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宋荦
宋荦(1634年—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 、绵津山人 ,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 。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清代诗人、画家、政治家。“后雪苑六子”之一。 清顺治四年(1647年),宋荦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康熙三年(1664年),被授予湖广黄州通判、康熙十六年(1677年),补理藩院判,迁员外郎。历官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西巡抚、江苏巡抚。康熙三十八至四十四年(1699—1705年),康熙皇帝三次南巡,皆由宋荦负责接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一月,升任吏部尚书。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春,加太子少师。同年九月逝世,享年八十岁,赐祭葬于商丘西陂别墅。 宋荦为官正直,被康熙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 宋荦笃学博闻,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 并与朱彝尊、施闰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编著有《西陂类稿》50卷、《漫堂说诗》及《江左十五子诗选》等。 (概述来源:河南商丘宋氏宗祠挂像) 

人名:宋荦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634

死亡时间:1713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宋荦的书画鉴藏与交游

<正>一、清初北方官僚鉴藏活动的兴起清朝建立后,定都于北京,一方面战乱打破了南方安稳的社会环境,使士人的文化交游圈受到破坏,明朝内府收藏的大量书画散落民间,另一方面,一些明代的旧臣以"贰臣"身份进入新的朝代,"清廷对明移臣的怀柔政策使得大批汉族文人聚集北京"[1],明代移民随之也带来了自己所收藏的古书画。官僚阶层拥有便利的人际关系,往往可以通过雅集交游等活动欣赏、鉴定以及交换书画作品,以孙承泽、梁清标、宋荦、周亮工为代表的北方官僚鉴藏群 

宋荦的鉴藏活动与交游

<正>顺治十四年(一六五七),二十四岁的宋荦在北京结识著名鉴藏家孙承泽、王崇简、熊伯龙、周亮工等,时相过从,为文酒之会。后来出仕时结识汪琬和高珩,并通过汪、高二人结识了梁清标,现在可知他是在二十四岁开始的收藏活动,与画家、鉴赏家的交往也是在这段时间开始的。宋荦自己曾说:"余雅好法书名画,曩从孙侍郎退谷(孙承泽)、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