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高晋
高晋(1707-1778年),字昭德,清朝大臣。凉州总兵高述明第四子、大学士高斌之侄、乾隆帝慧贤皇贵妃的堂兄弟。自知县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和漕运总督,为清乾隆时期的治河名臣。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病逝于治河工地,年71岁,赐祭葬,谥文端。 高氏家族本是八旗汉军旗包衣,雍正十三年诏令出包衣、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嘉庆二十二年奉旨,改姓高佳氏。

人名:高晋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1755

>
乾隆二十年,擢安徽巡抚。
乾隆二十二年,上南巡视河,命高晋协办徐州黄河两岸堤工。高晋奏言:“凤、颍灾区诸工并举,米价日昂,动工程银三万两购米,尚虑不敷。上念淮徐海道诸工,截漕二十万石平粜。请分五万济上江各工。”从之。工竟,加太子少傅。

1761

>
乾隆二十六年,迁江南河道总督。奏言:“高、宝、兴、泰积年被水,上命封南关、车逻等坝,於金湾坝下濬引河,泄水归江,使洪泽湖、运河之水不致漫坝东注。下河各县支河汊港及田间积水,均汇入串场河,北至盐城石、天妃等闸,出新洋港。又自兴化白驹、青龙、八社、大团等闸出斗龙港,分二道归海。
乾隆二十七年,授内大臣,奏言:“运河归江,邵伯以下旧设六闸。自盐河分流下注,请将六闸金门量为展宽。
乾隆二十八年,加太子太傅。
乾隆二十九年,奏言:“清口以上桃、宿等,专受黄水;清口东坝以下,淮、黄合流,至云梯关迤东归海。北岸五套、南岸陈家浦顶冲入溜,议培筑旧堤。臣以云梯关外近海,与其筑堤束水,不若於旧堤上首作斜长子堰,使水汇正河入海。”上均是之。
乾隆三十年,迁两江总督,仍统理南河事务。
乾隆三十一年,按苏州同知段成功纵仆扰民,高晋以成功方病,拟宽之,上责其袒庇。
乾隆三十三年,署湖广总督,兼摄荆州将军事。三十四年,回任,兼署江苏巡抚。上命采洋铜铸钱,高晋请收小钱,并运云南铜供铸,费省於洋铜,上用其议。

1771

>
乾隆三十六年,兼署漕运总督,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仍任总督如故。寻命同侍郎裘曰修、总督杨廷璋筹勘永定河工。事竟,还江南。
乾隆四十年,河东河道总督姚立德奏请以蜀山湖收蓄伏秋汛水,工部以旧例蜀山湖於十月后收蓄汶河清水议驳,上命高晋会勘。寻奏:“蜀山湖周六十五里,在汶河南、运河东,为第一水柜。向定蓄水限九尺七八寸,请改以一丈一尺为率,兼蓄伏秋汛水。”从之。
乾隆四十一年,河督吴嗣爵奏黄河淤高,命高晋与总督萨载筹议。请浚清口以内引河停淤,使清水畅出,与黄河汇流东注,并力剔沙,则黄河不濬自深,海口不疏自治。”上谕曰:“此奏甚合机宜形势,为治淮、黄一大关键。届时妥为之。”是冬,入觐,上以高晋年七十,书榜以赐。
乾隆四十三年,命赴浙江会巡抚王亶望相度海塘,又命赴河南堵筑仪封漫口。秋,河决时和驿,高晋请议处,命宽之。冬,时和驿工竟。仪封新修埽工蛰陷,部议夺官,仍命留任。十二月,卒,赐祭葬,谥文端。怀旧诗并列五督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