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石勒 又称 石世龙、后赵明帝
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本名匐勒,字世龙,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省武乡县)人 ,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壮健雄武,善于骑射。永安年间,跟随流民帅汲桑,投靠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公师藩。八王之乱后,投靠汉光文帝刘渊,平定河北和江汉地区,累迁幽并二州刺史,册封汲郡公。重用谋臣张宾,以襄国为根据地,消灭王弥、幽州王浚、并州刘琨、冀州邵续、辽西段匹磾,占据幽并冀三州之地。得知靳准发动平阳政变后,正式与汉赵决裂。光初二年(319年),自称大赵天王,建立后赵,定都襄国,平定关中地区,擒杀苟晞和曹嶷,灭亡前赵,南掠晋土,北侵代国,推动后赵成为北方地区最强的国家。石勒喜欢儒家文化,减租缓刑,开办学校,核定户籍,重新制定度量衡,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建平四年七月戊辰日(333年8月17日),逝世,享年六十岁,谥号明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高平陵。

人名:石勒

别名:石世龙、后赵明帝

字: 世龙

号: 平晋王、上党郡公、赵公、赵王、大赵天王(称帝前)

谥号:明皇帝

性别:男

所处时代:十六国(后赵)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274

死亡时间:333

祖籍:

出生地:并州上党郡武乡县(今地名位于山西省,具体争议见“人物争议”目录)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274

>
西晋泰始十年(274年)夏,石勒(本名㔨勒或匐勒;石勒这个姓名,是后来汲桑替他取的 。本词条统一称石勒)出生于并州上党郡武乡县(今地名位于山西省,具体争议见“人物争议”目录)的一个羯人小酋长家庭。 他的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部落的后裔,祖父石耶,父亲石周曷朱(一说为石乞冀加),都曾为部落小头目。

302

>
西晋太安(302年-303年)年间,并州发生饥荒,社会动荡不安,石勒与一同做佃客的胡人逃亡走散,就从雁门回来投奔宁驱。北泽都尉刘监想要捆他去卖掉,宁驱将石勒藏起来才免于难。石勒偷偷地投奔了纳降都尉李川,途中遇见郭敬,流着泪叩头诉说饥饿和寒冷。郭敬便将所带的货物卖掉,给他买东西吃,并赠予一些衣服。石勒对郭敬说:“现在大闹饥荒,不能老这样守着穷困。众胡人饿得非常厉害,应该引诱他们到冀州(河北中、南部及山东西端与河南北端)去求食,乘机将他们抓起来卖掉,这样,就可以两全其美。”郭敬非常赞同。

304

>
永安元年(304年),皇太弟、成都王司马颖在荡阴之战中打败东海王司马越的大军,威逼晋惠帝到邺宫时,司马腾、安北将军王浚以司马颖羞辱天子的名义,率领鲜卑军攻击司马颖,司马颖挟持晋惠帝向南逃奔到洛阳。接着,河间王司马颙又派大将张方威逼惠帝与成都王颖西入长安。关东各处兵马四起,都以诛杀司马颖为名。

305

>
到次年(305年),司马颖被司马越击杀,司马越掌握军政大权,八王之乱结束。

306

>
永兴二年(306年)以救援司马颖为名,自称将军,在赵魏起兵,人马多达数万。石勒、汲桑率领牧人数百骑苑马投奔了公师藩。汲桑这时才让石勒以石为姓,以勒为名。

307

>
永嘉元年(307年),汲桑自称大将军,以替司马颖诛杀司马越、司马腾为名起兵。石勒作为汲桑的前锋,屡建战功,被任命为扫虏将军(一作讨虏将军),封忠明亭侯。五月,汲桑、石勒为前锋都督,进军邺城,大破司马腾部将、魏郡太守冯嵩,直取邺城。

308

>
就在石勒归附刘氏汉政权的第二年,即汉赵永凤元年(308年)正月,刘渊派遣抚军将军刘聪等十名将军向南占据太行山一带,石勒则率军七千作为前锋都督。晋并州刺史刘琨派护军黄秀等人救援壶关,石勒在白田击杀黄秀,趁胜攻陷壶关。

310

>
(310年)十一月,率领甲士四万余人,以及王公卿士等大批人员,离开洛阳,经过许昌,进屯于项城(今河南沈丘南)。

311

>
石勒既杀王弥后,在光兴二年(311年)十月任命将军左伏肃为前锋都尉,继续向南攻打豫州诸郡,至长江而还,驻扎在葛陂(今河南新蔡县北),收降一些归附之人,安排将军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让他们缴纳义谷,供给士兵们食用。

312

>
永嘉六年(312年)二月,石勒在葛陂整治房屋,督促农业生产,制造船只,准备进攻建邺。当时,正碰上持续三个多月的降雨,琅邪王司马睿又派扬威将军纪瞻督率大军屯集寿春。石勒军中士兵多为北方人,无法适应南方气候。霖雨和时疫流行,造成大批士兵的饥饿和死亡。

313

>
嘉平三年(313年),晋元帝司马睿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祖逖“中流击楫”,开始收复中原的行动,并进据谯城。

314

>
嘉平四年(314年)三月,石勒进兵攻打王浚,乘夜行军至柏人县,并因张宾的建议,利用王浚和刘琨的积怨,写信并送人质给刘琨请和,并称要为他消灭王浚。

315

>
元年(315年)赐石勒弓矢,加崇他为陕东伯,专掌征伐;石勒所拜授的刺史、将军、守宰、列侯每年将名字及官职上呈就可;又以石勒长子石兴为上党国世子。

316

>
建元二年(316年),石勒率兵在坫城(今山西昔阳西南)围困晋乐平太守韩据,韩据向刘琨求援。刘琨因不久以前就因代国内乱而获得拓跋猗卢旧部箕澹及卫雄率代国人和乌桓人加入而大大强化了军力,于是打算借此讨伐石勒,故此不顾箕澹和卫雄的劝阻,动用所有军力,派箕澹率二万作前锋,自己则进屯广牧为箕澹声援。

318

>
麟嘉三年(318年),段匹磾杀死刘琨,令大批胡人和汉人投奔晋冀州刺史邵续、段末波或石勒,实力大减。次年,因石勒派孔苌进攻幽州,段匹磾不能自立,因而投奔邵续所据的厌次。

319

>
赵王元年(319年),豫州坞主陈川与祖逖相争不敌。于是向石勒投降,祖逖率军讨伐陈川。石勒派石虎率兵救援,并将祖逖击败,令其败退至淮南。但祖逖于下一年就发动反击,击败守着陈川故城的将领桃豹,并多次邀击当地的后赵军队,令当地留戍的后赵兵镇困扰,很多都归附祖逖

320

>
赵王二年(320年),段末波再击败段匹磾,段匹磾与邵续联手追击段末波并击败他,随后就与弟弟段文鸯北攻段末波弟弟驻守的蓟城。

321

>
赵王三年(321年),石勒又派石虎和孔苌进攻厌次,段文鸯力战被擒,段匹磾无力抵抗,试图南奔东晋又不行,亦被石虎所捕。至此,晋朝于河北的各个藩镇皆已被攻陷。

322

>
赵王四年(322年),石勒因祖逖已死而再度南侵,接替祖逖的祖约不能抵抗,南退至寿春,石勒于是留兵驻屯豫州,豫州再进入后赵的势力范围。同时石勒亦派兵侵扰徐、兖二州,东晋驻守当地的部队都只有南退,很多当地的坞主都向石勒归降。

323

>
赵王五年(323年),石勒派石虎率步骑军四万攻灭长期割据青州的曹嶷,坑杀其众三万,在新任青州刺史刘征的要求下,石虎才留下男女七百口配给刘征。自此,后赵尽有青州。

324

>
赵王六年(324年),司州刺史石生攻杀前赵河南太守尹平,掠夺了新安县五千多户人。自此两国开始大规模交战,作为两国边界的河东和弘农两郡之间沦为战场。

328

>
太和元年(328年),石虎攻蒲阪,刘曜亲率全国精兵救援蒲阪,大败石虎,于是乘势进攻石生镇守的洛阳,以水灌城,同时又派诸将攻打汲郡和河内郡,后赵举国震惊。

329

>
太和二年(329年),留守长安的前赵太子刘熙知道刘曜被擒后大惊,于是弃长安而西奔上邽,各征镇都弃守防地跟随,于是关中大乱,更有前赵将领以长安城归降后赵,石勒又派石虎进攻关中的前赵残余力量。终于当年八月,前赵刘胤率大军反攻长安时被石虎击败,前赵一众王公大臣都被石虎所捕杀,同年石勒亦杀刘曜,前赵灭亡。秦、陇之地全部被平定。氐王蒲洪(苻洪)、羌人首领姚戈仲也闻风来降。

327

>
石勒又于赵王九年(327年)派石虎击败代王拓跋纥那,令对方徙居大宁(今河北张家口)回避其军事威胁。至此后赵除前凉张氏、代北鲜卑拓跋氏及辽西慕容鲜卑三个政权外,几乎占领了整个中国北方。石勒的占地和建国规模,远远超过匈奴刘氏。

330

>
太和三年(330年)二月,石勒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立妃刘氏为王后,世子石弘为太子,并设立百官,分封一众宗室。九月,石勒正式称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平,追尊其高祖以下庙谥,并立刘氏为皇后,太子石弘为皇太子。

331

>
石勒称帝后,就于建平二年(331年)四月到邺城,打算营建邺城新宫,如张宾昔日所言,以其作为新的都城。当时廷尉续咸大力反对,石勒坚决不纳;后中山郡有洪水灾害,有百多万根大木头随水冲到堂阳,石勒则视此为上天协助自己营建邺都,于是正式施行,自己亲自视察工程。

332

>
建平三年(332年),石勒到邺城,到石虎的府第中,石勒知道石虎的不满,允诺皇宫建成后,会为他建设新府第,以此作安抚。

326

>
赵王八年(326年)石勒让石弘驻镇邺城和修建邺城三台时,逼迁其家室,亦怀恨在心。

333

>
建平四年(333年)七月二十一日(8月17日),石勒在西阁逝世,享年六十岁。共在位十五年。谥号明皇帝,庙号高祖。
石勒的华夏共同体建构

十六国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石勒面对的主要问题是胡与汉的身份认定与共同体建立之间产生的悖论。石勒为了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发展,通过国号的选择、改名运动、推崇佛教来消除民族差异。他的民族共同体政策的调适对当时民族之间相互融合起了重要的作用。 

后赵政权建构中的路线冲突与政治危机——兼论十六国建政与延祚的内在困境

建平四年石勒去世后,石虎以"魏辅汉故事"为依据,以丞相总摄百揆,并受封为魏王,在后赵境内建立囊括十三郡的魏国,设置魏台,为赵魏禅让做好准备。但石虎最终放弃禅让方案,直接废黜君主。之所以如此,除了石虎已经完成对襄国朝廷的全面控制并平定关中石生、洛阳石朗等势力之外,与石虎对石勒政治路线的不满有关,不愿礼遇其后嗣。自定都襄国后,石勒在继续"以马上取天下"的同时,开始考虑"以玄默治之"。石勒称赵王后,经由门阀制度建设,士族取得了为制度所保障的政治权益。称天王、皇帝后,石勒建立以尚书机构和中常侍为中心的决策体制,集权于皇帝与太子。但"天下未平"的处境迫使石勒仍须"以马上取天下",这成为石虎势力生存的政治空间。后赵内部形成以石弘、程遐、徐光为一方,以石虎为另一方的斗争格局。石勒死后,两条政治路线之间的冲突最终以一场未能完成的赵魏禅让而暂时告一段落。 

石勒人才思想探析

西晋末年,北方地区各少数民族趁"八王之乱"在陆续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中石勒建立的后赵所采取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措施值得借鉴。石勒对待汉族士人的态度前后有所不同,在其称王之前汉族士人大多数被害;其称王之后,汉族士人逐渐受到重用。在选拔人才方面他施行九品中正制、学生考试、贡举策试、招募和礼征等制度;在培养人才方面,他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推行儒学。石勒的人才思想巩固了后赵政权发展的根基,同时也对后世具有重要镜鉴作用。 

救命的“黄瓜”

<正>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奴隶皇帝。石勒是羯族人,他听到汉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对此颇为痛恨,于是下令:说"胡"者斩!一次,石勒召见官员,大家都穿戴整齐来见石勒,只有襄国郡守樊坦穿着又旧又破的衣服匆忙赶来。 

释汉赵刘曜光初四年玉石谶——兼论刘、石之争

汉赵刘曜光初四年在终南山崩处发现一块刻有谶言的白玉,中书监刘均对玉石谶所作的灾异型解读客观上成为此后刘曜、石勒二赵间交争的重要引线。同时,通过稽考刘均解谶的知识基础以还原出当时主流的祥瑞型解读,可以从中揭示汉赵政权在立国前史、符命继承、国号变更及战略方向上的自我申说及其理论建构的实态。光初四年玉石谶事件的出现与后续的历史发展脉络典型地反映了谶纬因素对于早期中古社会的深刻影响。 

东晋与北方胡族政权关系研究三题

西晋惠帝时期,八王之乱兴起,出身匈奴的刘渊率先起兵,建立汉国。北方胡族反晋浪潮随之高涨,司马睿与北方士族南渡江左,在怀帝与愍帝相继被俘之后,于建康建立东晋。后赵、前燕与前秦相继兴起于北方,与东晋成南北对峙之势。司马睿称帝之初,东晋内部不稳,实力尚弱,当后赵频扰淮、泗与荆、襄地区,东晋则消极防守。徐、兖、豫等州守将因个人私利、后赵军事压力与政治斗争中失败等叛降后赵,造成东晋北部疆域的变动。成帝时,东晋在淮河一线与后赵相持,此时东晋的统治已趋稳固。在晋赵对峙期间,后赵强制迁徙大量东晋士民北返,以补充北方的农业人口。东晋与前燕的关系演变以慕容皝获封燕王为界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双方关系密切,使者往来频繁;前燕与东晋相继建立了臣属与宗藩关系。东晋建立前夕,慕容廆向东晋称臣,慕容鲜卑称臣于东晋,获得东晋的承认与官爵,以招纳北方流亡士族,壮大其实力,并讨伐辽东地区的割据势力;慕容廆与慕容皝相继遣使东晋求封燕王,在慕容皝的政治斡旋与后赵欲联合成汉攻晋的背景下,东晋同意封慕容皝为燕王,以牵制后赵;后期,慕容皝自获封燕王后,持续向南扩张,至慕容儁称帝,东晋与前燕的宗藩关系破裂,走向敌对,前燕南进中原,... 

再造洛陽城——匈奴漢國平陽城概貌初探

<正>公元309年(晉懷帝永嘉三年,漢劉淵永鳳二年),①已僭號稱帝的劉淵"遷都平陽",②平陽城至此成爲匈奴漢國都城,歷劉淵、劉和、劉聰、劉粲三代四主,至319年(晉元帝太興二年,漢劉曜光初二年)四月劉曜遷都長安爲止。對比劉淵此前或長或短所都之離石城、左國城、蒲子城,③平陽城歷時最長,且經過專門的大規模營造,④ 

战争与外交:前凉对外关系研究

前凉是东晋十六国前期割据河西的地方政权,在其同时期诸政权中基本属于“中层政权”,其上有东晋、前赵、后赵、前秦、前燕等大国,下有仇池及西域焉耆、龟兹、鄯善、车师前部等小国。此种现实对前凉对外关系的影响是贯彻始终的,它促使前凉对外政策更具灵活性与伸缩性。因此前凉与周边政权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更多的是处在动态变迁的演进过程中。通常而言,前凉统治者会根据国力强弱、天下形势、晋夷之别、现实需求等诸方面因素作出考量,适时的对本国的对外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顺应形势维护前凉的基本利益。整体来看,前凉统治者最为看重与晋室关系,同时对待东部政权态度又极为谨慎。从战争层面来看,前凉除与东部政权爆发决定国祚的大规模战役,及向西域进军外,与其他诸政权关系基本保持友好关系。因为周边局势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所以前凉采取“东守西进”的对外战略。而其它如仇池、成汉、代国、前燕等诸政权则与前凉既无实际利益冲突,又无君臣名分约束,故与前凉关系并不紧密,接触次数有限,这类关系在前凉对外关系中处于边缘地位。 

三十六计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正>原文逼则反兵,走则减势1。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2。需,有孚,光3。注释(1)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人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削弱他的气势。(2)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上不沾血。(3)需,有孚,光:象征着一种危险存在着,必须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险又要善于等待。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就会大吉大利。 

史学确立为官学不由石勒始考

<正>《晋书·石勒载记》云赵王二年"署从事中郎裴宪、参军傅畅、杜嘏并领经学祭酒,参军续咸、庾景为律学祭酒,任播、崔濬为史学祭酒。"胡宝国先生在其《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中认为这标志着史学在教育中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门类,标志着西晋以后经、史区分在教育上的体现。此条史料是袭自北魏崔鸿撰写的《十六国春秋》,一向被认为是"史学"二字第一次并称在史籍中,史学似乎已经与经学、律学一样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石勒“趙王元年”與慕容儁“燕王元年”——從“春秋列國故事”看十六國前期政權的正統化

<正>一、中國中古的"時間"與攣鞮氏血統的終結五胡十六國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歷史的一環,它與漢人正統政權晉、宋相始終。華北諸民族政權戰和不一,作爲"無法維持的中心",1這一時期的歷史無疑是中國史上最紛繁複雜的。歷代研究它的難點,以時間、地域、民族關係等爲主。 

石勒称帝前的谍战活动

<正>后赵明帝石勒(274-333年),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虽说是胡人首领,石勒却通晓谍战之术。而且这甚至成为他崛起的一个关键因素。 

后赵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十六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大分裂的历史阶段,经历了持久而又激烈的战争,曾先后建立过二十多个政权。后赵作为十六国时期唯一一个由羯族建立的政权,其民族关系思想既具有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后赵前后经历七任皇帝,除石勒、石虎外,其余几任在位时间皆在一年左右,政治上未有建树。故此,本文对后赵民族关系思想的论述主要围绕石勒、石虎两人展开。石勒与石虎分别处于后赵兴起、衰落两个阶段,因而造就了二人截然不同的民族关系思想。论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其中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一些阐释。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后赵时期民族关系入手,分析后赵与西晋、东晋、前赵、鲜卑部落等政权的关系,从而引发对民族关系思想的思考。第二章详细论述了石勒时期的重要民族关系思想——胡汉分治,其中从“农牧两业并举”、“胡汉两制并存”、“胡汉两律并用”、“优容士族”四个方面来阐释“胡汉分治”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并针对其民族关系思想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力求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还原石勒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第三章阐述石虎时期的主要民族关系思想——贵羯贱汉。该思... 

英雄之恋

<正>1大军攻破了洛阳城。我已是两次率军攻打洛阳城。我之所以一定要做大晋王朝的掘墓人,完全是因为那个叫羊献容的女人。这位出身豪门的绝代佳人,是我心中永远的爱情。尽管她后来做了大晋王朝的一国之母,并且在八王之乱中多次被废,但是我仍然一如既往地爱着她,并且立下雄心大志,终将有那么一天,把她纳为自己的妻子。为此,我才投奔伯父刘渊,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当伯父在邺城登基称帝的时候,拜将封王的我才觉得有了娶羊姑娘的资格。于是,我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开始了对于晋帝国都城的最后一击。 

石勒的年号选择与政权合法性建设

羯胡石勒早在319年已脱离屠各刘氏,独立称王,但迟至330年才正式称帝。其霸业稽延10年之久,除受制于前、后赵东西对峙的局面外,在政治上亟需构建自身统治合法性,亦是一关键因素。其中319-328年使用的王号纪年,即无年号纪年,尤其引人注目,它是石勒建设政权合法性的重要举措。新出土的《汉故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濮阳景侯张公之碑》和《赵浮图澄造像释迦像碑跋》中,河北民众对屠各汉国的历史记忆、对前赵"光初"年号的认同,从侧面反映出石勒王国期确立政治合法性的艰难历程。前、后赵在319-324年不战不和的"中间"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北民众的上述立场。 

“小二黑故乡”光棍脱单记

<正>20世纪40年代,作家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刻画了晋东南太行山解放区农村实现的婚姻自由制度变迁。几十年后,在同一块土地上,一些太行山村却囿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发展不充分,百姓缺少娶妻的现实条件,成为"光棍村"。近年来,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帮扶和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有女不嫁穷石勒"的太行山村下石勒再次"腾 

刘琨、卢谌年谱

劉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晉朝政治家、文學家、音樂家和軍事家。盧諶(284-351),字子諒,范陽涿(今屬河北涿縣)人,曹魏司空盧毓曾孫,西晉衛尉卿盧珽之孫,尚書盧志長子。晉朝歷任司空主簿、從事中郎、幽州別駕。後趙、冉魏時官至侍中、中書監。劉琨、盧諶二人皆晉河北人,同為西晉的文學家,又因劉琨乃盧諶姨父,故而兩人來往密切:在政治上,盧諶依附劉琨;在文學上,兩人互為贈答,並同時被鍾嶸列為“中品”,文學風格相近。做劉琨、盧諶年譜的原因在於:在西晉時以潘岳、陸機為代表的注重辭藻,注重聲韻的形式美學的一大批詩人中,有另外一批詩人,就是劉琨和盧諶,尤其是劉琨,他把國家的危亡和詩歌的創作高度結合起來,對後世的杜甫影響也甚大。杜甫是唐代詩人裡與李白並舉的耀眼的一顆明星,其作為愛國詩人的存在是深入人心、廣為人知的,然而追溯淵源,其詩歌與國家危亡的深切結合,尚有前人可追,即劉琨。聞雞起舞、枕戈待旦、一曲胡笳救孤城等故事廣為人知,但卻不一定熟悉其始末,甚至遺忘了成語背後的主人公,我們對劉琨的瞭解,是非常地欠缺的。我今天做劉琨的年譜就是要把這些故事的主人... 

“小二黑故乡”光棍脱单记

<正>下石勒村,作家赵树理著名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的原型地,曾经是著名的"光棍村"。从2011年至今,短短数年间,下石勒村民在党的领导下,解决发展矛盾,摆脱"穷名""穷命",村里的30位光棍也迎来了脱贫之后喜脱单的一天。20世纪40年代,作家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刻画了晋东南太行山解放区农村实现的婚姻自由制度变迁。几十年后,在同一块土地上,一些太行山村却囿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发展不充分,百姓缺少娶妻的现实条件,成为"光棍村"。 

变夷从夏——五胡政治观念实践分析

学人喜欢用一种华夏主义的眼光来安置和评价胡人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和特性,却忽视了胡人的历史特质以及对汉人观念的冲击乃至颠覆。胡人在汉人的帝王之间加入了一个新位阶,从而构成了王→天王→皇帝三级序列。汉人说"胡人不能为帝",结果五胡十六国彻底否定了这个命题。胡帝入主中国的过程,不仅是学习和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反思和修正中华道统谱系的过程。胡人观念影响中国思想的方式是实践而非思辨。胡人观念对中国思想史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皇权主义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政教文明体系。 

浅谈永嘉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执政模式——以王弥为切入点

永嘉之乱使西晋灭亡,罪魁祸首当属王弥。然而王弥替匈奴刘氏集团攻克洛阳城后不久便被石勒所杀。出乎意料的是,刘氏集团对杀死如此功臣的石勒加官进爵,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王弥攻克洛阳是如何开展的,王弥之死对刘氏集团有什么样的重要影响,从王弥视角看到的"胡君汉臣"模式对于政权的成长和民族大融合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让我们从王弥这个人物为切入点,回到那五胡乱华的肇兴之时。 

行方便法 抚乱世心——论十六国时期后赵佛教的表现形态

<正>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壮大,为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晋与十六国政权相对峙,佛教状况各有不同。南方佛教义理发展迅速,佛玄结合,对后世国民思想影响深远;北方各国运祚短暂,佛教政策实施大多激烈而短促,为后世所重者,多为佛图澄、释道安、鸠摩罗什等高僧。羯族人石勒所建后赵国运祚虽仅三十一年,然而其所实行的佛教政策却独树一帜,对后世多有影响,诸如佛教与最高政权的结合、正式允许汉人自由出家、 

五胡時代的華北社會——特别是五胡政權與漢人的關係

<正>在五胡族諸政權的統治之下,漢人與胡族雖然居於不同的聚落,但也偶有雜居於同一部落内者。比如據《晉書》卷一零四《石勒載記上》所記,石勒便曾與鄰家的漢人李陽争奪漚麻池。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像漢人社會中的地主、豪族相對於農民這樣的階級矛盾,還有着漢人社會與胡人社會的民族對立,這種多重的社會關係極爲複雜、深刻。在摻雜着這種多重對立關係的民族移動期,該從何種觀點來把握當時複雜的華北 

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

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 

石勒与魏晋时期史学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析

石勒作为后赵政权的创立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政权构建过程中,不仅进行武力征服,同时积极进行汉化。在职官设置上设立史学祭酒,与经学祭酒、律学祭酒、门臣祭酒并立;在用人方面重用学史人才,文化上倾向史学。这些不仅是石勒个人重史的表现,也是史学独立下史学地位抬升和价值提高的影响。石勒完成了由个人对史学的推崇向国家层面官僚建构的转向,在史官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发展。 

后赵汉官群体政治地位研究

后赵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汉人农耕区的腹心地带——华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如何处理胡汉关系、维护自身统治等问题上都面临着重大难题。一方面,要想在华北地区立足,就必须勾结拉拢世家大族、地方豪强乃至流民组织等汉人势力;另一方面,在人口相对劣势的背景下,为了巩固统治,在任用汉官时又必须保持谨慎态度,在这些矛盾因素的互相作用之下,造就了后赵政权中汉官群体较为特殊的政治处境。中央上,三省作为政府的核心机关,其关键职位如录尚书事、尚书令等官通常由胡羯勋贵把持,同时统治者还以太子“省可尚书奏事”以加强对尚书省的控制,相形之下,中书省、门下省部分无关紧要的官职则多由汉官担任;地方上,如司隶校尉、冀州刺史等重要的地区职务多由胡羯亲信担任,汉人能染指的主要是次要地区的州刺史及郡太守之职,尤其是郡太守之职,大部分为汉官所把持,这显示了汉人在地方上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同时也表明少数民族统治者对汉人地方势力的妥协;在爵位授予方面,汉官受爵的记载主要集中在石勒统治时期,其受爵原因或为个人强大的势力,或为所立功勋,反映出这一时期后赵较为开放的封爵政策。同时,羯化汉人作为后赵宗室中的特殊群体,由石勒统治时期在王爵... 

《空前的融合(1-16章)》汉韩翻译实践报告

本翻译实践报告书以中国历史书《话说中国》的第八卷《空前的融合》为翻译对象,《空前的融合》讲述的是因统一和分裂更迭而混乱的东晋南北朝的故事。这本书不仅能使译者更加客观的评价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价值观,也能使译者从多重角度认知中国的历史观以及传统文化艺术。本翻译实践报告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翻译对象的介绍。主要是对作品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以及选定此书为翻译对象的理由。第二部分是对翻译过程的介绍,对背景知识、技术方面的准备,以及译者对于翻译部分的翻译理论的说明。在翻译此书时以何种翻译理论为指导,选用何种翻译方法十分重要。中文和韩文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在地理、历史方面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但即使如此,两种语言却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并且,韩文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而中文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韩文是表音文字而中文却是表意文字。此次翻译过程的重点是如何将中文最自然流畅地翻译成韩文。为了合理地解决中韩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报告书选用奈达的动态等价理论为指导理论。第三部分是奈达的动态等价理论基础上的多样的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技巧的具体案例分析。为使中文翻译符合韩文的语言习惯,... 

“亲贵之政”与“羯族之政”——试论石勒集团内部变迁的两个面相

纵观石勒集团的发展史,永嘉四年至五年的"葛陂之役"和太和三年石勒称天王是其中两个重要的转折点。"葛陂之役"前,石勒主要倚重的是以"十八骑"为核心的旧将群体。此后,以石虎、程遐为代表的亲贵势力开始在石勒集团中逐渐占据显要位置,但旧将群体依旧被委以重任。而在石勒称天王后,旧将群体则集体淡出军政舞台,代之而起的则是一批与石勒关系密切的石姓将领。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凸显出石勒"退功臣而进亲贵"的意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石勒对于构建宗族、族群的渴望与努力。而后者又从侧面道出了石勒-后赵政权凝聚方式的特殊性。 

五胡十六国时期“天王”号的意义——以石虎与冉闵为中心

一般认为,冉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汉族政权之一,其以严酷镇压羯族为人所知。参考新出墓志,可以确认冉闵曾称"天王"。冉氏称"天王"号的目的,除了与石勒一样为称帝进行铺垫以外,还希望通过模仿后赵政体来宣扬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石虎所称"大赵天王"的政治内涵与石勒、冉闵的"天王"号有所不同,其目的在于构建新的王朝体制,稳固统治。从"天王"号这一角度来看,冉魏受到了后赵政权极为深刻的影响,与之关系密切。讨论五胡十六国各政权性质时,除了关注君主的族群身份,对政治结构、君主名号的分析也很有必要。 

五胡十六国早期铭石书对魏楷的影响——以后赵故都邢台《晋政残碑》为例

书法学界评五胡十六国时期铭石书为"由隶向楷的过渡形态",承汉、魏至西晋一脉古法,在"汉隶"和"晋楷"基础上发展演化,逐渐形成兼有隶、楷两体神韵的"魏楷"。出土于后赵故都邢台的《晋政残碑》,对北碑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一是其为目前所发现五胡十六国时最早碑刻之一,具有先导意义;二是作为后赵皇帝石勒家族碑记,必能代表当时北方书法最高水准;三是此碑与后赵统治者石勒有直接关系的铭石书,必会引领一定时期的书法风格走向。 

不记隔夜仇的宰相

<正>后赵君主石勒横扫群雄,统一中原,并对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一是靠他的骁勇和智慧,二是靠一大批汉族士人的谋划和辅佐。在这方面,主要是得力于谋士、贤相张宾的杰出谋划和忠心辅佐。张宾协助石勒建国立业的功勋是无与伦比的。(小博士)张宾,字孟孙,赵郡南和人。生于官宦之家的张宾自幼饱读经书,才华横溢,史称其"豁达有大节,而不拘于章句之学"。张宾素 

五胡十六国的血腥杀戮与民族融合

<正>西晋灭亡过程中,匈奴、羯、氐、羌、鲜卑所谓"五胡"兴起,北方陷入所谓"十六国"时代(实际的割据政权不止16个)。其中,最先起事的是匈奴人出身的枭雄刘渊,他建立了汉国(前赵),其部属羯族首领石勒后来建立了后赵政权。刘渊(?-310)),字元海,山西忻州匈奴人,自称是匈奴冒顿之 

历史记忆下的石勒

石勒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今天,人们肆意开发石勒这个文化资源,未尊重对他的历史记忆,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还原历史,但也不能完全重构历史。避免盲目,我们必须考虑有关他的记忆文本的多样性,以及背后价值观念的差异性。 

石勒与张宾、苻坚与王猛——两对胡汉结合的政治典范

<正>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语言、文化、社会发展阶段、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差别,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与生活在中原的汉族难免产生冲突。然而,也有一些有政治远见的少数民族首领依靠汉人打天下、治天下,也有一些逾越"夷夏之别"藩篱的汉人帮助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政权建设。后赵主石勒和汉人张宾、前秦主苻坚和汉人王猛就是这样的人物。一两对典范的差异石勒和张宾、苻坚与王猛是两对 

石勒听讲图》断代考

本文从绘画技法、服饰特征、作品政治宣教主题等三方面对《石勒听讲图》进行断代考证。此作体现了北宋主流人物画技法,其人物穿着是典型的金代服饰,与金代典章制度吻合一致;其汉化宣教主题与金代文化环境、汉化改革的历史进程高度契合,在元代不具备这种政治宣教主题作品的创作土壤。《石勒听讲图》是目前所知存世第一件、也是唯一一件记录金代宫廷生活、反映金代重要汉化改革的金代人物画精品,弥足珍贵,具有改写服饰史、美术史的重要意义。 

石勒苏益格航运与中国(1850—1880)(英文)

早在18世纪,丹麦的石勒苏益格地区就形成了帆船长途航运传统。帆船主要在欧洲水域航行,但也有一些前往加勒比地区的丹麦殖民地。此传统因丹麦参与1807年的拿破仑战争而中断。1814年恢复和平后,石勒苏益格的船主和船长开始寻找新的贸易市场。至1850年左右,他们的航迹遍及世界各地。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打开了中国港口以进行对外贸易。来自石勒苏益格的船只迅速利用这个机会,并主导了丹麦在中国海岸的航运贸易。船长们与中国商人建立了牢固和互相尊重的关系。当船长的妻子随她们的丈夫远航时,她们在日记中详细地记录海上生活,描述了充满异国风情的远东港口,以及访问这些港口时与来自家乡的水手交往的情形。1880年左右,石勒苏益格的长途帆船航运传统逐渐被蒸汽船所取代。 

后赵国史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由于西晋王朝政治腐朽、统治阶级对北方内徙胡族的压迫及歧视及自然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了少数民族反抗事件的不断发生。随着胡汉矛盾的加剧,胡族首领纷纷起兵反抗西晋残暴统治,建立割据政权,后赵国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早在后赵建国之前,羯族就已经在中原地区广泛活动。羯族是魏晋时期的重要民族,其先民很可能来自于西域。公元前1世纪以来,便不断有西域胡伴随匈奴迁入内地,他们中可能存在部分羯族先民。在3世纪以前,作为“匈奴别部”的羯族,一直保持着较为完整的部落组织和传统的西域民族特征。羯族的兴起在石勒起兵之后,4世纪初,在羯族领袖石勒的率领下,其民族迅速扩张,实现了由西域胡为主体向杂胡为主体的民族转变。石勒乘中原战乱之际,依附汉国刘渊东征西讨,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原地区强大势力。石勒的崛起绝非偶然现象,而是数十年来内徙胡族屡屡遭受西晋王朝压迫、反抗的结果。在羯族和南匈奴的打击下,西晋迅速衰落,与此同时,南匈奴刘曜同羯族石勒的矛盾日益凸显。东晋太兴二年(319)冬,石勒自称赵王,建立赵国,史称后赵。为争夺中原霸权,前赵刘曜与后赵石勒于太和元年(328)年十二月... 

试析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汉化特点

自汉代以来,众多少数民族出于自愿或被征服的原因,纷纷内迁,接受中原王朝的管理。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大部分少数民族虽聚族而居,但与曾经"华在中原,夷守四方"的关系不同,崭新的格局使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有密切的接触,使得十六国时代虽然充斥着民族分裂与战争,但民族融合才是真正的发展方向。在民族融合过程中,虽也有汉人夷化的现象,但少数民族汉化仍是主流。这个时期的内迁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汉化,在政治上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称霸中原之心,重用汉人并模仿汉制建立了中枢机构制度、地方管理制度和选官制度;在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设置专门掌管农业的官职,劝课农桑、奖惩结合,模仿汉人农业礼仪,大力屯田并提供农业救济政策,建立相应的赋税制度;在文化方面,这个时期的内迁民族高层汉化程度较高,执掌政权后通过各种措施发扬汉人文化,如建立学校,重视儒家文化,模仿汉人风俗礼仪,并且其国号的设立均是参照了汉文化。可见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汉化程度之深、范围之广。但内迁民族的汉化却伴随着"夷夏之防"的思想,始终坚持"胡汉有别",比如,他们虽然大量任用汉人士大夫,但是却并没有给予汉人士大夫足够的... 

汉赵政治地理研究

汉赵是十六国时期第一个活跃在华夏王朝政治核心区域及其毗邻地区的胡族政权,对西晋末年至十六国前期的政治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汉赵政权的政治过程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当时政治演变的内在逻辑,探讨汉赵政权对晋末以来整体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本文首先从汉赵政治地理建构的背景着手,考述魏晋时期五部匈奴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生活形态以及社会政治结构;其次论述西晋末年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与刘渊汉国的建立,分析汉国分裂的政治地理背景,探讨前赵国家面临的政治地理形势,通过对汉赵政治进程的分析来考察其政治演变的地理逻辑;最后总结出汉赵政权的特征,即以胡汉两种官制为基础的军政合一体制,以及建立包含多种政治文化人群的政治联盟,进而分析其对晋末之后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两晋之际石勒集团的进取策略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羯人石勒乘机起兵反晋。他根据当时北方城邑残破,民户多结坞而居的情况,适时地采取了流动作战的方针。石勒不经营城镇,主要通过征服坞壁来获取物资和兵员上的补给,这使得石勒能在资源匮乏、户口流散的乱世中迅速发展壮大。永嘉六年,当其南下建国之谋再度受挫后,石勒率部北返,定都襄国。从此,石勒一改流动作战的方针,着力于地方基层统治秩序的恢复,最终力克强敌,实现了一统北方的雄图霸业。 

谈谈因避讳胡人而更名的“胡”词族食物

<正>中国古代汉民族对北方边地、西域各民族以及来自这些地方的物产均称"胡"。后来词义扩大,国外以及来自国外的物产也称"胡"。随着汉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的深入,其他民族的物产也逐渐传入中国,于是形成了一系列冠以"胡"字的"胡"词族事物。我们现在常见的几种食物原来前面冠以"胡"字,后来由于避讳,改为其他名称。据文献记载,古代有两次因为君主忌讳胡人而更改"胡"词族事物名称。第一次是后赵君主石勒讳胡。西晋末年, 

石勒集团性质探析:以汉官来源为中心

石勒起兵于"八王之乱"余波之中,其低微的出身和独特的经历决定了石勒集团初起时对待西晋士族官僚的态度。但随着势力的壮大和局势的演变,这种态度逐渐改变,反映在政策上则是其对所俘汉官擢用范围的放宽以及通过对流民出身者的任用以拉拢地方流民组织。这些措施都推动了石勒集团向地方割据政权的转化。 

试论羯胡之族源、迁徙及分布

羯胡先民来源于西域,极有可能与西汉时期康居、乌孙间小国乌禅幕存在联系。西汉以降,羯胡先民便随匈奴不断从西域迁至漠北。东汉时期,在甘肃活动的"赀虏"中亦可能存在羯胡先民。羯胡大量内徙是在3世纪中叶后,其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内蒙一带。羯人石勒称王后,提高"胡人"地位,导致大量杂胡纷纷涌入羯胡之中,在壮大羯胡势力的同时,对其传统的西域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我爱黄瓜

<正>黄瓜原名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后赵皇帝石勒因自己是胡人,最恨别人说"胡"字。有一天,石勒酒喝高了,指着一盘"胡瓜"问一个叫樊坦的臣子:"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也。"自此,黄瓜之名传开。我觉得黄瓜直接啃着吃最有味。几个放牛娃在荒滩上放牛,渴了饿了,一合计, 

十六国霸史与十六国时期的官修史运作

本文以对十六国史书的体裁、成书过程的考察为中心,从修史运作的视角来观察十六国时期官修史的发展。十六国诸国官修史书以编年体为主流体裁,修史运作主要是"起居注"与编年史两步,所例外者,十六国前期的汉赵在刘渊、刘聪时期是修撰纪传体史书,十六国中期的前秦、后燕很可能出现了从"起居注"到纪传史的修史运作。十六国的编年体官修史在修史运作过程中的性质、作用近于后世《实录》,而且已出现以"录"命名的情况,这对整体认识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官修史发展尤为重要。 

乱世枭雄:刘渊与石勒

<正>西晋灭亡过程中,匈奴、羯、氐、羌、鲜卑所谓"五胡"兴起,北方陷入所谓"十六国"时代(实际的割据政权不止16个)。其中,最先起事的是匈奴人出身的枭雄刘渊,他建立了汉国(前赵),其部属羯族首领石勒后来建立了后赵政权。刘渊(?—310),字元海,山西忻州匈奴人,自称是匈奴冒顿之后。《晋书·载记一·刘元海传》称1:"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 

十六国三省官职考

魏晋南北朝正值三省制的过渡发展时期,在此期间的十六国受中原政权的影响,也设置了三省制度。在三省的制定上,它们不仅模仿汉、魏、晋等中原王朝,而且也相互学习、影响,还特别创立了一些新的官职,这对之后三省制的发展、健全提供了基础。总体而言,十六国的三省官职随时代和国力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尚书省在三省中占主导地位,中书省虽逐渐发展壮大但还没到取代尚书省的地步,门下省的地位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十六国的寿命不算长,再加上有的国家常称臣于其他政权,不敢并置台省,所以此时三省的建制并不完备。 

十六国前期汉族官员任职情况研究

西晋末,少数民族纷纷内迁,晋室倾覆后,中国北方进入各族政权分立之世。少数民族势力与血液的融入,使得这一时期的局势格外复杂,多种文明之间的接触和碰撞,为各族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他们之间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民族问题是十六国时期的焦点之一,学者们从各个角度研究了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及其对当今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意义,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拟以十六国前期汉族官员的任职情况为切入点,研究汉族士大夫们在少数民族政权中的职能和地位,进而探索这一时期的胡汉交往和胡汉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十六国前期四个政权中的七大主要官职系统,使读者初步了解这些官职掌握的权力及其地位。其次论述对这些官员族属的判定方法,主要通过史书记载、官员籍贯郡望、少数民族姓氏、前人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合理推断等五种方法,官员族属的判定是本文立意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以七大官职为纵线,以四个少数民族政权为横线,分别列举史书中记载的胡汉官员,统计列表,并简要分析每一政权中该官职的任用情况。这一部分主要就是对所有官员进行梳理,从而在具体统计数字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第三部... 

石弘即位之局与后赵的政治变革——兼论二石关系

本文对石弘即位时的诸多势力动向进行了梳理及阐释,意图在士庶之别、夷夏之辨的角度来观察石弘即位背后暗藏的士庶之争、胡汉合流。本文的另一写作目的是通过观察石虎即位合法性来讨论石勒、石虎之间关系。最后通过石弘即位、石虎自立之事来分析后赵的汉化过程。 

假如我拍《琅琊榜》

<正>假如我拍《琅琊榜》,怎么着也得弄几个和尚、道士、胡人进来。十六国和南北朝是宗教的时代。后赵佛图澄,北魏寇谦之,都跟皇家往来,参与政治,也都会些奇门遁甲和装神弄鬼。梁武帝四次舍身同泰寺,就不能安排他发生点什么事?江湖中人也可以掺和吧?下面分享一段真实的历史,大家看看是不是特别有戏。 

敬畏

<正>公元314年,前赵帝国的征东大将军石勒攻破了幽州州城蓟县,他大开杀戒,不仅处死了一心想做皇帝的王浚,而且将幽州的一万降兵全部屠杀。一时间,人心惶惶,王浚手下的属官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到石勒的营门前请罪,敬献的财宝堆得像小山一样。在这一片喧嚣之中,只有一个人不为所动,他就是 

国号与“国人”——石勒的政治取向与胡人地位的法制化

十六国时期羯人石勒建立政权时,顺应中国传统文化选择"赵"为国号,既体现了石勒的政治取向,也表明了与刘曜前"赵"政权决裂并与之争正统的意图与决心,但在民族身份的选择上,石勒等人却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与内迁民族大多攀附华夏远祖不同,他非常高调地自名为"胡",下令号胡人为具有一定政治权利的"国人",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胡人的政治地位制度化;与此同时,也重禁胡人"不得侮易衣冠华族"。石勒对胡、汉双方的约束,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平等思想。刘渊、石勒等内迁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冲破了中国传统思想中"胡人不能为帝王"的藩篱,但内迁胡族的社会地位仍旧不高,贬抑胡人的现象普遍存在,故而石氏对于有污名化倾向的"胡"之称谓又刻意回避,将胡物改名,从而有了史书"讳胡尤峻"的记载。 

敬畏

<正>公元314年,前赵帝国的征东大将军石勒攻破了幽州州城蓟县,他大开杀戒,不仅处死了一心想做皇帝的王浚,而且将幽州的一万降兵全部屠杀。一时间,人心惶惶,王浚手下的属官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到石勒的营门前请罪,敬献的财宝堆得像小山一样。在这一片喧嚣之中,只有一个人不为所动,他就是尚书裴宪。石勒很快听说了这事,立刻派 

敬畏

<正>公元314年,前赵帝国的征东大将军石勒攻破了幽州州城蓟县,他大开杀戒,不仅处死了一心想做皇帝的王浚,而且将幽州的一万降兵全部屠杀。一时间,人心惶惶,王浚手下的属官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到石勒的营门前请罪,敬献的财宝堆得像小山一样。在这一片喧嚣之中,只有一个人不为所动,他就是尚书裴宪。石勒很快听说了这事,立刻派人将裴宪召到了自己的帐下,问他说:"王浚在幽州暴虐无道, 

書籍的政治史——以《晉公卿禮秩故事》、《晉百官表注》爲中心

本文以傅暢《晉公卿禮秩故事》與荀綽《晉百官表注》爲線索,觀察兩晉之際書籍與政治的交叉互動。傅暢、荀綽是被吸收進石趙政權的中原高門,他們撰寫《故事》、《表注》的目的是爲石趙政權的制度建設提供指導。石趙崩潰,引發了自北而南的人、物流動,兩書與其他一些文物典章進入建康朝廷,成爲東晉中後期制度與文化發展的助力。既爲"故事",又爲"史實",兩書展現了制度書寫所具有的雙重性質。永嘉之後的書籍聚散,以及背後的社會、文化變遷,應被置於更宏大的政治進程中繼續審視。 

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现存史料中看到的十六国,是经过历史书写的层层润饰和过滤之后的"史相"。崔鸿以著有国史为选择标准编纂《十六国春秋》,注定入选的都是相当程度上接受了华夏帝国政治文化的政权。而十六国的国史撰述本身,已经通过种种手法塑造其君主和政权的华夏正统形象,比如它们将君主塑造成华夏文化素养深厚,且生而具有华夏圣王的种种神异和奇表的人物;又通过"模式化叙述",巧妙地将十六国历史与汉魏历史融合为一。这些史书呈现出的十六国的"史相",既是与史实有别的假象,也折射出十六国政权积极利用华夏历史资源来实现自我华夏化的真实努力。 

石勒的民族政策初探

西晋终因统治集团腐朽统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历史随后进入了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大量的少数民族内迁使中国进入了又一个民族融合的高峰时期。这其中涌现了很多杰出少数民族首领率领着本族建立了各自的少数民族政权。各个少数民族政权都采取了各自的民族政策来调节内部的少数民族同汉族的民族关系来试图保证政权的稳定。后赵作为北朝前期曾盛极一时的羯族政权后赵在南北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到后赵就不得不提及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石勒建立后赵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政策方面的封建化措施。本文主要择对石勒在其统治期间的民族政策进行浅议。 

小聪明抵不过勇担当

<正>公元4世纪初,西晋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国家军队大元帅一职空缺,众臣一致推荐王衍。他曾担任太傅军司,善于领兵布阵,是统领军队的最佳人选。谁料在皇上宣布任命之前,王衍抢先伏地求饶,"小人不才,根本没有领军的才能,一旦当上元帅恐怕只能误国误民呀!皇上还是让其他能人来担此重任吧……"皇上见王衍执意推辞,只好作罢。 

佛图澄与邺都的佛教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间,是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作为当时北方的重要都会之区,各地高僧纷纷会聚邺下传法布教。最早来到邺都的高僧是佛图澄。佛图澄采用了多种办法传播佛教,如利用方术推行佛教,凭借帝王传播佛教,广收弟子授业布道。魏晋时期,佛教在以邺都为中心的河北地区迅速传播,除了佛图澄及其弟子积极传教外,还有深刻的历史社会原因。首先,战乱中的人民期望寻求精神慰藉;其次,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符合来自中原周边民族的需要;再次,魏晋玄学助推了佛教的传播。 

后赵皇帝石勒不计旧恨

<正>石勒出身贫民,早年以种植黄麻为生。有一年,风调雨顺,黄麻丰收,计有百担以上。他趁着天气晴朗,夜以继日地收割完毕,沤入宅前水塘中。正在这时,邻居李阳也挑着麻来了,见大半个水塘已被石勒占用,他放下担子说:"水塘各用一半,是属祖制,应让出一半归我沤麻。"石勒毫不客气地说:"今年麻多,半个水塘不够用,只能是捷足先登了。"李阳自然不肯,嚷道:"我收的麻不比你少,你说叫 

鹿死谁手

<正>1.石勒(274—333),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20多岁时被晋官掠卖为奴隶,到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与汲桑等人聚众起兵。 

从五主到五族:“五胡”称谓探源

汉赵、后赵的统治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对东晋十六国的政治格局、社会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汉赵、后赵五主即匈奴刘渊、刘聪、刘曜和羯族石勒、石虎,都是以武力颠覆汉族的西晋、建立少数族新朝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登极前后,利用图谶宣扬各自政权的合法地位,"五胡"的称谓大约由此而产生,其最初的涵义,就是指这五位率先入主中原并长期称帝的"胡"族首领。东晋十六国末期,"胡"的涵义扩展,此前活跃于北方的各主要少数族——匈奴、羯、鲜卑、氐、羌——统统被纳入其中,"五胡"的新概念形成。这种变化,反映了汉族政权在与少数族政权持续对抗的形势下,对十六国历史的一种总结性认识。 

“旧族”与“晋人”:石赵文学的主体构成及主要特点

在石赵政权中出仕的汉族士人,因其阶级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人:一种是曾在西晋有一定地位的贵族士人,被称为"旧族";一种是起自乡里社会的寒素士人,被称为"晋人"。汉族士人是构成石赵政权文学发展的主体。然而寒人作为石赵政权中深受倚靠的对象,出仕待遇高于旧族,在文学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较高。寒人在石赵政权中的兴起与旧族的衰落,反映了十六国前期文学发展秩序的一些深刻变化。 

论十六国时期上党地区的政权角逐与民族融合

上党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魏晋南北朝这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上党地区的具体剖析,论述了上党郡的建置和历史沿革,并通过详细了解十六国时期几场主要的战争和北朝时上党郡的政治状况,分析在十六国时上党地区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十六国以后所带来的影响。全文的具体结构共分五章:第一章略述上党郡的的建置和历史沿革,包括上党郡地名的由来及地理环境,详细分析了上党郡自春秋战国起建置至十六国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和交通,大致了解了上党郡区域演变的情况,从而从上党郡的地置方面分析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二章论述了在汉赵时期上党地区的政治军事状况,从汉末“杂胡”入晋入手,研究刘汉政权对上党地区的经营和上党对石勒势力发现壮大的影响及西晋末十六国初时的上党地区对该时期内政局变化的影响,分析其重要的政治地位。第三章论述了前秦和前燕之间的潞川之战,这是十六国时期上党地区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得已经统一北方前秦逐渐从强大走向衰败,也使得当时的政治局面产生较大的去改变,并分析上党地区在两国交战时的军事地位。第四章论述了西燕在建都长子后发生在两燕之间的... 

后赵前秦人才研究

自东汉以来,大量游牧民族以各种方式内迁,到西晋末年,内迁人口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形成割据势力。值八王之乱爆发,严重削弱了晋王室的力量,各个少数民族首领们乘势而起,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而晋王室则南下偏居东南一隅,史称东晋,这时候的北方成为少数民族首领群雄争霸的场所。在这片土地上,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都先后建立自己的政权,前前后后共有十六个政权,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秦作为十六国时期早期建立的政权,值得研究,特别是其人才问题。本文一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了文章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的现状,重难点和创新点,还有就人才的定义,分类和如何辨别人才做一简要介绍,最后指出笔者同意哪种观点;第二部分为后赵、前秦时期的人才思想。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后赵、前秦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对人才的不同态度来判断出后赵、前秦的人才思想,同时,也大概介绍了一下后赵、前秦时期的人才,最后在比较后赵、前秦政权人才思想的异同;第三部分为后赵、前秦人才选拔的方法,本章就后赵、前秦对人才选拔的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得出其选举方法大多都是依照汉魏之制实施的,从中看出后赵、前秦统治者还... 

卑辞重赂的背后

<正>公元313年,西晋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司马业长安即位,史称晋愍帝。其时各民族和地方势力纷起,相互杀戮争夺,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陷入空前的混乱。靠八骑起家的羯人石勒,通过几年拼杀,占领了今河北、山西部分地区,以今河北邢台西南的襄国为据点,自称大将军,开始了建国做皇帝的准备。当时对石勒威胁最大的是西北面的刘琨和稍远的幽州王浚。刘琨当时的衔头是都督并州诸军事、大将军;王 

后赵、前燕、前秦政治制度差异及成因

后赵、前燕、前秦是十六国时期分别由羯族、慕容鲜卑、氐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三个政权都对中原地区进行过统治,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三个政权都实行了带有汉化成分的政治制度,将三个政权所实行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中的汉化程度是由低到高变化的。析其成因有三,首先,建立三个政权的民族在统治中原地区以前其民族的汉化程度与最高统治者的汉文化素养不同;其次,三个政权入主中原时的社会状况不同;最后,不同时期汉族士人对待三个政权的态度不同。这三条原因造成了三个政权政治制度上的差异。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评述后赵、前燕、前秦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深层次的比较三个政权主要政治制度的异同;第三部分探究造成三个政权政治制度差异的原因。以求给读者展现出一条由浅入深的民族融合的基本脉络。 

高僧法显评传

<正>引子公元627年,在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一场罕见的霜灾突然降临,严寒冻死了关中地区所有的庄稼,饥饿的百姓四处逃难。在扶老携幼的人群中,行走着一个并不是逃荒者的叫玄奘的僧人,他要踏上丝绸之路,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400多年后,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记》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叙述的就是唐玄奘远赴西方取经的故事。《清明上河图》的画中一角所展现的汴梁说书场瓦子间,开讲的就是这部有 

感谢你曾经的欺负

<正>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在没有出道前,有一个对手,名叫李阳。石勒和李阳的父亲都是部落的小头领,两个人不仅家庭背景相同,而且年龄也相当,从小一起长大。按理说,两个人应该成为朋友才对,可是李阳仗着自己力气大,常常欺负石勒,把石勒打得新伤压旧伤。为此,两个人渐渐结下了仇怨。这一年,石勒从一家农户手里买了几亩麻田。可是,这家农户在此之前曾经打算卖给李阳。石勒得到了麻田,李阳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他一气之下,便带领自己的邑(yì)人强 

后赵政权两都体制初探

西晋永嘉六年(312)7月,石勒攻占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次年派石虎攻占邺城,并令其镇守。东晋太兴二年(319)11月,石勒称王,定都襄国,以石虎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仍镇邺城。至石虎即位,迁都于邺。先后以其子石邃、石斌以大司马、大将军之职镇守襄国,并建造宫殿。不难看出其两都制的特征。现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后赵政权的立国体制及其演变过程,从而揭示后赵政权灭亡的根源。 

感谢你曾经的欺负

<正>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在没有出道前,有一个对手,名叫李阳。石勒和李阳的父亲都是部落的小头领。两个人不仅家庭背景相同,而且年龄也相当,自小一起长大。按理说,两个人应该成为朋友才对。可是,由于李阳仗着自己力气大,常常欺负石勒,把石勒打得新伤压旧伤。为此,两个人渐渐结下了怨仇。 

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质量评价的内容与特点分析——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为例

外部质量评价是德国职业学校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基于团队的职业学校外部质量评价"(EVIT-BS)为代表,对EVIT-BS评价标准的内容进行剖析,从评价主体、评价理念和评价过程三个角度对EVIT-BS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质量评价对我国职业学校质量评价的借鉴意义。 

十六国“汉”、“赵”国号的取舍与内迁民族的认同

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匈奴族首领刘渊建立的"汉"国是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首个政权。其国号"汉"及刘曜和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赵",皆与前朝或先秦时期有密切的关系,对后来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选择国号时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同时"汉"、"赵"国号的确定,真实反映了内迁民族自我认同的意识。 

兼华戎之美—十六国“天王”名号考论

十六国时期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现象,为数不少的胡人君主曾有过称“天王”的行为。而秦汉以来,华夏君主一直所沿袭的是创自秦王赢政的“皇帝”号,故称“天王”就显得比较特殊。前辈学者对此问题有所讨论,或从权力结构、胡人文化自卑感来进行诠释,或以某个君主为案例从佛教中寻找答案;这些观点,有的稍显粗糙,有的陷入以偏概全的泥潭,均难以解释为何“天王”号会流行于此时期。亦有人提出“天王”号可能受到北族文化影响的猜想,可惜仅提出假说而不证实。若翻阅《晋书》载记、《太平御览》偏霸部所引崔鸿《十六国春秋》、《魏书》匈奴刘聪诸传、《资治通鉴》晋纪等基本史料,我们可以发现,石勒、石虎二者称(大)赵天王时的不同行为,似乎暗示着“天王”号最初的来源,既非华夏文化,亦非佛教,而是北方胡人的政治文化,并且史籍里关于胡人名号之中带有“天”之美义的材料也印证了这种观点。因源出于非华夏文化,所以在此名号出现的时候并不被时人所理解。石虎是此中关键人物,他最早对“天王”号多有创制,尽管手段并不高明,亦足贻厥后来者。大多数入主中原的北方种族,虽自有风俗,却未尝不低头于庞大精细的华夏文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典章制度,以期获得正统名义并更好地... 

感谢你曾经的欺负

<正>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在没有出道前,有一个对手,名叫李阳。石勒和李阳是邻居,两人年龄相当,自小一起长大。按理说,两个人应该成为朋友才对。可是,两人却为了争沤麻池,经常打架斗殴,各有损伤。为此,两个人结下了仇怨。有一年,石勒从一家农户手里买了几亩麻田。可是,这家农户在此之前曾经打算卖给李阳。石勒得到了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

<正>一战德国战败后,《凡尔赛和约》的条款中明确规定:战败的德国不准建造和拥有一艘无畏型的战列舰,仅允许其保留8艘老旧的战列舰,这些舰除了用于训练及海岸防御外,不做其他用途。替代舰必须在旧式战列舰其下水时间后20年才可动工建造,最大排水量被限制在10160吨以内,这些限制使得德国海军只能是一支能 

石勒的民族政策初探

西晋终因统治集团腐朽统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历史随后进入了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大量的少数民族内迁使中国进入了又一个民族融合的高峰时期。这其中涌现了很多杰出少数民族首领率领着本族建立了各自的少数民族政权。各个少数民族政权都采取了各自的民族政策来调节内部的少数民族同汉族的民族关系来试图保证政权的稳定。后赵作为北朝前期曾盛极一时的羯族政权后赵在南北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到后赵就不得不提及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石勒建立后赵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政策方面的封建化措施。本文主要择对石勒在其统治期间的民族政策进行浅议。 

小聪明抵不过勇担当

<正>公元4世纪初,西晋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国家军队大元帅一职空缺,众臣一致推荐王衍。他曾担任太傅军司,善于领兵布阵,是统领军队的最佳人选。谁料在皇上宣布任命之前,王衍抢先伏地求饶,"小人不才,根本没有领军的才能,一旦当上元帅恐怕只能误国误民呀!皇上还是让其他能人来担此重任吧……"皇上见王衍执意推辞,只好作罢。 

佛图澄与邺都的佛教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间,是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作为当时北方的重要都会之区,各地高僧纷纷会聚邺下传法布教。最早来到邺都的高僧是佛图澄。佛图澄采用了多种办法传播佛教,如利用方术推行佛教,凭借帝王传播佛教,广收弟子授业布道。魏晋时期,佛教在以邺都为中心的河北地区迅速传播,除了佛图澄及其弟子积极传教外,还有深刻的历史社会原因。首先,战乱中的人民期望寻求精神慰藉;其次,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符合来自中原周边民族的需要;再次,魏晋玄学助推了佛教的传播。 

后赵皇帝石勒不计旧恨

<正>石勒出身贫民,早年以种植黄麻为生。有一年,风调雨顺,黄麻丰收,计有百担以上。他趁着天气晴朗,夜以继日地收割完毕,沤入宅前水塘中。正在这时,邻居李阳也挑着麻来了,见大半个水塘已被石勒占用,他放下担子说:"水塘各用一半,是属祖制,应让出一半归我沤麻。"石勒毫不客气地说:"今年麻多,半个水塘不够用,只能是捷足先登了。"李阳自然不肯,嚷道:"我收的麻不比你少,你说叫 

鹿死谁手

<正>1.石勒(274—333),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20多岁时被晋官掠卖为奴隶,到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与汲桑等人聚众起兵。 

从五主到五族:“五胡”称谓探源

汉赵、后赵的统治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对东晋十六国的政治格局、社会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汉赵、后赵五主即匈奴刘渊、刘聪、刘曜和羯族石勒、石虎,都是以武力颠覆汉族的西晋、建立少数族新朝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登极前后,利用图谶宣扬各自政权的合法地位,"五胡"的称谓大约由此而产生,其最初的涵义,就是指这五位率先入主中原并长期称帝的"胡"族首领。东晋十六国末期,"胡"的涵义扩展,此前活跃于北方的各主要少数族——匈奴、羯、鲜卑、氐、羌——统统被纳入其中,"五胡"的新概念形成。这种变化,反映了汉族政权在与少数族政权持续对抗的形势下,对十六国历史的一种总结性认识。 

“旧族”与“晋人”:石赵文学的主体构成及主要特点

在石赵政权中出仕的汉族士人,因其阶级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人:一种是曾在西晋有一定地位的贵族士人,被称为"旧族";一种是起自乡里社会的寒素士人,被称为"晋人"。汉族士人是构成石赵政权文学发展的主体。然而寒人作为石赵政权中深受倚靠的对象,出仕待遇高于旧族,在文学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较高。寒人在石赵政权中的兴起与旧族的衰落,反映了十六国前期文学发展秩序的一些深刻变化。 

论十六国时期上党地区的政权角逐与民族融合

上党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魏晋南北朝这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上党地区的具体剖析,论述了上党郡的建置和历史沿革,并通过详细了解十六国时期几场主要的战争和北朝时上党郡的政治状况,分析在十六国时上党地区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十六国以后所带来的影响。全文的具体结构共分五章:第一章略述上党郡的的建置和历史沿革,包括上党郡地名的由来及地理环境,详细分析了上党郡自春秋战国起建置至十六国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和交通,大致了解了上党郡区域演变的情况,从而从上党郡的地置方面分析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二章论述了在汉赵时期上党地区的政治军事状况,从汉末“杂胡”入晋入手,研究刘汉政权对上党地区的经营和上党对石勒势力发现壮大的影响及西晋末十六国初时的上党地区对该时期内政局变化的影响,分析其重要的政治地位。第三章论述了前秦和前燕之间的潞川之战,这是十六国时期上党地区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得已经统一北方前秦逐渐从强大走向衰败,也使得当时的政治局面产生较大的去改变,并分析上党地区在两国交战时的军事地位。第四章论述了西燕在建都长子后发生在两燕之间的... 

后赵前秦人才研究

自东汉以来,大量游牧民族以各种方式内迁,到西晋末年,内迁人口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形成割据势力。值八王之乱爆发,严重削弱了晋王室的力量,各个少数民族首领们乘势而起,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而晋王室则南下偏居东南一隅,史称东晋,这时候的北方成为少数民族首领群雄争霸的场所。在这片土地上,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都先后建立自己的政权,前前后后共有十六个政权,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秦作为十六国时期早期建立的政权,值得研究,特别是其人才问题。本文一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了文章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的现状,重难点和创新点,还有就人才的定义,分类和如何辨别人才做一简要介绍,最后指出笔者同意哪种观点;第二部分为后赵、前秦时期的人才思想。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后赵、前秦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对人才的不同态度来判断出后赵、前秦的人才思想,同时,也大概介绍了一下后赵、前秦时期的人才,最后在比较后赵、前秦政权人才思想的异同;第三部分为后赵、前秦人才选拔的方法,本章就后赵、前秦对人才选拔的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得出其选举方法大多都是依照汉魏之制实施的,从中看出后赵、前秦统治者还... 

卑辞重赂的背后

<正>公元313年,西晋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司马业长安即位,史称晋愍帝。其时各民族和地方势力纷起,相互杀戮争夺,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陷入空前的混乱。靠八骑起家的羯人石勒,通过几年拼杀,占领了今河北、山西部分地区,以今河北邢台西南的襄国为据点,自称大将军,开始了建国做皇帝的准备。当时对石勒威胁最大的是西北面的刘琨和稍远的幽州王浚。刘琨当时的衔头是都督并州诸军事、大将军;王 

后赵、前燕、前秦政治制度差异及成因

后赵、前燕、前秦是十六国时期分别由羯族、慕容鲜卑、氐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三个政权都对中原地区进行过统治,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三个政权都实行了带有汉化成分的政治制度,将三个政权所实行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中的汉化程度是由低到高变化的。析其成因有三,首先,建立三个政权的民族在统治中原地区以前其民族的汉化程度与最高统治者的汉文化素养不同;其次,三个政权入主中原时的社会状况不同;最后,不同时期汉族士人对待三个政权的态度不同。这三条原因造成了三个政权政治制度上的差异。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评述后赵、前燕、前秦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深层次的比较三个政权主要政治制度的异同;第三部分探究造成三个政权政治制度差异的原因。以求给读者展现出一条由浅入深的民族融合的基本脉络。 

高僧法显评传

<正>引子公元627年,在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一场罕见的霜灾突然降临,严寒冻死了关中地区所有的庄稼,饥饿的百姓四处逃难。在扶老携幼的人群中,行走着一个并不是逃荒者的叫玄奘的僧人,他要踏上丝绸之路,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400多年后,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记》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叙述的就是唐玄奘远赴西方取经的故事。《清明上河图》的画中一角所展现的汴梁说书场瓦子间,开讲的就是这部有 

感谢你曾经的欺负

<正>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在没有出道前,有一个对手,名叫李阳。石勒和李阳的父亲都是部落的小头领,两个人不仅家庭背景相同,而且年龄也相当,从小一起长大。按理说,两个人应该成为朋友才对,可是李阳仗着自己力气大,常常欺负石勒,把石勒打得新伤压旧伤。为此,两个人渐渐结下了仇怨。这一年,石勒从一家农户手里买了几亩麻田。可是,这家农户在此之前曾经打算卖给李阳。石勒得到了麻田,李阳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他一气之下,便带领自己的邑(yì)人强 

后赵政权两都体制初探

西晋永嘉六年(312)7月,石勒攻占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次年派石虎攻占邺城,并令其镇守。东晋太兴二年(319)11月,石勒称王,定都襄国,以石虎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仍镇邺城。至石虎即位,迁都于邺。先后以其子石邃、石斌以大司马、大将军之职镇守襄国,并建造宫殿。不难看出其两都制的特征。现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后赵政权的立国体制及其演变过程,从而揭示后赵政权灭亡的根源。 

感谢你曾经的欺负

<正>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在没有出道前,有一个对手,名叫李阳。石勒和李阳的父亲都是部落的小头领。两个人不仅家庭背景相同,而且年龄也相当,自小一起长大。按理说,两个人应该成为朋友才对。可是,由于李阳仗着自己力气大,常常欺负石勒,把石勒打得新伤压旧伤。为此,两个人渐渐结下了怨仇。 

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质量评价的内容与特点分析——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为例

外部质量评价是德国职业学校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基于团队的职业学校外部质量评价"(EVIT-BS)为代表,对EVIT-BS评价标准的内容进行剖析,从评价主体、评价理念和评价过程三个角度对EVIT-BS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质量评价对我国职业学校质量评价的借鉴意义。 

十六国“汉”、“赵”国号的取舍与内迁民族的认同

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匈奴族首领刘渊建立的"汉"国是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首个政权。其国号"汉"及刘曜和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赵",皆与前朝或先秦时期有密切的关系,对后来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选择国号时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同时"汉"、"赵"国号的确定,真实反映了内迁民族自我认同的意识。 

兼华戎之美—十六国“天王”名号考论

十六国时期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现象,为数不少的胡人君主曾有过称“天王”的行为。而秦汉以来,华夏君主一直所沿袭的是创自秦王赢政的“皇帝”号,故称“天王”就显得比较特殊。前辈学者对此问题有所讨论,或从权力结构、胡人文化自卑感来进行诠释,或以某个君主为案例从佛教中寻找答案;这些观点,有的稍显粗糙,有的陷入以偏概全的泥潭,均难以解释为何“天王”号会流行于此时期。亦有人提出“天王”号可能受到北族文化影响的猜想,可惜仅提出假说而不证实。若翻阅《晋书》载记、《太平御览》偏霸部所引崔鸿《十六国春秋》、《魏书》匈奴刘聪诸传、《资治通鉴》晋纪等基本史料,我们可以发现,石勒、石虎二者称(大)赵天王时的不同行为,似乎暗示着“天王”号最初的来源,既非华夏文化,亦非佛教,而是北方胡人的政治文化,并且史籍里关于胡人名号之中带有“天”之美义的材料也印证了这种观点。因源出于非华夏文化,所以在此名号出现的时候并不被时人所理解。石虎是此中关键人物,他最早对“天王”号多有创制,尽管手段并不高明,亦足贻厥后来者。大多数入主中原的北方种族,虽自有风俗,却未尝不低头于庞大精细的华夏文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典章制度,以期获得正统名义并更好地... 

感谢你曾经的欺负

<正>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在没有出道前,有一个对手,名叫李阳。石勒和李阳是邻居,两人年龄相当,自小一起长大。按理说,两个人应该成为朋友才对。可是,两人却为了争沤麻池,经常打架斗殴,各有损伤。为此,两个人结下了仇怨。有一年,石勒从一家农户手里买了几亩麻田。可是,这家农户在此之前曾经打算卖给李阳。石勒得到了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

<正>一战德国战败后,《凡尔赛和约》的条款中明确规定:战败的德国不准建造和拥有一艘无畏型的战列舰,仅允许其保留8艘老旧的战列舰,这些舰除了用于训练及海岸防御外,不做其他用途。替代舰必须在旧式战列舰其下水时间后20年才可动工建造,最大排水量被限制在10160吨以内,这些限制使得德国海军只能是一支能 

后赵与十六国政局对文人和宗教文学的影响

历来的文学史家一般都认为,频繁的战争使十六国文学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但社会的变乱并非直接对应着文学的衰落,而是有其他更深层的具体原因。从石勒到石虎,后赵政局的嬗替以及迥异的措施,足以让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文学是如何一步步枯萎、衰落的;但另一方面却又因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措施而使宗教文学得到蕴育、兴盛。 

平顺古寨·古城堡拾零

<正>平顺在上党地区是建治最晚的一个县份,明嘉靖八年(1529)之前,分属于潞城、壶关、黎城三县,地处上党盆地边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发生在上党的古战事大都曾征战厮杀于此,留下了许多血雨腥风、激越悲壮的历史印记。爆发于明正德十 

十六国时期汉赵国疆域政区的变迁

本文主要以五胡十六国时期汉赵国疆域与政区的变迁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记载,结合汉赵国相关的研究成果,试图逐年复原出汉赵国的疆域变迁与政区沿革。关于疆域变迁,本文分为汉国与前赵国两个阶段进行研究;关于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复原出各州郡辖区,包括辖区范围变化、治所的迁徙等。全文末附有图表,以期直观而形象地展现相关的考证结果。 

十六国时期的“胡族政权”和汉族士人

东晋十六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的高峰时期。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导致所谓“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建立起许多政权。这些政权的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大都吸纳汉族士人进入政权。汉族士人在推动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汉族士人真的认同“胡族政权”吗?他们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参与政权的?是为了在战乱当中安身立命而被迫的政治投机还是实现“以夏变夷”的政治抱负?反过来讲,胡族统治者对汉族士人是否认同?吸纳他们进入政权后是完全信任还是有所防范?二者的政治合作背后经历了怎样的相互猜忌直至认可的复杂过程?他们合作的背后又反映出当时怎样的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