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晉朝政治家、文學家、音樂家和軍事家。盧諶(284-351),字子諒,范陽涿(今屬河北涿縣)人,曹魏司空盧毓曾孫,西晉衛尉卿盧珽之孫,尚書盧志長子。晉朝歷任司空主簿、從事中郎、幽州別駕。後趙、冉魏時官至侍中、中書監。劉琨、盧諶二人皆晉河北人,同為西晉的文學家,又因劉琨乃盧諶姨父,故而兩人來往密切:在政治上,盧諶依附劉琨;在文學上,兩人互為贈答,並同時被鍾嶸列為“中品”,文學風格相近。做劉琨、盧諶年譜的原因在於:在西晉時以潘岳、陸機為代表的注重辭藻,注重聲韻的形式美學的一大批詩人中,有另外一批詩人,就是劉琨和盧諶,尤其是劉琨,他把國家的危亡和詩歌的創作高度結合起來,對後世的杜甫影響也甚大。杜甫是唐代詩人裡與李白並舉的耀眼的一顆明星,其作為愛國詩人的存在是深入人心、廣為人知的,然而追溯淵源,其詩歌與國家危亡的深切結合,尚有前人可追,即劉琨。聞雞起舞、枕戈待旦、一曲胡笳救孤城等故事廣為人知,但卻不一定熟悉其始末,甚至遺忘了成語背後的主人公,我們對劉琨的瞭解,是非常地欠缺的。我今天做劉琨的年譜就是要把這些故事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