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朱棣
朱棣(1360—1425)朱元璋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朱棣长期在北方筑城兴屯,训练兵丁,多有建树。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病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惠帝采用削藩的办法,先废几个弱小的藩王,次及燕王。建文元年(1399),朱棣在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下起兵,号称“靖难”。经过四年的战争,打败惠帝,夺取政权,称帝于南京,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诛杀了建文帝臣属近三千人,史称“壬午殉难”。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下令将农器和耕牛发放给山东受兵灾的地区,对各地水旱灾害及时赈济,兴修苏松等地水利,疏浚大运河,使三千里运道畅通。同时继续推行屯垦和移民等政策。“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明成祖在政治方面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将握有兵权的藩王,或削其护卫,或废为庶人,基本上实现了削藩目的。在中央集大权于一身,正式设立了内阁,协助皇帝办理政事;重用宦官,以之为信臣、耳目,但也使他们开始干预国政。永乐十八年,又设立从事侦缉、搜捕臣民的特务机构一“东厂”,有特设的法庭和监狱,其权势比洪武中设置的锦衣卫还要大。为了宣扬国威,招致各国朝贡中华,也为了追寻“靖难”失国后去向不明的皇帝朱允炆的下落,派遣郑和六下西洋;从永乐八年到永乐二十二年,曾五次亲自率兵出击骚扰北部边境的鞑靼、瓦刺。公元1403年下诏改北平为北京,并派人营建北京城和紫禁城宫殿。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此举有利于抗击来自北边的蒙古骑兵的袭扰,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对于巩固边防以及维护全国的统一有积极意义。在位期间,命解缙等人以程朱为标准,编成《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诏颁天下,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同时编成两万两千九百三十七卷的《永乐大典》及《历代名臣奏议》等类书,保护了文化遗产。二十二年,明成祖在率兵出塞的归途中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东南),葬于长陵(今北京昌平天寿山)。朱棣有一后二妃。四子:高炽、高煦、高燧、高爔。五女”长女封永安公主。(来源:中国宫廷文化大辞典,2006-02)
阅读全文

人名:朱棣

别名:

字:

号: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1360年5月2日)

死亡时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12日)

祖籍:

出生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1360

>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元璋将在下一年称帝,十二月二十四日,祭告太庙,为自己渡江后生的七个儿子逐一命名,第四子命名为“棣” ,此时朱棣已经七周岁,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朱元璋在宫中建成“大本堂”,广集藏书、延请名儒,朱棣等皇子和勋贵子弟便开始在其中读书学习。

1370

>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册封诸皇子为王,封十岁的朱棣为燕王,又设立大宗正院,即后来的宗人府,掌皇族内部事宜。
洪武六年(1373年)三月,朱元璋颁布《昭鉴录》,四月,颁布《祖训录》给朱棣等藩王,令他们抄写在王宫正殿和内宫的东壁 ,书中搜集了古代藩王的优劣事迹,以对皇子们进行宗法教育。
洪武九年(1376年),十六岁的朱棣与魏国公徐达长女徐氏(即明成祖仁孝皇后)成婚。

1380

>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正月,朱元璋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命朱棣担任右宗正。

1390

>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大将军,率列侯赵庸、曹兴、王弼、孙恪等赴北平,训练军马,听燕王节制,以出征漠北。山西的军队归晋王节制。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命朱棣率颍国公傅友德出征,收捕番将阿失里等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三月,朱元璋命晋王节制山西、燕王节制北平各卫将士,凡军中事务,都要启奏朝廷和晋王、燕王。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朱棣率军北征至彻彻儿山,擒敌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又追击至兀良哈秃城,遇敌哈剌兀,打败敌军凯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遗诏诸王在封国,不得到京师奔丧。燕王朱棣自北平去南京,因朱允炆诏令而停止。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接受学士刘三吾的建议,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以杜绝诸王对皇位的觊觎。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具得朱棣将举兵反状,乃发兵逮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朱棣。张信为朱棣旧部,此时遂降朱棣,朱棣随即为备。七月,朱棣以计(以装疯麻痹张昺、谢贵二人)擒杀张昺、谢贵,并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遂据北平。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 [28] 革除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他谕令将士,同时上书朝廷,声称根据《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从此便开始了一场历时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八月,朱允炆以太祖旧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师30万伐朱棣。

1402

>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棣拜谒孝陵,然后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七月初一日,祭告天地,宣布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即位后,大规模对靖难功臣进行封赏。四月,再论靖难的功劳,封驸马都尉袁容等三人为侯,陈亨子陈懋等六人为伯。并广求贤才,对山林隐逸的怀材抱德之士,令官府寻访,量材擢用。十一月,明成祖对户部臣说,老百姓不得已才背井离乡,已经复业的,地方官要厚加抚恤,“未复业者,悉心招抚。新垦田地,停征其税”。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初名《文献大成》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文献大成》,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 ,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
永乐四年(1406)七月,明成祖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督师南征。进入安南,传檄数胡季犛、胡汉苍父子二十大罪,并告谕国人将辅立陈氏子孙。明军连战告捷。胡氏烧掉宫室,驾舟入海,后为明军所获。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重修《文献大成》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明成祖派使节赴鞑靼,要求“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不料,使节被杀,朱棣大怒,声称“逆命者歼除之”。

1410

>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明成祖率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鞑靼。
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命令入朝觐见的地方官吏五百余人各自陈述当地的民情,还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
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明成祖再度出塞亲征瓦剌。

1422

>
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明成祖朱棣亲征鞑靼,其主力部队至宣府(今河北宣化)东南的鸡鸣山时,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乘夜逃离兴和,避而不战。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秋七月,明成祖再次亲征阿鲁台,九月,明军听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其部落溃散,便未出兵开战。十月,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领部落投降,朱棣封其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十一月明军回到京师。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
略论《永乐大典》本《析津志》及其史学价值

《析津志》是迄今所知北京地区最早的方志,传本久佚,今见《析津志》是据《永乐大典》辑录而来。《永乐大典》本《析津志》除了一般方志类文献所具有的史学价值之外,志中交通和民俗方面的史料价值尤为突出。对《永乐大典》本《析津志》进行系统辑佚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为《永乐大典》研究和北京史地研究等相关领域提供良好的学术基础和典型的研究范例,而且也有助于历史学、方志学、文献学等学科门类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显著。 

明成祖朱棣的军事思想研究——以靖难之役为中心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身处明朝开国及前期的他,文治武功都值得称道,其编写的《永乐大典》为后世的子孙保留了诸多的文化遗产,并派遣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王朝的对外交流和发展。明成祖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虽然为封建正统的史学家所不齿,但是其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来的做为一个军事家的能谋善断,出奇制胜,灵活用兵等方面的能力都值得后世的兵家学习。他在“靖难之役”中的游击战术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古代也有游击战争,但是他认为古代的游击战争都是不成功的,我们研究靖难之役发现,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靖难之役中的游击战术的运用,充分的证明了其是古代游击战争中成功的典范。在“靖难之役”中的大集团会战中,我们也能发现明前期的军事作战的一些特点,比如利用优势骑兵对敌方的坚固步兵阵营进行冲击,利用火器兵种来遏制骑兵的快速冲锋,利用新式武器来对付步兵的盾牌,利用骑兵、步兵的分批次冲锋来击退敌人进攻等等,这些战法和阵法特点都蕴含了作战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思想,为我们研究明成祖朱棣的军事思想提供了极多的战例素材,在《明太宗实录》中,我们可以通过其记述成祖的言行,来发现一些其对... 

从“靖难之役”看朱棣的用兵韬略

<正>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每朝每代都有发生,其中打着"清君侧"旗号问鼎神器、影响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西汉时期吴王刘濞发动的"吴楚七国之乱",但仅仅两个月就平定了,对吴王刘濞来说那把龙椅是"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而另一次是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却是一次成功的皇位问鼎。朱棣能够取得胜利,除建文帝缺乏政治军事能力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子”传说的故事原型

<正>《通鉴博论》是一部明初官修史书,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王朱权奉敕所撰。朱元璋敕撰此书的目的在于垂鉴子孙,因而它只是一部通俗性的历史读本,并无太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它评价甚低,学界也很少关注。但是,《通鉴博论》一书所反映的天道报施历史观是继"德运说"之后又一重要的历史理论,富于特色,值得重视。一朱权与《通鉴博论》的纂修朱权,号臞仙,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受封宁王,逾二年就藩大宁。靖难兵起,燕王朱棣挟之同行,为己草檄,且与之约"事成中分天下"。永乐元年,朱棣称 

揭秘:明朝皇帝朱棣为何迁都北京

<正>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区境天寿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域面积120余平方公里,环葬着明代的13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明十三陵中的首陵,是成祖永乐皇帝的长陵。这位皇帝虽在明代历史上的名气很大,却不是遵照封建帝位继承法,用和平的手段当上皇帝的,而是以武力强取豪夺争得的天下。原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早死,不得已只好改立皇太孙朱建文为合法继承人,另分封诸子为诸王。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继任,是为建文皇帝。可是好景不长,他驻守北平的叔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也 

朱棣营建北京宫殿、迁都的主要动机及后果

<正> 明代北京宫殿,很少有人注意其具体诞辰,实际上在当时官方文献中,记述得十分清楚。《明太宗实录》第一百一十八卷载:永乐十八年十一月戊辰,“上以明年御新殿受朝,诏天下曰:开基创业,兴王之本为先;继体守成,经国之宜尤重。……爰自营建(北京宫殿)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子”传说的故事原型

<正>《通鉴博论》是一部明初官修史书,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王朱权奉敕所撰。朱元璋敕撰此书的目的在于垂鉴子孙,因而它只是一部通俗性的历史读本,并无太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它评价甚低,学界也很少关注。但是,《通鉴博论》一书所反映的天道报施历史观是继"德运说"之后又一重要的历史理论,富于特色,值得重视。一朱权与《通鉴博论》的纂修朱权,号臞仙,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受封宁王,逾二年就藩大宁。靖难兵起,燕王朱棣挟之同行,为己草檄,且与之约"事成中分天下"。永乐元年,朱棣称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子”传说的故事原型

<正>《通鉴博论》是一部明初官修史书,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王朱权奉敕所撰。朱元璋敕撰此书的目的在于垂鉴子孙,因而它只是一部通俗性的历史读本,并无太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它评价甚低,学界也很少关注。但是,《通鉴博论》一书所反映的天道报施历史观是继"德运说"之后又一重要的历史理论,富于特色,值得重视。 

浅说靖难之役后明代政治的几个变化——兼论朱棣的历史功过

<正> 建文元年(1399)七月到四年(1402)六月的靖难之役,是明太祖朱元漳死后皇族内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藩王军事集团与建文帝朱允(火文)争夺皇位的流血战争,也是明初历史中极为令人注目的重大政治事件。靖难之役前后延续四年,双方用兵达数百万之多,战火延及冀鲁至江淮流域广大地区,暴殄天物,涂炭生灵,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这是不言而喻的。就战争本身来说,确无积极意 

“靖难之役”前的燕王朱棣

<正> 明成祖朱棣生于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宋龙凤六年),死于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他十一岁封燕王,二十二岁就藩北平,至建文元年(1399年)发起“靖难之役”时,已经四十多岁。尽管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靖难之役”及即位后的二十二年之中,但是以前的这四十年,不仅占了朱棣一生的大半时间,而且与他发起“靖难之役”及即位后的许多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这一点过去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加上朱棣夺位后,对这段历史颇多忌讳,特意改窜《明太祖实录》,至使史实湮没,面目多非。我们从一些有关资料中搜集综合,分析他在这一段时间里的活动概况,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朱棣是有帮助的。 

朱棣“革除”建文年号考——以孔尚任所藏《燕王靖难札付》为证

清孔尚任所藏《燕王靖难札付》可以证明朱棣"革除"建文年号的史实确实存在。结合《奉天靖难记》、《明太宗实录》关于"革除"事迹的相关书写之法,可以对朱棣"革除"建文年号的史实形成以下几点新的认识:首先,朱棣在即位之前就已经"去除"建文年号。建文二年,用庚辰纪年;建文三年开始以洪武纪年,并追改建文纪年,否认建文帝的合法性。其次,朱棣即位之后废除建文之政的同时正式"革除"了建文年号,使洪武纪年合法化。再次,宣德时期,史臣们认为"革除"建文年号背后透露出来的"篡夺"之意太过明显,在纂修《太宗实录》的时候,创造出元年、二年、三年、四年、洪武三十五年的纪年方式来取代洪武纪年,对朱棣"革除"史实有意曲笔隐讳,给后人的认识造成混乱。最后,因为误读了《太宗实录》的书法,万历朝臣在恢复建文年号的政治活动中,明确否定了朱棣曾经"革除"建文年号。王世贞、余继登、顾炎武、潘柽章等著名学者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种说法,对《明史》以及后世影响极大。 

朱棣“靖难”之心探源

明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于建文四年(1402)夺取皇位。关于朱棣反叛之心的产生,史家所言不一,文章通过文献记载对当时时局的分析,认为朱棣起反叛之心是因为其兵力逐渐强大,军队战斗力增强,再加之太子、秦王和晋王的相继去世使他成为诸藩之首,建文帝削藩政策只是其借口。 

浅析明成祖朱棣的用人之道

朱棣经过多年精心筹划,发动靖难之役,凭借其独特的用人之道,夺得皇位。永乐时期,他根据不断变化的政局形势,积极调整其用人政策,有效地巩固了新政权的统治,并开创了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