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蒋士铨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5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出生于江西南昌。老家江西铅(yán)山。祖籍浙江长兴。清代戏曲家、文学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庭坚影响,讲究骨力;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戏曲亦为清代大家。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人名:蒋士铨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724

死亡时间:1784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青衫泪映时代潮——试比较马致远与蒋士铨的琵琶行戏

从文学史可知,中唐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及其被贬期间创作的名作《琵琶行》经常是后世文人借以发挥感慨自己身世的平台。元明清以来的戏曲创作者经常发挥其舞台和戏曲优势,联成情节,加以虚构而搭建冲突框架,更绘声绘色地传达了自己。马致远的《青衫泪》和蒋士铨的《四弦秋》是这方面各有特色的成功之作,比较起来也非常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