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刘墉
刘墉(1720~1805年1月24日  ),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 人,清代政治家、书法家,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进士,先后历任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江宁知府、江西盐驿道、陕西按察使、内阁学士、湖南巡抚。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调入京师后,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管理国子监事务大臣等职。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 。刘墉以为官清廉著称,深得百姓信赖,早在任江宁知府时就获赞誉 “少时知江宁府,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朝鲜使臣称赞。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 ,刘墉去世,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刘墉书法造诣深厚,是当时著名的帖学大家,有“浓墨宰相”之称。

人名:刘墉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102

死亡时间:1175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刘墉年谱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号“文清”。刘墉首先作为一位政治家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经历了宦海沉浮,并留下了美誉。其次,他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在乾嘉时期乃至后世都享有盛誉。他还是一名诗人,其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作为一位这样的历史文化名人,至今却尚无一种详悉的年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论文的写作意图即在填补这一空缺: 一、对刘氏世系作了确切考察。 二、对刘墉的生平事迹以及交游逐年考证,力求准确详尽。 三、对刘墉的书法作品和诗文作品进行了系年考证。 四、对一些文献资料的有关讹误进行了纠正。 本谱共分以下几个部分: 凡例:说明本谱编排的体例和原则。 传略:本部分主要对刘墉及其家族主要人物作简要介绍,以期对刘氏家族有一个整体认识。 年谱:此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从时事、谱主生平及创作、交游等几方面按年编排,并加以详细注解说明,对相关问题进行考证。 参考文献及附录。

左都御史刘墉办案

<正>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四,左都御史刘墉忽然接到皇帝的圣旨,命他与和珅一起,到山东调查一桩大案。这个刘墉,就是传说中的"宰相刘罗锅"。不过,这个刘墉一生并没有当过真宰相,顶多只是官居大学士,享受宰相的同等待遇而已。不过,刘墉虽然没当过真宰相,但是,他现在的职位,让真宰相见了他,心里也敬畏三分。为什么呢?因为刘墉现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