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夔龙出身寒门,以科举正途入仕,由三甲进士签分兵部武库司行走,属于低级官吏。后遭逢机遇,在数年之间,由兵部候补主事擢拔为河南巡抚。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陈夔龙两任巡抚、三任总督,成为显赫一时的封疆大吏。疆吏任内,陈夔龙沉稳老练、勤勉任事,在内政与涉外活动中都做出了不小的实绩。本文通过对陈夔龙在清末最后十年间的从政活动进行研究,论述陈夔龙在疆吏期间的内政举措,认为其所主持的地方新政实践,改变了河南、湖北、江苏等地区的落后面貌,极大地推进了这些地方的近代化进程;并介绍了陈夔龙在地方任职内所参与的主要涉外活动,指出他所领导的对外交涉事务,挽回了部分路矿利权,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利益,表现出了初步的利权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从陈夔龙的仕宦经历开始,介绍了独特的人际关系在其政治生涯的重要作用,也见证了陈夔龙保守政治风格的形成过程。最后,在清末宪政改革过程中,陈夔龙的典型中庸性格、略显保守的政治作风,使其对政治变革表现出依违两可的模糊态度;而且伴随着晚清政治局势的变幻,其保守的政治理念逐渐强化,最终走向了反动。总而言之,通过对夔龙在新政期间的施政举措进行全面系统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