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刘承干
刘承干(1881—1963年)字贞一,号翰怡,别署求恕居士,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人,近代著名的藏书家与刻书家。 刘承干幼年就读于当地的浔溪书院,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1905年考中秀才,宣统年间因连续在各地灾赈中捐银三万多两,累获分部郎中、四品卿衔、四晶京堂。 自三十岁起,刘承干开始大批搜购古书,短短数年,便蔚然成为藏书大家。他还建了一座藏书楼,命名为“嘉业堂”。刘承干利用藏书资源的优势刊刻了大量古籍。1913—1930年,他聘请著名学者和名匠刻工,共刻书177种,共3015卷,数量之巨,为近代所罕见,其中不少是海内孤本。 刘承干刊刻的丛书主要有:《嘉业堂丛书》,共收书56种,这是刘氏最早刊刻的一部丛书,以其收书罕见、内容丰富著称于世,可谓民国私家刻书典范之一。《吴兴丛书》,收书64种,该丛书所收全部是吴兴先贤的遗著。《求恕斋丛书》30种,该丛书所收以清末民初文人学者的著述为主。《留余草堂丛书》10种,本丛书以理学著述为主。《嘉业堂金石丛书》5种。此外,刘氏还单行刊印了一些书,如《八珍室金石补正》130卷、《旧五代史》150卷、《影宋四史》、《章氏遗书》等。均用红梨木雕板,刻法精湛,字迹清晰,所用纸张绵薄坚韧。他还大量地刻了被清政府列为禁书的古籍,如明末文人遗著《安龙逸史》、《闲渔闲闲录》、《翁山门外》和《三垣笔记》等。 刘承干为刊刻好宋本前四史,特聘请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叶昌炽主持校勘工作,请当时以刻仿宋字体著名的刻工黄冈陶子麟进行影刊。1914—1928年,共用了十四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影刊宋本四史450卷144册。刘承干刻书态度严谨,凡刻印之书,事先必请专家鉴定推荐,然后由最权威的学者校正定稿,再请专家作跋,说明刊刻书籍的源流及其价值,才正式刻印。印成后,再校订。嘉业堂所刊之书,以精美典雅、书品考究著称于世。凡刻成的书,刘承干皆有题跋。所刻之书,有的捐赠图书馆或个人,也有的论价出售。 1930年以后,刘氏家道逐渐走向衰落,这个不图营利的私人刻书业便告自然终止。刘承干1911年携家定居上海,1963年病逝沪上,终年82岁。(来源:中国阅读大辞典, 2016-04)
阅读全文

人名:刘承干

别名:

字: 翰怡

号: 贞一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清末民初

国(旗)籍:

出生时间:1881年

死亡时间:1963年

祖籍:

出生地:浙江吴兴县南浔镇

人物标签:藏书家,刻书家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藏书家,刻书家

工作机构:

1905

>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中秀才。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州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全部流入日本静嘉堂文库。张元济先生曾经筹巨款想购买下皕宋楼的藏书,无奈和陆家索要的款项相差甚远,未能成交。静嘉堂因得到皕宋楼的藏书而名噪一时,日本汉学家纷纷来到中国抢购宋元精椠,大量珍贵的古籍流入日本。国内学者、有识之士,莫不扼腕叹息!刘承干看到这一切,毅然决定出重金收购古籍。

1914

>
1914年沈曾植任浙江通志总纂时曾聘其为分纂。
1911年携家定居上海。

1920

>
民国9年至13年,辟地20亩,靡金12万,在小莲庄鹧鸪溪畔建成藏书楼。该楼位于南浔镇西南郊,四面环水,楼呈口字形,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建筑。清光绪死后,刘承干捐款在崇陵植树,宣统颁赐九龙金匾:钦若嘉业。(陆润庠代笔)刘承干以此命名藏书楼:嘉业藏书楼。另外他还以重金请到名流缪荃孙、王国维、董授经等考订校勘。并编有《善本藏书志》28册。

1930

>
1930年以后,刘氏家道逐渐走向衰落,这个不图营利的私人刻书业便告自然终止。

1963

>
1963年病逝沪上,终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