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叶盛
叶盛(1420 ~1474 )字与中,号蜕庵,自号白泉,又号泾东道人、淀东老渔,明代江苏昆山人。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两广奏草》16卷、《菉竹堂稿》8卷,著有《水东日记》38卷、《水东诗文稿》4卷、《文庄奏疏》40卷、《秋台诗话》《卫族考》1卷、《经史言天录》《宣镇诸序》1卷等。

人名:叶盛

别名:

字: 与中

号:

谥号:文庄

性别:男

所处时代:明朝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1420

死亡时间:1474

祖籍:

出生地:吴郡昆山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1445

>
正统十年(1445)进士,授兵部给事中,毅然以言责自任。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爆发,诸将多逃回,叶盛率同僚请求先处置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九月,景泰帝即位,例有赏赉,叶盛以君父蒙尘推辞。不许。

1450

>
景泰元年(1450),还朝,言:“流民杂五方,其情不一。虽幸成编户,而斗争仇杀时时有之,宜专官绥抚。”又言:“畿辅旱蝗相仍,请加宽恤。”景泰帝多采纳。京卫武臣及其子弟多骄惰不习兵。叶盛请简拔精壮,备操守京城。勋戚所置市廛,月征税。叶盛以国用不足,请籍其税佐军饷。皆从之。
景泰二年(1451)六月,上弭灾防患八事。景泰帝以兵革稍息,颇事宴游,叶盛请复午朝故事,立报可。此时,景泰帝虚怀纳谏,凡六科联署建请,多以叶盛与林聪为首。廷臣议事,叶盛每次首先发言,往复论难。与议大臣有人不悦曰:“彼岂少保耶?”因呼为“叶少保”。但是物论皆推叶盛之才。
景泰三年(1452),擢山西布政司右参政,督饷宣府。寻以李秉荐,协赞都督佥事孙安军务。初,孙安曾领独石、马营、龙门卫、所四城备御,明英宗北狩,孙安以四城远在塞外,势孤,奏弃之内徙。至是廷议命孙安修复。叶盛参与开辟草莱,修葺庐舍,治理战具,找来流移,为行旅置铺,请帑金买牛千头以赋屯卒,立社学,置义冢,疗疾扶伤。
天顺二年(1458),明英宗嘉其能,驿召至京,当面加奖,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叶盛请求终制,不许。泷水瑶族凤弟吉肆掠,督诸将生擒之。时两广盗蜂起,所至破城杀将。诸将怯不敢战,杀平民冒功,民相率从贼。叶盛以蛮出没不常,请自今攻劫城池者始以闻,余止类奏。疏至兵部,驳不行。叶盛与总兵官颜彪破贼寨七百余所。颜彪颇滥杀,谤者以此怪责叶盛。

1462

>
天顺六年(1462),命吴祯巡抚广西,而叶盛专抚广东。
天顺八年(1464),明宪宗即位,议事入都,给事中张宁等欲推荐叶盛入阁。以御史吕洪言遂止,而以韩雍代抚广东。起初,编修邱濬与叶盛不和。大学士李贤听取了邱濬的进言,到了李贤草拟韩雍敕书曰:“无若叶盛之杀降也。
成化三年(1467)秋,入为礼部右侍郎,偕给事中毛弘按事南京。
成化五年(1469),还朝,改吏部右侍郎。冬,持节封沈王府稷山王。

1470

>
成化六年(1470),赈灾真定、保定饥荒,议清庄田,分养民间种马,置仓涿州、天津,积粟备荒,皆切时计。
成化八年(1472)春,敕叶盛往会总督王越,巡抚马文升、余子俊、徐廷璋详议。起初,叶盛为谏官的时候,喜言兵,多所论建。后来往来三边,知时无良将,边备久虚,转运劳费,搜河套复东胜未可轻议。乃会同诸臣上疏,言“守为长策。
成化九年(1473),转任吏部左侍郎。
成化十年(1474)三月八日,坐后堂署事,忽疾作,不能言,舆归私第卒,年五十五。赐赙钞三十缗,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