现人影,要立刻端枪跨步,嘴里喊:"哨起!" 

抗倭英雄戚继光

<正>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烟台蓬莱)人,是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击来犯倭寇,历经10余年,大小80余战,最终扫平倭寇之患,被誉为抗倭英雄、民族英雄。 

从王氏休夫看明代女性的婚姻状况

<正>说起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婚姻,十分耐人寻味,他十三岁定亲,二十一岁娶"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王氏为妻。这位王氏,不是一般女子,她极其贤惠,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丈夫。那时,戚继光还没有出人头地,家里穷得很。有一天,王氏早餐烧鱼头给戚继光吃,戚继光还纳闷鱼身去哪儿了。中午又烧鱼尾吃,戚继光更为纳闷,到了晚饭鱼身才出现。原来整整一条鱼妻子都留给了戚继光,自己一口也没吃。发现真相之后,戚继光抱着老婆感动得热泪直流。 

福清光饼

<正>闽地多有光饼,这跟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将军从浙江入福建,由闽北打到闽南,横扫倭寇如卷席有关。各地民众不约而同地用这种简单方便的"火烧饼"作为犒劳大军的干粮,光饼也成为戚家军特有的军粮。不过,唯有福清人的光饼情结最浓厚, 

戚继光人格修养及其对治军的影响

戚继光以文武兼具、用兵如神而著称。他的人格修养始于青少年时期父亲和老师对他的言传身教。他还通过对儒家学说尤其是王阳明"心学"的悉心揣摩和阐发,不断领悟修身养性、为官处世的要领。戚继光为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淡泊名利,为人处事宽容而有原则。他在选拔和训练将领、士兵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其军事素质的培养,而且特别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把自己修身养性的理念和体会运用到治军上,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明代·戚継光

<正>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散,号南塘,卒谥武毅,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幼时家贫,但他年小志大,读书努力,通晓儒经史籍。1544年他继承祖上职位, 

明蓟镇长城步志的出现及使用考

明蓟镇长城的空心敌台箭窗两侧和垛口上存在不少刻有文字的步志。学界此前因步志产生于火器使用之后,往往将其与长城上最常见的火器佛郎机、鸟铳相联系。但经过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的双重考察和辨析,这些步志在长城上出现的时间应不早于戚继光率众修建长城之时,其服务的对象当为火箭和神枪、快枪,"十三""十九"所对应的仍是三十步和九十步,应是为了确保不同火器的使用而巧妙区分。步志分仰角、平角、俯角,与军事战略的实际需要相匹配。 

宋江阵武术技击形态的社会记忆

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以闽台宋江阵为研究对象,探讨作为身体工具的集体武术在斗争中的记忆。研究认为,在抗倭斗争中所创造的鸳鸯阵,武术体系、阵法演练等皆被宋江阵所沿袭,成为关联宋江阵与鸳鸯阵之关系的记忆;在郑成功驱荷收复台湾记忆中,延承于抗倭鸳鸯阵的藤牌兵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被视为台湾宋江阵的主要传播源头;在抵御沙俄入侵的雅克萨之战中,郑成功创建的藤牌兵充分运用武术的技击功能,获取了民族战争的胜利;在近代抗英斗争中,宋江阵主要参与到厦门石壁之战中,展示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近代闽台抗日运动中,宋江阵不仅在精神层面展示了我武惟扬的民族尚武精神,同时也有宋江阵队员与敌人搏斗的历史记忆。 

抗倭英雄戚继光

<正>明代将领戚继光,作为"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中华爱国将领的典范、抗击外虏的英杰,一生笃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报国之志,砥砺"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护国之行,心怀"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爱国之情。面对外来侵略英勇抗争,受命危难之间,领导抗倭战争走向胜利。本期为您介绍连环画《抗倭英雄戚继光》,让我们一同感受戚继光统军御将、巧用兵法的智慧,以及戚家军骁勇善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戚继光对兵儒融合的自觉追求与突出贡献

戚继光兵儒兼修的学术素养及治军、统兵的丰富经验使其具备了践行兵儒融合的思想基础和自觉意识。戚继光对兵儒融合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三个方面:练将层面对兵学与儒学的融合;练兵层面对兵学与儒学的融合;作战指导层面对兵学与儒学的融合。 

谭纶对蓟镇防务的整顿举措及其对明蒙关系的影响

明永乐之后,明廷对蒙古的战略态势由攻势转为守势,已无力进行“犁庭扫穴”式的大规模主动北征,只能依托北地防御体系被动防守,抵御蒙古军队的频繁南下。蓟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从设立伊始,就担负着保护明朝京畿安全的重任。但随着明廷朝政的日益腐败,蓟镇边防每况愈下,至明嘉靖年间已然无法起到拱卫京师的作用。为此,隆庆年间明廷征调抗倭名将谭纶担任蓟辽总督,希冀他能够整顿蓟镇边防,从根本上扭转该处边军与蒙古军队作战的颓势。谭纶于隆庆二年(1568)出任蓟辽总督后,一方面通过对蓟镇划分新的战区、努力保障蓟镇边军粮饷,擢拔重用蓟镇优秀将领等措施从宏观上加强蓟镇边防的实力;一方面他又通过亲自规划蓟镇练兵总方针、体恤官兵、严明纪律、广增火器与边防军事设施、明确上下节制关系等措施从微观上加强当地边军的战斗力。谭纶多方面的军改举措使蓟镇防务在短期内得到了巨大的加强。谭纶对蓟镇进行军事改革所带来的成效与明朝其余诸边军事力量的加强构成了一个整体,从而使隆庆年间明朝北部边防力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在这一大背景下,谭纶在蓟镇所施行的多种改革举措作为穆宗时期明朝整体加强北部边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对当时的明蒙关... 

天津兵学文化视角下的戚继光研究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与天津的关系长期以来存在着争议,从有关的历史资料和考古中发现找到了十余条证据,足以证明戚继光的军事活动和兵学著述活动与天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戚继光治军

<正>450多年前,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事思想,如今,竟被众多商界人士奉为圭臬。治心戚继光非常关注练将、练兵和武器装备。他认为,军队中的人,无论是兵还是将,都应当训练。只有练出良将和精兵,才能在战争中赢得胜利。两者都很重要,不能顾此失彼。但比较起来,练将更重要。没有好的将领就不可能带出好的士兵,练将是军事训练的根本,练将搞不好就不可能练好兵。因此"练兵之要在先练将"。 

从“海洋命运共同体”视角探究明朝的对外关系

<正>"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的国际形势,首次提出的重要外交理念。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提升全民的海洋意识,深刻认识"人"与"海洋"密不可分的联系,增强对海洋的保护意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统编版"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探索"海洋命运共同体"在历史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14-17世纪中国武术与欧洲武技比较研究

14-17世纪是中国武术的繁荣时期,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此时中国武术已成型,出现了许多著作,记述了武术的技法及理论。欧洲出现了大量的手稿,记载了真实性的“武技”。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武术史视角出发,以14-17世纪中国武术和欧洲武技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探究14-17世纪中国武术的历史演进、14-17世纪欧洲武技的社会背景及特点,比较分析14-17世纪中国武术与欧洲武技文化异同。研究14-17世纪中国武术和欧洲武技论著手稿、技术体系、社会背景,并对中国武术现代传承、实践、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补充中国武术历史的研究内容,发现中国武术文化的特质,服务于中国武术发展现实。从14-17世纪中国武术论著与欧洲武技手稿的创作缘由、基本内容及内容特点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从创作缘由来看,武术论著以兵书类居多,大多数为军事而作;欧洲武技为私人手册,为指导个人训练而作。从基本内容来看,二者武技表现形式为徒手与持械,中国武术徒手以拳术为主,欧洲武技以摔跤为主;中国武术器械纷杂,欧洲武技器械以剑为主。从内容特点来看,中国武术以兵学为基础,技理成熟;欧洲武技... 

《纪效新书》

<正>《纪效新书》是明代著名军事家戚继光编著。戚继光(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他出生于将门之家,其父戚景通曾官至都指挥使、神机营副将。在父辈的影响下,戚继光从小就好读书喜练武,立志报效国家。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6月,因父亲病重, 

金头玉臂唐荆川

<正>戚继光是抗倭英雄,据说枪法了得,人称"戚家枪"。戚继光凭着手中一杆红缨枪,巡守海防十余年,让东南沿海的倭寇闻风丧胆,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戚家枪"人所共知,可谁曾想到,戚继光的枪法,曾受过唐荆川的指导。换言之,唐荆川曾经给戚继光传授过枪法。这事不是编的,是戚继光在自己的著作《纪效新书》里亲自讲述的。 

戚继光军事活动中的火器应用

明朝自建立起,东南沿海和北部边疆便战事不绝。为稳固边疆,明朝不断强化边防,改革军事。嘉万年间,戚继光曾先于浙江平息倭患,后调任蓟镇,主持蓟镇军务。戚继光在主持南、北边防的过程中,针对两地地理环境和敌人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战略、战术安排。但无论南北,戚继光在其军事改革和实践过程中,一直重视火器的应用。他在自己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多次强调火器的重要性,详细讲解各种火器的形制和使用方法,但同时他也多次谈及火器在实战中的局限性。本文从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出发,以火器为切入点,梳理考察戚继光在南、北两地作战中的火器配比和使用情况,详细分析其使用火器的种类、用法及预期作用。进而明确火器在戚继光所创造的作战体系中的实际地位和切实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戚继光的军事思想进行推论和分析。 

戚继光《止止堂集》研究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骁勇善战的民族英雄,绝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比较单一,仅仅是一介武夫。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戚继光的作品中除了兵书也有诗文;他不仅保卫江山,也能激扬文字。因此他的诗文集是更好地展示其个人性格、思想学识、精神特质的渠道。本文聚焦于戚继光的诗文作品集《止止堂集》,从诗文体裁和题材分别入手,试图对戚氏的作品有较为全面的分析,对他的人格志趣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全文以《止止堂集》分卷逐章进行分析。首先从戚继光的生平履历入手,对他的基本人生脉络作简单的叙述。文章往往为时而著,歌诗也多为事而作。对戚继光人生中的几个重要节点有所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涵。《止止堂集》分为《横槊稿》上、中、下三卷,《愚愚稿》上、下两卷。《横槊稿》上卷为戚氏的诗歌,中卷和下卷基本上是赠序、祭文、誓文、墓志铭一类的应用文。《愚愚稿》上卷则是经解、铭文、解题一类,篇幅不长;下卷是杂文、小说、笔记等等。戚继光的作品题材和题材都非常丰富,但总体数量又不是很多,因此作分类研究的时候主要从其诗文的体裁入手,分为诗歌、应用文、杂文三个大类。《横槊稿》上卷为戚继光的诗歌。其诗歌题材丰富,本文从闺怨诗、咏史诗、送别... 

“南倭北虏”时代危机背景下的制胜思想探要——以俞大猷对戚继光的影响为中心

明朝中后期,"南倭北虏"的时代危机爆发,为了保卫东南海疆和北部边防的安全,以俞大猷、戚继光等为代表的著名将帅做出了一系列振衰起敝、胜战安边的军事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的独具特色的制胜思想体系。俞大猷以"练胆"为核心的练兵思想、"贵乎持重、功收万全"的作战指导思想、"水陆并防,御敌海上"的海防思想、"设险防守,车战制敌"的边防思想对戚继光的制胜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研究俞大猷对戚继光制胜思想的影响,对研究整个嘉隆万时代的兵学思想也有所裨益。 

戚继光的儒学修养

戚继光以成为"儒将""仁将"自期,不计功名利禄,而以"安民"为职志。戚继光认为,"仁"在将者之德中最为重要。他主张要对将才进行专门的儒学训练。戚继光"私淑阳明",对良知多有阐发,行军布阵之中,戚继光始终注意修养心性,同时又将心学实践于军务,大力提倡"身体力行",强调"知行合一"。他以"治心寇"为要务,主张学道必重下学工夫。戚继光堪为既立功,又立德,又立言的典范。 

戚继光的战术思想——兼论其对孙子战术思想的发展

戚继光南征北战,不仅军事理论丰富,在军事实践中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卓越功勋的取得,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熟读兵法、深谙战术是重要因素。熟读兵书是第一步,能否灵活运用才是关键的第二步。在精通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书的前提下,戚继光提出"师其意,不泥其迹"的用兵原则,很好地将兵书中的战术运用到实战中,并结合具体情况创造性、创新性地发挥了兵书中的战术,提出算定战、歼灭战、攻心战、突袭战等用兵原则,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孙子的战术思想。 

对影视创作与教学实践中历史文化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研究——以《抗倭英雄戚继光》为例

主旋律历史题材影视剧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进行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媒体形态的演变和发展,影视剧的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以《抗倭英雄戚继光》为代表的历史正剧作品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积极推陈出新,既为影视创作和教学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方向,也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打开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浣纱记》风波

<正>1明朝嘉靖年间的昆山巴城,是一个戏曲之城。魏良辅根据昆山腔创出水磨调后,弟子梁辰鱼利用这个曲调编排出了一出戏《浣纱记》,大受欢迎。这是昆曲史上第一部剧,当时大文人王世贞有诗赞叹:"吴闾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这一天,巴城的阳澄湖畔鼓乐齐奏,正在上演《浣纱记》。戏台上的"范蠡"正唱到好处,台下一片喝彩,忽然,四名衙役扑上台来,用铁 

明代中后期海防略观

本文从明代海防实况、海防思想发展、戚继光的海防方略三个层面展开阐述,分析了明代中后期倭患肆虐、海疆几欲不保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和军事原因。归纳了当时主要的海防观点,再结合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海防思想、海防实践和海防战绩,试图揭示明代中后期的海防现状和取得抗倭战争全面胜利的原由所在。 

纪录片《戚继光》 用定格动画“演绎”名将的戎马一生

<正>戚继光,在这个闪亮的名字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英雄故事?今天的我们,又能从中读懂什么?藤牌手、盾牌手、狼筅手、长枪手……有这样一种作战模式,由11人组成小队,多兵种紧密配合,可灵活变换横、纵队形,更换鸟铳、火炮等热武器,长短兼具、攻守兼备,由于左右对称,故名为"鸳鸯阵"。在定格动画的演绎下,大名鼎鼎的"鸳鸯阵"从书中走出:明朝的"戚家军"们,威风凛凛地 

笑料

<正>阅兵明朝大将戚继光经常被老婆打骂。部下看不下去给他出主意说:"将军好歹也是当世名将,整日被一个妇人欺辱成何体统,明日我等众将士各执兵器列于两旁,将军请她来军营训话,震慑震慑她,以后日子也好过些。"戚继光大喜,依计从之。第二日营帐中寒光四射,杀气腾腾。夫人进帐看到这种情况,厉声问道:"你摆出这幅样子,想要干嘛?" 

明中后期“浙兵半天下”现象考释

浙兵多来自处州、绍兴、金华、台州等府,在嘉靖御倭中,经戚继光募练并入援福建剿倭而声名鹊起。至隆庆、万历朝国家多事时,南北边、海、腹里数省纷纷请调浙兵,以至于有"浙兵半天下"之说。其中原因,除浙兵自身优势及浙江人多地狭生存状态下浙人乐于应募外,也和多地主兵未练或练而未得实效有关。数省调用浙兵,造成浙江精壮人口流失、田地荒芜、国课难办、防御困难。因募浙兵费用相对较高,加之后期所调浙兵良莠不齐,易逃、易哗、战力变弱,调募浙兵的省份也受害不小。尽管朝廷曾下令停调浙兵,或限以定数,但碍于后期多事,浙兵依旧被大量调遣。明中后期浙兵招募与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明末浙兵主体也从原来戚继光及其班底色彩较为浓厚的军队向国家普通客兵身份转化。 

明清思想与中国武术发展及启示研究:基于“向实”的线索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及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向实"为线索对明清思想与中国武术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向实"是明清思想一以贯之的脊线,武术作为明清思想趋于务实过程中的重要诉诸对象之一而获得空前发展。"由虚向实"的思想转向对该时期的军事武术和民间武术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普遍的文人谈兵经武与武人崇重实艺,促进了兵学理论、军事武艺和武术技理的不断整理与综合创新,实现了由兵学向武学的转向。民间武术获得了更大发展:卫国保家强化了武术的技击性;融入学术预设了武术学校教育的思想前提;引文入武凸显了武术的中国文化属性;文武交游空前提升了武术的社会影响力;工商皆本拓展了武术的民间化进程。获得启示":向实"思想是主导中国武术历史发展的内在理路,可成为中国武术研究的新路向和方法论;武术思想文化理应成为强化武术话语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研究领域;对接"国之大事",是中国武术将来发展的新机遇。 

戚继光与阳明心学的渊源

戚继光赴浙抗倭,始投于钱德洪门下,细究心学,并于戎马倥偬之际向王畿问学。在各方熏染下,他笃信"良知"说,论学以"治心"为要,在方法上,反对当时盛行的空虚之法,坚持以"诚意"为工夫,从而有较深心学造诣。同时,创造性地将心学思想运用于治军上,提出"治心""练气"之说,主张将士以忠义之心相感召,同心戮力,尽分安民。 

中韩古代武艺典籍编撰的历史背景及内容比较研究

通过对中韩古代武艺典籍《纪效新书》和《武艺图谱通志》进行观照和思考,追溯传统武艺典籍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对编撰的内容进行比较,对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蠡测,认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武艺典籍编撰的体例内容包含了诸多军事武艺、民间武艺文化的选择过程,反映了中韩两国的古代社会武艺发展经历了效仿与借鉴、传承与创新、开拓与融合的历史缩影,指出中国古代武艺在生态传承活态发展的同时,应当注意"礼失而存于野"的警醒问题,坚守民族文化自信,发掘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文化资源,在世界体育文化的建设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中国方案,在延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武艺典籍是绵延不绝的历史记忆,是古代人民由于生活和军事斗争的需要而创造的智慧结晶,虽然经历了多个世纪物质精神以及文化层次的变迁,仍然散发着恒久弥新的活力,犹如崭新的活字典,体现了传统武术技艺文化功用的延续。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在明万历抗倭援期间传入朝鲜半岛,引起了朝鲜王朝的高度重视,朝鲜王室组织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对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进行研究和学习,根据戚继光的军事武术方法训练朝鲜军队。在《朝鲜李朝实录·宣祖昭敬大王实录八》中,甲午二十七年(明... 

张居正的用人之道解析

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新政,提拔和任用了大批人才,体现出他个人杰出的用人之道。在用人目标方面,他注重兴利除弊,尽人之智;在用人原则方面,他不限资历,不求全责备;在人才管理方面,他创造空间,爱才惜才。张居正的一系列举措最终造就了明王朝中后期最后的人才盛世。 

蒙汉情

<正>人物表戚继光:男,四十多岁,字元敬,号南塘,蓟镇总兵官,简称"戚"。杨小燕:三十多岁,继光妻,蒙名其其格,人称"草原神女"。简称"杨"。胡守仁:男,四十岁,蓟镇大将,简称"胡"。方山人:男,六十多岁,侠士,继光好友,简称"方"。董忽力:男,五十岁,兀良哈大首领,简称"董"。 

英雄形象嬗变下的《荡寇风云》

在国产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既有连贯性与继承性,也有一个嬗变的过程。由陈嘉上执导的,以一代名将、抗倭英雄戚继光为主人公的《荡寇风云》,在为观众展示气势宏阔的明代嘉靖年间抗倭画卷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辨析这种英雄形象嬗变的切入点。将片中人物拈出,与其他国产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对比便不难发现,随着主流话语,时代语境以及受众趣味的变迁,国产电影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向着世俗化、多元化和客观化的方向迈进了。 

淘租公 出身于阿里系,如何做好家电租赁生意?

<正>聚焦城市新租客。近年来,随着信用体系的完善,以信用免押为特点的新租赁经济热潮兴起,硅谷教父凯文·凯利曾提出过"使用权未来会大于所有权"。也有数据预测,2028年使用权经济占比将提升至20%,人们对于使用权的越发重视造就了新的经济机会,市场上也因此兴起了一批提供租赁服 

苗刀的真相

<正>我们之前说过了唐刀,这一期说一说苗刀。苗刀和唐刀差不多,都是用来跟日本刀较劲的,唐刀的人设是日本刀的祖宗,而苗刀的人设则是戚继光抗倭的兵器。当然,就像唐刀背景是假的一样,苗刀的背景也是假的,只不过没有唐刀那么假。同样,开宗明义,苗刀跟苗族没有关系,跟戚继光也没有关系。所谓苗刀,源自日本刀法及日本野太刀形制,刀法源流是日本刀法,刀制也完全仿自日本,明清称为单刀、长刀,民国时武人为了与普通的单刀做区别,为其改名,因为刀身形似禾苗,所以起名苗刀。 

戚继光的军事领导力探析

戚继光的军事领导力使其战功赫赫,彪炳史册。戚继光在领导自我方面严格自律,善于学习;在判断形势方面知己知彼,精准判断;在领导业务方面指挥若定,正确决策;在领导他人方面选兵练兵,爱兵如子。 

“嘉隆万”大变局中的戚继光制胜实践摭论

戚继光在中国军事史上有"战神"之誉,面对"嘉隆万"大变局,他肩钜承艰,振衰起弊,主导了一系列制胜实践。在战术革新方面,创设鸳鸯阵;在作战指导方面,坚持陆战海战统筹;在武器建设方面,科学配备冷热兵器;在战争准备方面,组建车步骑合成营,修建完善的防御工事体系;在军队建设方面,培养了一支"兵儒结合、文武兼备"的将帅队伍,成功完成了胜战安边的历史使命,对晚明军事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数字课堂和情感教育的交融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正>课例简介:这是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例,课例把数字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特点有三:1.尝试把"导生制"引入课堂,让学生试当老师,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检验并巩固学习效果。二是教学内容上,用前面学过的"战和"两个字来概括明朝的对外关系,既新颍又有高度的概括性,更容易 

在历史记忆建构与娱乐兼顾之间徘徊——近五十年来明代倭乱题材影视剧综论

在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近50年间,出品了近20部涉及明代倭乱题材的影视剧。这些影片一方面立足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对明代倭乱历史进行精准叙事,讲述保家卫国的故事,塑造抗倭英雄群像,建构民族历史记忆和认知谱系;另一方面又受到商业化的影响,迎合观众,追求娱乐化,因而大部分倭乱题材影片都被处理成武打片,结构落入了比武决胜负的俗套。武打场面设计很多,且又掺杂着儿女之情,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抗倭主题,未能将抗倭题材拍成史诗巨作,成为历史记忆的文化载体。 

戚继光水军战船与同时代西方风帆战舰的船型

郑和下西洋100多年后,以戚继光为代表的明代水师战船中主要船型是福船、广船与沙船,对其进行了文献考证与船型复原,并与同时期西方大航海时代的"Caravel"和"Carrack"这两类典型风帆战舰以及典型代表战舰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从武备的配置中可看出东西方船型的配置差异;航线需求决定船型的主尺度;帆装演进的停滞与增强。 

创设情境问题 破解主干知识——以“明清时期海陆疆域的巩固”为例

<正>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同理,作为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也更加有意义。固然,学生也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由单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有意主动的独立式学习转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时下,中考以主干知识为考查切入点的新形势下,更需要熟练地学好、用好适合于个人的历史复习方法,以获得更理想的成 

新媒体时代戚继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戚继光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激活戚继光精神,挖掘其时代价值,与新媒体交叉融合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内涵和育人方法,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理念。 

戚继光的武功

<正>明朝的一代名将戚继光,其父亲、祖父都是武将,有家传,在长剑、大枪、单刀、双刀、弓箭等冷兵器方面都有不凡造诣,对"太祖三十二路长拳"也有独到的心得。戚继光到底有多能打呢?关于戚继光的史料还是蛮多的,可惜都没有提到他的武术段位。《宋史·岳飞传》里写过岳飞的体力:"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宋朝一斤相当于现在0.6公斤,三百宋斤即180公斤,相当于397磅。岳飞天生神力,当年他不到18岁时,作为一个力气还没长全的毛头小伙,居然 

历史数字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学历史教育相应地形成了更高的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协作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此外,教育信息化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向,当前人类社会正在飞快步入高速信息化、知识爆炸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数字化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换代,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化教育和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本文以历史数字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题,立足于当前新课程改革和数字化教育的现状,适应数字化技术发展的需要,响应时代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对中学历史进行改革。笔者分四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数字故事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历史数字故事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分别对历史数字故事的定义、特点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部分,围绕历史数字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第四部分,围绕实际应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设计了历史数字故事典型案...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护国爱家的登州情怀

<正>公元1528年的冬季,十月初一这一天,大海旁边的登州(现蓬莱)风大天冷,世代名门的戚家添了一个男丁,他就是被后人敬仰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对儿子的家教十分严格。戚继光十二岁那年,有一次,几个工匠来戚家修理房屋。戚景通指使他们安设四扇雕花门户。工匠们都感到迷惑不解,纷纷议论说:"像这样的将门世家,可以安设十二扇雕花门户啊!"工匠们的议论,被戚继光听到了,他立即去找父 

戚继光边防军事思想研究

戚继光作为明代著名的军事家,他的一生可以用“南征北战”来形容,前半生在南方抗倭,勋垂闽浙,后半生在北方御虏,望著幽燕。戚继光在南方抗击倭寇所赢得的巨大声誉和名望,使得他成为挽救明朝边防颓势、护卫京师安全的最佳人选。隆庆二年,戚继光调防蓟门,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北边抵御蒙古的军事生涯。鉴于当时北部边疆严峻的军事形势,戚继光采取了积极有为的军事防御战略,重点从练兵、用兵、情报和防区四方面入手,强化边防力量。具体来讲,练兵是强化边防力量的基础和核心工作,戚继光将恩威并著、弃虚就实的务实主义思想融入到练兵各环节中,锻造出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和战斗力强的仁者之师,极大的改善了边军面貌和边防颓势;他创造性的修筑了结构坚固而巧妙的空心敌台、组建了车步骑合营,作为边防军队灵活实施攻守策略的重要屏障和倚靠,克服了原有作战模式的弊端,创新了作战模式和战法;高度重视情报部队建设,提升情报侦传能力,让预先获知的准确军事情报为军事策略的制定和军事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分区设防,联合协济,打破各防区相对孤立的状态,加强各防区之间的协防联济效果,提升整个防区的综合防御能力。本文从戚继光边防思想形成的原因入手,重点从以... 

惟愿海波平

<正>在中国历史的星空中,曾闪耀着许多耀眼的将星,戚继光便是其中之一。众所周知,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民族英雄,他带领"戚家军"抗击倭寇10余年,扫平了肆虐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建立了不朽功勋。鲜为人知的是,戚继光还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这首《韬钤深处》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写这首诗时,戚继光还不到20岁,军旅生涯刚刚起步,但已展现出卓越的军 

审头刺汤

<正>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莫怀古曾将汤勤荐于严世藩门下。汤勤贪恋莫妾雪艳貌美,以怨报德,以"一捧雪"杯为由陷害莫怀古——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叫汤勤的人,原本是钱塘一带贩卖古玩、裱糊字画的商贩,人称"汤裱褙"。后来因为生意不好,落魄于江湖。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时任太常寺正卿的莫怀古。莫怀古见汤勤能写字、作画,认为他是个人才,不禁起了恻隐之心,将他带回京都,举荐到严世藩的门下。汤勤到了严世藩手 

暗器 暗器(上)

<正>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长矛……冷兵器时代,各种刀、剑、弓、斧、棍等长短武器是古人攻城掠地、进击防守的有效工具,也因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可除了这些明晃晃、杀气腾腾的兵器,古人还创造了许多制作、隐藏巧妙,擅长攻其不备的利器,能在关键时刻克敌制胜,那就是——暗器。什么飞镖、梅花针、飞抓、袖筒箭、飞蝗石、如意珠、流星锤、血滴子……想想看,一个看上去手无寸铁的平民,突然从身上飞出能取人性命的"獠牙",是不是很可怕? 

戚继光的“精器之道”

<正>纵观人类千年煌煌史册,器物对于战争演进可谓是功不可没。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冷兵器到热兵器、从机械化到信息化,每一次战争形态蝶变的背后,都必不可少地有武器更新换代的强势助推。毫不夸张地说,历史上的战争大师几乎都是武器运用的大师。明朝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就是这样一位对于兵器制造和使用均有独到造诣的兵学大家。 

戚继光的报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仅在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论述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将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落实于保家卫国的实际行动中,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形成了重在强调实事实功报效祖国的报国思想。戚继光的报国思想蕴含强烈的责任精神、务实的创新精神、精诚的奉献精神,继承并弘扬戚继光的报国思想,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实干兴邦的精神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但愿海波平

<正>序幕封侯非我意时间:公元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地点:登州卫所旁白: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百姓痛苦不堪,此时的登州卫所内年轻的戚继光批读着一本兵书,远处传来百姓痛苦的喊叫声……(戚继光放下手上的毛笔,望向窗外)戚继光(神色凝重,自言自语):这倭寇日益猖狂,真是越来越嚣张了!(低头看着手上的兵书) 

金山岭长城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正>1933年东北军抗击倭寇的"长城保卫战"的发生地,1992年"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凌空一越的奇险长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音乐下气势磅礴的长城雄姿,都来自燕山北麓的明代金山岭长城。金山岭长城位于承德市滦平县境内的巴克什营镇,与北京密云接壤,西起古北口,东至望京楼,全长10.5公里。它依山凭险,起伏跌宕于山水之间,形势极为雄奇。沿线楼台密集,敌台相望,处处 

戚继光为啥怕老婆

<正>这话真讨人喜欢。怕老婆这事儿,人人怕得,可说不得。有时要说,得拉几个名人来垫背,比如苏格拉底,啧啧,这可是大哲学家。比如戚继光,嘿嘿,人家可是抗倭英雄。人家怕得,我怕不得?男人这嘴脸也是好玩。戚继光怕老婆有好多段子,其中一个说,戚家军让鬼子闻风丧胆,可他一见老婆望风而逃,将士实在看不过眼,想要让主帅扬眉吐气一回。戚将军稳坐中军帐,命亲兵接夫人来。帐内众将手执利刃,杀气腾腾。不一会儿,他夫人来了,对戚继光喝 

明代版的将相和:张居正与谭纶、戚继光的故事

<正>大明帝国到了晚期,东西南北俱有边患,境内外烽烟四起,饱受"南倭北虏"、"夷"军突起的困扰。张居正倍加重视国防建设,试图扭转明朝"重文轻武"的风气,愿与武将分享更多的权力。他把最优秀的将领放在护卫京师最重要的蓟镇、宣、大、山西和辽东等地,并根据不同前线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战略部署。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文武之才皆鼎盛。边陲四方,闪烁着久经战火洗礼、为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的将星们,谭纶、戚继光、 

戚继光的“面包”

<正>在福州街头,随处可见一种名为"光饼"的风味小吃。光饼形似馅饼,不过内里无馅。新鲜出炉的光饼表壳金黄,吃起来外酥香而内松软,口感介乎硬梆梆的贝果与软趴趴的甜甜圈之间。福州人吃光饼的花样繁多,通常是在饼侧切开一条口子,夹入焙酥的海苔菜,或是芥菜心炒制的辣菜,最受欢迎的是以红糟肉、米粉肉为馅的肉夹饼,堪称"福州肉夹馍",配上麻油、蒜头酱、五味酱油等调料,真是大快朵颐。光饼名字的由来,传说与明代抗倭名将戚 

戚继光舰首航随舰学员睡眠质量、疲劳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戚继光舰首次执行远航任务期间随舰学员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2017年9月17日至12月7日,戚继光舰首次执行远航任务,在出海航行60 d时对在舰上实习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150份。问卷收集随舰学员的基本情况,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生理和心理状况。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38份,回收率92.0%。30.4%(42/138)的首次远航学员主诉有健康困扰。睡眠质量较差、白天中度以上嗜睡、疲劳水平较高、焦虑、抑郁的学员占比分别为11.6%(16/138)、45.7%(63/138)、40.6%(56/138)、18.1%(25/138)、21.0%(29/138)。有焦虑学员的PSQI(8.40±2.93vs6.34±3.10)、ESS(11.12±5.03vs8.70±4.53)、FSS(38.84±12.41vs31.55±11.20)得分均高于无焦虑学员(P均<0.05)。SAS得分与PSQI、ESS、FSS得分均呈正相关(r=0.... 

一剑横空星斗寒——大明牛人录之戚继光

<正>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二十日凌晨,山东蓬莱,鸡鸣三号(五更),大明一代将星就此陨落。他一生四提将印,南荡倭寇,北拒强敌,生平未尝一败,却晚景凄凉,生病了连请医生抓药的钱都没有。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或许会想起嘉靖四十二年收复平海卫那一战后(以阵亡16人的代价歼敌2000多人),班师回福清时,父老乡亲捧着茶果献到马前,一面下拜一面颂唱: 

地导尖兵眼中的民俗文化——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军营活动见闻

<正>一个普通的葫芦,摇身一变,山水相连,风光无限;一张红纸,妙手反转即成花鸟人物;一个个戚继光饼,含在嘴里,嚼出的是英雄滋味……近日,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联合驻地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在机关营区举办了一场以"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传统民俗文化交流展示活动,该旅逾百名官兵代表与家属一起参观了此次活动。谈民俗、讲文化、话精神。该旅政治工作部领导介绍说,本次非 

主旋律电影人物精神空间的转向——以古装历史题材电影《荡寇风云》为例

<正>人物是构成电影叙事的基本元素之一。由人物语言和行为构成的性格,以及与他人或环境的关系,形成了一个精神空间。[1]成功的影片可以将观众带入这个空间,与电影中的人物完成精神交流。随着后现代主义的不断渗透,当代古装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在人物精神空间的构建上已经有所改变,呈现出由简入繁的趋势,这一转向在新近上映的影片《荡寇风云》中也有展现。《荡寇风云》讲述了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与戚家军的抗倭故事。该类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通常会被观众认为是一味的"塑造伟人""歌功颂德"之 

且说循吏和清流——从戚继光和海瑞谈起

<正>我们既需要委曲求全的实干家,更需要宁折不弯的道德典范近日得闲,偶翻明史。在这跌宕起伏的276年间,涌现出了不少能臣干吏,出了骁勇善战的戚继光,还出了万世仰慕的道德标杆——海瑞。然而,万历初期,首辅张居正在对戚继光和海瑞的使用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即"重循吏慎清流"的用人观点,由此引发了人们几百年沸沸扬扬的争吵。 

湖南长沙市试题

<正>文言文阅读。(12分)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⑦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 

从小就要爱国

<正>星期一上午,在学校举行的升国旗仪式上,校长发表了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演讲,号召同学们从小热爱祖国,长大报效祖国。大家深受感染,听得很认真,只有明明心不在焉,嘴里还嘟囔着:"爱国与我有什么关系?我还小,长大了再学习爱国也不迟!"小勇听见了,拉拉明明的衣服,示意他保持安静。升国旗仪式结束后,小勇拉住明明,认真地对他说:"明明,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山西博物院:看王渊墨花墨禽,读戚继光傅山书法性情

<正>近日,"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藏书画精品展"在山西博物馆四层书画展厅开幕。据悉,此次展览分为绘画和书法两个部分,展出山西博物院藏元、明、清代书画作品86件(组)。绘画以元代王渊、顾安墨花墨禽的文人画为开端,书法则包括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的帖学正宗。值得一提的是,一代名将戚继光的传世遗墨也出现在展厅之中。总之,元代王渊的《桃竹锦鸡图轴》等重量级的展品,十余年后再次面向观众展出是展览一大亮点。 

将帅布阵

<正>一、岳飞的布阵图岳飞是宋朝时的抗金英雄,曾任通泰镇抚史、兼泰州知州。据说他在泰州抗击金兵期间,有一次向将领们讲了如下的布阵图:下图是一座城池,在城池的四周设置了八个哨所,一共由24名卫士把守,按直线算,每边都有11个人,后来由于军情发生变化,连续四次给哨所增添兵力,每次增加4人,但要求在每次增加人员后,仍然保持每边有11个人把守。 

历史这面镜子——读《万历十五年》

<正>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通过参考大量史书以及文献,向我们讲述了公元1587年,也就是明朝万历皇帝的第十五年,紫禁城内所发生的巨变,以及一个王朝的衰落。这本书共七章,分别是"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从标题可以看出,每一章都有一个核心,似乎独立成章,但是 

抗倭名将戚继光

<正>30年的军事生涯,在戚继光的笔下,被如此的轻松简洁地带过,但在话语的背后,又是何等的沉重和悲凉!"南倭北虏"是明朝的两大边患。"南倭"是指长期侵扰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北虏"是指与明中央政府敌对的北方蒙古族。"两患"的性质全然不同,但都极大地影响了明朝的内政外交。嘉靖末年至万历初年,"南倭"与"北虏"之祸相继解除,都要归功于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戚继光。 

《纪效新书》与朝鲜王朝军制改革

"壬辰倭乱"期间,朝鲜王朝几乎全军覆没。明军入朝参战,经戚继光训练的南兵将士军纪严明、作战英勇,给朝鲜君臣留下深刻印象。为了迅速重建军队,朝鲜君臣购得戚继光《纪效新书》,成立训练都监,礼聘南兵将领,"练将""练兵""修械",训练精兵。为了更好地理解、运用戚继光的练兵法,朝鲜官方以《纪效新书》为蓝本,编辑《兵法指南》《兵学通》《武艺图谱通志》等多种通俗易懂的兵书,训练都监则成为朝鲜王朝后期三百年最重要的军队建制,开启了朝鲜军队职业化的道路。《纪效新书》的传播及其对朝鲜后期军制的影响,说明东亚汉籍的交流,不只是局限在思想文化层面,而是深入到了政治、军事、社会各个层面。 

光的饼

<正>1一个人以饼的样式至今活着。这个人叫戚继光,今天的史书上给他的称号是:军事家、民族英雄、武术家。稍微翻阅一点儿历史教科书,就会看到一个小节,他是明朝抗击倭寇当之无愧的猛将功臣。但此刻放在我右手掌上的小小圆饼,已经如此民间化、风俗化,名不见经传,教科书上毫无记载,只是在很不起眼的地方风物志上有那么一小笔带过,所以,我看着它,就像看一块普普通 

福建崇武古城

<正>福建惠安县城东南有崇武半岛。其上之崇武古城系明洪武二十年为防倭寇入侵而建,至今已600余年。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此督师操练,其后郑成功亦曾据此以抗清兵。今城尚完整。1983年曾大修,历四年完工。现全城周长2567米,高7米,基宽5.5米,城中仍住居民,并有现代建筑,颇不协调。崇武城墙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明代版的将相和:张居正与谭纶、戚继光的故事

<正>大明帝国到了晚期,东西南北俱有边患,境内外烽烟四起,饱受"南倭北虏"、"夷"军突起的困扰。张居正倍加重视国防建设,试图扭转明朝"重文轻武"的风气,愿与武将分享更多的权力。他把最优秀的将领放在护卫京师最重要的蓟镇、宣、大、山西和辽东等地,并根据不同前线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战略部署。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文武之才皆鼎盛。边陲四方,闪烁着久经战火洗礼、为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的将星们,谭纶、戚继光、 

戚继光《香山纪寿》石刻研究

秦皇岛市抚宁区《香山纪寿》石刻是当今保存相对完好的明代蓟镇记事石刻之一。记录了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的部分史实,对弥补《明史》不足,考证戚继光生辰、蓟镇相关将领生平有重要意义。 

戚继光《香山纪寿》刻石跋

<正>《香山纪寿》刻石,发现在河北省抚宁县梁家湾峪门口,地处界岭口东。刻石在东峪口门外到梁家湾之间的溪水旁。文字刻在约房屋大小的巨石东侧面,楷书,每字直径为40公分,竖行,自右而左,共十三行、七十四字。其中数字漫漶不清。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