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陈矩
陈矩(1539年-1607年),字万化,号麟冈,北直隶安肃县(今河北徐水县安肃镇麒麟店村人)人。明朝中后期贤宦,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他为人廉洁,力主安静,矫正时弊,在任内成功处理了“妖书案”,稳定朝局。死后被明神宗谕祭九坛,祠额为“清忠”。

人名:陈矩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

死亡时间: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酌中志》中的宦官书写探析——以陈矩、刘若愚的形象塑造为中心

《酌中志》是一部特殊的明代史书,作者刘若愚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是一位爱国、正直、善良亦热衷仕途的宦官,他渴望能像陈矩、王安等贤监一样经国济世,然时运不济又不肯置身事外,终在魏党的裹挟之下受十多年牢狱之灾,在狱中泄情明志写就这部明代杂史。书中内容涉猎广泛,记该时期重大政治事件、内廷规章制度、宫廷建制、内廷风俗、宫廷逸事等,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书中多处为宦官立言,强调宦者不应为明末政局败坏负全部责任且为陈矩、王安等明末贤监立传,以传扬其事迹。由于是书为明末知识型宦官书写,与士大夫文人著述多不同之处,无论在记重要政事、还是有名贤监时皆明显注重贤监在政事中的积极作用,而忽略相关外廷大臣所为和政事处理结果的记述。书中多宦者自卑、自轻之语,对帝王无一语不敬,守“皇家奴仆”身份,知识型贤监却也恪守礼制,有大臣之风,有自己处事的行为准则。不同于我们认识的外廷贤臣避讳与宦官交结,事实上内廷贤监也是极尽避讳与外廷朝臣交结的,他们一样守双方不得相交的祖制。本文试图探究宦者笔下之宦者形象,以书中陈矩及若愚本人的形象塑造为中心,分析作者在记述相关事件中的立场及视角,饱满书中相关宦官形象,以期能客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