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史可法 又称 史忠正、史督师、史阁部
史可法(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祥符人,祖籍大兴 ,明末抗清名将 、民族英雄[2-3] 。他为官清廉,坚贞不屈,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  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人名:史可法

别名:史忠正、史督师、史阁部

字: 宪之

号: 道邻

谥号:忠靖(南明)、忠正(清朝)

性别:男

所处时代:明朝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1602

死亡时间:1645

祖籍:

出生地:开封府祥符县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学位:

工作机构:

1602

>
万历三十年(1602年)十一月初四日寅时,史可法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 史可法早年以孝闻名于乡,师从左光斗

1628

>
崇祯元年(1628年),史可法登进士第,出任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

1635

>
崇祯九年(1636年),滁州的农民军被祖宽击败后,逃往河南。十二月,农民军首领马守应联合罗汝才、李万庆从郧阳向东进犯,史可法转驻太湖,扼守要道。
崇祯十年(1637年),任佥都御史,巡抚安、庐、池、太及河南光州、光山、固始、罗田,湖广蕲州、广济、黄梅,江西德化、湖口。正月,农民军从安庆石牌的小路突围出去,驻扎在桐城。参将潘可大将其击败,农民军逃走途中又被庐、凤两地的军队阻拦,农民军被迫又逃回桐城,将桐城周围劫掠。
崇祯十一年(1638年)夏,史可法因为长时间没有平定农民军而获罪,朝廷令他戴罪立功。
崇祯十二年(1639年),史可法因为岳父的去世而离职。丧满后,史可法被用为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朱大典总管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等地。史可法弹劾罢免了三个督粮道,增设漕储道一人,大力疏通南河,使漕务大有整治。之后,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密政务,由于军队久不训练,没有战斗力,史可法上奏八条改革意见。

1644

>
崇祯十七年(1644年),史可法听闻李自成进攻北京,率军进京勤王。军队抵达达浦口时,传来北京失陷、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的消息,史可法向北失声痛哭,以头撞柱,血流到脚上。
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多铎兵围扬州。当时,有谣传称许定国军要来歼灭高家军,扬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坏城门外出逃命,大小船只为之一空 。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北遁淮安降清,仅刘肇基等少数兵至,防守见绌。

1772

>
史可法殉国后,南明赠谥“忠靖”。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廷赠史可法谥“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