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陈夔
人物事迹陈夔,字子韶,号伯瓠,诸暨店口人。诸生。为学冥心希古,诗文洁净精微。马一浮先生谓其词胜于诗,遂专心致力于词,生前未梓集,传世《虑尊词百阕》,为其门人刊录。

人名:陈夔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陈夔龙年谱

晚清是中国数千年来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之一。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陈夔龙历经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为满清王朝中汉族高官之一,陈夔龙是近代政治社会转型中典型士人的代表人物。 陈夔龙(1857-1948),字小石,号庸庵。贵州贵阳人。祖籍江西崇仁。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受荣禄、李鸿章、奕劻三人赏识,从此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陈夔龙处事平和谨慎,为官期间秉持中庸的政治理念,制度上相对于保守派较为开明。但极力反对政治革新,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曾参与戊戌六君子的审判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亥革命后拒绝宣布直隶独立。居沪期间以遗老自居,并密切关注清室动向。 陈夔龙精通诗词,先后拜师于当时的学术泰斗王闿运和俞樾。诗歌深受晚清同光体诗人的影响,代表诗人陈三立、沈曾植、郑孝胥等人都与他互相切磋诗艺,友谊深厚。同时他也是鉴赏家、艺术家和书法家,书法造诣较高,以小楷闻名。与戏剧界梅兰芳、尚小云关系密切。 陈夔龙生平略分以下四阶段: 一.清咸丰七年丁巳(1857)一岁至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二十... 

陈夔龙从政活动研究(1901-1911)

陈夔龙出身寒门,以科举正途入仕,由三甲进士签分兵部武库司行走,属于低级官吏。后遭逢机遇,在数年之间,由兵部候补主事擢拔为河南巡抚。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陈夔龙两任巡抚、三任总督,成为显赫一时的封疆大吏。疆吏任内,陈夔龙沉稳老练、勤勉任事,在内政与涉外活动中都做出了不小的实绩。本文通过对陈夔龙在清末最后十年间的从政活动进行研究,论述陈夔龙在疆吏期间的内政举措,认为其所主持的地方新政实践,改变了河南、湖北、江苏等地区的落后面貌,极大地推进了这些地方的近代化进程;并介绍了陈夔龙在地方任职内所参与的主要涉外活动,指出他所领导的对外交涉事务,挽回了部分路矿利权,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利益,表现出了初步的利权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从陈夔龙的仕宦经历开始,介绍了独特的人际关系在其政治生涯的重要作用,也见证了陈夔龙保守政治风格的形成过程。最后,在清末宪政改革过程中,陈夔龙的典型中庸性格、略显保守的政治作风,使其对政治变革表现出依违两可的模糊态度;而且伴随着晚清政治局势的变幻,其保守的政治理念逐渐强化,最终走向了反动。总而言之,通过对夔龙在新政期间的施政举措进行全面系统的考... 

陈夔龙及其《梦蕉亭杂记》

陈夔龙是晚清重臣,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一生诗作颇丰,但最为人所知的是他个人自述性质的《梦蕉亭杂记》,该篇自述其一生的经历和耳闻目睹之事,后由其儿整理成书。该书展现了陈夔龙自身的性格和政治立场,有助于后人对晚清重要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认识,也反映了清朝晚期的诸多弊病,对研究近代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陈夔龙年谱

晚清是中国数千年来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之一。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陈夔龙历经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为满清王朝中汉族高官之一,陈夔龙是近代政治社会转型中典型士人的代表人物。 陈夔龙(1857-1948),字小石,号庸庵。贵州贵阳人。祖籍江西崇仁。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受荣禄、李鸿章、奕劻三人赏识,从此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陈夔龙处事平和谨慎,为官期间秉持中庸的政治理念,制度上相对于保守派较为开明。但极力反对政治革新,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曾参与戊戌六君子的审判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亥革命后拒绝宣布直隶独立。居沪期间以遗老自居,并密切关注清室动向。 陈夔龙精通诗词,先后拜师于当时的学术泰斗王闿运和俞樾。诗歌深受晚清同光体诗人的影响,代表诗人陈三立、沈曾植、郑孝胥等人都与他互相切磋诗艺,友谊深厚。同时他也是鉴赏家、艺术家和书法家,书法造诣较高,以小楷闻名。与戏剧界梅兰芳、尚小云关系密切。 陈夔龙生平略分以下四阶段: 一.清咸丰七年丁巳(1857)一岁至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