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陆陇其
陆陇其(1630年—1692年),原名龙其,因避讳改名陇其,谱名世穮,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学者称其为当湖先生,清代理学家。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官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时称循吏。其离任时,只有图书几卷及妻子的织机一部。学术专宗朱熹,排斥陆王,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与陆世仪并称“二陆”。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去世。乾隆元年(1736年),追谥为清献,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从祀孔庙。著有《困勉录》《读书志疑》《三鱼堂文集》等。

人名:陆陇其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630

死亡时间:1692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学术竞逐与帝王心态:清儒陆陇其从祀孔庙蠡探

<正>从唐贞观二年(628)房玄龄等人奏请以颜回配享(1),到民国八年(1919)李塨从祀,横跨1300多年的孔庙从祀制度,不仅是从中古到近世知识圈士人维系文化核心的精神枢纽,也是游走在政治与学术之间的跑马竞逐之场。孔庙从祀制度的表面是儒家道统谱系中四配、先哲、先儒、先贤的从祀、升祀或罢祀,隐微处却暗含着来自统治现实中的政治权力渗透。 

陆陇其与李绂比较研究

明清鼎革之后,学术由王返朱,“心学亡明论”之说甚嚣尘上。在朱学独尊的局面下,心学经过李颙、孙奇逢、黄宗羲、李绂等人的努力修正,渐渐复苏;而程朱后学却固步自封,逐渐被统治者质疑。在这个学术变迁的关键时期,有两个学术人物的表现尤为典型,一是程朱阵营的陆陇其,他尊朱黜王,门户之见极深,但是理政能力较弱,一生沉寂下寮,吊诡的是逝后竟然获得从祀孔庙的殊荣;一是陆王阵营的李绂,他致力于纠正陆王,调和朱陆,由于理政能力较高,官至封疆大吏,有趣的是晚年丢官卸职,死后险些遭到文字狱牵连。纵观二人履历,学术与政治始终是他们人生中不可忽略的两大主题,从中也传递出清代学术变迁的重要消息。本文拟通过比较二人的人生履历、思想历程、仕途荣辱,及其与皇权的认识与纠葛等,进而管窥这一时期清代学术变迁状况,希望对清代学术史研究提供一点臂助。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简介如次:第一章简述了清朝初年的时代背景,主要从专制强化、经济凋敝和思想钳制三个层面阐述。剧烈的社会动荡使陆陇其与李绂的人生跌宕起伏,对二人的思想与理政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章比较了陆陇其与李绂人生履历,分析二人人生际遇对学术的影响作用。陆陇其仕途多舛,从而尊奉朱... 

清儒陆陇其研究

陆陇其(1630—1693),原名龙其,字稼书,谥号清献,浙江嘉兴平湖人,是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民国以来的清初学术史书写,对陆陇其的描述与评价,难抹时代建构之痕迹。回到历史分叉之前的清初语境,对陆陇其作一番“知学论世”的研究,显示出独特的必要性。陆陇其的学术思想,在理学之外的礼学、西学层面亦有阐发。陆陇其《读礼志疑》关于“禘”礼的论述,首先反对郑玄以感应之说附会禘礼,又对孔颖达承袭郑玄处存疑;在质疑程颐“别子”说同时,亦审慎择取朱子及其后学所论“禘”意,诸多论说,未囿于孔郑与程朱矩镬。陆陇其对西学的接触,曾发生从西洋器物到天文历算的兴趣转向,研习过程中,形成从西方天文历算到中古天文历算的知识迁移,并进一步促成其对某些理学概念的再认识。陆陇其“尊朱”的理学思想对清初学术史具有重要影响。陆陇其与汤斌的学术争辩、汤斌弟子彭定求对《三鱼堂文集》的批驳,是清初程朱派学者和陆王派学者在康熙朝争论的具体表现。作为两场论辩的中心人物,陆陇其以其辟王立场贯穿辩论始终。雍正初年陆陇其得以成为清代首祀孔庙学者,学术造诣之外更有时世推动之因。其从祀过程借助清初程朱陆王角逐过程中程朱一派的学术推力,以及康熙帝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