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王忠嗣
王忠嗣(705-749年),初名王训,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人。唐朝名将,丰安军使王海宾的儿子。[1-2] 王忠嗣出身太原王氏,起家尚辇奉御。父亲战死殉国后,成为唐玄宗抚养的假子,赐名忠嗣,交好忠王李亨。 开元十八年(730年),出任河西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参加玉川战役,轻骑偷袭吐蕃,导致吐蕃赞普仓皇逃走,接替王晊担任陇右节度使。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北伐契丹,参加“桑干河之战”,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诛杀乌苏米施可汗。参加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导致吐蕃两王子阵亡、吐谷浑依附大唐,历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册封清源县公。反对进攻吐蕃石堡城,预言安禄山将会作乱。功勋日盛,受到宰相李林甫嫉恨,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李亨为帝。在部将哥舒翰苦求下,贬为汉阳太守,迁汉东太守。天宝八年(749年),去世,终年四十五岁。宝应元年(762年),获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人名:王忠嗣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731

死亡时间:775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大唐将军们的教父 预言安禄山必反的名将王忠嗣

<正>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在历史上,也有不愿踩着他人尸首上位的仁将。作为一个臣子,他不负"忠嗣"之名,征战万里,力保家国平安;作为一个将军,他敢担"抗旨"之罪,深谋远虑,珍惜将士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