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人名:庄昶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437

死亡时间:1499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论李东阳、庄昶交游及其诗学意义

李东阳与庄昶的交游及其诗歌创作,是明代成化、弘治时期文人活动与诗学发展的缩影。文章首先从"茶陵派非‘派’"之说谈起,进一步反思"流派"与"群体"的意义所在。进而从个案入手,梳理李东阳、庄昶交游及其诗学生命轨迹:从文学与政治的矛盾出发,或者出入台阁,或者投身山林,最终在内心世界的"诗心"里求得二者的平衡。通过梳理这一同源、殊途、同归的交游与创作历程,探究其诗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