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邓廷桢
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汉族,江苏江宁人。先祖是沙县邓肃公后裔。祖籍吴县洞庭西山明月湾(今属苏州),清代官吏,鸦片战争将领之一,抗英禁烟民族英雄。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工书法、擅诗文、授编修,官至云贵、闽浙、两广总督,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击退英舰挑衅。后调闽浙,坐在粤办理不善事戍伊犁。释还,迁至陕西巡抚。有《石砚斋诗抄》等多部著作传世。(概述内图片:清人绘,清汤禄名补图,南京博物院藏邓廷桢像 )

人名:邓廷桢

别名:

字:

号:

谥号:

性别:男

所处时代:

国(旗)籍:

出生时间:1775

死亡时间:1846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邓廷桢与广东禁烟问题

1836—1839年两广总督邓廷桢在广东的禁烟活动,与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的演变具有直接联系。邓廷桢在1836年一度拥护许乃济提出的弛禁鸦片贸易的建议,并为此作了积极准备。在清廷决定实施严禁政策后,邓廷桢怀着犹疑、观望的态度执行道光帝的谕令,对伶仃洋鸦片趸船打击不力,但在切断内地鸦片贩子与鸦片趸船联系方面的努力却收到可观的效果,使持续多年的鸦片贸易模式遭受重创。这一结果却使得外国鸦片贩子加速寻求向中国东、北部沿海贩卖鸦片,并导致广州内河鸦片走私活动的复活,鸦片问题在总体上显得更为严峻。受到政治压力的邓廷桢利用因义士贩烟事件,迫使广州外侨总商会和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与其达成禁止广州内河鸦片走私的协议。但这一协议因清廷决定派遣林则徐赴粤采取更为严厉的禁烟措施而告终结。 

邓廷桢与清道光朝禁烟抗英斗争

在中国近代风起云涌的禁烟和抗英斗争中,邓廷桢的命运和林则徐紧紧连在一起。他在林则徐到达广东前就在当地采取了许多有效的禁烟举措,而后又全力协助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与林则徐一道指挥军民抗击外敌入侵,并坚决反对割让香港和厦门。清军战败后,道光帝为向英方求和,将邓、林革职查办、遣戍伊犁。两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患难与共,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付出了巨大努力。