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王士禛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 王士祯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谥文简。 王士祯在实践“神韵说”,取得卓著诗文成果的同时,还能突破正统文坛和文人偏见,重视和高度评价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文体。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文创作与理论方面,但在小说、戏曲、民歌、书画、藏书、史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忽视。

人名:王士禛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634

死亡时间:1711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康熙文治举措对文人声誉的影响——以朱彝尊、王士禛为线索的考察

清代初期实施文治举措,特别是在康熙帝招揽博学鸿儒的背景下,朱彝尊、王士禛先后以特招的方式,进入翰林院,成为康熙皇帝身边的日讲官。这种身份地位的骤然变化,直接影响了其文坛声誉,最终形成"南朱北王"的盛名。朱彝尊以布衣入选博学鸿儒、王士禛以科举入仕,代表了当时文人的两种人生选择,但殊途同归,都成为文治举措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交往、在文学方面的变化,都与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