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钱谦益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钱谦益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后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钱谦益的评价富于争议,尤其是降清、仕清之举成为其道德症结, 清乾隆帝将之视作失节者,删禁其著作;[2-3] 但也有学者指出,入清后钱谦益仍多次私下策反降清武将、暗中资助郑成功反清等等。 若就文学地位而言,则钱谦益仍应得到肯定。 (概述图片来源:清·杨鹏秋《清代学者像传·钱谦益像》 )

人名:钱谦益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582

死亡时间:1664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1582

>
万历十年九月二十六日(1582年10月22日),钱谦益出生于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

1598

>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钱谦益成为府学生员。

1610

>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钱谦益考取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同年,父亲钱世杨去世,回乡丁忧守制。

1621

>
明天启元年(1621年),钱谦益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转右春坊中允,参与修撰《神宗实录》。同年,浙江发生了科场舞弊案,受到牵连遭到罚俸的处分。
天启二年(1622年),因病告假,回归故乡常熟。
天启四年(1624年),再度复出,主要承担《神宗实录》的编纂工作.。作为“东林魁首”,受到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排挤,同年,受御史崔呈秀和陈以瑞的弹劾,钱谦益被革职回乡。
明崇祯元年(1628年),再度复出任詹事、礼部侍郎。此时正当推举阁臣的时候,钱谦益考虑如果礼部尚书温体仁、礼部侍郎周延儒并推入阁,则名在己上,故阴谋阻止,遂派门人、礼部给事中瞿式耜进言主推者抛弃温体仁和周延儒,以成基命及钱谦益等11人面上。这件事让钱谦益与温体仁、周延儒结怨。

1637

>
崇祯十年(1637年),受温体仁指使,常熟人张汉儒诬告钱谦益贪肆不法,巡抚张国维、巡按路振飞上书为其鸣冤,钱谦益曾为太监王安写过碑文,为司礼太监曹化淳所知,故求救于曹化淳,刑毙张汉儒,且告发温体仁,温体仁称病辞职,钱谦益削籍归乡。

1641

>
崇祯十四年(1641年)59岁时,因大礼迎娶23岁的名妓柳如是,当时致非议四起。婚后,钱谦益为柳如是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谦益戏称柳如是"柳儒士"。柳如是后生有一女。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明亡。史可法、吕大器商议立君江宁,钱谦益暗中推举潞王朱常淓,与马士英意见不同。及福王朱由崧即位,钱谦益惧得死罪,上书给马士英歌功颂德,马士英遂推荐钱谦益任南明弘光朝廷礼部尚书。钱谦益力荐阉党阮大铖为兵部侍郎,此时,东林党预谋立潞王事被揭发,马士英尽诛东林党诸人,但放过了参与人钱谦益。
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近逼南京。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
清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钱谦益称疾乞归,返回南京,清廷令巡抚、巡按随时监视上报,携柳如是返常熟。
顺治四年(1647年),钱谦益突然被逮锒铛北上,关入刑部大狱。柳如是扶病随行,上书陈情,誓愿代死或从死。
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钱谦益因黄毓祺案被株连,囚南京狱。经柳如是全力奔走营救,斡旋,钱谦益才得以免祸,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出狱后,被管制在苏州,寄寓拙政园。
顺治六年(1649年),从苏州返回常熟,表面上息影居家,暗中与西南和东南海上反清复明势力联络。

1650

>
顺治七年(1650年)起,不顾年迈体弱,多次亲赴金华策反总兵马进宝反清。
顺治九年(1652年),李定国克复桂林,承制以腊丸书命钱谦益及前兵部主事严拭联络东南。钱谦益便“日夜结党,运筹部勒”。
顺治十一年(1654年),郑成功、张名振北伐,钱谦益与柳如是又积极响应“尽囊以资之”。起事失败后,钱并未灰心,仍先后与反清复明志士魏耕、归庄、鹤足道人等秘密策划,以接应郑成功再度北伐。还在长江口白茅港卜筑红豆庄,作为隐居之所,以便与各地联络,刺探海上消息。

1660

>
顺治十七年(1660年),郑成功、张煌言率水陆大军再度北伐,连克数镇,钱谦益欣喜若狂、慨然赋诗作《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等诗歌,歌颂抗清之师,直斥清廷“沟填羯肉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当这次北伐再度失败后,他才心灰意冷,痛感“败局真成万古悲”。“忍看末运三辰足,苦恨孤臣一死迟"。
清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日(1664年6月17日),钱谦益八十三岁高龄去世,葬于虞山南麓。

1776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二月,乾隆帝亲诏钱谦益列传《贰臣传》乙编,以示与洪承畴等人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