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从此,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唐寅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时年五十四岁。 山水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概述内图片来源:清·叶衍兰绘《唐寅着色像》 )

人名:唐寅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470

死亡时间:1523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唐寅《西山草堂图》卷来去考

清宫《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唐寅《西山草堂图》卷是一件值得研究的明画精品,幅上本无唐寅款,只钤有唐寅私印,另有书写者接纸题诗,后署有唐寅款印,有些扑朔迷离。幅上有乾隆皇帝的收藏印,后被他赏赐给户部尚书于敏中;但其上又有嘉庆、宣统皇帝的收藏印。该图是否为唐寅的真迹?画与书是何种关系?为何两次入清宫?其中有何历史纠葛?本文尝试一一破解。 

唐寅《西山草堂图》卷来去考

清宫《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唐寅《西山草堂图》卷是一件值得研究的明画精品,幅上本无唐寅款,只钤有唐寅私印,另有书写者接纸题诗,后署有唐寅款印,有些扑朔迷离。幅上有乾隆皇帝的收藏印,后被他赏赐给户部尚书于敏中;但其上又有嘉庆、宣统皇帝的收藏印。该图是否为唐寅的真迹?画与书是何种关系?为何两次入清宫?其中有何历史纠葛?本文尝试一一破解。 

唐寅《西山草堂图》卷来去考

清宫《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唐寅《西山草堂图》卷是一件值得研究的明画精品,幅上本无唐寅款,只钤有唐寅私印,另有书写者接纸题诗,后署有唐寅款印,有些扑朔迷离。幅上有乾隆皇帝的收藏印,后被他赏赐给户部尚书于敏中;但其上又有嘉庆、宣统皇帝的收藏印。该图是否为唐寅的真迹?画与书是何种关系?为何两次入清宫?其中有何历史纠葛?本文尝试一一破解。 

唐寅与弘治己未春闱案的文学史影响

弘治己未春闱案由风闻而起,以莫须有了结,又引起了日后的流言四起。在对该案的种种记载与议论中,唐寅成了关注的焦点,博得了广泛的同情,并使这一事件染上了传奇色彩。案件的文学史意义在于激发了唐寅的"中年转变",使他开辟了人生与艺术创作的新天地;同时又在明中叶诗文革新的关节点上,因唐寅而导致了吴中诗坛复古集团的解体。 

唐寅科场案详考

关于唐寅科场案,历来众说纷纭。文章通过对官史、私史、笔记、诗文书画的考查以及充分的逻辑论证,揭示了唐寅科场案的真相:徐经和唐寅没有贿赂程敏政而获得试题,华昶的参劾也是依据本身职责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